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实验中学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42d76c4c0d31c9f1f0d45e9bc85aed/5142d76c4c0d31c9f1f0d45e9bc85aed1.gif)
![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实验中学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42d76c4c0d31c9f1f0d45e9bc85aed/5142d76c4c0d31c9f1f0d45e9bc85aed2.gif)
![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实验中学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42d76c4c0d31c9f1f0d45e9bc85aed/5142d76c4c0d31c9f1f0d45e9bc85aed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CO2溶于水C.试验CO2的密度 D.贮存CO2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颜色变化 B.放出气体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所产生的气体约是负极气体体积的2倍且能燃烧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过滤 D.给固体加热5.现有失去标签的某种氯化物、碳酸钠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将这三种溶液任意编号为a、b、c,按编号取样品两两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图所示(“↑”表示产生气体;“↓”表示产生沉淀;“一”表示无明显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是该氯化物溶液B.b是碳酸钠溶液C.c是稀盐酸D.该氯化物可以是氯化钾6.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7.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8.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精准扶贫,努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黄河口马拉松赛上为了方便和便于清理,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D.垃圾分类放置,可以使用填埋法处理难降解的生活垃圾9.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B.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减少右盘中的砝码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g氯化钠,量取95mL水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10.下列生活过程的叙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过程C.用天然气作燃料来炒菜 D.冰箱里的水结成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获得溶液A和固体B,分别向A、B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溶液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1)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哪些?_____(写化学式)(2)固体B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3)请写出向溶液A中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利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乙烯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60kg的尿素[CO(NH2)2]含氮量与___kg硫酸铵[(NH4)2SO4]的含氮量相等。14.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g,或蒸发掉水g。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实验1: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实验2:取沉淀A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同学进行如图实验:(1)由此可推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2)由探究活动二得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3)由探究活动一、二仍不能确定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的是________;(4)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16.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1:只含NaOH猜想2:只含Na2CO3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______不成立.进一步他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______.ACuCl2溶液BKNO3溶液CCaCl2溶液DNH4Cl溶液实验室里,NaOH固体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答案解析】
A、干冰升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试验二氧化碳的密度,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贮存二氧化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C【答案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C。3、A【答案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C【答案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选项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选项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选项正确;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5、C【答案解析】
A.把三种溶液两两相互混合时,其中a溶液与另两种溶液一产生沉淀,一产生气体,说明a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等),即b为氯化物;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的为稀盐酸,c为稀盐酸;依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碳酸钠溶液,选项错误;B.b是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为氯化物溶液,选项错误;C.c是稀盐酸,选项正确;D.该氯化物不可以是氯化钾,因氯化钾和碳酸钠交换成分后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选项错误。故选C。6、B【答案解析】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项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正确书写为,故B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故C项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项正确。故选B。7、D【答案解析】
A、在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A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B错误;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C错误;D、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气体0.03%,D正确。故选D。8、C【答案解析】
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不符合题意;C、实施“绿色化学”,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符合题意;D、用填埋法处理难降解的生活垃圾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9、B【答案解析】
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为:计算(计算所需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所需的水)→溶解,故顺序为:③②④⑤①,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不够,应向左边继续添加氯化钠,符合题意;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100g×5%=5g氯化钠,量取100g-5g=95g,也就是95mL水,不符合题意;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答案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题目详解】A、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有新物质生成,如人体吸收的糖类最终在体内转化为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人体的呼吸过程,吸收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C、用天然气作燃料来炒菜,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产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冰箱里的水结成冰,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l(NO3)3、Fe(NO3)2、Cu(NO3)2、AgNO3无明显现象AgNO3+HCl=AgCl+HNO3【答案解析】
铁粉和铜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铁粉和铜粉都不与硝酸铝反应,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铁粉和铜粉都与硝酸银反应,且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铁与硝酸银反应完后,铜与硝酸银再反应,生成硝酸铜与银,据此思路进行解答。【题目详解】(1)向A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溶液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溶液A中有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由于溶液A中有硝酸银,说明硝酸银剩余,铁粉和铜粉被完全反应,由分析可知,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与银,因此,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故填写:Al(NO3)3、Fe(NO3)2、Cu(NO3)2、AgNO3;(2)由(1)的详解可知,硝酸银剩余,说明固体B没有铁和铜,只有银,因为银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填写:无明显现象;(3)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填写:AgNO3+HCl=AgCl+HNO3。【答案点睛】该题为滤渣、滤液题,解题关键是:判断哪些物质能反应,哪些物质不能反应,哪个反应先发生,当金属盐溶液不反应时,它会留在滤液中,金属不反应时,会留在滤渣中。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氧1:31:2【答案解析】
(1)由乙烯利的化学式可知,乙烯利是由碳、氧、氢、氯、磷五种元素组成;化学式中碳、氧、氢、氯、磷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6):35.5:31=24:48:6:35.5:31,通过对比可知,氧元素的质量比最大,则乙烯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3;(3)乙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2。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32kg【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解:设60kg的尿素[CO(NH2)2]含氮量与Xkg硫酸铵[(NH4)2SO4]的含氮量相等。60×=X·X=132kg答:(略)考点:质量分数。点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4、251【答案解析】分析:使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即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变成20%;可采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实验,根据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后所得溶液的组成,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计算出改变过程中所加硝酸钾或蒸发水的质量.解答: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1%=20%x=25g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1%=20%y=1g故答案为25;1.点评: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所蒸发水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答案解析】
在[探究活动一]中,通过实验1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B,在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可以形成沉淀的为①硝酸钡与硫酸钠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硫酸钠,②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④氢氧化钠与反应生成的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而溶液B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铜离子,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铜要么不含有,要么其中的铜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无色的硫酸钠溶液或硝酸钠;而在实验2中沉淀加入稀盐酸部分溶解,说明有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氢氧化铜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因此可以断定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从而推出一定含有硝酸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B为无色,又结合原样品中含有硫酸铜,证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毕,溶液中不存在硫酸铜了,而至于硫酸钠、氯化钠无法确定;在[探究活动二]中,取[探究活动一]中的无色溶液B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在将硫酸铜全部反应完毕后,仍有剩余;依次加入足量稀硝酸、硝酸钡和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没有氯化钠的存在,至于硫酸钠是否存在无法验证。【题目详解】(1)根据[探究活动一]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硝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铜,而氯化钠和硫酸钠无法判断,根据[探究活动二]分析可知,加入硝酸银无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没有氯化钠,而所以步骤无法验证硫酸钠的存在,因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加入硝酸银,若存在氯化钠,则一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而加入硝酸银后无沉淀生成,所以一定不含有氯化钠;(3)因为验证硫酸钠存在需要通过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现象判断,硫酸钠具有的性质,硫酸铜同样具有,所以无法得出是否含有硫酸钠;(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包装容器及其附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滤紫外石英玻璃灯管合作协议书
- 九年级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1
- 2025年二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3篇)
- 口外-唾液腺疾病诊疗考核试题
- 2025年个人简单门面出租合同(2篇)
- 2025年产品订购合同经典版(4篇)
- 2025年个人车位转让合同参考样本(4篇)
- 2025年交通意外保险协议样本(2篇)
- 2025年互助拼车的协议(2篇)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山西省大同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室地址信息
- 项目部、公司成本管理流程图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 Unit 1 Period 1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
- 小学生电子小报通用模板-A4电子小报15
- CAS云计算软件平台深入介绍
- 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PPT)课件(PPT 16页)
- 氯盐型和环保型融雪剂发展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