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生基础教育治理水平论文学生学籍管理和学籍信息管理是基础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下面简称学籍系统)建设和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定需求,是提升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的主要抓手,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当下,学籍系统已经进入建设提质期和全面应用的新阶段。为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作用,既要加强迫度建设,提升保障水平,更要从应用下手,厘清学籍管理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下面简称〔办法〕)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深度融合学籍系统和学籍管理日常业务,用好学籍系统各项数据,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成为提升中小学生基础教育治理水平的强大工具。一、学籍管理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学籍学籍是指某个儿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生的身份,也是学生在该校学习的资格。学籍具有唯一性、依附性、流动性。学生和学校构成了学籍的两个基本要素。正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应拥有一个学籍,对应着某所学校。学籍、学校、学生遵守三位一体原则。(二)什么是学籍管理学籍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施行培养经过的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学籍作为一种就读资格,存在“获得或建立、变动、完成结束〞三个阶段。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本能机能重要具体表现出在对这三个阶段的审核管理上。(三)什么是学籍主管部门直接对学校学籍业务进行管理、指点的教育行政部门,包含区县级、地市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一般的学籍主管部门,地市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时仅对其直管的学校而言。高校不是学籍主管部门(不是一级行政机关),对于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其学籍主管部门一般指附属中小学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另有规定的,依各省详细规定管理。(四)什么是学籍信息变动、学籍正常变动、学籍异动学籍信息变动,指学生的学籍信息的一项或几项发生变化。广义的学籍信息变动包含由于学籍变动导致的学籍信息变化,狭义的学籍信息变动不包含。〔办法〕所称学籍信息变动指狭义的学籍信息变动,需人工更改。学籍正常变动包含升级、升学、毕业、结业、肄业。学籍异动包含跳级、留级、转学、休学、复学、死亡,其中转学能够分为三个环节,即确定接收学校、办理学籍转接、接续学籍档案。(五)什么是学籍管理制度与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学籍管理的对象是学籍,牵涉学生的行为,而学籍信息管理的对象是由此产生的信息。国家层面重要制订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即围绕学籍信息管理制订制度。省级层面制订学籍管理制度,即围绕学生行为制订制度,细化落实全国性制度要求,但不能和全国制度冲突,也不能规定其他省份的义务。(六)什么是学校(机构)代码学校(机构)代码是所有中小学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学校(机构)代码管理是教育统计部门的法定职责。2011年7月1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发〔2011〕6号),规范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学籍系统不该只是基础教育部门管理的工具,将来还应成为教育事业统计的根据,应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学校(机构)代码库。学校(机构)代码由“学校(机构)标识码〞和“学校(机构)属性码〞两部分构成。“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根据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辨别标识码。“学校(机构)属性码〞是对学校(机构)所在地域、城乡划分、办学类型、举办者等信息的分类编码,并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管理需要进行拓展和调整。新设置的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由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填写纸质〔新设置学校(机构)代码申请表〕,加盖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上报教育部核准,由代码管理信息系统生成学校(机构)代码。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代码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由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填写纸质〔学校(机构)代码变动申请表〕,加盖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上报教育部核准后生效。学校(机构)有撤销、合并、升格等变动情况时,须对其学校(机构)代码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学校(机构)被撤销的,其代码停止使用,但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保留。停止使用的代码不得再赋予其他的学校(机构)使用,以确保代码的唯一性。有其他学校(机构)并入,学校办学条理、类别均未发生变化的,其学校(机构)标识码不变,学校(机构)属性码按实际情况变化。因学校(机构)合并、升格等原因,使得学校办学条理、类别发生变化的,停止使用其原代码,按新设置学校(机构)代码赋予办法处理。学校(机构)被合并的,其代码按被撤销学校(机构)的代码处理办法处理。恢复办学的,从新启用原学校(机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性码按实际情况变化。学校(机构)仅改变名称的,沿用原代码,但需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学校(机构)名称变动信息。〔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是对学校(机构)统一编制、及时更新、动态维护学校(机构)代码的管理制度,对于统一规范学校(机构)代码并及时更新、维护,提升教育统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教育统计数据快速交换和分享,提升教育数据利用效率和效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主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业务机构要相互配合,根据〔代码管理办法〕相应工作流程,处理好学校审批工作与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内负责学校审批工作的机构在处理学校(机构)的设立、合并、变化和终止等有关业务时,须及时向负责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机构告知相关信息。