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2)课件_第1页
儿童合理用药(2)课件_第2页
儿童合理用药(2)课件_第3页
儿童合理用药(2)课件_第4页
儿童合理用药(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如何合理用药

选择合适药物

要做到明确特征,熟悉药物特性,合理选择药物,减少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检测结果表明,用药品种数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成正比,故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不但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选择合适剂量

剂量选择不当是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另一主要因素。儿科用药剂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儿童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包括折算法、体重法、体表面积法等,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选择给药途径皮下注射给药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不适用于新生儿。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肉注射吸收快,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小儿惊厥。由于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皮肤黏膜用药很容易被吸收,甚至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选择合适剂型

我国儿科药品在品种、数量和规格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儿科药品剂型及规格的不足给儿科治疗带来缺陷。一方面,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苯妥英钠等没有合适的儿童剂型,需要分药,使临床用量很难掌握,不但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对于一些针剂也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适剂型,导致儿童不易吞服药物,引起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产生服药依从性问题,达不到预期疗效。合理用药1.剂型方面。当前,世界儿科药物剂型有两大特点:一是努力生产口服制剂替代只有注射的制剂;二是针对小儿喂药困难,生产糖浆剂及含糖颗粒,并加入水果香料以改善口感,使患儿易于接受。

合理用药2.半衰期相对较长的衍生物,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天数,可较好地改善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3.对于儿科需求量较大、剂量受年龄因素影响显著的药品,可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以方便临床使用。

由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常常引起发热,而发热又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些医生以为肌肉注射比口服疗效快,故常选用安痛定,但它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一些医生惯用阿司匹林和双氯芬酸钠,由于小儿胃内酸度低,胃排出迟缓,药物吸收慢,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胃刺激性强,可致胃出血,双氯芬酸钠对胃也有刺激性,儿童应慎用。柴胡注射液

为从中药柴胡中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但需注意,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应慎用。复方氨基比林又名安痛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退热药,但若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射本品易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险,对于某些患儿来说,本药有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因此,复方氨基比林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安乃近

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有很多国家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本品,但国内还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阿司匹林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退烧药,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目前在国内儿科趋于淘汰,使用时,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最后需要指出:

⑴退热的同时要注意着重针对病因的治疗。

⑵儿童发热多具自限性,无生命威胁,因此选用退热药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研究表明,退热药的强度依次是布洛芬、对氨基乙酰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前两种退热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

⑶半岁以内婴儿发热时不宜用退热药来降低体温,而应选用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等。

⑷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小儿腹泻的合理用药

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伴腹痛或里急后重,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粪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下列一种抗菌药物治疗。

大肠杆菌: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吡哌酸、诺氟沙星、呋喃唑酮、某些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黄连素等。慎用有肾毒性抗生素,有利于减少肾损伤。空肠弯曲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甲红霉素,还有庆大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氟哌酸等对空肠弯曲菌有效。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甲硝唑、杆菌肽。阿米巴病:甲硝唑、甲硝黄酰咪唑、甲乙醇咪唑、双碘喹啉。贾第鞭毛虫病:甲硝唑、甲硝黄酰咪唑或丙硫苯咪唑、呋喃唑酮。隐孢子虫病:大蒜素、甲红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等。真菌: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用法:每包3g,2~12个月龄每次1/3包,每日3次;1~2岁每次1/2包,每日3次;2~3岁每次1/2包,每日4次;>3岁每次1包,每天3次;每包溶于30~50ml液体中口服。止泻药物

1、抗动力药:抗胆碱药(如颠茄、阿托品及654-2等)。2、阿片受体激动剂:复方樟脑酊、可待因,可减少肠蠕动及减少肠分泌,曾用于治疗迁延性腹泻,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并可成瘾。苯乙哌啶及氯苯哌酰(易蒙停),均可作用于肠道阿片受体,也具有抗肠蠕动及分泌作用,但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认为不易产生阿片类不良反应。

抗分泌药

阿司匹林、消炎痛、氯丙嗪、异丙嗪。用阿司匹林和消炎痛通过其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减少肠液分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