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课件44张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课件44张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课件44张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课件44张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课件44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文言句子翻译总结:答题步骤①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的前后文,明确这段话的方向和范围,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②圏注重要的实词、虚词,推断其意义和用法,找到得分点。③将要翻译的句子分割成多个短语并翻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④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歌: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代入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2021·潍坊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张存仁,辽阳人。崇德元年,始设都察院,班六部上,以存仁为承政。越数日,存仁上言:“臣尝默察诸臣贤否、政事得失,但不敢出位妄论列。今上创立此官,而以命臣。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擿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三年正月,存仁疏言:“礼部行考试,令奴仆不得与。上前岁试士,奴仆有中式者,别以人畀①其主。臣等窃谓奴仆宜令与试,但限以十人为额,苟十人皆才,何惜以十人易之?”是岁,都察院劾刑部承政郎球贪污,论罪;又劾吏部刑部复用赃吏违旨坏法。上嘉纳之。祖大寿守锦州,攻数年不克。存仁疏言:“臣睹今日情势,锦州所必争。大寿跋扈畏罪,岂肯轻去其窟?彼所恃者蒙古耳,今蒙古多慕化而来,彼必疑而防之。防之严则思离,离则思变。伏愿以屯耕为本务,率精锐薄城,显檄蒙古,未有不相率出降者。”锦州竟克。顺治二年七月,疏言:“近有民号召为逆,若反形既著,重劳大兵,莫若速遣提学,开科取士,下令免积逋,减额赋,使读书者希仕进,力田者逭②追呼,则莫肯相从为逆矣。”得旨,谓“诚安民急务也”,令诸行省皆准施行。六年八月,起授兵部尚书,兼领海防。上令疆吏考校诸守令,以文艺最高下。存仁出按诸府县,廉能吏有一二语通晓,即注上考;非然者,文虽工亦乙之。监司请其故,存仁曰:“我本武臣也,上命我考校,我第考实。文有伪,实难欺也。况诸守令多从龙之士,未尝教之,遽以文艺校短长,不寒廉能吏心乎?”九年,卒,谥忠勤。论曰:存仁武臣,改文秩而任节钺,建树如此。资格固不足以限人欤?抑所遭之时异也。【注】

①畀(bì):送给。②逭:避免。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率精锐薄城,显檄蒙古,未有不相率出降者。(4分)(2)上命我考校,我第考实。文有伪,实难欺也。(4分)(1)率领精锐部队逼近城池,明确地晓告蒙古人(向蒙古展示晓谕的文书),(这样就)没有不相继归顺投降的。(2)皇上命令我考核官员,我只需考核他们的实绩。文章可以作假,实绩很难欺骗人啊。