2011年教育部已建立了学校(机构)代码库更新机制,代码库随时更新,只要地方走完了规定的流程,代码管理系统就会赋码,赋码以后学籍系统就能够调用。代码库的对外发布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行政区划的变化进行调整,每年9月发布一次,另一种是学校自己的变化,每三个月发布一次。内部使用不受发布周期的影响,学校在代码库获得学校(机构)代码后一天之内就能够进入学籍系统。(七)什么是学籍号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首次收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毕生不变。〔办法〕第四条对于学籍号做出了明确规定,学生首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收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第五条规定,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毕生不变。学籍号详细生陈规则由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定。2013年9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教发厅函〔2013〕91号),赋予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人员一个毕生不变的唯一辨别标识码,即“个人标识码〞,明确了学籍号的详细生陈规则。“个人标识码〞是教育部根据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为学校(机构)人员统一编制、全国范围内唯一、毕生不变的辨别标识码。个人标识码共19位,由1位类型码和18位公民身份号码或18位个人标识自编码构成,个人标识码的各特征码应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基本表示形式及说明如下:一是有公民身份号码的,个人标识码中类型码为“G〞,18位公民身份号码是由公安机关根据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GB/11643)编制履行。二是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的,其个人标识码编码办法为:个人标识码中类型码为“J〞,18位个人标识自编码由17位数字本体码和1位校验码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6位地址码,8位出生日期码,3位顺序码和1位校验码。地址码是指在编制个人标识自编码时,学校(机构)人员所在的学校(机构)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规定履行。学校(机构)存在跨区办学或多个校区的,按学校(机构)行政部门所在地确定地址码。出生日期码是指学校(机构)人员的出生日期,按GB/T7408规定履行;顺序码是指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校验码采取ISO7064:11-2校验码系统。施行原则:一是编码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则、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确保个人标识码“一次编码、共同享用、全国唯一、毕生不变〞。二是“个人标识码〞后18位首选为“公民身份号码〞,只要学校(机构)人员为外籍或中国公民暂无公民身份号码、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才可使用“个人标识自编码〞。三是公民身份号码若存在重码时,按“先入者保有〞原则,后入者按暂无身份号码处理,“个人标识码〞后18位使用“个人标识自编码〞。学籍系统建立了对学生身份的认证制度,在身份认证之前,学籍系统会赋予学生一个临时学籍号。临时学籍号的生陈规则是:L(临时)+由身份证号编码规则所生成的号码,所以逻辑上与身份证号一致。当前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少数学生没有身份证号码,将来的全国学籍号是J(教育)+身份证号编码规则所生成的号码,有身份证号码以后也不变。二是当地户籍管理部门为其编发的身份证号不符合身份证号编码规则,但这个身份证号的确是户籍管理部门编发的,此种情况学生将来的学籍号为G(公安)+身份证号。三是学生有身份证号,但录入系统出现毛病,这就是经身份认证后需要各地处理的问题学籍之一,当前提供身份证号后查不到的大多是此种情况,说明我们各地录入的数据质量存在问题。这些毛病的身份证号待各地纠正后能力配发全国学籍号,学籍号的生陈规则是G(公安)+正确的身份证号。二、日常学籍管理和数据更新将学籍系统用于日常学籍业务管理,是确保学籍信息精确的前提,是中小学和其学籍主管部门主要的日常工作。学校和其学籍主管部门要做好六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学籍系统配置管理重要有下面几项工作:1.账号功能配置。全国学籍系统为各级学籍主管部门和学校分别建立学籍管理员、学籍主管领导和系统管理员账号。学校级学籍管理员负责录入学生信息、提出学籍变动申请等日常管理工作,学校级学籍主管领导负责核办学生学籍信息、学籍变动。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员负责核办学校提交的学生注册、学籍变动、关键信息变化等业务操作,教育行政部门学籍主管领导重要负责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各级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配置管理,不参与学籍业务管理。2.受控字段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增长或者删除本级设置的受控字段(强迫核办字段),以及查看上级设置的受控字段。学校修改的学生信息为受控字段时(无论是哪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都需要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办通过后能力完成信息修改。3.班额设置。省级、市级、县级用户可逐级对辖区内所有学校的班额上限进行统一设置,包含查看上级班额配置和设置本级班额配置功能。本级设置的班额不可高于上级设置的班额;假如上级设置不允许下级修改班额,则沿用上级设置,本级班额无法设置。4.管理功能设置。省级用户能够根据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分别设置本省能否允许办理包含退学、留级、跳级、开除等在内的各类异动。可设置小学新生注册、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控制、能否能够删除有正式学籍号的学生等业务开关,并可进行小学新生注册、在校生注册、毕业、升级、招募生源等学籍业务时间设置,控制业务办理时间。各省份要根据本省学籍管理办法施行细则的规定和实际需求,设置学籍业务权限,进行班额、异动类型、受控字段等业务配置管理,十分要催促完成毕业升级前在办业务处理,做好升级时间点控制、小学新生注册和在校生注册办理时间控制等工作。(二)学籍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学生首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收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学籍注册有下面几类工作:1.在校生注册。学籍系统建设初期,通过在校生注册完成初次学生数据收集。个别遗漏学生,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校生注册菜单的开放时间,完成这些学生的注册。2.小学新生注册。