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篇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九年级(上册)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篇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九年栏目导航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针对训练二、醉翁亭记知识梳理针对训练三、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针对训练栏目导航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针对训练二、醉翁亭记第3
页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1.通假字。(1)百废具兴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_____具俱全、皆。属嘱嘱托。第3页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1.通假字。具俱全、第4
页规模。制度。详尽。准备。指国都。国家。日光。景色。第4页规模。制度。详尽。准备。第5
页如果没有。细小;轻微。迫近。厚度小,与“厚”相对。指天气放晴。打开。指“处江湖之远”。后退。持,执。作介词或作量词。第5页如果没有。细小;轻微。迫近。第6
页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动词作名词文中指心理活动。第6页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动词作名词文中指心理第7
页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第7页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第8
页第8页第9
页第9页第10
页第10页第11
页第11页第12
页第12页第13
页7.重点句子翻译。(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感慨至极而十分悲伤了。(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第13页7.重点句子翻译。第14
页(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5)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7)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第14页(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第15
页8.常考名句。(1)(2019·四川凉山中考,2分)《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3)(2019·四川宜宾中考,2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2019·四川自贡中考,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第15页8.常考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第16
页(5)(2018·山东东营中考)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2017·四川泸州中考,1分)《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7)(2017·四川巴中中考,2分)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16页(5)(2018·山东东营中考)嗟夫!予尝求古仁第17
页(8)(2017·河南中考)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9)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___。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衔远山吞长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第17页(8)(2017·河南中考)嗟夫!_______第18
页9.重点探究。(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抒情自然地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第18页9.重点探究。第19
页(2)请你简单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百姓。从本质上讲,这种“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作者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第19页(2)请你简单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第20
页针对训练C第20页针对训练C第21
页A第21页A第22
页3.(2019·四川内江中考,3分)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C第22页3.(2019·四川内江中考,3分)下面对文章内第23
页4.(2019·四川内江中考,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因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第23页4.(2019·四川内江中考,4分)翻译下面的句第24
页二、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季节。时间。花。芳香。意趣、情趣。心愿,意向。第24页二、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季节。时间。花。第25
页名词作状语在山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第25页名词作状语在山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第26
页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形容词作动词作乐、取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第26页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形容词作动词作乐、取乐。第27
页
第27页第28
页
第28页第29
页
第29页第30
页
第30页第31
页6.重点句子翻译。(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并不在于酒上,而是在于水光山色之中啊。(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第31页6.重点句子翻译。第32
页(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像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阴变化不一,是山间早晚的景象。(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7)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野味野菜,错落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设宴呀。(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游山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第32页(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第33
页7.常考名句。(1)(2019·四川南充中考,2分)《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河北中考)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3)(2018·四川南充中考,1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4)(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1分)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5)(2018·四川遂宁中考,1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8·广东广州中考)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7)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醒能述以文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第33页7.常考名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之第34
页8.重点探究。(1)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2)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3)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醉心于与民同乐。
第34页8.重点探究。第35
页针对训练第35页针对训练第36
页B第36页B第37
页3.(2018·四川成都中考,3分)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A.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D.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D第37页3.(2018·四川成都中考,3分)对下面的句子第38
页4.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相同点:两篇散文的作者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意义: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政者只有心系天下、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8页4.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第39
页三、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代词,这。判断动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第39页三、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代词,这。判断动词第40
页数词作副词全。名词作动词客居。第40页数词作副词全。名词作动词客居。第41
页第41页第42
页
第42页第43
页5.重点句子翻译。(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勉强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告别。6.常考名句。(1)(2019·甘肃兰州中考)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2)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第43页5.重点句子翻译。天与云与山与水天与云与山与水第44
页7.重点探究。(1)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三个角度:游西湖前,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作用?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第44页7.重点探究。第45
页(3)作者借写西湖雪景寄托了怎样的情怀?冰清玉洁、宁静清绝的西湖雪景是作者志趣的外化。作者痴情于自然,痴情于山水,陶然自乐于真性情中。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及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第45页(3)作者借写西湖雪景寄托了怎样的情怀?第46
页针对训练下雪。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第46页针对训练下雪。竭力、尽力,引申为第47
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毛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第47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第48
页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第48页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第49
页(二)(2017·湖南娄底中考)阅读《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心/亭一点 B.虽/乘奔御风C.以/其境过清 D.往来/无白丁A第49页(二)(2017·湖南娄底中考)阅读《湖心亭看雪第50
页C第50页C第51
页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的“崇祯五年十二月”与“湖中人鸟声俱绝”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冰封西湖、万籁俱寂的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张本。B.第一段的“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写出雪中西湖的空阔感,“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雪中景物之小,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C.第二段主要写亭中游人邀“余”一同饮酒的情景。其中“铺毡对坐”“见余大喜”“拉余同饮”“是金陵人”等表现出亭中游人热情好客。D.作者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使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写景形象生动,与题旨相扣,又有独特韵味。C第51页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第52
