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四章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课件_第1页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课件_第2页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课件_第3页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课件_第4页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工程观和工程方法论第5章工程观和工程方法论

本章内容第1节工程的本质与特征第2节工程方法论2

2本章要点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把工程理解为是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非技术的因素实施造物的实践活动,属于直接生产力。工程的对象是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的某一特定人工物。工程也属于实践范畴,是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非技术的因素实施造物的实践活动,其结果是建造出某种特定人工物。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一般来说,它是直接的物质财富本身。工程效果的标准在于能否建造出合乎人的实际需要的某种特定人工物。讨论工程共同体的社会规范,还应包括对人工物本身以及它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科技、宗教、习俗、审美等诸多方面影响的价值评价。工程方法的系统属性和集成属性越来越突出,工程系统方法论主要以系统观,统领工程预测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实施方法和工程评估方法,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方法。要由工程是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理解技术怎样通过造物才能发挥形成人工自然的功能。本章要点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把4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程创新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工程发展的历史梗概,是我们形成工程观的基础。

一、工程与工程观的历史演变4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1、工程的历史发展(1)古代时期(文明开始——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军事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1、工程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近代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蒸汽机开始广泛使用,其它生产机械不断发明和应用,随着大企业开始出现,机械工程得到发展。1765年J.瓦特制作了一台试验性的有分离凝汽器的小型蒸汽机;

1776年瓦特与M.博尔顿合作制造的两台蒸汽机开始运转;1783年,威尔金森工厂最早使用瓦特蒸汽机驱动蒸汽锤;1785年,纺织厂开始采用蒸汽机做动力,随后织布厂、磨粉厂、铁工厂等大量应用了蒸汽机;1800年,英国已拥有了321台蒸汽机;同期,生产机械也在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纺纱机、织布机、机床等的发明和应用上;机械工程理论也取得了突破,主要表现为热力学和机构学的创立等方面;1847年,在英国伯明翰成立了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志着机械工程作为工程的一个独立领域得到正式承认。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近代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电气工程逐渐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发电、配电与用电的电气化时代。

1882年,爱迪生电器照明公司在伦敦建造了第一座发电站,安装了爱迪生于1880年研制的110伏自激直流发电机“巨汉”号;

1882年9月4日,爱迪生在纽约珍珠街建立的“中央发电站”也投入运行,该电站装有6台“巨汉”号发电机,对8000只白炽灯供电。

1887年,伦敦电力供应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实施在德特福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的计划,目的是为了给伦敦的大部分地区供电。虽然直到1891年,这个电站还没有正常运行起来,但它无疑是后来大型的现代中央电站的先驱。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与电气工程发展的同时,随着化学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发展需要,化学工程也逐渐形成。无机化工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学工业也迅速发展:1857年英国人W.珀金建立起生产苯胺紫染料的工厂;188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以“化学工程”命名的四年制大学课程,开始了培养化学工程师的尝试。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与电气工程发展的同时,随着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工程领域也取得大的进展。在土木工程方面,首先是钢材的引入:

1851年英国伦敦建成水晶宫,采用铸铁梁柱,玻璃覆盖;

1867年法国人J.莫尼埃主持建造成第一座长16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施工方法也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的进程:

蒸汽机逐步应用于抽水、打桩、挖土、轧石、压路、起重等作业。

内燃机和电机出现后,很快就创制出各种各样的起重运输、材料加工、现场施工用的专用机械。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工程领域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主要成果是完成了一系列大的工程: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

1914年巴拿马运河凿成;

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

1869年美国建成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

1890年英国福斯湾建成两孔主跨达521米的悬臂式桁架梁桥。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主要成果是完成了一系列大的工程: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在机械工程方面,主要是内燃机、汽轮机等动力机械的出现与发展:

1860年法国人E.勒努瓦制造了第一台在工厂中实际使用的煤气机;

1884年,英国人C.帕森斯制成第一台有实用意义的汽轮机,它是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96年法国人A.拉托把几个单极冲动式汽轮机串联在一起,形成多极冲动式汽轮机。

1897年德国人R.狄塞尔制成第一台压缩点火式内燃机(柴油机)。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在机械工程方面,主要是内燃机、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现代时期(20世纪上半叶至今)无线电工程原子能工程计算机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工程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工程实践又发生了新的飞跃。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工程活动愈加频繁,规模愈加宏大,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现代时期(20世纪上半叶至今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从工程活动的对象看,现代工程活动呈现如下特点:其一、从地面扩大到空间,产生了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航天工程、航空工程。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尼克1号”;1961年前苏联试飞成功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实现了人类登月;1981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飞成功;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航天器在火星着陆;1998年阿尔法国际航天站计划启动;2003、2005年、2008年中国分别成功发射载人太空船神州5号、神州6号、神州7号,首次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漫步。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从工程活动的对象看,现代工程活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二,从陆地扩大到海洋,出现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矿物、能源和动力的海洋工程。

