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辩证法的范畴_第1页
有关辩证法的范畴_第2页
有关辩证法的范畴_第3页
有关辩证法的范畴_第4页
有关辩证法的范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辩证法的范畴之原因与结果的观点摘录一、对原因与结果概念的不同理解原因与结果,是人类的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一对范畴。原因与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发的现象。在客观事物不断更替的过程,一般地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因而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基本特点。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对因果联系的客观性的最好证明。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件用的。原因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引起他事物或现象的产生。结果则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在这里,互为因果的关系,既表现为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又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作用:原因作用于结果,即转化为结果;结果反作用于原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原因,成为结果进一步变化的原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沦,我们应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辩证关系,全面把握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的发展链条,就能有效地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去促进事物的发展。------黄国宝,《原因与结果》,《福建环境》,1998年10月。根据因果关系的基本性质、各种因果概念之间的语义逻辑和人类长期运用因果关系的习惯三条准则,从3种定义方式、7种原因和6种结果中反复推敲,共可构成八个符合要求的类型定义:定义一:以孤立系统前一时刻的存在状态(中的相互作用)为原因,以由此所转化出的后一时刻存在状态为结果。定义二:以某客体之全部有关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为原因,以由此所产生的该客体及其环境之状态变化(或新状态)为结果。定义三:以一客体与一外物(在真空中)相互作用为原因,以由此所产生的该客体及外物之状态变化(或新状态)为结果。定义四:以某客体可知的有关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为原因,以由此所产生的该客体(或与其可知的环境因素)之状态变化(或新状态)为结果。定义五:以某事物作用于一客体之事件为原因以由此所引起的该客体之状态变化(或新状态)为结果。定义六:以某环境中参与相互作用的一客体或其内部性质为原因,以由此所产生的该客体之状态变化(或新状态)为结果。定义七:以诸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某一待知因素为原因,以由此所引起的一已知事件为结果。定义八:以一已知事件为原因,由此所产生的事件中某特定东西为结果。说明:以上各个定义都可附加条件关系的辅助定义,如定义一的原因是其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定义五可以附加INUS条件等。上述八个因果关系定义是我们从各种可能的方案中反复选择而后确定的,它们各自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用义,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定义九:事物或变化由之而生的相互作用事件或其组成因素为原因,由之导致的事物状态变化或新的事物为结果。定义九是我们通过大量研究反复推敲所得到的一个一般因果关系之定义,明示了因果关系的本质特性并具有很强的涵盖力,兼容了各种形式的完全因果关系和部分因果关系,能有助于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表述因果关系概念。同时,一般定义也不取代上述的类型定义,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各有其用。这九个定义构成了一个因果关系的定义系统,并且因果关系的完全定义也应该是一个定义系统,这是由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复杂性和广泛运用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单一个定义很难确切界说它在广大时空中的全部用义。当我们对具体事物作因果分析或是进一步研究因果关系的其它性质时,就需要选定适当类型的因果关系,因为不同类型的因果关系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不能混淆。……维之,《论因果关系的定义》,《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1月。许多哲学论著都把原因和结果说成是现象,把因果关系说成是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说:处在普遍联系、相互制约中的任何一种现象,必然是由另外一种或一些现象所引起,它又必然引起另外一种或一些现象。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因果关系。很显然,两个前后相继的现象,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换言之,原因是现象,结果也是现象,因果关系是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似乎与事物本质自身无关。诚然,现象是本质的,但现象并不就是本质。