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_第1页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_第2页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_第3页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_第4页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第一单元探究的基本过程巴斯德介绍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进行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被誉为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2022/12/252探究的基本过程巴斯德介绍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提出问题: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质,这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探究的基本过程巴斯德实验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质,这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与外界空气相通AB微生物不能进入曲颈瓶普通烧瓶(对照组)(实验组)杀灭原有的微生物巴斯德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过程2022/12/254与外界空气AB微生物不能进入曲颈瓶普通烧瓶(对照组)(实验组肉汤在曲颈瓶中加热、冷却后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肉汤在直颈瓶中加热,冷却后放置,瓶中有许多微生物繁殖AB浑浊变质新鲜如初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巴斯德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过程2022/12/255肉汤在曲颈瓶中加热、冷却后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肉汤在直颈瓶中讨论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期的研究,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想解决的问题: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微生物,还是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引起的?作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022/12/256讨论想解决的问题: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作出的假设:使肉汤4.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作用:对照作用。3.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设计A瓶的作用是什么?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在巴斯德制定的计划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只让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2022/12/2574.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作用:对照作用。3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步骤?订2022/12/258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思考

1.巴斯德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2.巴斯德探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探究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4.巴斯德用了哪些探究方法?常用的探究方法还有哪些?2022/12/259思考

1.巴斯德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2.巴斯德探究成功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的基本过程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2022/12/2510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的基本过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含义: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含义: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实验法含义: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2022/12/2512实验法含义: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测量法含义: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调查法含义: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调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方法并用。2022/12/2513测量法含义: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练习1.巴斯德实验中,实验变量是()A.烧瓶的直颈和曲颈B.空气C.有无微生物进入D.温度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3.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种反应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那么,他的这种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量法2022/12/25153.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在发黄豆芽时,50粒放在黑暗处,发的黄豆芽呈黄

白色,难以成苗;②。

(4)实验结论:

。4.现有100粒黄豆种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光照。2022/12/2516(1)提出问题: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2022/12/2517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2)实验甲和实验乙对照,变量是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根据实验甲和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___个变量。(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6.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

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2)针对你的问题,作出假设:

。2022/12/25196.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3)设计实验方案: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这一步是为了设置

实验。B.把甲放在

下,乙放在

处培养。C.本实验的变量是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3)设计实验方案:第一单元第1章第3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第一单元探究的基本过程巴斯德介绍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进行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被誉为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2022/12/2522探究的基本过程巴斯德介绍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提出问题: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质,这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探究的基本过程巴斯德实验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质,这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与外界空气相通AB微生物不能进入曲颈瓶普通烧瓶(对照组)(实验组)杀灭原有的微生物巴斯德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过程2022/12/2524与外界空气AB微生物不能进入曲颈瓶普通烧瓶(对照组)(实验组肉汤在曲颈瓶中加热、冷却后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肉汤在直颈瓶中加热,冷却后放置,瓶中有许多微生物繁殖AB浑浊变质新鲜如初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巴斯德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过程2022/12/2525肉汤在曲颈瓶中加热、冷却后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肉汤在直颈瓶中讨论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期的研究,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想解决的问题: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微生物,还是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引起的?作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022/12/2526讨论想解决的问题: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作出的假设:使肉汤4.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作用:对照作用。3.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设计A瓶的作用是什么?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在巴斯德制定的计划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只让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2022/12/25274.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作用:对照作用。3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步骤?订2022/12/2528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思考

1.巴斯德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2.巴斯德探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探究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4.巴斯德用了哪些探究方法?常用的探究方法还有哪些?2022/12/2529思考

1.巴斯德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2.巴斯德探究成功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的基本过程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2022/12/2530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的基本过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含义: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含义: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实验法含义: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2022/12/2532实验法含义: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测量法含义: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调查法含义: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调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方法并用。2022/12/2533测量法含义: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练习1.巴斯德实验中,实验变量是()A.烧瓶的直颈和曲颈B.空气C.有无微生物进入D.温度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3.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种反应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那么,他的这种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量法2022/12/25353.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在发黄豆芽时,50粒放在黑暗处,发的黄豆芽呈黄

白色,难以成苗;②。

(4)实验结论:

。4.现有100粒黄豆种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光照。2022/12/2536(1)提出问题: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2022/12/2537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2)实验甲和实验乙对照,变量是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