如20世纪70年代海洋经济掀起的所谓蓝色革命,利用浅海水域和滩涂发展海水养殖和栽培业等。其三,从无机自然界扩展到生命自然界,出现了开发利用生命物质的生物工程。1973年P.博耶和S.科恩建立重组DNA技术;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1997年利用已分化细胞核克隆哺乳动物——绵羊;2002年人类基因微阵列(基因芯片)上市。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二,从陆地扩大到海洋,出现了开发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四,科技研究本身成为了工程的对象,出现了大科技工程。1961年、1963年温伯格、普赖斯先后提出“大科学”概念,一方面,工程活动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建造了人工物的基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活动采用工程化的方式来组织进行。当代大科技工程在生物、信息、气候、航天、高能物理等许多领域蓬勃发展。其五,科学、技术、工程不仅出现了“三元一体”的发展,而且它们已嵌入到“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环境”的“链条”和“网络”之中,形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过程,必须要从这样的整体过程来理解现代工程的特点。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四,科技研究本身成为了工程的对象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随着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的系统工程也应运而生。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观的变迁科学、技术二元论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在传统的科学、技术二元论的理论框架下,工程常常被理解技术活动在实践领域的延伸,被理解为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被明确地提出了“所谓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其基本观点就是承认和主张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三不同的对象、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同时也有密切的联系。”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观的变迁在传统的科学、技术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科学活动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技术活动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工程活动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在科学、技术、工程乃至于产业越来越一体化发展的当代,我们在强调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尤其是技术与工程之间联系,“离开技术谈工程,工程就没有了基础;同样,离开工程谈技术,则就把技术架空了。……工程活动包容了技术活动,技术活动则是使技术不断嵌入工程的活动,两者的互动促进了工程与技术的共同发展。”

因此,在坚持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强调它们之间本质区别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它们之间“三元一体”的互动关系,需要从学理上对它们展开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彼此有别又相互交叉的研究。当然,科学、技术、工程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以它们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没有区别,也就谈不上“三元一体”。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在科学、技术、工程乃至于产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二、工程的本质1、工程的划界(1)工程与科学的划界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认识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建构关于自然的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工程活动则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改造自然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则是建造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人工物。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二、工程的本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任何现代工程活动都要应用一定的科学知识,但只有当普适性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适应工程特点的工程科学知识之时,它才能真正成为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工程活动遇到科学认识的困境,而现有的科学知识又无法满足需要时,工程活动往往又会导致基础科学的研究。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则相应建构出解决工程困境的新的工程科学知识。

对于工程活动来说,新的工程科学知识的建构,其根本的目的并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的创造,而是利用这些知识达到建造出人工物的最终目标。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任何现代工程活动都要应用一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工程与技术都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但技术侧重于用打造“技术人工物”来创建人工自然,着重于各种发明手段的探索。“技术人工物”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普适性、可复制性、可转移与传播性。而工程侧重于用打造“工程人工物“来创建人工自然,着重于各种造物的探索。“工程人工物”则具有“特殊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无法转移性”等特点。工程往往与一定的地域、环境联系在一起,具有特殊性,甚至唯一性,通常不能“转移”;技术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与普适性,因而可以“转移”、“传播”。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工程和技术的区别和联系:①技术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某种目的,导向实践的、“应当怎样造物”方法与手段的发明创造活动,但并不是直接的造物实践活动本身,也即工程活动本身。②工程不能仅仅归结于某种单一技术的纯粹应用,工程往往需要综合集成多种多样的技术,同时还必须集成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非技术的复杂因素,工程活动才能现实地开展。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工程和技术的区别和联系: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③技术知识是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必须与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情境性知识等一起服务于建造人工物的工程实践。④一般来说,工程活动所建造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某个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来改造环境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因而,工程建造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一般具有因此而带来的特殊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无法转移性。而技术作为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的发明活动及其成果,却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普适性、可复制性、可转移与传播性。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③技术知识是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关于生产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生产更具体地界定为: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在一定的现实技术和经济核算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按照严格的规范和固定操作规程,批量、重复、确定地创造定型的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与生产活动相比较,现实工程活动的特点可概括为:①现实的工程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个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对象的。②这种特定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些特殊的自然、社会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而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因此,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的名称一般都冠予某某地名就是明证,而生产活动的产品往往冠予品牌名。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③工程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从目标的选择、项目的确定,从设计、实施到人工物的建成与使用,整个工程活动的推进过程都要受到计划的约束,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整个工程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只有根据具体情境的不断变化做出反应、调整与创新,才能确保把工程推向成功。④工程活动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使其过程、结果及影响难以预期,从而加大了工程的风险。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多层次、多角度,对其事前事后的工程风险进行价值评估与控制,是工程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组成部分。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③工程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从目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工程与生产之间的联系:①一般来说,生产活动往往以工程活动为前提、为基础。所谓先搞工程建设,后投入生产。比如:先搞电视机厂的工程建设,建成后才能大批量生产电视机。②工程的建造活动必然要使用多种多样的生产活动产出的产品,否则,工程活动根本无法进行。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这一特点出发,可以将工程定义为:工程是为了创建人工自然,在科技及经验集成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境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活动。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工程与生产之间的联系: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的实践本质上述对工程概念的界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可以从六个方面突出工程的实践本质:①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与目的性;②科学、技术、社会、人文、情境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综合集成与创造,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③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的实践本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④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⑤工程活动的成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则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⑥作为特定的物质生产,工程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

