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故宫博物院
11.故宫博物院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下面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等建筑特点。
2.学习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体会空间顺序在说明建筑物的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任务有重点的阅读材料的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资料宝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宝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5
阅读课文,说说四个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一》:故宫各部分的建筑特点。《材料二》:太和殿起火的往事。《材料三》:故宫博物院网站信息。《材料四》: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阅读课文,说说四个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宏大:巨大;宏伟。矫健:强壮有力;英勇威武。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宏大:巨大;宏伟。
初读《材料一》,思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2.故宫有什么特点?初读《材料一》,思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2.特点是什么?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概况(位置、历9思考: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向北,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前进的。思考: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本文的说明顺10
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了故宫的哪些建筑,画出来。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公园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了故宫的哪些建筑,画出来。天11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第4自然段)
太和殿◆外形
(第5自然段)
◆内景
(第6自然段)
◆位置
(第7自然段)
◆用途
(第8自然段)
中和殿:概貌、用途
(第9自然段)
保和殿:用途(第10自然段)“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第11段自然)前朝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第4自然段)前朝12
乾清宫:用途
(第12自然段)交泰殿:
(第13自然段)
坤宁宫:用途
(第13自然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
御花园(园林特色)(第15自然段)从景山鸟瞰故宫
(第16自然段)内廷(第14自然段)后三宫乾清宫:用途13理清说明顺序: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观察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理清说明顺序: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14
根据课文的描写,并结合下图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根据课文的描写,并结合下图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15(最新)故宫博物馆课件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思考: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2.建筑精美3.布局统一
1.规模宏大壮丽
2.建筑精美3.布局统一1.规模宏大壮丽17
规模宏大壮丽: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3.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4.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规模宏大壮丽: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18建筑精美:
1.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风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深处一千多个圆雕螭首,螭首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建筑精美:1.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193.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4.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3.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布局统一:1.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2.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3.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4.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布局统一:1.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21
请你选择一两个景点,模拟为家人讲解的过程。请你选择一两个景点,模拟为家人讲解的过程。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的了解。一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11.故宫博物院
11.故宫博物院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下面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等建筑特点。
2.学习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体会空间顺序在说明建筑物的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任务有重点的阅读材料的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资料宝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宝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28
阅读课文,说说四个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一》:故宫各部分的建筑特点。《材料二》:太和殿起火的往事。《材料三》:故宫博物院网站信息。《材料四》: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阅读课文,说说四个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宏大:巨大;宏伟。矫健:强壮有力;英勇威武。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宏大:巨大;宏伟。
初读《材料一》,思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2.故宫有什么特点?初读《材料一》,思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2.特点是什么?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概况(位置、历32思考: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向北,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前进的。思考: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本文的说明顺33
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了故宫的哪些建筑,画出来。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公园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了故宫的哪些建筑,画出来。天34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第4自然段)
太和殿◆外形
(第5自然段)
◆内景
(第6自然段)
◆位置
(第7自然段)
◆用途
(第8自然段)
中和殿:概貌、用途
(第9自然段)
保和殿:用途(第10自然段)“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第11段自然)前朝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第4自然段)前朝35
乾清宫:用途
(第12自然段)交泰殿:
(第13自然段)
坤宁宫:用途
(第13自然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
御花园(园林特色)(第15自然段)从景山鸟瞰故宫
(第16自然段)内廷(第14自然段)后三宫乾清宫:用途36理清说明顺序: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观察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理清说明顺序: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37
根据课文的描写,并结合下图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根据课文的描写,并结合下图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38(最新)故宫博物馆课件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思考: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2.建筑精美3.布局统一
1.规模宏大壮丽
2.建筑精美3.布局统一1.规模宏大壮丽40
规模宏大壮丽: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3.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4.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不锈钢盘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滤网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年产100万套休闲用品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特种气体减压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火腿项目立项报告
- 2025年中国视频cms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超细摇粒绒马甲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EPDM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桑拿服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尿素塑瓷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重症医学科(ICU)护理工作计划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 幼儿园中班绘本:《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团身滚动》教案
- 级本科诊断学绪论+问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