保险学补充专题_第1页
保险学补充专题_第2页
保险学补充专题_第3页
保险学补充专题_第4页
保险学补充专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责任保险.概念: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玷污或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当然,这种玷污和污染是有严格限制的。保险公司只对突然的、意外的污染事故承担保险责任。而将故意的,恶意的污染视为除外责任。为了限制责任,英国的保险公司还把长期的慢性污染也排除在外。.功能(1)分散企业风险。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影响范围广和损失数额巨大的特点,单一的企业很难承受。通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将单个企业的风险转移给众多的投保企业,从而使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由社会承担,分散了单一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能够使企业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2)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的职能之一就包括社会管理功能,这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保险公司可以利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费率杠杆机制来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3)有利于迅速地使受害人得到经济补偿,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目前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由于权力机构的复杂性,使得受害人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损失补偿,从而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同时也会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利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秩序,减轻政府的负担,还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特点:环境责任保险与一般责任保险的显著不同是它的技术要求高、赔偿责任大。每一个企业的生产地点、生产流程各不相同,经营环节、技术水平各有特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的危害性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有专门通晓环保技术和知识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个标的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单独确定其保险费率。情况不同,每个保险标的适用的保险费率就可能千差万别。一次污染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多个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加上相关的罚款和清理费用,保险人承担的赔偿金额是很大的。.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1)环境责任保险本质上并非纯正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是一种责任保险,理所当然具有传统责任保险的特性,即具有第三者责任险的性质。但是传统的责任保险性质一一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远远不能适应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为了扩大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范围,有学者认为,环境责任保险不仅具有第三者责任险的性质,也具有自保险的性质。他们认为,污染破坏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牵连性。假如被保险人的自有场地受到污染破坏而无能力抢救治理,相邻地区的人乃至整个人类将会受到牵连。因此投保人的自有场地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受到污染侵害产生的抢救费用和治理责任应当作为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笔者赞同此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投保人基于自有场地得到的保险赔偿必须是由于外来原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对于由于投保人的原因(故意或过失或无过失)所致之损失保险公司不予赔偿。(2)环境侵权对象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和环境权。环境污染致害往往造成受害者生命、健康和财产上的损失,即受害者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了侵害。传统民法从财产权、人身权两方面对环境进行保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许多重要的环境要素像空气、阳光、水等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财产,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无法以财产权作为对其救济的根据。而相邻权的局限性在于其范围狭小,只限于以不动产的相邻关系为前提的环境侵权,但环境侵权往往具有迁移性、远距离的特点。把环境权与财产权、人身权并列作为环境侵权的对象,可以弥补传统民法的缺陷,也有利于新型权利概念的生成,增强人们的环境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环境权作为环境侵权对象在一些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运用,并有效保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企业的环保责任感。