许多哲学论著在阐述现象和本质时,对现象都作这样的说明:和本质不同,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观点同原因和结果都是现象的观点联系起来,这种观点的逻辑是:因果关来是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而现象是事物外部联泉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那么,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私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这一推论的结果同列宁关于因果关系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果关来的运动是内部联未的物质运动,以及因果同现象的关系的论述的直接背拗是十分明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时,也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质性。而现象,作为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同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两个层次、两个序列上灼概念,正如列宁所说,现象是同这种矛盾性相对立着的概念,是内部矛盾性的外部表现。由此可见,原因和结果都是现象,因果关系是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不能同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达到理论上的一致。这种观点强调现象就是原因,使人们在探求事物原因时,把注意力停留在现象土,这就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就得不到事物的真正原因,因而在实残中造成危害。……梁克文,《因果关系是现象之间关系吗一学习列宁哲学笔记的一点体会》,《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4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因果观念之客观前提,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客观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唯物主义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为了达到把握“现实的因果关系”、揭示因果关系的实质的目的,应当首先来研究事物的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进而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应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普遍联系,而非“现象”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普遍联系。第二,我国哲学界传统因果观念,将其客观前提看作是“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并误把它等同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使其陷人了众多的理论误区。第三,我国哲学界传统因果观念的众多理论误区的产生,是与我国哲学界在建立因果观念之体系时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因果性”札记之思想的误解分不开的,这便要求人们必须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第四,只有坚持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客观前提下,建立新的因果观念之体系,才能走出我国哲学界传统因果观念之理论误区,把握因果及其关系的本质。——刘冠军,《论因果观念的客观前一兼对国内传统因果关的质疑》,《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6期。二、关于原因与结果的辨证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现象或过程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各派的哲学都对这种联系进行过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关于因果联系的理论都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因果联系是一种心灵之外的客观联系。这就是说,把原因与结果联结在一起的那种力量是存在于人的心灵之外的,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能像休漠那样把因果联系归结为心灵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的推断,也不能像康德那样把因果联系说成是人的知性强加给客观事实的。二、结果是由原因引起的。一点说明是内含于第一点说明之中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各种因果联系的共同特征,并且是因果联系的核心。因果联系还有时间上的顺序性以及必然性的共同特征,但它们都不是因果联系的核心。先后相继的两个事物之间也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只有引起与被引起的两个事物之间才存在因果联系。说结果是由其原因引起的或由其原因而来的,也就是说原因是结果产生的根源,但这并不是说根源就必然要求结果。三、原因是必要的条件。这就是说,一种行为只有在它造成了其他事物的变化的情况下才成其为原因,换句话说,只有在它一旦从原因系列中消失,结果就不会出现的情况下才成其为原因。——王来发,《关于因果联系的一点思考》,《杭州大学报》,1997年3月.一、关于因果关系的本质因果联系实际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一种描述,因而它属于过程范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通过事物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因而从总体上说,相互作用正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由此可以看出,通常我们所说的原因就是构成原因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通常所说的结果则是构成原因的诸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并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之后所达到的某种特定状态。