每年通过新生注册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建立电子学籍(学前教育阶段已建立电子学籍的学生可同步调取学籍档案)。在每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小学一年级新生电子学籍建立工作。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籍建立,要做到信息全面、完好、精确,不漏一校一生一项。3.来华归国学生注册。检查全国学籍系统中能否存在该学生的电子学籍,如无则新建电子学籍。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来华归国学生注册菜单的开放时间。4.学籍注册核办。学校和各级学籍主管教育部门应当及时依次完成学籍注册核办,对学生信息真实性和精确性严格把关。对存在疑问的学籍信息,应核办不通过,退回学校再次进行确认处理。5.问题学籍处理。对于身份证号毛病的(指身份证号毛病的学生信息,经公安部门身份认证完成后下发,包含身份证号不存在、姓名和身份证号不匹配两种毛病类型),处理方式以变化和删除为主,经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确无误的,需上传公安户籍部门证明材料进行佐证。对于身份证号反复的(指两个以上学生的身份证号完全一致,分别在系统中进行学籍注册),处理方式是佐证、变化和删除。全国系统中出现身份证号反复的,处理时只能保留一个为正确的,假如双方主管教育部门都以为本辖区内的学生信息无误且都核办通过,则需要两个学籍主管教育部门的共同上级进行问题学籍仲裁。对于无身份证号的(指两个以上无身份证号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分别在系统中进行学籍注册),该类处理方式是佐证、变化和删除。全国系统中出现无身份证号的学籍反复时,经学籍主管教育部门对证明材料进行核办,确认没有问题的,能够都核办通过,成为非问题学籍。(三)学籍信息变动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化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第十三条规定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学校应及时维护电子学籍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进行更新。各省(区、市)需先通过受控字段设置确定本省(区、市)的关键信息项。学生非关键信息由学校通过学籍维护进行修改。定义为关键信息的学籍信息项,由学校发起变化申请,同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变化的,需提供户籍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经学校核办和上级学籍主管教育部门核办后,数据变化方可生效。针对学生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变化的,系统将进行自动处理。(四)学籍异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详细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统筹制订。此条具有特别丰富的内涵。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必定要求所有的学籍变动都通过学籍系统进行管理。1.休学和复学。〔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学生休学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版面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登记。复学时,学校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2.转学。转学是最常发生的学籍异动,牵涉公平、流动儿童、控辍保学等问题。我们将转学细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接收学校、办理学籍转接、接续学籍档案。考虑到各地情况和做法千差万别,〔办法〕对第一阶段即怎样确定接收学校未作统一规定,也不纳入学籍系统管理,而是要求各地自行确定转学条件和要求,也便于与各地现行的相关规定接轨。〔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关于转学时能否需提供纸质材料并盖章的问题,我们以为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在在学籍系统中核办就相当于盖章,所以要改变观念,简化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大众。3.辍学和复学。控辍保学还是我们当下稳固和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面临的主要任务。〔办法〕以有利于各地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为着眼点,进一步细化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要求。一是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当地乡镇人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籍主管部门,并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将其学籍分类管理。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学生学籍档案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三是在转学流程中,也十分要求有转学意愿的学生先确定接收学校方可办理转学手续,所以转学是转入学校发起。四是为使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了解辖区内学生流动情况,规定省(区、市)直管学校、设区的市直管学校每学期要将学生转入转出情况报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五是在保障办法中也规定不及时报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要追查学校重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4.跳级和留级。根据〔办法〕第十一条,能否允许跳级、留级,以及跳级、留级的条件和要求均由省级规定。学籍系统具有这样的功能,由省级根据本省学籍管理办法施行细则的规定设置。5.境外就读。〔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学生到境外就读的,应当凭有效证件到现就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境内后仍承受基础教育的,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相关信息应当在学籍系统中标注。6.死亡。〔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生死亡的,学校应当凭相关证明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刊出其学籍。针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2014年6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专门发出〔关于做好死亡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刊出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学校负责学生安全工作的人员要及时将学生死亡信息和材料提供应学籍管理员,学籍管理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信息录入学籍系统,学校负责人和区县要及时审核。