(3)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赔偿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根据中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者应承担的责任,根据具体情节及情况不同,分为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对易于鉴定,它们强调的是违法者对国家承担的惩罚性个人责任,由自己承担,不能转嫁于社会,这与责任社会化性质的环境责任保险的赔偿责任是不一致的。公平正义是民事责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表现为在施与致害者必要的赔偿责任但又不至于使其失去生存能力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补偿受害者的损失,现代特殊侵权责任社会化(如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就是以此为价值基础而产生的,环境责任保险就是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的一种表现。环境责任保险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权关系,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环境责任保险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由保险合同规定,保险人的保险赔偿是基于环境责任保险合同进行的,其责任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被保险人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强调的是投保人对国家承担的惩罚性责任,不受环境责任保险调整。(4)环境责任保险合同遵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可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和赔偿责任原则是传统保险合同的四大基本原则,环境责任保险合同也必须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可保险利益原则和赔偿责任原则,但所不同的是,在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上,环境责任保险合同遵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环境侵权受害者欲要求保险人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或要求被保险人承担侵权责任,必须以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作为前提条件。在因果关系认定上,传统侵权行为法要求侵权行为是损害事实的近因”,即直接原因,才能导致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传统保险法领域,近因原则被确立为保险人承担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因原则强调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其在环境侵权领域中的运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环境污染致害具有潜伏性、累积性、长期性、技术性等间接性特点,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链相当复杂,非通常手段所能确定,甚至以现有科技手段也难以做出说明,如果仍拘泥于传统直接因果关系理论,势必封闭了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救济大门。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受害者的举证责任负担,迅速救济受害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应运而生。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举证责任倒置的一种证明方法,在环境责任保险中,只要求环境污染受害者在相当程度上举证,不要求全部技术过程的举证,即只要证明如无该行为,就不会发生此结果”的某种程度上的盖然性(或然性)即可推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具体地说,受害者只需证明如下二者:(1)行为人排放的污染物到达损害发生地区而发生作用;(2)该地区有多数同样的损害发生。此时,法院可据此推定因果关系存在,除非保险人或被保险人能举出反证来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否则就不能免除其赔偿责任。这里涉及到盖然性的评判问题。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不同,且环境侵权致害的复杂性又使其盖然性的证明程度有别于其他民事侵权的证明,根据环境侵权致害的特点,只要盖然性超过50%就可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另外,危险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技术更新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原有危险也许不再存在另一方面,可能产生新的更大的危险。那么,以危险为基点的保险当然也随之而动,按照不同的情势,做出符合规律的调适。这也是保险从海上保险发展到财产保险,再到人身保险最后到责任保险的内在动因。不可否认,当今环境问题因其所具有的高度科技性、复杂性、损害程度深刻性以及范围的广阔性的特点,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新的危险。.必要性(一)环境责任保险的设立可以及时填补受害人的损害环境侵权的特点决定了受害的范围广、程度深、影响久。仅靠加害人独自力量难以填补受害人的损失,即便有能力承担,也需经过冗长的行政。司法程序定责之后。那样,往往错过了救助损失的最佳时机。而保险人透过收取保险费,组成保险基金,可以保险共同体之力填补受害人之损失。因基金的财力与能力相对于污染者显然更为雄厚,所以受害人因加害人财力不足无法获得赔偿之情形将不易发生。