因此,原因和结果之间并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而是原因自身到结果的“转化”关系。相互作用仅仅是形成因果联系的原因,而不是因果联系本身。因此,因果关系的本质乃是一种转化和被转化的关系。所谓“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只是表象,只是对这种“转化”和“被转化”关系的经验判断和现象描述。二、关于因果关系的同一性因果关系的同一性是与因果关系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果关系的本质是因果关系同一性的内在根据,因果关系的形成过程造成了因果关系的同一性。从因果关系的形成过程来看,原因过渡到结果实质上是原因自身转化为结果,结果则是一种变化了的原因;结果潜在地蕴涵于原因之中,原因则以变化了的形态表现在结果的内部。这表明:结果的一切内容均由原因转化而来,而原因的内容也均转化为结果,二者内容具有质和量的一致性。即原因和结果只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态。大原因必定产生大结果,小结果只能产生于小原因,二者在性质、规模、程度上是相等或相当的。由此可见,一个原因只能对应于一个结果,一个结果只能对应于一个原因,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所谓多因多果,其实是许多一因一果纠缠在一起的表面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分析,就完全能够将其分解为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三、关于因果关系的系统性因果关系既然是一种由因到果的转化关系,而这种转化又是由构成原因的诸因素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系统性就构成了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表现有:第一,构成原因的诸因素形成一个系统,即原因是由诸种原因因素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结而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也就是说,构成原因的诸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通过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地起着作用。因此,原因只能是一个由诸种原因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只是在系统联系中才构成原因的某种要素,离开了原因系统中的系统联系,它便不再能够成为现实的原因。因此,不能把原因系统中的某一种因素看成是一个孤立的起作用的东西,换言之,只能将其看作为一个原因系统中的一种原因,而不能看作一个单独的原因。第二,由原因到结果的转化是一个系统自身性质或状态的系统转化,即由原因系统到结果系统的转化。构成原因的系统经过自身的系统演化,从而使其自身在性质或状态上发生某种程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所造成的某种状态就是结果。这就是说,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系统作用构成的原因中诸因素对于结果的产生都是内在地起作用的,都参与进了创造结果的活动中,并且都会随着这种创造活动而转化为结果的内容之一。因此,原因对于结果的产生只能是自身的创造和转化。第三,结果本身也是一个由诸种因素构成的系统。结果本身是由原因转化而来的,因而原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均转化为结果本身中的各种因素并构成一个新的系统,只不过在结果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郭建水摘自《晋阳学刊》,1998年1月.恩格斯的因果观一因果系统转化思想应主要包括:(1)探讨因果及其关系的客观前提是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普遍联系,而非“现象”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普遍联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将二者等同、混淆。(2)对因果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不仅要从现象层面上作出唯象描述,更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从事物的整体出发,抓住因果及其关系的本质。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事物的表面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3)因果关系的本质应是系统转化或整体转化,即原因系统到结果系统的转化过程。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来规定因果关系,这是从现象层面来分析因果关系问题的产物,决非是恩格斯的本义。(4)因果的系统性及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是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的,并且是有规律的。(5)因果的同一性是这种因果关系系统转化的体现,换言之,这种因果系统转化思想是因果同一性、因果运行机制等思想的理论前提,只有坚持因果的系统性及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思想,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因果的同一性及由因到果的运行机制问题。概言之,上述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恩格斯的因果系统转化思想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及其关系理论的整体内涵。……刘冠军,《论恩格斯因果系统转化思想-----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因果性”札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一、探求因果就是认识世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处在普遍的联系、也包括因果联系之中。