要做好学生死亡等学籍异动信息的管理,催促做好学籍信息变化工作,并对其它各类安全事故逐一进行核对,及时动态调整,确保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的完好精确和及时更新。(五)学籍正常变动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正常升级学生的学籍信息更新,由电子学籍系统完成。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依次根据毕业、升级和招募生源入学的顺序在学籍系统中进行处理。学生正常升级由教育部在全国学籍系统后台统一进行,升级时间为每年8月10日24时。各地要确保学生的毕业结业操作在每年7月30日之前完成,各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学生升级前的数据核查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1.毕业和结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毕业和结业,由学校在系统中进行操作,无需学籍主管部门核办。高中阶段学生毕业和结业,需经学籍主管部门核办,并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就,由各省设置相应的毕业结业条件。毕业和结业操作时,学校应登记学生的毕业或结业去向信息,毕业去向临时不明确的,待学生升学后,可通过系统自动回填。学生毕业和结业操作完成后,不能再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修改。毕业和结业操作有误的,可将毕业和结业生退回到在校生状况,再进行其他操作。2.招募生源升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募生源部门)要根据招募生源计划,设置辖区内各学校的招募生源人数。招募生源计划数需要调整的,由学校通过全国学籍系统招募生源计划变化功能提交变化申请,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募生源部门)核办确定。义务教育阶段招募生源处理以预先指定招募生源学校、统一招募生源处理为主,高中阶段招募生源处理以招募生源部门提供的招募生源结果名单为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募生源部门)可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下载招募生源结果模版,构成招募生源结果名单后导入系统中。自立招募生源功能同样支持招募生源结果导入操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敏使用。当一个学生被2所或以上学校录取时,需进行反复招募生源(查重)处理。招募生源操作由学籍管理部门配合招募生源部门完成。3.跨省升学。学生毕业以后,需要跨省进入下一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按毕业以后跨省就学进行操作。在进入全国学籍系统操作前,需在系统外先确定接收学校并办理相关手续。系统操作时,依次由接收学校、接收学校主管教育部门、毕业学校主管教育部门三方核办,核办完成后接收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学生能否跨省升学,由接收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对于有入学资格的学生,由接收学校发起学籍转接申请;对于有入学资格但原来未建学籍的学生,接收学校必需为其新建学籍。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募生源的后置程序,不得将原来有无学籍或学籍能否已转至接收地作为确定入学资格的需要条件。学校里不能存在没有学籍的学生。(六)学籍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学生首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收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1.关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学生学籍档案内容设置遵守有效、适度、够用原则,并为全面施行综合素质评价等留出空间。〔办法〕第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含: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加入社区效劳和社会理论情况等);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享受赞助信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2.关于学籍档案的形式。〔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同时保留需要的纸质档案。3.关于学籍档案转接。〔办法〕做出了详细时限规定,但没有规定详细转接方式,电子学籍档案转接由网络自动完成,纸质学籍档案转接,转出学校应采用稳妥方式进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4.关于学籍档案的存档和归档问题。〔办法〕第九条规定,学生转学或在基础教育阶段升学时,学籍档案应当转至转入学校或升入学校,转出学校或毕业学校应保留电子档案备份,同时保留需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学生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应当归档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或按相关规定办理。学校合并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学校撤销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三、全面开展学籍系统应用(一)充足利用学籍系统自己的功能2014年7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教基一〔2014〕8号),列举了9个方面的应用。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后代流动情况,提升平等承受义务教育水平,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公平。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提升项目施行效果。做好学生赞助工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建立动态登记监测制度,提升关爱和效劳水平。为招募生源入学提供支撑,控制义务教育学生无序流动,遏制超大规模高中学校,规范招募生源入学秩序和办学行为。认真将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积极推进实名制学籍系统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逐步在教育经费管理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健全经费管理机制,提升财务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精确性。逐步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升科学水平。当前,转学功能应用比较充足,下一步,其他方面功能的应用水平将成为学籍系统发挥综合效益的关键。(二)因地制宜开发完善特色需求各地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早着手,结合以往应用基础,拟定业务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尽早发挥效益。