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仍至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工程作为直接的生产力,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人作为人的自由存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④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三、工程活动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工程活动的特征:1、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

所谓系统,就是将多种相互作用的人、机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力、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调配与控制,以实现某一理想的目标。”

这几乎就是工程本身的定义。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所以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协调性。除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还必须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工程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如在建设核电站时,需要利用工程系统性与协调性原理,使相应的装”和“备”的合理配合。使“装”成为一种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使“备”实现对“非常态”的隔离和防护,保证了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以系统协调的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工程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成功。由此,我们必须树立工程的系统协调观。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三、工程活动的特征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2、工程活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所以工程活动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具有明显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行动欲建造的人工物系统总是嵌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

同一类型的工程,会因为实施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场域性,导致同类工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工程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正是与此相关。如通过航天航空技术建立恒星人工自然时,实质上都是把适于人生存的“常态环境”推向外部空间,因而要求相应的工程活动具有场域性与情境性。

由于情境事件的不可避免的随机发生,最终建造完成的人工物会可能会与预期的工程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可能导致工程目标不能实现。当然,情境事件也可能有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如果善于抓住时机,审时度势,可以利用它们来服务于工程行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活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不重复性工程人工物是在工程行动中逐步建造出来的对象,工程人工物往往处在特定自然与社会环境里,不可能象一般产品一样可随意移动,也别于一般生产物品批量、定型的特点,具有“不重复性”的特点。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不重复性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4、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必须强调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估价,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的过程到工程的结果及其长期的运行,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价。由于现代工程活动彻底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工程活动的价值评估必然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维度的价值评价。

不仅要从工程活动的外部进行价值评价,而且要把价值评价转化为工程活动内部的行为机制,这已逐步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由此,我们必须树立工程的生态观与伦理观。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4、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按照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特点不同

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工程——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把天然矿物或其他化工原料,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而生产多种化学产品——处理电与磁的应用——通讯设施的计划和实施,通信手段的电话机、程控交换机、大容量光纤、通信卫星等的研制——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种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航空工程和航天工程——利用有生命物质作为手段来参与改造自然现象的实践过程

五、工程活动的类型按照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特点不同土木工程机械按其它方法分类:①根据工程活动的对象:依此把工程分为:获取、变换和加工物料的工程;获取、变换和加工能量的工程;获取、变换和加工信息的工程②按照工程方法论:正向工程、反向工程、横向工程和重新工程③按照工程规模:大型工程、中型工程和较小型工程④按照复杂性:极其复杂工程、中等复杂工程和简单工程⑤按创新性:完全创新工程、部分创新工程和较少创新工程⑥按风险性:高风险工程、中风险工程和低风险工程

按其它方法分类: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一、工程方法概述1、工程方法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工程方法是指人们在工程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规则、路线与程序等。显然,工程方法是在人们长期工程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随着工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外延:按其普遍性程度,工程方法可分成特殊方法和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只适用于某个或某几个工程领域。如:金属冶炼中的氧化还原法,机械加工中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方法;一般方法适用于各个工程领域,如选题方法、收集科技情报方法、试验方法、设计方法等。研究这些一般方法,特别是研究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则是工程方法论的主要任务。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一、工程方法概述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问题的特点1)工程问题的系统性一项工程系统包括9个基本要素和6个子系统。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问题的特点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9个基本要素是:①用户:期望使用工程产品的人或组织;②目标:用户期望什么产品,应有哪些功能,如何工作,期望在什么条件下工作,带来什么价值,不希望它产生哪些消极后果;③资源:实现用户期望目标的可利用的基本物资条件;④行动者:包括工程主承包商、子承包商、供应商、管理监督单位、后勤保障单位等;⑤方法与技术:行动者使用的有效完成工程任务的手段和方法;⑥过程:包括工程开始、中间经历的一系列阶段、工程结束;⑦时间:整个工程的持续时间,每项工程活动起始和完成的时间,不同活动之间的时序关系;⑧活动:在工程过程的每个阶段,每个行动者做什么、做的依据、具体做法;⑨环境:包括广泛的社会的、自然的背景。