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另一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即先有原因,后有结果。因果联系是普遍而又复杂的,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也没有一个现象不产生一定的结果,这是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有时原因还是复合的,即引起某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如引起体质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体质下降的总原因,这是因果联系的复杂性。探索因果联系在人们的思维与认识活动中极为重要。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需要认识的直接目的,因果联系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与现象的一种存在形式,认识了事物的因果,也就了解了事物的来龙去脉,进而能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发展规律,这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并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因而我们说,探求因果就是认识世界、创造成就。二、“求因果五法”与创新科学归纳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形式,其思想核心就是在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求前提与结论之间必然的因果联系。必然的因果联系是科学归纳法可靠性的根本保证。而怎样科学地分析研究以探求这种因果联系,则又常常依赖于一些科学的归纳方法,在传统逻辑里,这些方法被称为“求因果五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游长虹、陈立峰、子君,《求证因果与创新》,《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5月・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普遍形式之一,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果关系存在的客观前提应是“事物”之间,而非“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从系统转化视角探讨因果关系的本质,因果关系系统转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应有之义。因果关系存在的客观前提是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而非“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普遍联系。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是通过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表现出来的,而实质上体现的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是探讨因果关系的客观前提。事物是不同于现象的一我们应把因果关系的前提规定为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即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在要素通过特定的结构、关系方式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属性的整体系统。因果的系统性与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由于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以系统方式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便决定了原因和结果的系统性以及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之本质特征。1.原因是在一定环境中由诸种原因要素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结的整体系统,即构成原因的诸要素在特定环境中形成一个系统,具有系统性。2.结果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诸种结果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即构成结果的诸要素也形成一个系统,具有系统性。3.因果关系的实质是系统转化。只有将因果关系的实质理解为系统转化,才能真正理解因果在内容上的同一性。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创造过程。因果关系决非像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认为的那样简单,原因系统是多种实体要素和关系因素构成的,原因系统中的诸要素对于结果的产生都内在地发挥着作用,都参与了创造结果的运动,并且都会随着这种创造活动而转化成结果的内容,即因果关系的系统转化其实质是事物自身的创造过程。-----刘冠军,《因果关系系统转化论》,《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因果必然性(指因果之间严格对应的必然性)是因果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性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证明因果必然性的普遍存在,有一个客观的世界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否则将无从立据)。对于唯物主义来说,这个前提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存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乃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实际也是现代科学的立根基础)。