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23 电功率计算 比例问题练习一(含详解)(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23 电功率计算 比例问题练习一(含详解)(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23 电功率计算 比例问题练习一(含详解)(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23 电功率计算 比例问题练习一(含详解)(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23 电功率计算 比例问题练习一(含详解)(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功率计算—比例问题题一:两个电阻并联接入某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3,那么它们串联后接入同一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A.4:3B.3:4题二:标有“12V12W”、“12V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题三:如图所示为某款电吹风的内部电路图,正常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R=44Ω,通过其电流为5A,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能,若电吹风吹热风时的总功率为1200W,则吹冷风时的总功率为W.题四: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S1、S2均断开,滑片P置于最下端B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1)电源电压;(2)当S1、S2均断开,滑片P置于最上端A点时,在5min内通过R2的电流所产生的热量;(3)当S1、S2均闭合,滑片P在A、B两端点间移动时,该电路所消耗的最小功率。题五:将“220V100W”与“220V60W”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家庭照明电路中,则()A.两灯的总功率为160WB.两灯的功率之比为5:3C.标示60W的灯比标示100W的灯更亮D.两灯中越亮的通过的电流越大电功率计算—比例问题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B解析:两电阻并联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可知,P1:P2=R2:R1=4:3;两电阻串联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根据P=I2R可知,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R1:R2=3:4,本题应选B.题二:C解析:两灯串联,所以电流相等,则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1:1,故A错误;R1=,R2=,则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1:2;故B错误;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由P=I2R可知灯L2比灯L1的实际功率大,故灯L2比灯L1亮,C正确;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P1:P2=R1:R2=1:2,D错误。故选C.题三:机械;100解析:电动机工作时,消耗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此时电动机与R并联,总功率为电热丝发热功率与电动机功率的和,电热丝发热功率为,则吹冷风时的总功率为P2=P–P1=1200W-1100W=100W.题四:(1)电源电压为6V(2)5min内通过R2的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为240J(3)该电路所消耗的最小功率为7.2W解析:(1)当开关S1、S2均断开,滑片P置于最下端时,电流中只连入了R1一个电阻,所以电源电压为:U电源=I1R1=0.6A×10Ω=6V;(2)当开关S1、S2均断开,滑片P置于最上端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5min内R2产生的热量为:;(3)当开关S1、S2均闭合,R1被短路,滑片P在A、B间移动时,电路为滑片P两边部分变阻器的电阻并联,故当P在A端和B端时总电阻最小(阻值为0,此时发生电源短路),所以当滑片向变阻器中间滑动时电阻变大,当滑片在变阻器中间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该电路的总电阻为:,解得:R并=5Ω,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题五:C解析:根据P=可得,两灯泡的电阻之比:;∵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串联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故D不正确;∵P=I2R,∴,故B不正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标示60W的灯比标示100W的灯更亮,故C正确;∵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即串联时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根据P=可得,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家庭照明电路中时,电路中的总功率小于60W,故A不正确。本题应选C.第十三章:干燥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H–I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态参数?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H–I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在t、H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为什么?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再送入干燥器?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为什么?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它们有什么特征?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怎样计算?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的作用是什么?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例题例题13-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相对湿度为50%,干球温度为20oC。试用I-H图求解:(a)水蒸汽分压p;(b)湿度H;(c)热焓I;(d)露点td;(e)湿球温度tw;(f)如将含500kg/h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117oC,求所需热量Q。解:由已知条件:P=101.3kN/m2,Ψ0=50%,t0=20o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A点。(a)水蒸汽分压p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每小时含500kg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例题13-2: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1为0.009kg水•kg-1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2为0.039kg水•kg-1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水分蒸发是qm,W(kg水•h-1);空气消耗qm,L(kg绝干气•h-1);原湿空气消耗量qm,L’(kg原空气•h-1);(3)干燥产品量qm,G2(kg•h-1)。解:qmG1=1000kg/h,w1=40℃,w2=5%H1=0.009,H2=0.039qmGC=qmG1(1-w1)=1000(1-0.4)=600kg/hx1=0.4/0.6=0.67,x2=5/95=0.05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