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9个基本要素是: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6个子系统是:①工程对象系统它是用户所期望的一种产品。②工程过程系统它是工程所经历的所有阶段或步骤及其所有活动的有序集合,因而又叫做工程系统开发生命周期,还叫做工程项目生命周期。③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活动及其所使用的全部原理和方法的有机集合。④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管理活动及其所使用的全部原理和方法的有机集合。⑤工程组织系统它是为获取工程对象系统产品所涉及的所有组织、个人及其技能、知识结构、组织准则、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的有机集合。⑥工程支持系统它是为正常而有效地进行工程技术活动和工程管理活动提供保障的全部实体的有机集合。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6个子系统是: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问题的集成性工程活动的复杂性不仅需要系统思考,还需要综合集成。集成:“集”是指会集、聚集的意思,“成”是指融合一体,重铸,重生。所以,集成是将众多的知识、方法、工具和信息,综合、重整、融汇在一起,实现协同的运作,从而创造工程的巨大价值。①工程问题集成的第一个层次是技术要素层次的集成。

工程是多种技术的有效集成。工程科学可以看成是以一种核心专业技术或几种专业核心技术加上相关配套的专业技术所构成的集成性知识体系。

②工程问题集成性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集成。工程往往是复杂的,工程活动中包括了物质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等多种要素的集成。工程活动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工程决策、设计、施工、运行必须考虑民众的要求第二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问题的集成性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二、工程的基本系统方法1、工程的系统方法论概述1)概念工程的系统方法论是指处理工程问题的系统思想和原则,即把处理的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基于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加以认识和构建的思想与原则。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二、工程的基本系统方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内容第一、硬系统方法论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霍尔提出了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作为硬系统方法论的经典,得到广泛应用:逻辑维:某一系统工程,从逻辑顺序上可分为七个步骤:①问题的确定②选择目标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优化⑥决策⑦规划行动时间维:一项工程,工作过程可分为七个阶段:①规划阶段(调研、工作程序设计阶段)②方案阶段(具体计划阶段)③研制阶段(系统开发)④生产阶段⑤安装阶段⑥运行阶段⑦更新阶段知识维:它是完成上述工作阶段和步骤所需的各种知识和工程专业技术,包括相关的社会科学(如商业、法律等),自然科学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内容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第二、软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是由英国学者切克兰德提出的,它主要适用于没有明确目标和问题定义的所谓无良好结构的软问题。这种方法论强调通过人的交流讨论,对问题的实质有所认识,逐步明确系统的目标,经过不断的反馈,逐步深化对系统的了解,进而得出满意的可行解。软系统方法论强调不断的反馈和学习。它通过组织讨论,听取各方面有关人员的意见,反复比较和学习,寻求可能的满意的结果。它主要依靠定性的方法。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第二、软系统方法论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收集尽可能多的问题情境,建立所研究情境的最充分的可能图像作出系统的根定义抓住问题的本质系统的受益者或受害者;系统的执行者;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过程;世界观;系统所有者;系统的环境约束建立概念模型系统的概念模型描述系统必须做什么才能是根定义所规定的系统将概念模型与现实情境相比较,发现差异进行模型的修正,实施“可行的和合乎需要”的变革。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收集尽可能多的问题情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的系统方法论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基于系统整体性原理

层次性原则工程的系统方法论要求采取层次结构的形式来建构复杂的工程系统。动态性原则工程的系统方法论强调在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来把握事物。协调优化原则在处理工程问题时,统筹兼顾,大力协同,多中选优,在限定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的效果综合集成原则工程目标系统与环境的综合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

工程的组织管理集成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的系统方法论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分析与决策方法1)工程系统分析的含义工程系统分析是在对一项工程的系统性认识基础上,为达到预期目标提出可供选择的最优方案的分析研究过程。工程系统分析是以工程的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为重点,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凭借价值判断来处理问题的。工程系统分析为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成果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程的目标和约束;工程系统的框架结构和评价基础;可供进一步加工的工程系统方案等。工程系统分析提供的成果主要以《系统定义规格说明书》形式表现出来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分析与决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分析的要素第一,问题主要是分析问题情境和问题内容、明确问题性质和问题条件。问题情境是问题得以构成的环境,人们常常因忽视对问题情境的准确分析而“抓”不住真正的问题。问题内容是问题本身的构成系统,分析问题内容就是辨识主问题和子问题系列、问题的层次结构等。第二,目标目标是工程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目标分析就是确定和分析工程系统的目的及其目标,分析和确定为达到工程系统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工程系统功能和技术条件。目标分析的核心问题是明确要做什么、相应的技术和使用性能的要求等。第三,可行方案一般情况下,实现某一目标,可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这些手段和措施在工程分析中称为可行方案,或称备选方案。当目标明确后,就要通过系统分析,提出多种可行方案。对方案的要求一般包括:方案的稳健性、可靠性、完整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分析的要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第四,模型模型是真实系统的替代物,作为真实系统的简化和抽象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晰、形象、深入地反映真实系统的属性。所以,模型比真实系统容易理解,便于操作、试验、模拟和优化。在工程系统分析中常常通过建立相应的结构模型、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等来规范分析各种备选方案。第五,评价评价即评定不同方案对实现工程系统目标的达到程度。它是在考虑实现方案的综合费用和方案实现后的综合效果后,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确定各种待选方案优先顺序,为决策提供依据。比较有代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益分析法、评分法、关联矩阵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第四,模型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分析的准则第一,系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第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第三,局部效果与整体效果相结合。第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分析的准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4)工程系统分析的逻辑程序谋划备选方案建模和预计后果评比备选方案阐明问题

