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复习+课件【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_第1页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复习+课件【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_第2页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复习+课件【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_第3页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复习+课件【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_第4页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复习+课件【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总结比较气候与天气的差异天气气候不同时间变化性描述词语联系长(多年)短变化不大时刻变化终年炎热/寒冷等阴晴、风雨、冷热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①昆明四季如春②明天大风降温③极地地区全年严寒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⑤一场秋雨,一场寒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列哪些是描写天气,哪些是描写气候的?气候气候天气天气天气课堂活动天气▎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卫星云图一个风羽表示风力2级半个风羽表示风力1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北东南西东北风5级风力和风向练一练:判断风力风向西风4级北风3级西南风9级风力和风向常用的天气符号小雨小雪晴中雨中雪阴大雪多云大雨雷阵雨雨夹雪暴雨台风霜冻西北风6级沙尘暴冰雹雾霾8空气质量级别ⅠⅡⅢ1Ⅲ2Ⅳ1Ⅳ2Ⅴ空气污染指数1~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0空气质量状况

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轻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见下表:污染指数越高,对人体健康越有害。气温的定义:大气的温度。气温的单位:记作“℃”,读作“摄氏度”。气温的观测:这些气温数据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2时、8时、14时、20时。一天观测4次。气温的测量时间24681012141618202224气温/℃24.52425272930.5313028262524.821232527293133气温/℃24681012141618202422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最高值最低值气温日较差气温

时刻7℃31℃14时左右24℃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般用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日变化、日较差-10-30-2014710(月)0102030气温(℃)北半球某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2356891112最热月最冷月气温年较差月份平均气温-2℃1月28℃7月28—(-2)=30℃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般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年变化、年较差-10-30-2014710(月)0102030气温(℃)北半球某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235689111214710(月)0102030气温(℃)2356891112北半球某海洋(同纬度)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半球陆地海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北半球南半球1月8月2月7月气温年变化、年较差7月2月8月1月描述气温特点的一般方法:气温大于15℃0℃-15℃0℃以下描述词高温/炎热温和/凉爽低温/寒冷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1.若右图为某中纬度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①地的平均气温低于②地 B.①②两地的平均气温相同C.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 D.①地是陆地,②地是海洋2.

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某处温度是10℃时,黄岗山的温度为()A.10℃B.-0.8℃ C.-10.8℃D.20.8℃DB时间变化空间分布气温最高气温(14时左右)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温-最低温规律规律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半球陆地海洋最高温最低温最高温最低温北半球7月1月8月2月南半球1月7月2月8月日变化年变化不同纬度地区同纬度地区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

山地: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等温线图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温变化曲线图3.2气温小结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也越高

D.北半球的气温比南半球高2.纬度大致相同,拉萨(青藏高原)的气温比成都(四川盆地)低的原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D.海陆因素3.下列关于气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地区的气温一定比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气温高

C.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D.同一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定相等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地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5.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

虚线表示海岸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北半球上的海洋

B.乙地为南半球上的陆地

C.甲地为北半球上的陆地

D.乙地为南半球上的海洋ADCB课堂练习C1、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概念: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冰雹雨雪降水的变化露霜雾XXX降水的变化2、霜/雾/露是降水吗?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人工测量: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降水的变化3、降水量的测量描述降水量特点的一般方法:降水大于100mm50mm左右少于30mm描述词多雨湿润少雨/干燥对比北半球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描述各地的年降水量特征。季节变化小全年多雨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季节变化小全年湿润季节变化大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地区降水量影响因素赤道地区两极地区中纬度地区沿海内陆回归线附近东侧西侧山脉两侧迎风坡背风坡多少多少少多多少“四多四少”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降水的主要形式、测量工具、单位降水的变化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海陆因素】3.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海陆因素】4.山地地区,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地形因素】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分布降水降水柱状图

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3.3降水小结1.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B.最低气温都出现在7月C.冬季降水量甲大于乙D.气温年较差甲小于乙读“北半球某地降水量资料图”,完成下面2-3小题。2.这幅图叫作(

)A.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B.日降水量分布图C.等高线图 D.等降水量线图3.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属于(

)A.全年多雨型 B.夏季多雨型 C.冬季多雨型 D.无法判断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5.①地测得气温为0℃,若只考虑地形因素,③地的气温应该是()A.-16℃ B.20℃C.0℃ D.-18℃AABB课堂练习D气候类型特征分布景观植被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及内陆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热带草原(稀树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的大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