[评分细则]第(1)题:4分。“薄”“显檄蒙古”“相率”各1分,句意通顺1分。①精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译为“精锐的部队”“精兵强将”“精锐人员”等。但翻译为“精锐的武器”“精锐的城池”则不得分,与前边“率领”不搭配,且语意不通。②薄,迫近,逼近,如《陈情表》中“日薄西山”。翻译为“靠近”“在城下”或“兵临城下”都可得分。[问题反馈]1.第(1)句:①“薄”未译出或译错。②“显檄蒙古”未译出或译错。2.第(2)句:①第一句没有遵循字字落实对译的原则,“考校”二字没有翻译成现代汉语。②没有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句子的含意,导致二、三、四句的句意理解错误。参考译文:张存仁,是辽阳人。崇德元年,开始设置都察院,位在六部之上,任命张存仁为都察院承政。过了几天,张存仁上书进言:“我曾经暗地里观察各位大臣贤能与否,以及处理政事的得失,只是不敢越职妄论高低。如今皇上创立这个官职,并且以此任命我。我虽然愚钝,难道不知道附和众人的意见,这种事情很容易;揭发隐藏的坏人坏事,这种事情很困难。可是我确实认为如果不这么做,不足以恪尽职守。”崇德三年正月,张存仁上书:“礼部举办考试,命令奴仆不能参加。皇上前年科考取士,奴仆有考中的人,于是另外挑选奴仆送给他们的主人。我们私下里认为应当让奴仆参加考试,只不过限制十个名额,假如这十个人都是人才,哪里吝惜另外拿十个人来替换呢?”这一年,都察院弹劾刑部承政郎球贪污,郎球被判罪;又弹劾吏部和刑部起用贪赃枉法的官吏,违抗旨意败坏法令。皇上赞许并采纳。祖大寿把守锦州,攻打几年不能攻克。张存仁上书进言:“我观察当今形势,锦州是必争之地。祖大寿曾飞扬跋扈,如今害怕被治罪,怎么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巢穴?他所依仗的是蒙古人,现在蒙古人大多向慕归化而来,他一定会起疑心而防范他们。严加防范就会有分离之意,有分离之意就会发生变乱。希望把屯田耕作当作要务,率领精锐部队逼近城池,明确地晓告蒙古人(向蒙古展示晓谕的文书),(这样就)没有不相继归顺投降的。”锦州最终被攻克。顺治二年七月,上书进言:“最近有人号召聚集造反,如果在造反情形明显之后,再加倍烦劳大军(清剿),不如赶紧派遣提学使,组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下令免去积欠的赋税,减少额定的赋税,让读书人希求入仕做官,耕作的人免受胥吏催租逼役的追赶呼喊,这样他们就不会相从成为逆贼了。”得到圣旨批复,认为他的建议“确实是安定百姓的紧急要务”,命令各行省都依此施行。顺治六年八月,被起用为兵部尚书,一并管辖海防事务。皇上命令各地封疆大吏考察所属守令,以文才论高低。张存仁出巡审查辖下各府县,对清廉贤能的官吏,只要文章有一两句话通达晓畅,便注明为上等;对于不清廉贤能的官员,即使文章写得好也排在次等。监司向他请教原因,张存仁说:“我本来是武官,皇上命令我考核官员,我只需考核他们的实绩。文章可以作假,实绩很难欺骗人啊。何况各府县的官吏很多是跟从皇帝打仗(而升迁的),从没教他们写文章,突然以文章来衡量优劣,难道不使廉洁贤能的官吏寒心吗?”顺治九年,去世,谥号为忠勤。评论说:张存仁是武官,后来改任文职,成为手持节钺的重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天资禀赋不足以限制人吗?抑或是他生逢的时代不同吧。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规避翻译失误考生在文言文翻译中因不会把语句切分成词,不知对应翻译,不懂得增删调整,特别对于一些生疏的词语,考生往往不会推断,造成语句理解不准,译文不合语法、语境。这就需要考生明晰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误译类型,避免误译;同时还需要具备完美翻译的“四种意识”。一、明晰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误译类型误译类型混淆古今异义示例感悟[示例]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示例]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解析]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正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针对提升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的“行李”;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词类活用翻译错误[示例]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解析]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针对提升1.借助语法知识,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误译文言虚词[示例]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路途遥远难以到达。”[解析]句中的“但”是起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路途遥远不能成行罢了。”针对提升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漏译省略成分[示例]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解析]句中漏译了文中省略的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针对提升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因此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做到:1.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读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检查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语言不合规范[示例]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针对提升1.严格遵守“对译”的原则,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使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不辨感情色彩[示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解析]

“耽玩”,沉浸于玩味、研究中,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沉浸在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针对提升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把“耽玩”误译为“沉湎”。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例句中有“忘寝与食”一句,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忘寝与食”是“耽玩典籍”形成的结果,故“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同,应译为正面意思的“沉醉”误译原句语气[示例]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可以吗?[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针对提升考生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语气不够重视。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要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身份以及表达目的等误译分句关系[示例]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列传》)[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

