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张康之著第7章1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张康之著第7章1责任和义务的区别与联系责任义务与社会角色的关系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和道德责任义务责任义务的线型结构和网状结构道德责任义务的社会价值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选择重点问题2责任和义务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问题2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责任义务既是对人的社会角色的规定,又是对人的角色行为的判断标准。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责任义务总是与他所在的岗位和所拥有的职务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处的岗位和所拥有的职务决定了他应当甚至必须承担某些责任义务;另一方面,他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也是他的岗位和职务的标识性内容。3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责任义务既是对人的社会角色的规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在本质上,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都是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一种特殊关系,只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特定的阶段,责任义务才出现了分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义务的分离,其实也就是人自身的异化,是人与自己的本质的分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中,责任和义务将会重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当人们之间的实质性平等关系确立之后,责任和义务之间就会实现完全的统一。4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在本质上,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从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发展史来看,责任义务的分离是社会等级化的结果。当社会分化为等级社会的时候,人的责任义务也开始了分化。这种分化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责任义务有着不同的方向性。人们之间等级关系的垂直结构分别为责任义务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责任和义务的主要区别:责任主要是等级地位较高的人对等级地位较低的人的道德意识;义务则是等级地位较低的人对等级地位较高的人的道德自觉。上对下负有责任,下对上则承担义务。5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从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发展史来看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随着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近代社会的结束和以后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开始,特别是以公共管理为特征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责任和义务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会逐渐地走向重合。因为,责任和义务能够相区别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在后工业社会,人们之间的等级关系将彻底地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真实平等关系的确立。人们之间的这种真实的平等关系决定了责任和义务总是一致的。6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随着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近代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分化阶段分化统治性型社会治理模式重合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重合管理型7责任和义务的分化阶段分化重合重合7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作为社会治理者的人,其职位、岗位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他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责任义务所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是以“事”为中介的人的社会关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关系更多地存在于人们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关系较多地以“事”的中介而得以确立和实现。8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作为社会治理者的人,其职位、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关系将会向着人们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方向回归。对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来说,责任义务主要是与公共管理主体中的具体的岗位联系在一起的,是这些岗位上的社会治理者的责任义务。9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首先,在人的血亲关系中产生亲情,然后,这种亲情社会化,出现了责任意识。在“分配权力”得到行使的时候,责任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力量往往属于一个社会群体中强者所拥有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责任,而弱者总是这种责任的受益人。10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首先,在人的血亲关系中产生亲情,然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义务作为一定群体中弱势者对强势者的道德自觉必然是长期的权力支配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权力关系制度化,责任义务原则才在权力关系的制度形式中成为较为稳定的权力关系调节因素。同时,责任义务也就有了更多的赠与和剥夺的内容,成了制度化了的强弱共存关系和互动关系。11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义务作为一定群体中弱势者对强势者的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责任义务关系的制度化也是它的形式化过程。作为形式化过程的终点,就是近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将责任义务作为其基本内容了。在近代社会以前,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不平等是单向的不平等,是赠与或剥夺性的关系。而在法律的设置中,则用双向的不平等取代了单向的不平等,从而给人以平等的感觉。实际上,如果把双向的不平等分解出来,责任义务关系依然包含着不平等的性质。12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责任义务关系的制度化也是它的形式化关于单向的平等和双向的不平等第一、近代社会出现以前的权力关系体系,责任义务的承担者不需要对其职责受到追究。(单向的不平等)第二、近代社会,基于法律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和主要的社会关系,所以出现了中和平等。(双向的不平等)13关于单向的平等和双向的不平等第一、近代社会出现以前的权力关系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统治型社会治理结构决定了它的责任义务是以一种类似于现代行政责任义务的形式出现的,可以称为“类行政责任义务”。