约束条件

目标

方案提供分析后果预测未来环境

评价指标

后果原始情况初步分析规范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决策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4)工程系统分析的逻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5)工程决策这里的工程决策是指选择方案的活动,是决策者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

工程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成败,并由此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此,工程决策者务须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站在工程全局,甚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作出科学决策。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5)工程决策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科学决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严格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②依靠专家和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决断。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科学决策包含三方面的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科学决策必须遵循八条准则:①情报准则:决策应以可靠的,高质量的情报资料为基础。②预测准则:决策必须要有远见卓识。③科学准则:用科学理论作为决策的指导。④系统准则:要考虑涉及到的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还应使系统与环境能彼此协调。⑤可行准则:决策是可行的。⑥选优原则:必须根据一定价值标准选择满意或最优方案。⑦行动准则:决策都是要付诸实施的。⑧反馈准则:应及时根据实践中的新情况、新发现作出相应调整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科学决策必须遵循八条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设计方法1)工程系统设计的含义与特点工程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思想,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技术和经验,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过程,将以《系统定义规格说明书》形态存在的概念的工程对象系统逐步转化为合理的、最优的和可实行的系统配置及实施“方案”或“图纸”的过程。

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设计方法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工程系统设计的特点是:①创造性:工程系统设计需要创造出那些先前不存在的甚至不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新东西;②复杂性:工程系统设计总是涉及到具有多变量、多参数、多目标和多重约束条件的复杂问题;③选择性:在各个层次上,工程设计都必须在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中作出选择;④折中性:工程设计常常需要在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及约束条件之间进行权衡和折中。

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工程系统设计的特点是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设计的考虑因素工程系统设计的考虑因素功能性(性能)可生产性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人的因素(人机工学)可支持性(可服务性)可建造性可用性可废弃性安全性灵活性(适应能力)社会的兼容性环境的兼容性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设计的考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设计的程序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任务要求实施阶段

工程系统设计的程序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设计的程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4、工程系统实施方法1)工程系统实施的含义工程系统实施是把已经设计好的文件图纸变成真实可运行的工程物理系统,是一个由虚变实的建造过程。工程系统实施的基本任务是建造物理设备、协调建造中提出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测试并鉴定物理设备等。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4、工程系统实施方法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实施的项目生产体制工程系统实施一般采用项目生产体制。与连续生产体制相比,项目生产体制有如下特点:第一,活动过程的一次性。第二,具有预定的目标,具有时间、财务、人力和其他限制条件第三,项目组织的特殊性。第四,专业化程度较低,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第五,采用非流水线生产方式,通用设备或大型设备用得较多,要求较高的柔性制造技术。第六、生产计划和控制复杂,生产率比较低。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工程系统实施的项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实施的组织方式第一,平行承发包模式。第二,总承包模式。第三,承包联营模式。第四,承包监理模式。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工程系统实施的组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三、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1、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1)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含义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就是指综合集成定性认识达到整体定量认识的方法。

就其实质而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是将专家群体(各种有关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用于解决问题。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内容是:实现信息、知识、智慧的综合集成。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三、工程的综合集成方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根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复杂机制和变量众多的特点,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2)由于系统的复杂性,要把科学理论和经验知识结合起来,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星星点点知识综合集中起来,解决问题。3)根据系统思想,把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统一起来5)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家群体和专家的经验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实施程序定性综合集成