同时,人类和个人的认识过程也表明,我们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从生活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尽管“物质”的概念是逐步完善的,因为“物质”与感知经验的关系乃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它可以从大量经验现象中直接意识出来,而非推理的间接结论。第二,有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它提供了进一步立据的基础。已有的人类实践和科学研究都向我们表明:物质具有固定的属性一种物质(元素或粒子)所具有的性质或属性不会因时间位置的变化而丧失或更换;同样的物质(元素或粒子)具有同样的性质(实际这两个表述是等价的,其中一个成立,另一个也同时成立)。并且,这一结论虽然来自经验观测,但它也是“物质”概念的基本内涵,因为物质不是变幻莫测的东西,而是有规律和可认识的客观实在。第三,人类实践和科学研究还表明,一种物质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一种表现形态。这一结论在普通物理和化学领域是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事实而存在的。我们通过“物质一属性一表现”与“结构一功能一作用”的三步对应法则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这一最重要的因果性质作出了正面论证。再者,从因果关系的本义上说,它乃是一种解释关系,即原因具有解释功能原因是对结果的解释,完全原因则是对结果的完全解释。但解释也是一种规定性,原因解释了结果也即是规定了结果。所以,原因对结果的规定性因果必然性实乃关系的本质意义。再根据上节所述的因果关系之“全或无”的特性,它若存在就只能普遍而必然地存在,因果关系链锁只能无限伸展,不能中间断裂。从而,因果必然性也理应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因果必然性论证的正反两方面的根据主要是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和规律,但它们只能表明过去和现在是这样的,而不能保证将来永远不被修正,所以,严格说来,我们只能持有“因果必然性至今普遍有效”的结论。因果关系乃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法则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有规律性的一般体现。——维之,《因果必然性论证上、下》,《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8月、9月.首先,因果同一性问题的提出,是想考究结果的内容或性质与原因的内容或性质之间有无渊源关系、追索结果是否来自原因。由于这个问题是在承认结果与原因在概念和现象上都是两个不同东西为前提的,故此,它不是问却原因与结果是否为同样的事物,而是究其二者之本质是否类同。“因果同一性”观点的确切含义是:一、结果的质料和性质都是由原因的质料和性质转化而来的,其中没有不是来自原因的新质内容;二、原因与结果乃同一体质的不同现象,二者一潜一显一源一流;三、原因对结果有规定性,二者属于同类现象,不是任何原因都可以产生同一结果,反之亦然;四、原因是结果的理由,结果的根据和奥秘隐含于原因之中,只能通过揭示原因来理解和认识,世上没有无原因的结果,结果中也没有绝对找不到原因的成分。总之,“因果同一观”就是主张“因果本质的同一性,因果现象的转化性,原因对结果的规定性的解释性”;由此又关系着因果名称的相对性和因果概念的互依性。事物中蕴含着层次不同的诸多性质,事物的发展就是原因中的不同性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秩序地表现为不同层次的结果。还应说明的是,“因果同一性”只对结果的完全原因而言,它对于部分原因(外因、内因或某种有关因素)并不严格成立。一、支持因果同一性命题成立的第一理由,是“无不能生有”的宇宙公理。真正的“无”是一无所有,也就绝不可能发生任何创造活动,创造本身就是一种有,一切能发生创造的状态都不是真无。二、支持因果同一性命题成立的第二理由,是“原本不存在的东西不能通过已有物组创出来”,简称“不能创造”。三、支持因果同一性命题成立的第三理由,是“可以转化的不同现象有着共同的本质”,简称“同质转化”。由于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都是现象,因果关系也是不同现象之间的转化关系,原因和结果具有共同的本质,即二者本质同一(简称“因果同质”)。这一律则标明因果同一性命题的主题意义。综上所述,“无不能生有”、“不能创造”和“同质转化”三条理由具有逻辑上的自明性,由之导出的“果潜于因”和“因果同质”的律则应该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因果同一性命题的简明界说,因而它也被支持成为了一个原理。此外,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期宾诺莎和黑格尔他们关于因果同一性的见解和论证,也可引为一种辅助证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因果同一性的不同意义,丰富了因果同一性原理的内涵。------维之,《论因果的同一性》,《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关于事物发展进程因果说对于事物的发展,应把握影响其进程与结果的四方面原因,即作用性质各别的规范性与推进性原因,作用载体互异的主客体原因,作用地位不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原因和产生空间不同的内外部原因,以及这些原因的相互关系。规范性与推进性原因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过去的因果说未能区分这两种原因以及主客体原因,而有人则对后两类原因缺乏辩证的理解。纵观现实事物的各种发展过程,可以说,引起一定结果的任何发展变化都是规范性原因与推进性原因两种影响作用的统一。在自然界是如此,社会过程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如此。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基本宗旨就是承认原因对其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否定决定性原因的存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决定论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的目的计划性活动实现的可能性所谓决定性作用,从逻辑上看,就是成为某种变化结果发展的充足条件的那一类影响与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曾清楚地说明过决定性原因的条件性与综合性。整个物质世界由于并无什么内外部的划分,因而也就无所谓“外部”的原因。