(二)环境责任保险的设立可以减轻污染者的负担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应该承担的对第三人的侵权赔偿。被保险人参保的目的乃是基于自身利益,避免因赔偿金额过大阻碍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情形出现。希望借助保险之分散危险、分摊损失功能.用少量的确定性的支出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意外发生后,自己不至遭受重创而导致从此一蹶不振。另外,被保险人参保环境责任险,也有助于增强企业信誉。提高企业形象。(三)环境责任保险的设立可以减少政府环境压力鉴于政府的特殊角色,在环境事件发生后,政府担任了最后责任人的角色。但国家介入补偿无异是利用全民的税收作为财源,变成由全民对此污染负责,此已违反污染者负责原则,与现代环境法之趋势不合。发展环境责任保险通过风险分摊,可以减轻政府的环境负担,使被破坏了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能够及时得到重建和修复。(四)环境责任保险的设立符合污染者共担原则保险基金是由危险相近主体共同组成。具体到环境责任保险,是由因自身行为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危害之主体组合而成。所以,被保险人出资设立环境保险基金符合污染者负费原则。又因环境危害所具有的间接性。累积性,绝大多数情况下,危害结果的造成并非某一主体独立完成,所有被保险人的生产行为对环境阈值的突破都有贡献,仅仅让一主体承担似乎有违公平。(五)环境责任保险的设立增加了预防环境危害的参与主体保险合同订立后,为控制风险,保险法赋予保险人以勘查保险标的的权利,督促保险合同的义务人履行维持保险标的安全状况如缔约时的状态。中国《保险法》第36条第2款规定:”根据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可以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该条第条款规定: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环境责任保险人为了降低赔付率,一定会请专业人士对投保人的环境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可以通过等级划分、费率浮动等措施督促投保人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环境事件的发生。.建议.在发展步骤上应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先承保突发性的环境侵权行为,待条件成熟时再承保持续性的环境侵权行为,通过渐进的方式构建中国二元化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就环境侵权而言,根据环境侵权的原因可以把环境侵权分为突发性的和持续性的两种,突发性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在事故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一旦发生,就即时造成损害,受害人也能发现受害之所在,且能比较容易对损害作出认定;而持续性的环境侵权延续时间长,甚至是多种因素复合累积之结果,特别是在环境法律法规因迁就经济发展和技术落后的现状而放宽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其损害的发生往往存在着必然性、确定性。因此,侵权人和受害人对侵权行为发生的具体经过,常常缺乏深刻认识,以至于对侵权行为何时存在、侵权人是谁等问题难以认定,受害人更无从举证。.在发展模式上建立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由于环境损害原因的复杂性和承担责任的特殊性,再加上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国外较为典型的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和瑞典实行强制保险制度;二是以法国及英国等国家则以任意责任保险为原则的保险制度;三是以德国兼用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的保障制度。政策性保险指一国政府基于政策性因素及目的所举办之保险,系属强制性保险,多由政府制定法律为实施依据。决定某种风险是采取商业性保险还是采取政策性保险,取决于该种风险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在正常商业环境下承保该种风险的盈利程度。中国的环境侵权行为多体现持续性的特点,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所以,对于持续性的环境侵权,应通过国家的宏观政策予以干预,采取政策性保险模式;而对于突发性的环境侵权,由于对侵权人、受害人损害程度的认定较为容易,对其发生的概率也容易统计,因此,对于突发性环境侵权行为的责任保险可以采取商业保险模式。在产生环境污染和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如石油、化工、采矿、水泥、造纸、核燃料生产、有毒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等行业。在城建、公用事业、商业等污染较轻的行业可以实行任意环境责任保险,是否投保取决于企业的自愿,因为这类企业是否投保,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都不会很大。.在保险范围上以适度范围为标准,因地制宜确定保险责任范围与除外责任。中国环境责任保险正处在起步阶段,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编制适宜的保险合同条款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保险人要严格限制责任范围,对于被保险人的非正常生产活动、违反规范的行为以及故意行为所引起的赔偿责任、预防性费用等都可列为除外责任。中国有些学者主张应该扩大环境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但从中国的污染现状、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环境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还是不能扩大,与其涉及许多险种在出险后无力赔偿,倒不如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切实发挥点作用更为实际。当然,也不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责任范围过窄,对投保企业的环境风险转移得太少,企业就没有积极性投保环境责任保险。.