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集成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从定性到定量综合机器体系决策部门提出问题,形成经验性假设和判断系统描述建模仿真实验反复比较逐次逼近结论专家体系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程序数据、信息、指标体系机器体系决策部门提出问题,形成经验性假设和判断系统描述建模反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方法1)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方法的含义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方法是钱学森提出的,应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的实践方式。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不是一系列的公式的汇总,也不是以某几条公理为基础搭建起来的抽象框架。其实质是指导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把专家的智慧、计算机的智能和各种数据、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和问题求解系统。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人的心智与机器高性能的取长补短、综合集成。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从定性到定量综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具有以下特点:a是专家们同计算机和信息资料情报系统一起工作的“厅”是人·机结合的智能计算机体系;是巨型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不仅具有知识采集、存储、传递、共享、调用、分析和综合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产生新知识的功能,是知识的生产系统,知识发现的技术。b人·机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中,核心的是人,即专家们,整个体系的成效有赖于专家们;把人集成于系统之中,采取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c集大成,得智慧,以此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通过研讨厅体系可把今天世界上千百万人的聪明智慧和古人的智慧(通过书本的记载,以知识工程中的专家系统表现出来)统统综合集成起来,以得出完备的思想和结论。d体现民主集中制和辩证思维原则。通过研讨厅体系(可以是电子空间),参与者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互相启发,互相激活,形成远远胜过一个人的智慧的集体创见。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c集大成,得智慧,以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方法的实行一个实际的研讨厅体系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专家体系、知识/信息体系机器体系。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2)从定性到定量综合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实现,需要逐个考虑以上三个体系的实现问题:a专家体系的建设涉及到专家群体的角色划分问题、专家群体不良思维模式的预防及纠正、专家个体之间的有效交互方式、研讨过程的组织形式问题等等;b机器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基本系统(包括软、硬件)框架的设计、功能模块和软件模块的分析与综合,软件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等问题;c知识/信息体系的建设则涉及到知识,尤其是定性知识和非结构化知识的表达与抽取问题,知识的共享、重用和管理问题,信息的获取和推荐问题等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总体设计部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钱学森先后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并将运用这套方法的集体称为总体设计部。他说:“我们把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定名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把运用这个方法的集体称为总体设计部。”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3、总体设计部方法复习题1、试述工程的本质与特征。2、工程分为哪些类型。复习题参考文献[1]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蔡乾和.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参考文献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一、工程活动的结构行动结构场域与情境条件结构

环境结构

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一、工程活动的结构行动结构场域与

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工程的行动结构工程主体工程人工物决策行动设计行动实施操作行动评价行动决策者、投资者和直接参与工程的工程共同体

工程主体对自然的改造、变换、重组产生出来的客体

工程决策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工程目标

实现工程目标而搜索、研制、集成、创造可行的、可操作的工程知识与方案的活动过程。

人员组织、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原材料供应多方面对对上述行动进行评价,注意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尺度1、工程的行动结构

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工程的行动结构工程主体工程人74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场域与情境条件结构的特征当下发生性主体间性境域约束性随机的变异性人工物在境域中建构性工程主体当下产生的新的空间-时间结构的经验。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带来了视界融合,形成了对工程行动共通共识的主体间性的境域。场域与情境条件一旦产生,又与工程行动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相结合,共同构成约束工程行动者视界及行为的境域

随着工程行动的展开而不可完全预期地发生着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工程的行动结构及其子结构的变化将来才能完成的工程人工物作为工程行动建构的客体,也处于该境域之中。

2、工程的场域与情境条件结构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场域与情境条件结构的特征当下发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工程的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治生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宗教关系3、工程的环境结构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工程的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按照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特点不同

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工程——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把天然矿物或其他化工原料,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而生产多种化学产品——处理电与磁的应用——通讯设施的计划和实施,通信手段的电话机、程控交换机、大容量光纤、通信卫星等的研制——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种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航空工程和航天工程——利用有生命物质作为手段来参与改造自然现象的实践过程

二、工程活动的类型按照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特点不同土木工程机械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按其它方法分类:①根据工程活动的对象:依此把工程分为:获取、变换和加工物料的工程;获取、变换和加工能量的工程;获取、变换和加工信息的工程②按照工程方法论:正向工程、反向工程、横向工程和重新工程③按照工程规模:大型工程、中型工程和较小型工程④按照复杂性:极其复杂工程、中等复杂工程和简单工程⑤按创新性:完全创新工程、部分创新工程和较少创新工程⑥按风险性:高风险工程、中风险工程和低风险工程

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按其它方法分类:79123—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第二节工程活动的结构和类型—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目录4—第四节工程方法论(系统方法、集成方法)79123—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第二节工程活动的79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一、工程活动的过程

工程的行动结构在其场域与情境条件及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动态运行的过程,它展开为计划、设计、实施和运行。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一、工程活动的过程工程的行动结构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1、工程的计划Why---为什么做?原因与目的What---做什么?活动与内容Who---谁去做?人员Where---在什么地方做?地点When---在什么时候做?时间How---怎样做?手段和安排工程决策行动确定工程目标根据工程行动展开的实际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变化来对计划进行修订、调整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1、工程的计划Why---为什么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2、工程的设计工程设计随着时间的展开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2、工程的设计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工程设计具有这样的时间结构,即以想象的方式把未来才能建造完成的人工物置于当下的想象之中,并将其具体化,以此为出发点,在现有知识经验和当下场域与情境条件下,去展开设计的过程。

工程设计具有时间上的结构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工程设计具有这样的时间结构,即以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工程决策者的思路与意图、设计主体的知识经验、场域与情境条件及环境等等的随机变化,同样会造成工程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实际工程活动中设计变更、反复设计、甚至重新设计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设计的不确定性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工程决策者的思路与意图、设计主体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3、工程的实施不可预期的现场情境事件会在实施过程的境域中随机发生,从而影响实施行动按计划的顺利进行,必须相应地调整、修订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方案与进度,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工程的实施过程不仅是按计划、按设计实施造物的过程,而且是在当下情境不断的变化中,通过上手的反复操作展现出实践智慧的过程,这种实践智慧也与集成了各种理论知识、经验的工程知识一起,随着工程实施过程的完成,凝结于完成了的工程人工物之中。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3、工程的实施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4、工程人工物的运行将完成了的工程人工物投入运行使用,考察与评价它在近期、中期、长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效用,是工程行动过程的更为重要的阶段。由于人工物运行效用,尤其是其负面效用的不可完全预期性,人工物与其嵌入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自然、社会、周遭的人群带来危害,许多问题只有在人工物的长期运行中才能显现出来。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4、工程人工物的运行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二、工程活动的发展动力