近代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活动及其系统结构主要是由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两个方面构成的。14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统治型社会治理结构决定了它的责任义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首次在人类历史上把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制度体系中,在一切公共管理活动中,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以及道德责任义务,都会通过公共管理活动的岗位而在公共管理者那里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职能总体。15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同时期的责任义务类型统治型行政责任义务管理型行政和法律责任义务并存服务型责任义务统一体系16不同时期的责任义务类型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167.5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行政责任义务主要存在于公共管理主体之中,法律责任义务更多地存在于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道德责任义务的主体基本上应该视为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共管理主体,也就是公共管理者。177.5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行政责任义务:公共管理主体内部层级、机构、部门、领导和部署之间。法律责任义务:主要存在于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道德责任义务:主要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共管理主体。前两者是可逃避、可转化的,而道德责任义务是不可逃避、不可转嫁的。18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行政责任义务:公共管理主体内部层级、7.6公共管理对责任义务的承当如果管理者不满足于对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承当,而是自觉地、主动地把这些责任义务转化成道德责任义务的话,他在公共管理实际中就会有着极其突出的表现,就会赢得公众的普遍信任。197.6公共管理对责任义务的承当如果管理者不满足于对行政责任道德责任义务普遍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作为职业活动的公共管理者自觉地把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转化为道德责任义务》另一方面:有利于一切被纳入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人的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的增强。20道德责任义务普遍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作为职业活动的公共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承担属于被动的、保守的范畴,是权力和法律的强制性力量以及制度化的监督制约力量迫使他不得不承担起这些责任义务。但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者即使是承当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时,也是应当把它们转化成道德责任义务的。21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承担属关于公众参与公共参与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参与。权力型治理模式:禁止公众的参与。管理型治理模式:限制参与领域。服务型治理模式:鼓励公民参与。22关于公众参与公共参与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参与。227.7责任义务的属性法律责任义务基本上属于一种客观性的责任义务。行政责任义务在社会治理的制度框架下也应当属于客观责任义务的范畴。可是,当行政责任义务通过人来承当时,特别是作为行政责任义务结果的评价体系的主观性,都使它有着主观性的色彩。道德责任更突出了主观性的属性,基本上属于一种主观性的责任义务。237.7责任义务的属性法律责任义务基本上属于一种客观性的责任7.8责任义务的结构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负责的线型结构;在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行政责任义务虽然还以线型结构的形式出现,但法律责任义务则是一个点面交合的结构;在公共管理中,道德责任义务体系既不是线型的结构也不呈现为点面结构,而是呈现出一种网状的结构,是把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体系结合起来并赋予它们以总体性的责任义务体系。247.8责任义务的结构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表现为7.9责任义务的实现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法律责任义务作为整体性的责任义务,在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依赖于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中每一岗位和职务的责任义务实现的状况。岗位和职务上的责任义务主要是属于行政责任义务的,所以,法律责任义务的实现取决于行政责任义务的实现。257.9责任义务的实现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法律责任义务作为整体7.9责任义务的实现道德责任义务是以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义务为依据的,是从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义务转化而来的,在这种转化(主观化)过程中,道德责任义务能否真正确立起来,是由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自觉所决定的。267.9责任义务的实现道德责任义务是以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7.10道德责任义务的社会价值道德责任义务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存在着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义务向道德责任义务转化的机制,而且事实上存在着这种转化并通过这种转化而实现了责任义务体系在总体上的实现,从而赋予了公共管理乐意接受公众参与的性质。277.10道德责任义务的社会价值道德责任义务的价值主要表现在7.10道德责任义务的社会价值道德责任义务的主观性决定了它随时准备吸收客观性的要求和愿望,因为,作为一种自觉了的责任义务,是一个未确定的、有弹性的和开放的责任义务体系,来自其主体之外的任何新的要求和愿望都会被接受为责任义务的内容。287.10道德责任义务的社会价值道德责任义务的主观性决定了它7.11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选择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承当,也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如果说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在公共管理者对岗位和职务工作的完成中能够得到基本实现的话,那么道德责任义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公共管理者是否意识到了他所拥有的全部责任义务。297.11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选择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承7.12公共管理者责任义务选择中的创造性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活动中,治理者从来也不会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责任义务,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他们岗位和职位上的责任义务,并认真地去承担,就已经达到了极其理想的境界。