一切发展变化都只是由其本身的内部原因所决定。但宇宙间各别的具体事物则不同,它们由于都只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而处于各别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因而便都有内外部的区别和引起其发展变化的内外因作用。这种内外因,由于都是事物或事物要素间相互关系所产生的物质作用力,因而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会产生一定意义上的决定性影响与作用。笔者认为,世间任何事物发展的特定结果都是由内外因的统一作用造成的。内因与外因仅因事物的界限而相互区别,其影响作用的决定性却不为这个界限所改变,它们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特定方面都起着相应的决定性影响与作用。发展过程的某些环节及结果的某些特征是由内因的影响作用决定的;而另一些环节及特征,则是由外因的影响作用决定的。但不管是内因或外因,对于事物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又都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任何内因的决定性作用都以其他内外因为条件,离开这种条件,就不能有其决定作用;同样,任何外因的决定性作用也都以其他内外因为条件,离开这种条件其决定性作用便无由产生。自然,这样同等地承认内外因的相对性与条件性,并不是完全否定内外因对于事物发展影响作用的区别。第一、事物发展的结果不是以外因而是以内因为“原本”和根据造成的,所以其质的种种基本规定性,主要由内因所产生而不由外因所产生。第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其作用必以内因为中介,离开内因即不能发挥其作用。换言之,它对事物发展的任何决定性作用,都是通过内因而完成的,因而同时也可视为内因的决定性作用。第三、内因是指事物内部要素间的矛盾性,它始终存在于事物内部,时刻在发挥其作用与影响。而外因则是指事物与外部各种事物的矛盾性,由于它既随事物本身的运动又随周围各种事物的运动而改变,因而它对事物的影响作用是易变的、暂时的,不能保持始终一贯性,常会因变化不一而抵消或转移不定而减弱。这种情况使外因对事物发展及其结果的影响远远不如内因所起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是由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它自然要同时受主客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所谓主体与客体的原因。主客体原因与主客观原因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客观原因可说即客体方面的原因;而主观原因则不同于主体的原因,前者往往是指人的主观思想与认识,而后者则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对事物发展所施加的各种影响与作用,包括认识与实践方面各种能动的活动,主要是指人的正确认识的作用以及在其指导下的积极的能动实践活动与努力。社会领域事物的发展自然都是由主客体原因的统一作用造成的。------许第虎,《发展进程因果说》,《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研究使用相继呈现信息的方法控制了被试获得信息的顺序,将其它叮能原因在因果判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离了出来,并按照其对不同共变信息的影响进行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其它可能原因会影响到被试利用因果共变信息而进行的因果推断。(2)其它可能原因与待判断原因共同存在的程度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其它可能原因所起到的作用。(3)其它可能原因对于不同共变信息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胡清芬、林崇德,《其它可能原因对于因果共变信息作用的影响》.《心里科学》2004年第2期.四、关于西方因果观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既不存在于事物之中,更不是形上学实体,也非来自人的神性理性;因果关系的真义不是必然连结性,而是相似物象之间的恒常会合;人之所以有一种心理必然性的因果观念,完全出自人的心理习惯,是人的一种自然信仰。休谟认为,剖析因果观念要依据观念的可还原性原则(即印象优位原则),只能追溯至因果关系之来源的原初印象,而不能超越它。他说:我们“不应在事物中之任何特殊性质寻找它”,而应该在印象之间去寻找。据此,休谟对印象之间关系作了详细分析,指出因果性关系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因果关系休谟称为“邻近性”。远处事物常被原因锁链所联成,如此层层探索,原因与结果最后应有空间上的邻近性关系存在。第二种关系是时间上的“继起性”,即“原因在时间上优先”。这是因为,如果原因与结果同时存在,则因果系列之间无继起关系,这样,一切事物势必共时共存,终必导致时间消灭的结论。[2](P76)以上两种关系在休谟看来,只是因果性的必要条件,物象之间还必须具有某种“必然”的关系,即上述两种物象关系的一再重复出现,显示出一物象与另一物象间的“恒常会合”。这就是休谟所倾力讨论的第三种关系:“必然连结性”。休谟说,当我们观察C类事件(原因)与E类事件(结果)时,所能发现的只是一种“恒常会合”的关系。至此,可以看出,休谟的第三种因果关系其实不是什么必然连结性,而是一种恒常会合。这也就是休谟对传统因果观念的必然连结性所作的语意澄清。然而休谟不得不回答这样的问题:既然人们只有两类事物恒常会合的印象,为什么又出现跳跃性推理,产生必然连结性的观念?既然此观念无任何经验凭证,那么对此种观念的产生当如何解释?休谟对此的回答是:因果观念只是一种“心理习惯”或“自然信仰”。休谟指出,必然连结性观念既不能从事物本身获得,也不能从两类事物间恒常会合关系中抽出,而只能来自类似事件的反复出现给予心灵的某种效果。休谟说:“相似的例证屡见不鲜以后,人心就受了习惯的影响,在看到一件事情出现以后,就来期待它的恒常的伴随,并且相信那种伴随将要存在。因此,我们在心中所感觉到的这种联系,我们的想象在一个物象和其恒常伴随间这种习惯性的转移,乃是一种感觉或印象,由这种感觉我们才生起能力观念或‘必然联系’的观念来。”由此,休谟终于将传统的事实必然性代之以心理学的“必然性”。根据休谟的心理学必然性原则,如果多次观察两类事件反复恒常会合,想象力容易产生一种(习惯性)倾向,一个物象一经出现就会把思想转移到另一个物象上去,这种习惯转移的多次反复,终能产生一种“习惯性期待”,相信以后两种反复恒常会合之事件仍能重复出现。“人心借习惯性的转移,会在此一物象出现后,相信有另一个物象。”