工程主体建造某种特定人工物以满足社会各种需要的“目的动机”,与工程主体现有的知识经验储备、资源储备、环境条件等“原因动机”相结合,构成了工程行动展开的根本动力。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二、工程活动的发展动力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1.社会需要的牵引力从根本上说,社会需要是工程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工程活动得以进行并得到认可的条件和保证。①首先,从发生学角度看,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料,它的发生必源于社会需要尤其是社会生存需要。②其次,社会需要的不断高级化推动了工程活动的整体历史变迁。应该注意到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广泛性。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1.社会需要的牵引力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③社会需要的时代趋势决定了每个时代工程活动的主导方向和风格。以当代为例,人类社会在发展的更高和更深的层面再次遭遇古老的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即安全与生存问题,因此,追求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安全和开拓生存空间作为时代的社会需要,必然要成为当代工程发展主要方向和任务。

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③社会需要的时代趋势决定了每个时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④多维的社会需要推动了各种工程活动的具体发展。在现代社会,消费资料需要和生产资料需要主要以市场需要的形式出现,社会公共需要、军事需要和政治需要则主要表现为政府需要。社会物质需要总是具体的,总要表现为市场和政府对某种特定的物质产品的需求,当这种需求达到了一定强度而形成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时,一项具体的社会工程活动就会被启动。也是由于社会需要的多面性,一项具体的工程在满足其基本社会需要的同时,总还满足其他的社会需要,如文化需要、审美需要、宗教需要、交往需要等。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④多维的社会需要推动了各种工程活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2.政府激励与控制力由社会需求到工程活动的具体发动往往不是社会自发的,而要经过政府这个中介的激励和控制。满足政府需要的工程无疑需要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发起,即使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政府也往往发挥着间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2.政府激励与控制力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第一,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建设和维护相关工程设施历来是各时期政府的一项基础性的社会职能。古埃及的历代王朝都重视兴修水利,李冰父子主持兴建都江堰与李冰任蜀郡守相关,罗马帝国大规模兴建道路和城市引水排水工程。第二,为满足军事需要和政治需要,直接组织和实施相关工程活动是政府的直接任务。第三,对那些依赖市场机制组织实施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政府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者的作用。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第一,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建设和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3.科学技术的支持力①基础科学理论突破为拓展工程领域提供了可能条件。无线电工程、原子能工程、生物工程的开拓都与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相关。②工程科学的发展为具体的工程活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如采煤学、桥梁工程学、炼钢学、采油工程学德发展③技术的进步为具体工程活动的进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技术为工程提供直接的手段和方法,所以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工程创新的前提条件。离开了科学、技术的支持与推动,现代工程根本无法进行,更谈不上发展。现代工程的科学化、技术化,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工程化,已构成三者“三元一体”的发展模式。第三节工程活动的过程和发展3.科学技术的支持力第5章工程观和工程方法论第5章工程观和工程方法论

本章内容第1节工程的本质与特征第2节工程方法论95

2本章要点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把工程理解为是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非技术的因素实施造物的实践活动,属于直接生产力。工程的对象是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的某一特定人工物。工程也属于实践范畴,是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非技术的因素实施造物的实践活动,其结果是建造出某种特定人工物。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一般来说,它是直接的物质财富本身。工程效果的标准在于能否建造出合乎人的实际需要的某种特定人工物。讨论工程共同体的社会规范,还应包括对人工物本身以及它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科技、宗教、习俗、审美等诸多方面影响的价值评价。工程方法的系统属性和集成属性越来越突出,工程系统方法论主要以系统观,统领工程预测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实施方法和工程评估方法,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方法。要由工程是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理解技术怎样通过造物才能发挥形成人工自然的功能。本章要点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把97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程创新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工程发展的历史梗概,是我们形成工程观的基础。

一、工程与工程观的历史演变4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1、工程的历史发展(1)古代时期(文明开始——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军事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1、工程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近代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蒸汽机开始广泛使用,其它生产机械不断发明和应用,随着大企业开始出现,机械工程得到发展。1765年J.瓦特制作了一台试验性的有分离凝汽器的小型蒸汽机;