307.12公共管理者责任义务选择中的创造性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活7.12公共管理者责任义务选择中的创造性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选择是一种创造性的选择。他创造性地把一切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转化为道德责任义务,能够把一切客观责任义务转化为主观责任义务,能够把责任义务内化为自己的天然使命而承当之。317.12公共管理者责任义务选择中的创造性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复习思考题1.责任和义务与人的社会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2.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责任义务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责任义务有什么不同?3.不同类型的责任义务在主体上有什么不同?4.客观责任义务与主观责任义务有什么不同?5.公共管理者是如何选择责任义务的?32复习思考题1.责任和义务与人的社会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2.管
Thankyou!33Thankyou!33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张康之著第7章34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张康之著第7章1责任和义务的区别与联系责任义务与社会角色的关系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和道德责任义务责任义务的线型结构和网状结构道德责任义务的社会价值公共管理者对责任义务的选择重点问题35责任和义务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问题2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责任义务既是对人的社会角色的规定,又是对人的角色行为的判断标准。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责任义务总是与他所在的岗位和所拥有的职务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处的岗位和所拥有的职务决定了他应当甚至必须承担某些责任义务;另一方面,他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也是他的岗位和职务的标识性内容。36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责任义务既是对人的社会角色的规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在本质上,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都是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一种特殊关系,只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特定的阶段,责任义务才出现了分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义务的分离,其实也就是人自身的异化,是人与自己的本质的分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中,责任和义务将会重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当人们之间的实质性平等关系确立之后,责任和义务之间就会实现完全的统一。37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在本质上,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从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发展史来看,责任义务的分离是社会等级化的结果。当社会分化为等级社会的时候,人的责任义务也开始了分化。这种分化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责任义务有着不同的方向性。人们之间等级关系的垂直结构分别为责任义务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责任和义务的主要区别:责任主要是等级地位较高的人对等级地位较低的人的道德意识;义务则是等级地位较低的人对等级地位较高的人的道德自觉。上对下负有责任,下对上则承担义务。38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从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发展史来看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随着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近代社会的结束和以后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开始,特别是以公共管理为特征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责任和义务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会逐渐地走向重合。因为,责任和义务能够相区别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在后工业社会,人们之间的等级关系将彻底地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真实平等关系的确立。人们之间的这种真实的平等关系决定了责任和义务总是一致的。397.1责任和义务的分化与重合随着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近代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分化阶段分化统治性型社会治理模式重合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重合管理型40责任和义务的分化阶段分化重合重合7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作为社会治理者的人,其职位、岗位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他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责任义务所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是以“事”为中介的人的社会关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关系更多地存在于人们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关系较多地以“事”的中介而得以确立和实现。41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作为社会治理者的人,其职位、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关系将会向着人们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方向回归。对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来说,责任义务主要是与公共管理主体中的具体的岗位联系在一起的,是这些岗位上的社会治理者的责任义务。427.2责任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首先,在人的血亲关系中产生亲情,然后,这种亲情社会化,出现了责任意识。在“分配权力”得到行使的时候,责任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力量往往属于一个社会群体中强者所拥有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责任,而弱者总是这种责任的受益人。43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首先,在人的血亲关系中产生亲情,然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义务作为一定群体中弱势者对强势者的道德自觉必然是长期的权力支配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权力关系制度化,责任义务原则才在权力关系的制度形式中成为较为稳定的权力关系调节因素。同时,责任义务也就有了更多的赠与和剥夺的内容,成了制度化了的强弱共存关系和互动关系。44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义务作为一定群体中弱势者对强势者的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责任义务关系的制度化也是它的形式化过程。