在险种设计中要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中国的污染责任保险费率较高,污染责任保险费率是按行业划分的,最低费率为2.2%,最高为8%,较其他险种只有千分之几的费率相比,要高出好几倍。如此高的费率,赔付率又低,企业根本就没有投保的积极性。企业投保环境责任保险后,要制定相应的条款限制或降低被保险人的不诚实或欺诈行为。如限制保险责任范围、明确除外责任、对被保险人的不诚实行为给予严厉经济制裁等,以降低道德风险。在保险实务中,保险人承保时要对投保企业进行检查,严格估算企业的风险程度,要求被保险人提供对确定损失概率及损失数额有意义的补充资料;保险人还要对被保险人的防灾防损设备和措施提出建议。在合同有效期内,要监督企业的生产活动,提出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措施。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应明确企业的责任程度,按照污染的种类和造成污染的原因确定不同的赔偿数额,视其违背保险人提出的防污染措施的情况并决定制裁的措施。7.问题(一)环境责任保险风险过大,保险公司对环境责任保险缺乏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特别是各地开工的各类矿山、工厂数量不断增长,而许多生产方式仍沿袭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工业活动造成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在许多地区明显增加。面对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保险公司曾与地方环保部门合作推出了污染责任保险,将偶然、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等责任列为保险责任予以承保,但范围不大,保险规模也很小,只有几个或十几个企业投保,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不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企业污染环境后的损害赔偿责任,其价值没有客观依据,无法预计赔偿金额大小,保险金额难以确定,而且,企业因污染环境而对第三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为清除污染物而支出的费用一般都相当巨大,这使得承担环境责任保险的风险很大,保险公司害怕承担巨额风险,因此,对开办环境责任保险积极性不高。(二)环境责任保险范围不够大,企业投保意识薄弱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情况来看,一般只有污染风险系数高的少数企业参加了环境责任保险,并且保险公司的保险范围仅限于因偶然、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正常营运状态下的继续性或者复合性污染所致损害不在承保范围内。而事实上,企业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复合性或继续性的污染所致的损害往往更大,更难以确定。由于保险责任范围过窄,赔付率相应减少,使得企业没有投保的积极性,而投保企业少,保费收入就不高,造成保险公司的环境责任保费累积过少,从而导致保险公司的补偿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影响其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一些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虽然能意识到环境责任风险,也希望得到保障,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资金的需求远大于又•风险控制的需求,这就促使其尽量压缩经营成本,包括保费的开支,这些企业宁愿污染事故发生时,自己承担风险和损失,也不愿交纳这笔不在预算之内的钱”。(三)法制不健全,环境责任保险还属于自愿性质的迄今为止,我国只有部分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责任保险,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8条第2款规定:运载2000t以上的散装货油的船舶,应当持有有效的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第66条第1款规定: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又如《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作业者应具有有关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200和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也指出,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但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尤其缺少污染赔偿方面的法律规定,污染赔偿的责任绝大部分往往由国家和社会承担,企业压力不够大,缺乏参加环境责任保险的动力。(四)我国尚未制定出科学的污染责任保险费率我国目前的污染责任保险费率是按行业划分的,不是以大量的环境污染损害数据为基础而制定的保险费率。也就是说,企业投保了环境责任保险,但为此交纳的保险费却并非是按照污染风险等级、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的保险费率计算出来的,而是以行业为标准划分出来的。由于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生产地点、生产流程各不相同,经营环节、技术水平各有特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的危害性都不一样,因此这种按行业划分出来的保险费率不仅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还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即污染风险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保险来转嫁损害,但污染风险低的企业由于保险费的厘定不合理而无法调动其投保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完全遵循市场公平的原则,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厘定不同的保险费率,风险高的交纳的保险费多,风险低的交纳的保险费少,这样的话,一些风险很高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巨额保险费,必然会造成企业的无保险现象、环境和受害者的无保护状态。