页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那两个人)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5.“痴”是选文的文眼,请分析它在文中的含义。“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我”之痴,亭中人煮酒赏雪是客之痴,“我”与客同饮赏雪是两者之痴。一个“痴”字,表现了客之雅趣与“我”之志趣,同时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第52页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篇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九年级(上册)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篇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九年栏目导航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针对训练二、醉翁亭记知识梳理针对训练三、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针对训练栏目导航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针对训练二、醉翁亭记第56
页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1.通假字。(1)百废具兴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_____具俱全、皆。属嘱嘱托。第3页一、岳阳楼记知识梳理1.通假字。具俱全、第57
页规模。制度。详尽。准备。指国都。国家。日光。景色。第4页规模。制度。详尽。准备。第58
页如果没有。细小;轻微。迫近。厚度小,与“厚”相对。指天气放晴。打开。指“处江湖之远”。后退。持,执。作介词或作量词。第5页如果没有。细小;轻微。迫近。第59
页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动词作名词文中指心理活动。第6页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动词作名词文中指心理第60
页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第7页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第61
页第8页第62
页第9页第63
页第10页第64
页第11页第65
页第12页第66
页7.重点句子翻译。(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感慨至极而十分悲伤了。(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第13页7.重点句子翻译。第67
页(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5)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7)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第14页(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第68
页8.常考名句。(1)(2019·四川凉山中考,2分)《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3)(2019·四川宜宾中考,2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2019·四川自贡中考,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第15页8.常考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第69
页(5)(2018·山东东营中考)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2017·四川泸州中考,1分)《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7)(2017·四川巴中中考,2分)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16页(5)(2018·山东东营中考)嗟夫!予尝求古仁第70
页(8)(2017·河南中考)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9)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___。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衔远山吞长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第17页(8)(2017·河南中考)嗟夫!_______第71
页9.重点探究。(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抒情自然地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第18页9.重点探究。第72
页(2)请你简单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百姓。从本质上讲,这种“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作者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第19页(2)请你简单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第73
页针对训练C第20页针对训练C第74
页A第21页A第75
页3.(2019·四川内江中考,3分)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C第22页3.(2019·四川内江中考,3分)下面对文章内第76
页4.(2019·四川内江中考,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因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第23页4.(2019·四川内江中考,4分)翻译下面的句第77
页二、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季节。时间。花。芳香。意趣、情趣。心愿,意向。第24页二、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季节。时间。花。第78
页名词作状语在山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第25页名词作状语在山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第79
页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形容词作动词作乐、取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第26页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形容词作动词作乐、取乐。第80
页
第27页第81
页
第28页第82
页
第29页第83
页
第30页第84
页6.重点句子翻译。(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并不在于酒上,而是在于水光山色之中啊。(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第31页6.重点句子翻译。第85
页(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像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阴变化不一,是山间早晚的景象。(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7)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野味野菜,错落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设宴呀。(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游山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第32页(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第86
页7.常考名句。(1)(2019·四川南充中考,2分)《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河北中考)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3)(2018·四川南充中考,1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4)(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1分)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5)(2018·四川遂宁中考,1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8·广东广州中考)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7)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醒能述以文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第33页7.常考名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之第87
页8.重点探究。(1)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2)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3)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醉心于与民同乐。
第34页8.重点探究。第88
页针对训练第35页针对训练第89
页B第36页B第90
页3.(2018·四川成都中考,3分)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A.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D.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D第37页3.(2018·四川成都中考,3分)对下面的句子第91
页4.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相同点:两篇散文的作者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意义: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政者只有心系天下、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8页4.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第92
页三、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代词,这。判断动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第39页三、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代词,这。判断动词第93
页数词作副词全。名词作动词客居。第40页数词作副词全。名词作动词客居。第94
页第41页第95
页
第42页第96
页5.重点句子翻译。(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勉强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告别。6.常考名句。(1)(2019·甘肃兰州中考)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2)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第43页5.重点句子翻译。天与云与山与水天与云与山与水第97
页7.重点探究。(1)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三个角度:游西湖前,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冬至家长会幼儿园课件
- 冬季疾病传染知识课件
- 冬奥课件话题
- 2025年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餐盒品牌授权与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内饰OEM定制设计与制造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便携式超声设备批发及售后维护协议
- 2025版智能家居玻璃瓶定制购销合同
- 轴线翻身护理技术课件
- 冀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 倍的认识》课件
-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考核试题(附答案)
- 【课件】跨学科实践:为家庭电路做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 2025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卷 【河北专用】及答案
- 广告法法律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高阻隔膜市场供需状况与重点企业经营分析报告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设计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试考试题库(附答案)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
- 体育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