自建系统对接省份要尽快过渡到以全国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完善特色需求的形式上来。教育部正在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放平台〞,以知足地方和学校学籍管理以外的个性化应用对全国学籍系统数据需求,原来估计2014年6月投入使用,当前正在进行测试,估计今年9月可用。(三)高度看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个大问题。〔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关于数据导出使用管理。2014年5月20日,印发〔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导出使用管理规则〕(教基一司函〔2014〕33号),对数据的导出使用管理进行了规范。第一,使用全国学籍系统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若已具备足够的技术保障能力和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申请对本省学籍数据库进行直接管理。第二,实行依申请导出制度。由数据使用单位向同级数据管理部门提出数据使用申请。申请内容应包含数据用处、使用方式、数据字段名称、使用期限、数据安全责任人、经办人等关键信息。申请时数据使用单位应提供信息使用管理安全方案。第三,坚持按需导出的原则。数据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按需起码数据字段〞原则对数据使用申请严格审核,按程序报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妥善保管相关档案。严禁导出与申请用处无关的字段。第四,数据导出方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页面导出的办法。启用县级学籍系统数据导出功能需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受权同意。省级、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省级数据中心采取后台导出方式导出所需数据,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书面同意后由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施行。四、做好过渡期的重点工作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籍系统建设获得了宏大成就,已经进入了以应用为主的新阶段。但我们必需看到,学籍系统还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功能不够完善、个别学生没有进入系统、保障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等问题,应用还只是初步的,与日常学籍管理业务结合还不够严密,十分是与作为教育事业统计根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能够把学籍系统数据作为教育事业统计的根据看作一个标记性事件,是学籍系统建设应用的下一个目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已明确提出,认真将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积极推进实名制学籍系统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从当前到实现下一个目的,能够看作过渡期。过渡期可短可长,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在过渡期,我们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一)确保每一所学校(机构)拥有代码我们在学籍系统建设经过中发现一些地方不同水平地存在少数合法学校没有获得学校(机构)代码的问题,导致学生信息无法录入。为此,2014年3月19日,基础教育一司和发展规划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同印发了〔关于解决少数学校漏填漏报问题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4〕16号),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落实学校(机构)代码管理要求。学校(机构)代码是确认学校身份的唯一法定标识,是教育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基础教育管理的主要根据。各地要严格根据〔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教发〔2011〕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13〕5号)的要求抓好落实。二是加强基础教育部门与代码管理部门协作。建立全面精确的学校(机构)代码库,需要各级基础教育部门和代码管理部门亲密协作,共同努力。基础教育部门和代码管理部门要严格根据“教发厅〔2013〕5号〞文规定的流程做好学校基本信息的变化和完善工作。对于因故尚未进入学校(机构)代码库的学校,各地要根据程序尽快解决,以确保学校基本信息的完好精确,确保所有学生信息进入学籍系统。三是加强对未经审批学校的管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备案的学校不得纳入学校(机构)代码库。各地要摸清未经审批学校底数,规范管理。对于整改后能够到达国家学校建设标准的要催促其尽快整改,明显不具备办学条件的要坚决取缔,避免违法办学长期存在。对于不得不取缔的学校,要妥善安设分流学生,做好学籍管理的相关工作。今后,不该再出现合法学校没有学校(机构)代码的问题。(二)减少无学籍流动学生实际中一些地方仍存在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能获得学籍。为加强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逐步减少无学籍流动学生,基础教育一司2014年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均衡发展工作计划
- 中一班下学期班级计划
- 4煤矿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 2025年9月消防安全工作计划例文
- 临床药师201年度工作计划
- ui设计工作计划
- 2025年英语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 新学期初一英语教学计划
- 《ESD测试方法大全》课件
- 《水文、生物灾害》课件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六章 6.2 第2课时 样本的选取
-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传染病医院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等跨校共建
- JGJ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 判断推理练习试卷1(共100题)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2024年《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及赏析
- 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赛题及答案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辽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铸造实训实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