如何兼顾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险的价值追求,公平、合理与适当的确定保险费率,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难题。.保险服务创新(1)互联网保险(已考)(2)银行保险.银行保险含义银行保险是指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是不同金融产品、服务的相互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银行保险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1)银行代理模式:保险公司提供产品,银行提供销售渠道,收取手续费(2)战略伙伴关系:由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签订较为长期的合同,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风险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3)银行入股保险公司:通过股权纽带参与经营保险业务.银行保险的特点(1)操作简便银行保险产品对核保一般没有很高的要求,一般也不需要被保险人进行体检;购买手续简单,客户只要在银行柜台填好投保单,提供银行存折账号即可。(2)险种设计简单银行保险产品属于标准化产品,具有标准化的条款,设计形式一般比较简单,产品简单易懂,客户可以当场决定是否购买(3)成本低客户在银行买保险,价格更便宜,回报更高。因为,保险公司利用银行密集的网点可以提高销量并且降低成本;保险公司无需支付较高佣金,只需支付少量手续费,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银行保险的销售成本、客户开拓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等都比个人保险少的多。(4)双方受益对于银行,可以提供多样化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开展代理业务,收取手续费对于保险公司,利用银行客户和信誉,配合保险公司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开拓客户源,提高市场份额.存在问题(1)观念更新问题目前,银行必须更新观念,以经营主业的态度,经营代理保险业务,才能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多年来也是一直按照自己的固有模式开展业务,要在银行代理方面实现突破,也要改变“畏难”情绪,克服短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银行、保险“双赢”的目标。(2)利益分配问题利益分配是银行、保险双方合作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双方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合理分割利润,才能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保险公司对银行代理的首期保险费要最大限度地分配利润。因为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交费期限较长,一般可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客户一经选择投保某一公司(或代理机构),一般不再更换,所以保险公司借鉴个人营销中的佣金发放办法,提前、最大限度地给银行分割利润,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作用调动银行积极性,把首期保费规模做大,在越来越大的续期业务中获取最大利益。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初期,要最大限度地向一线分配利益。因为所有业务均来源于一线人员,在初期,由于代理业务规模很小,由此而来的代理费也微乎其微,如果不能足额分配到业务一线就不能足以调动起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代理业务的健康发展。(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问题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作为新事物,要得到百姓认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代理业务的逐步扩大,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规模。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要立足长远,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决不能急于求成。(4)服务的专业化问题保险业与银行业虽有许多相似之外,但仍有许多差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首先要有保险观念和保险意识。其次要有保险专业知识,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因此,无论银行还是保险机构都要把专业化服务问题提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保险机构要提供高水准的培训,银行要保证员工能将保险理念和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与成功[4]。(5)合同条款的通俗化问题保险条款作为一种专业合同的说明,必须严谨、全面、详尽,但由于保险条款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及专业名词太多,因而对一般客户来讲,显得晦涩难懂,容易引起误解。银行代理的保险条款,保险公司应尽量设计的通俗易懂,让进银行的储户能看懂条款或辅助宣传材料,以避免因银行代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而影响业务的开展。(3)巨灾风险(已考).科技保险科技保险是指为了规避科研开发过程中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外部影响而导致科研开发项目失败、中止、达不到预期的风险而设置的保险。科技保险的险种是由保监会和科技部共同分批组织开发并确定的,第一批险种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出口信用保险、

