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欢欢喜喜过春节(全过程说课)》课件_第1页
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欢欢喜喜过春节(全过程说课)》课件_第2页
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欢欢喜喜过春节(全过程说课)》课件_第3页
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欢欢喜喜过春节(全过程说课)》课件_第4页
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欢欢喜喜过春节(全过程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欢喜喜过大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是海燕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主题活动。

本次说课包括以下内容:

活动背景

活动目标

活动重难点

活动实施过程

活动背景:

“年”在中国人的眼里,承载的东西很多。在上千年的岁月中,不同的地区又形成了许多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使“年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让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使学生对年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开展了以“欢欢喜喜过新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春节有关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彼此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3.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年文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难点是进行调查访问,整理、汇报资料。

活动实施过程: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主题生成

方案指导

中期反馈

活动展示

本活动历时半个月完成,共占用四个课时(主题生成课1课时、方案指导课1课时、中期反馈课1课时、活动展示课1课时)。第一阶段:主题生成(一)从观察入手,激趣导入:

出示过年的热闹场景,让学生观察看有哪些过年的风俗。年画年年有余(二)回忆——我们家乡过年还有哪些风俗?回忆与过年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春节,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等意愿。

(三)提出问题——对于春节,你有什么不了解的或想知道的?

(四)确定自己要研究的主题:我的课题是:

第二阶段:方案制定指导(一)选择活动形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这样的研究怎样做才能最有效、最科学?然后各组汇报交流,明确活动形式、制定活动方案。(二)确定活动方案

∙讨论活动方案内容;列出《活动方案表》

∙小组内讨论“小组活动方案表”小组活动方案表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从月日到月日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活动方法

成果展示形式

(三)全班交流,完善活动方案。第三阶段:中期反馈(一)按照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做好活动记录。活动记录参加人员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结果(二)汇报活动情况主要是围绕活动中的收获,将自己调查的内容与大家分享。我们班学生共分了五组汇报,春节由来、春节装饰、春节美食、春节古诗歌谣、春节风俗习惯。(三)提出建议建议大家把所做的资料进行整理,用PPT形式进行展示,更形象更直观。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交流本次汇报学生按照春节由来、春节装饰、春节美食、春节古诗歌谣、春节风俗习惯五组分别进行了汇报,大家均采取了制作PPT的方式,有趣味,学生喜欢。你知道年的由来吗?第一组-----春节由来你们知道年是怎么来的吗?

有一年,“年”又去人间吃人了。这一次,人间里的人几乎被吃光了,只剩下几个玩爆竹的小孩、一对即将结婚的新郎新娘和一个正在剁饺子馅的老太太。当“年”看到他们时,吓得扭头就跑。于是,剩下的人们知道了:年怕红、怕火、怕响声。

年的由来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怪兽叫“年”。这个怪兽非常凶猛,专门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到人间吃人。因此,人们都怕它。从此,人们便在新年的第一天贴红字、放爆竹、包饺子,以防“年”的入侵。“年”被吓跑了。人们为了庆贺这一件事,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

春节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A辛亥革命之后B隋唐

C秦朝D殷商

答案:D小知识

春节称谓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亟待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广为流行至今。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第二组----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腊月二十四

(扫尘

)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腊月二十五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七(洗浴

)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lāta)”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腊月二十九、三十

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初一这一天,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正月十五吃汤圆,逛灯会猜灯谜

第三组----春节装饰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为什么要贴春联?相传古时候,有一个比鬼还凶的人被人用桃枝打死了,人们便在门前悬挂桃枝。后来逐渐演变成春联。春节装饰——

年画年画——文武加官门神——秦琼尉迟恭春节贴年画、门神,是为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李世民,有一次李世民生病了,时常在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于是就命令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民间人纷纷效仿,。门神由此兴起。年画文武加官门神春节装饰——

贴窗花

贴窗花是中国节日习俗之一,新春佳节在窗户上贴上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隐含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祝愿。年年有余连年有余麒麟送子喜上眉梢五福临门三羊开泰马上封侯

第四组----春节美食

春节美食组春节美食美味佳肴我了解春节的食俗1、饺子

2、糖瓜粘

3、腊八粥

4、年糕7、元宵

5、春饼

6、搅团8、春节各地食俗吃饺子春节吃饺子是一项传统,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糖瓜粘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水果年糕红烧年糕炸年糕年糕组合年糕年糕福寿年糕炒年糕蒸年糕煮年糕元宵节吃元宵,是因为元宵“团团如月”寓意团圆吉祥。

元宵黑米红豆汤圆

桂圆米酒南瓜汤圆

干蒸汤圆

红萝卜花生汤圆巧克力汤圆

豆腐汤圆

花生芝麻汤圆

宁波汤圆

吃汤圆寓意着合家欢乐,团团圆圆。各地春节的美食各不相同,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寓意。如:春节各地食俗鱼——年年有余丸子——一家人团团圆圆肉圆橘子——大吉大利甜——生活甜甜蜜蜜八宝饭花生——多福多寿

鸡——万事吉祥面条——长长久久

第五组----春节诗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意思: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古诗意思:

闺阁巧手,剪裁金箔幡胜,试穿丝罗新衣裳,彩绘描金,制作灯蛾儿戴头上。从此以后,剪刀闲置一个月,年底岁末,闺中针线活格外多。

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

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

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古诗意思:

双眼多病,彻夜难眠,并非是为了守岁;人心老了容易感伤,更何况又临近春节。灯火燃烧殆尽、天亮后,我便是六十岁的人了。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