1776年瓦特与M.博尔顿合作制造的两台蒸汽机开始运转;1783年,威尔金森工厂最早使用瓦特蒸汽机驱动蒸汽锤;1785年,纺织厂开始采用蒸汽机做动力,随后织布厂、磨粉厂、铁工厂等大量应用了蒸汽机;1800年,英国已拥有了321台蒸汽机;同期,生产机械也在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纺纱机、织布机、机床等的发明和应用上;机械工程理论也取得了突破,主要表现为热力学和机构学的创立等方面;1847年,在英国伯明翰成立了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志着机械工程作为工程的一个独立领域得到正式承认。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近代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电气工程逐渐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发电、配电与用电的电气化时代。

1882年,爱迪生电器照明公司在伦敦建造了第一座发电站,安装了爱迪生于1880年研制的110伏自激直流发电机“巨汉”号;

1882年9月4日,爱迪生在纽约珍珠街建立的“中央发电站”也投入运行,该电站装有6台“巨汉”号发电机,对8000只白炽灯供电。

1887年,伦敦电力供应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实施在德特福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的计划,目的是为了给伦敦的大部分地区供电。虽然直到1891年,这个电站还没有正常运行起来,但它无疑是后来大型的现代中央电站的先驱。

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与电气工程发展的同时,随着化学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发展需要,化学工程也逐渐形成。无机化工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学工业也迅速发展:1857年英国人W.珀金建立起生产苯胺紫染料的工厂;188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以“化学工程”命名的四年制大学课程,开始了培养化学工程师的尝试。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与电气工程发展的同时,随着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工程领域也取得大的进展。在土木工程方面,首先是钢材的引入:

1851年英国伦敦建成水晶宫,采用铸铁梁柱,玻璃覆盖;

1867年法国人J.莫尼埃主持建造成第一座长16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施工方法也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的进程:

蒸汽机逐步应用于抽水、打桩、挖土、轧石、压路、起重等作业。

内燃机和电机出现后,很快就创制出各种各样的起重运输、材料加工、现场施工用的专用机械。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工程领域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主要成果是完成了一系列大的工程: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

1914年巴拿马运河凿成;

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

1869年美国建成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

1890年英国福斯湾建成两孔主跨达521米的悬臂式桁架梁桥。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主要成果是完成了一系列大的工程: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在机械工程方面,主要是内燃机、汽轮机等动力机械的出现与发展:

1860年法国人E.勒努瓦制造了第一台在工厂中实际使用的煤气机;

1884年,英国人C.帕森斯制成第一台有实用意义的汽轮机,它是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96年法国人A.拉托把几个单极冲动式汽轮机串联在一起,形成多极冲动式汽轮机。

1897年德国人R.狄塞尔制成第一台压缩点火式内燃机(柴油机)。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在机械工程方面,主要是内燃机、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现代时期(20世纪上半叶至今)无线电工程原子能工程计算机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工程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工程实践又发生了新的飞跃。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工程活动愈加频繁,规模愈加宏大,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3)现代时期(20世纪上半叶至今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从工程活动的对象看,现代工程活动呈现如下特点:其一、从地面扩大到空间,产生了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航天工程、航空工程。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尼克1号”;1961年前苏联试飞成功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实现了人类登月;1981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飞成功;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航天器在火星着陆;1998年阿尔法国际航天站计划启动;2003、2005年、2008年中国分别成功发射载人太空船神州5号、神州6号、神州7号,首次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漫步。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从工程活动的对象看,现代工程活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二,从陆地扩大到海洋,出现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矿物、能源和动力的海洋工程。

如20世纪70年代海洋经济掀起的所谓蓝色革命,利用浅海水域和滩涂发展海水养殖和栽培业等。其三,从无机自然界扩展到生命自然界,出现了开发利用生命物质的生物工程。1973年P.博耶和S.科恩建立重组DNA技术;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1997年利用已分化细胞核克隆哺乳动物——绵羊;2002年人类基因微阵列(基因芯片)上市。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二,从陆地扩大到海洋,出现了开发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四,科技研究本身成为了工程的对象,出现了大科技工程。1961年、1963年温伯格、普赖斯先后提出“大科学”概念,一方面,工程活动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建造了人工物的基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活动采用工程化的方式来组织进行。当代大科技工程在生物、信息、气候、航天、高能物理等许多领域蓬勃发展。其五,科学、技术、工程不仅出现了“三元一体”的发展,而且它们已嵌入到“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环境”的“链条”和“网络”之中,形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过程,必须要从这样的整体过程来理解现代工程的特点。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其四,科技研究本身成为了工程的对象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随着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的系统工程也应运而生。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观的变迁科学、技术二元论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在传统的科学、技术二元论的理论框架下,工程常常被理解技术活动在实践领域的延伸,被理解为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被明确地提出了“所谓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其基本观点就是承认和主张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三不同的对象、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同时也有密切的联系。”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2.工程观的变迁在传统的科学、技术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科学活动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技术活动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工程活动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在科学、技术、工程乃至于产业越来越一体化发展的当代,我们在强调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尤其是技术与工程之间联系,“离开技术谈工程,工程就没有了基础;同样,离开工程谈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