[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通过)臣杀君。针对提升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必须看所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不懂文言修辞[示例]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明史·王祎传》)[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解析]句中的“爝”(jué),意为“小火”“火把”,“余烬”,意为“残灰”,根据文中人物关系,这里比喻元朝残将脱脱;而“日月”则比喻明朝。考生从“实”的角度理解,没有译出比喻意义。[正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针对提升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文言文修辞知识,留心文言文修辞现象;二是要结合语境,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二、四意识引领,追求满分1.采点意识——助我们有的放矢,准确得分(2021·高考全国卷Ⅱ)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解析:(1)每:常常。纵:纵容,放任。剽掠:抢劫掠夺。小:稍微。辄:总是,就。引去:撤退。徜徉:徘徊游荡。(2)货财:货物钱财。故事:先例,旧例。宜:应该。许:答应。答案:(1)(他们)常常放任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2)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2.人物意识——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2021·高考浙江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语于人,今而曰:“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某谓由道而学文,道至焉,文亦至焉;由文而之道,困于道者多矣。是故道为文之本,文为道之用。与其诱人于文,孰若诱人于道之先也?景山前书主文辞而言,故有是云。襄岂敢鄙文词哉?顾事有先后耳。襄之为文,无能过人,其句读高下,时亦类乎古人,无足怪也。解析:师:学习。意:精神。辞:文辞。何患:即“患何”,担心什么。嗜:爱好。同:与……一样。所乐:所喜爱的。根据人物关系,要补出“既师其意”与“嗜退之文辞”的主语,都为“我”。答案:(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辞,还担心什么呢?并且(我)特别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参考译文:我曾经批评你好以学习韩杜笔法自诩,告诉别人,现在又说:“(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辞,还担心什么呢?并且(我)特别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我认为通过学习道来学习作文,道达到(一定高度),文也会达到(一定高度);而通过学习作文来学习道,被道困住的人就很多了。所以说道是文的根本,文是(宣扬)道的工具。与其通过文辞的优美来吸引别人,哪里比得上先通过道来吸引别人呢?你之前来信主张以文辞为主,所以(我才)有这样的一番话。我哪里敢鄙视文辞呢?只不过是事情有先后之分罢了。我写文章,没有能力超过别人,行文断句的水平,有时也和古人类似,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3.语境意识——帮助补出省略成分,助推关键词义(2019·高考江苏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解析:“益”,越发;“此儿汗血”是判断句;“蹀躞”,小步行走;“蹀躞”后省略介词“于”;“康庄”,大路。“啧啧”“汗血”“蹀躞”这几个词语不好理解,可以根据语境推断,从上文“显祖”的超人才华,可以推知“啧啧”应为“赞颂”之意,从“可致千里”推知“汗血”应是“汗血宝马”,从“非仅仅”可以推知“蹀躞”为“走得慢”的意思,“康庄”为“康庄大道”。答案: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参考译文:先生名为汤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郡临川县人。他生下来就聪颖卓异,不同凡人。体态修美,眉目俊朗清秀。见到他的人都啧啧称赞说:“汤家居然有这样漂亮标致的孩子啊。”他五岁就能对对子。有人试探他,他立即就应答,再试探他他还能应答,短时间内要求他对好几首诗都面无难色。(汤显祖)十三岁,进入督学参加官方主持的考试,被增补为邑中弟子员。每次考试必定在同辈生员中称雄。庚午年在乡试中考中,当时也才二十岁。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4.连贯意识——让句子大意通顺,优美流畅(1)尽量一一对译,不随意增添、删除、改变。(2)如果句子不通顺,在不改变关键词和句意的情况下将句子修改通顺。(3)在不改变关键词和句意的情况下润色加工句子,让句子优美流畅。(2021·高考全国卷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析:断:裁断。断之以法:状语后置,为保持语句通顺,应调整为“以法断之”。忿:愤怒,怨恨。信:信用。答案: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注]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祜(羊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选自《晋书》,有删改)【注】魏文帝:指曹丕。(2)羊祜曾经送锦被给宪英,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世事,生活俭朴。(1)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参考译文: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侍中辛毗的女儿。为人聪明,有才干和鉴察力。当初,魏文帝被立为太子,抱着辛毗的脖子对他说:“辛君你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告诉了宪英,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王位、宗庙和国家的人。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魏国恐怕不会兴盛吧!”羊祜曾经送锦被给宪英,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世事,生活俭朴。她在泰始五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天宝十五年,光弼兼河北节度使,拔赵郡。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时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系之矣,今只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节选自《旧唐书·李光弼传》,有删改)答案:(1)李光弼用酒祭奠死者并且为之痛哭,把被叛贼囚禁的人放出,发誓要平定祸难,来安慰民心。(2)崔众一贯狂傲看不起他人,见到李光弼只是长揖而已,没有马上交出军队,李光弼发怒,将他抓住关押起来。参考译文:天宝十五年,李光弼兼任河北节度使,攻克赵郡。自从安禄山反叛以来,常山成为战场,死人遍野,李光弼用酒祭奠死者并且为之痛哭,把被叛贼囚禁的人放出,发誓要平定祸难,来安慰民心。李光弼率领五千景城、河间兵马进入太原。当时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混乱,侍御史崔众主持太原军务,经常轻慢王承业,李光弼向来为此不平。到这时,皇帝下诏书命令崔众把军队交付李光弼。崔众一贯狂傲看不起他人,见到李光弼只是长揖而已,没有马上交出军队,李光弼发怒,将他抓住关押起来。恰好朝廷使者到了,授予崔众御史中丞一职。李光弼说:“崔众有罪,被关押起来了,现在只杀侍御史,如果使者宣读皇帝的任命诏书,就斩杀御史中丞。”使者收起诏书不敢拿出来,于是李光弼杀了崔众示众,威震全军。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冯

谓秦王曰:“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岂直为雄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如有齐觉悟,复用孟尝君,则雌雄之所在未可知也。”……冯

谓孟尝君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