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等6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等6个险种.(商业)保险产品创新(1)保险产品现状:一是产品结构失衡,同质现象严重。这种状况不仅使各家公司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而且导致过度竞争,造成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浪费。国外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必然会利用公司的这一结构性矛盾,利用其险种的多样性和对市场需求的尽力满足来抢滩登陆。二是核心层条款粗糙和附加层简陋。部分保险产品核心层条款比较粗糙,有形附加层如包装设计等较为简陋。这不但使保险公司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而且影响了与客户的关系和公司的社会形象,成为经营发展潜在的“绊脚石”。三是费率水平与责任保障不对等。在以往的一些产品设计及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利益,片面地强调经营中的风险控制,单方面追求企业的经营效益,而忽视了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和对价原则,忽视了市场经济中互利和“双赢”定理,忽视了“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精髓所在。四是新产品推广管理不力。目前,各公司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基层经营单位对于新产品推广、认识、落实和支持不力。业务人员一方面埋怨没有新产品拓展业务,另一方面是对于已开发的新产品知之甚少。而一些新险种在相同地区的不同经营单位推广业绩上存在的明显差异,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产品的推广管理不力问题。①f狼聆产新石市:的同跑:5-I保隆产品白壬创新明醒不止M的,我国型数保险金司年行产出TT猿的门_L创新潴」」不刎l仅(X进f।匕小;「11伊1槌3」正丁:门•:足卬土柚乂川外『J'工曳」医,小川、小收丁卜i,TJ.gII匕I.皿代F曲淞邓伯匕画凡与国情不相竹.小恒他俅脸公司迨任/不皮育的朋火.同时空哂了与在户的犬系和公司f向杜仑丁已深.J&为保险公司摩皆喋先尽中潜在的“纤典行::专一2快隆产品刨新映乏线金泰抬=既金『向也跳导犯£保临公T新产,怙乏力.不能此114垃I照H胱睑『打均科丫体需求。仅TTKJ供限产A&也县对垢7T产,占条款产上有格,C风力"木涉丝产品特性的及交口保瞪产品创新id.拴需要人会人期力和物h的投入.而我山U前俅除公F砒资架道不够”口,黄金票取有限.从某种程度也反映川公司抵抗风隧能力的不高。3保I。产居优端存在有一定的霜位现象H、产品开发与巾炀需求脱节.因为部分公司没仃对市场运行洋刎调杏,所以对消费汽需求了解不上而*不深入,厅致电口【H的部外产M配泣湎足酒饶者的需求.就会出现些户品史小山L而消费者也要的产储AU好美小到的阂境“其二,产品钠件有出行如某些产品在段计之初是有一定金卜对件的,产品4身涯;:殳的什么但定在精怖时即选抨椅找实给不合诂的汴「噎解体.这也;i八不包施期的效宋*44H呆险产品创新保护缺失保险产M的极仿观独严无:.在一定程应上抑制广公⑶创新的枳极性A对寸,监管的不利导致保险行业创新必、境出化,缺乏对保险产品产权及相关研发专利的保护。到对产此幺制的妞血成本过低和相大措不自已登•导致产品原创并合法权利向不到保护。5缺乏行业标准部分条款、术谓缺乏统•性,给消货者购买产品、比尬产品科来⑷侬,并功引心误会.产生物纷,影响泗货房仔心.不利「山场的规他健康发展.tV冽是部分保哙产肥的核心以——条款比较料[糙.仃形网加1层如包装设计岭较为徜期1.这性产乩本身的缺陷往什F打过一段时MJ后•才以保险公司与客广的争议和诉讼等形式显:现“1米。4.保险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1加大自主产品创新力度在建立良好开发机制的币/促下,保险产品开发2建立以产品开发部门为中心、服务部I」协作开发方式••实施一体化开发。保险产品创新万而,耍采取妾种方式.以臼主创新为范础.mA对国外I同行业保险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求在汪原国外产盟特色的苑础上,灾山适成我国M会经济实叼•的保险产工人向11变在产品■营衣迷上.留介国人,J惯,通俗坊懂。避:免囚产品S」诩的注用来的共识膨效损失,以及潜在帧客市场的丢失。2保险产品创新需要资本的支持尽骨从母终的表现形式来看,保陇产品的创新只是保单语句的变化.但其过程却涉及对M临界故数则的采柒、分析以及对承保J戊木与收前所出行的尾⑴法准确的衡斑,需婪投入人蛆的人力和物力.褥史:人呆诜金的支抬。Ifu从H中T农看,我国内奥保陶公“J的坡本型mj卬小钟乐观.•方Illi足〜保险巾.场庞人需求相造应的行业性和逢JT狄.另•力向贝U足右险业的衙利弟拉4、因除业的商赔村邓妙L状,迂小都使得保险公司浣木会叫岫偏小、他付能力*谢不圮的问侬逐渐凸显。当父词的抗风jq能力越来雇叫时.创新就会因为缺乏耀本的文内而炳助不足•蟹想改安此种,见状,人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足必不可少的.3保险创新,我改善保险公..]内部环境放进行产权制屋改华,逐渐扪破四仃次产隹新的局ifii,力itt万元化的资本力用:一在微观信而上娓伙息女子的淑帅夕勺束机;MJ.为保际t产品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在组织形式上进一步增弼灵活性,通过合资,战略联盟醇形暴向公司白口的纣转能力、盛本班力以及人d实力.直击为俣哙产|||;1创新的数册411质fit提供优描WbJ4临铐当局成MV建时创新产品的保护段海产"创新环境I人世进箝访质量的产品创新近前望保险公司及11他I】」场t体的共同叼力。保心产&|恭「亚制曲一定那省卜抑制了保险公;司的创新枳极性,这就需照保障膜管力师加强对保陶产品产权的保护,对产M的投装采取IW超的售包扣她*保护原创皆的什汉权崎.微励6匕保险公司当我创新45保险产品创新而制定筑的彳丁业网范保险产;哥创新星联注电对力业凝统共性依总的抚取।以期找取尽司能多的反情息见.及蚂河创新的保院产品进打改进.保监仃也和法上除部门成姑告行业持疝,制定绕行MkW则,现范侏除第敏.术弹E悭纯闺行业术溟不统-带来的产品纠纳,£及公用彩领的破坏—尤J1对新产品核心箓款的函述,必题做到观船.一致.把保能公司〜做客之闻的学W控耐住新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