然而,相信是一回事,另一物象的存在事实是另一回事。相信是心理之事,存在是事实之事。据此,休谟说,人们传统所说的必然连结性只是一种心理的必然性,而非客观的必然性。至此,休谟建立起了自己的因果理论:因果关系既不是存在于事物之中,更不是形上学实体,也不来自人的神性理性;因果关系的真义不是必然连结性,而是相似物象之间的恒常会合人之所以有一种心理必然性的因果观念,完全出自人的心理习惯,是人的一种自然信仰,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便是一种自然本能,或曰动物理性。休谟的上述认识无疑是深刻的,对后世哲学和科学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虽然其表述不尽恰当与正确,但就其因果观念而言,可以说,他一反传统,改变了探求因果观念的方向发现了因果关系的第二方面,外在实在的因果观一转成为内在认识方式的因果观,客体必然性的因果观转变为主体必然性的因果观。当然,我们知道,因果关系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辩证统一。休谟在肯定因果关系的主体来源时,又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体来源,将其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绝对对立起来,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这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是应当加以指出的。……巨乃岐、宋海龙、欧仕金,《休谟因果理论新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5月・单纯的因果规律不能解释有机体,这决定于因果规律本身的机械论性质:(1)因果联系的成立是以割断事物的普遍联系为前提的。(2)因果规律的解释框架是以排斥客体的内在结构为前提的。它把客体看成是无结构、无组织的质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两个质点之间的外部的因果联系。由于它排除了客体的内在结构及其自组织性,因而无法说明客体进化的内在的原因。(3)因果的解释框架只能从量上说明简单的无机物的运动和变化,而不能说明有机体在质上的进化和发展。(4)单纯用因果性无法说明生命有机体自组织中的定向运动。在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因果性和目的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是科学和哲学都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经典物理学坚持用因果决定论揭示世界,这无疑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自然观只能对无机世界做出简单的解释,而不能说明生命有机体的进化和人类世界的发展。正因为单纯的因果解释框架不能说明有机体的特殊性质和进化规律,因而在这种解释框架下,人们对有机体和社会历史的解释只能求助于神秘的目的论(认为自然界中、特别是有机体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目的)和活力论,用一种神秘的目的性和“生命力”来解释生命有机体的进化和特性。目的性联系的实质:因果观念在古代社会已经产生,但古代社会人们对因果性的理解却与近代的机械论的世界观理解的大为不同。古代人解释世界的基本框架是有机论的。在他们看来,世界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是一个有理智和心灵的巨大的动物。自然界不仅是一个运动不息、充满活力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有秩序和规则的世界。而规则的来源,就是活力或灵魂。自然界不仅是活的,而且是有理智和灵魂的。希腊的自然科学就是建立在自然界中渗透着心灵这个原理基础上的。他们设想,心灵在自然界的运动中是一个立法者,一个支配和调节的因素。它把秩序加于从属于它的一切事物。因此,虽然因果观念在古代已经产生,但目的性、心灵等也被看作是世界的原因之一,而且是决定事物秩序的基本原因。这样,在现代科学中,目的性概念已经完全摆脱了“生命力”、上帝或人的意志等神秘的性质,成为在科学上可以理解的东西,被引进科学之中,成为自组织理论的不可缺少的概念,成为自组织机制内部客观的构成要素。总之,目的性概念已经成为当代自然观解释有机体的自组织和进化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学概念。当然,当代自然观在对有机体的解释中,并不完全排除因果联系的作用。但是,有机体中的因果性联系始终是在目的性联系的统摄之下的。目的性概念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线性因果观念的机械论性质,在实现了自然观的总体变革的同时,也实现了因果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赵玲,《论自然观变革中的因果性和目的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7月・休漠否定因果关系的实质必然性,全部理由归结到一点无非是说,根据(古典)经验卞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始终淤找不到那种假定的秘密联系,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因果作用固有的内在机制;这些联系、机制超越了感觉经验提供的证据,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完全封闭的黑箱,无论怎么痴心妄想都打不开。定,原因中那种所谓的可以造成特定结果的能力,或者说因果关系中所谓的必然性,不过是我们想当然地杜撰的产物,因而是无责任能力的虚假承诺,根本不足为凭。不可能产生能力观念或者说观察到必然性,但是如果两种现象的伴随和会合恒常出现或反复发生,就会在我们的心灵中造成一种思想习惯,从而在其中一个出现时,我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回忆、联想井预期另一个出现。我的根本主张是,因果性是一个文化概念。就是说,我们对具体的因果关系的确定,跟特定的语境有关,或者说跟当事人的文化氛围和实际需要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没有办法抽象地制定寻找或判定原因的机械程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难说因果关系是自在的。但另一方面,因果关系却是客观的,因为它的确定有可公度的标准,并不是我一个或他一个人说了算。按照这种主张,所谓因果律即“凡事必有因”其实属于语法命题,所以根本不存在证明问题,而且和自然齐一性原理也没有直接关系。