作为形式化过程的终点,就是近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将责任义务作为其基本内容了。在近代社会以前,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不平等是单向的不平等,是赠与或剥夺性的关系。而在法律的设置中,则用双向的不平等取代了单向的不平等,从而给人以平等的感觉。实际上,如果把双向的不平等分解出来,责任义务关系依然包含着不平等的性质。457.3责任义务的历史发展责任义务关系的制度化也是它的形式化关于单向的平等和双向的不平等第一、近代社会出现以前的权力关系体系,责任义务的承担者不需要对其职责受到追究。(单向的不平等)第二、近代社会,基于法律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和主要的社会关系,所以出现了中和平等。(双向的不平等)46关于单向的平等和双向的不平等第一、近代社会出现以前的权力关系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统治型社会治理结构决定了它的责任义务是以一种类似于现代行政责任义务的形式出现的,可以称为“类行政责任义务”。近代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活动及其系统结构主要是由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两个方面构成的。47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统治型社会治理结构决定了它的责任义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首次在人类历史上把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制度体系中,在一切公共管理活动中,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以及道德责任义务,都会通过公共管理活动的岗位而在公共管理者那里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职能总体。487.4责任义务的三种类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同时期的责任义务类型统治型行政责任义务管理型行政和法律责任义务并存服务型责任义务统一体系49不同时期的责任义务类型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167.5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行政责任义务主要存在于公共管理主体之中,法律责任义务更多地存在于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道德责任义务的主体基本上应该视为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共管理主体,也就是公共管理者。507.5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行政责任义务:公共管理主体内部层级、机构、部门、领导和部署之间。法律责任义务:主要存在于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道德责任义务:主要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共管理主体。前两者是可逃避、可转化的,而道德责任义务是不可逃避、不可转嫁的。51公共管理中责任义务的归属行政责任义务:公共管理主体内部层级、7.6公共管理对责任义务的承当如果管理者不满足于对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承当,而是自觉地、主动地把这些责任义务转化成道德责任义务的话,他在公共管理实际中就会有着极其突出的表现,就会赢得公众的普遍信任。527.6公共管理对责任义务的承当如果管理者不满足于对行政责任道德责任义务普遍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作为职业活动的公共管理者自觉地把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转化为道德责任义务》另一方面:有利于一切被纳入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人的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的增强。53道德责任义务普遍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作为职业活动的公共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承担属于被动的、保守的范畴,是权力和法律的强制性力量以及制度化的监督制约力量迫使他不得不承担起这些责任义务。但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者即使是承当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时,也是应当把它们转化成道德责任义务的。54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的承担属关于公众参与公共参与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参与。权力型治理模式:禁止公众的参与。管理型治理模式:限制参与领域。服务型治理模式:鼓励公民参与。55关于公众参与公共参与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参与。227.7责任义务的属性法律责任义务基本上属于一种客观性的责任义务。行政责任义务在社会治理的制度框架下也应当属于客观责任义务的范畴。可是,当行政责任义务通过人来承当时,特别是作为行政责任义务结果的评价体系的主观性,都使它有着主观性的色彩。道德责任更突出了主观性的属性,基本上属于一种主观性的责任义务。567.7责任义务的属性法律责任义务基本上属于一种客观性的责任7.8责任义务的结构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负责的线型结构;在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行政责任义务虽然还以线型结构的形式出现,但法律责任义务则是一个点面交合的结构;在公共管理中,道德责任义务体系既不是线型的结构也不呈现为点面结构,而是呈现出一种网状的结构,是把行政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义务体系结合起来并赋予它们以总体性的责任义务体系。577.8责任义务的结构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责任义务表现为7.9责任义务的实现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法律责任义务作为整体性的责任义务,在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依赖于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中每一岗位和职务的责任义务实现的状况。岗位和职务上的责任义务主要是属于行政责任义务的,所以,法律责任义务的实现取决于行政责任义务的实现。587.9责任义务的实现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法律责任义务作为整体7.9责任义务的实现道德责任义务是以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义务为依据的,是从法律责任义务和行政责任义务转化而来的,在这种转化(主观化)过程中,道德责任义务能否真正确立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示牌安装合同协议书
- 陈列活动方案协议书
- 拔出指甲治疗
- 邮政挂号寄递协议书
- 高空吊装免责协议书
- 儿童俱乐部安全协议书
- 交行信用卡减免协议书
- csc留学资助协议书
- 农村搬迁房转让协议书
- 饭店着火赔偿协议书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麦收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科普技巧常识》课件
- 2025年中国全电脑横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大型活动场馆停车管理方案与技术措施
- 医院基建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夺冠)带答案详解
- 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11-Chinese-festivals课件
- DBJ50-T-078-2016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A 1283-2015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