……薛孝斌,《试论因果:还是从体漠说起》,《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现代的因果概念几乎是动力因的一统天下。在这个概念支配下的行为方式是追求控制、摆布,以至在人际间、国家和国家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各种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得互相疏远,对立,对抗。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我们重新铸造我们的因果概念。我们可以在西方传统的因果观,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里,在中国的生化因果观里,在佛教的缘起因果理论里面寻找资源。我的建议是建立一个立体的因果概念体系,以动力因概念作为其初级的层面,以中国生化模式的因果概念作为其高级的层面,并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佛教的缘起论去丰富那生化模式,建立其本体沦的基础。在本体论的论证有所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境界,一种功法来设定。在这样一个因果概念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将会使前面所说的各种关系得到调整,从而出现一个人类昌盛的世界。也许这只是一个理想,但我相信如果我们都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这个理想是有可能实现的。后现代社会的整个状况已经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理想的必要性,而“9.11”以后的世界,更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迫切性。——倪培民,《再铸因果概念》,《世界哲学》,2004年第1期.二、因果联系:1、因果联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2、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3、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⑴原因与结果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一方面,原因离不开结果,相对结果而言,原因才成其为原因;另一方面,结果也离不开原因,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⑵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方法论意义: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三、整体与部分的联系■1、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其发展的全过程的某一阶段。■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联系:⑴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对立。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如果“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就会歪曲事实,得出荒谬的结论。例如,摩擦生热,决不是'热生摩擦”。侵略者的侵略引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侵略是原因,反抗是结果。如果颠倒因果,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说成原因,把侵略者的侵略说成结果,就歪曲了战争的事实,就是十分荒谬的强盗逻辑。第二,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原因和结果是相对而成立的。原因相对于它所引起的结果,才是原因,同样,结果只有相对于引起它的原因,才成为结果。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一份耕耘,就多一份收获”,“多一份劳动,就多一份果实”,“违背规律,必遭惩罚”,“多行不义必自毙”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原因必然引起结果的道理。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例如,周恩来总理曾经写道:“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主义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它,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第三,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是严格区别的。但是,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在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引起爆炸的因果链条中,热是摩擦的结果,又是燃烧的原因;燃烧是热的结果,又是爆炸的原因。第四,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中,不仅原因引起结果,而且结果也反过来作用于自己的原因,引起原因的进一步变化,这就是“互为因果”。例如,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经济的落后导致了教育的不发展,而教育的不发展又导致经济的落后。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原因: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结果: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1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总是有时间顺序的的联系,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决不能由此而得出“在此之后”便是“因此之故”,比如白天和黑夜的先后相继就不是因果关系,地球绕着太阳进行自转才是昼夜交替的原因。因此,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