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找准文章线索,探究文章标题专题04:找准文章线索,探究文章标题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考点4:找准文章线索,探究文章标题★设问形式:★设问形式:❶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❷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❸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❹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好处?题型答题思路小说的线索1.单线型小说(1)以实物为线索,如莫泊桑《项链》。(2)以人物为线素,如鲁迅《孔乙己》。(3)以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5)以时间变化为线索,如《吉先生》。(6)以地点转移为线索,如《西游记》。2.双线型小说(1)明线:例如以实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线索。(2)暗线: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备注】一般直接考线索的比较少,大多还是跟标题的作用结合在一起考。标题的含义解题思路①表层含义:围绕标题,概括写了……内容。②深层含义:表现了……主题。答题格式表层含义(内容)+深层含义(主题)标题的作用/好处无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概括或暗示小说的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的线索。交代写作对象;点明主人公或线索人物。点明、暗示、凸显文章主题。有手法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反问/疑问,强调××内容,引人深思。引用古诗词或歌词,富有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富有诗意,营造美好氛围。用词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能否替换①能或否。或者指出哪一个标题好。②分析原标题或新标题的作用和好处。精选阅读精选阅读一、(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帮扶付桂秋①又到评定职称的六月了,这是赵鑫第三次参与,也是最让人烦心的一段日子。今年够参评高职条件的共上报十七人,但只有两个能获高职的名额。所以,听导师说为配合省里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又要带队进贫困山区调研时,他便主动请缨跟来了。②进山后他很吃惊,想不到如今还有这般贫困的地方呢,连绵几十里范围内,连骑自行车的路都没有,出行全靠步量。下来走访的第七天,他的运动鞋后跟和小脚趾处的里子都掏出了洞,脚也磨出了水泡。③今天走访的最后一家户主叫田建国,六十七岁了,儿子田超十年前采药摔伤了右腿和右臂,儿媳妇带着最小的女儿走了,留下一个脑瘫的大女儿和今年就要上初一的儿子。④到田家时已经下午四点钟。老人田建国高瘦、驼背,沧桑的脸上不乏慈爱。这是赵鑫所见最贫苦的一家,三间陈年土坯房的墙皮掉落,石棉瓦也有破损。他房前屋后走个遍,发现那头驴是这个家最值钱的了。⑤当得知赵鑫的身份后,老人有些难为情地擦擦脸,把袖口已经磨飞边的瘦小运动服往下拽拽,话突然变得迟疑了,问一句答一句。⑥赵鑫坐在院里石凳上,边说话边查看脚。老人见他脚起了水泡,就喊躲在里屋的孙子打盆洗脚水。老伴找来缝衣针要亲自给他挑开,赵鑫躲闪着接过去,说大娘我自己试探着来。⑦俩老人回屋做饭去了。赵鑫在院子里跟男孩说话,问他学习情况和学校里的事。⑧太阳偏西时,赵鑫穿上鞋准备告辞,老人竟端出一大碗下好的挂面给他。赵鑫忙推辞。老人说省城贵客临门不吃饭就走会让人笑话。⑨话说到这份儿上,赵鑫只好接过来。赵鑫扒了一大口面,竟发现碗底还埋有两个去了皮的水煮鸡蛋!他想起古人说“善欲人见不足为善”的话,不由得鼻子发酸。大恩不言谢,他哽着嗓子把面吃得精光,这碗鸡蛋面是这个家最好的食物哇。⑩赵鑫出门时田超从地里回来了,他让儿子抄近路送客人。⑪走了有一公里到了来时的正路上,赵鑫翻遍身上所有口袋,搜出一百二十五元钱,让孩子交给父亲田超就独自赶路了。⑫走了一段,赵鑫忽然听见后面传来“等等”的嘁声。他转身见田超一瘸一瘸地追上来,带着愠怒,把手里攥的钱______给赵鑫,说拿回去,我不要你的钱。⑬赵鑫说不是我自己的,这是上面发的。田超说谁的我也不要,你这是瞧不起人!说完转身就跑。赵鑫说这是伙食费!他说那也是你的。⑭看着那蹒跚而倔强的背影,赵鑫怎么想都不忍心,就又返回田家。⑮他来到田家门口,见一家人正围着石桌吃饭呢,碗里全是黑糊糊的高粱面野菜糊糊,桌子中间是一碗大酱。⑯彼此一照面,双方都极为尴尬,田家人窘迫地低下头,田建国老人惭愧地把脸扭向一边。赵鑫知道这是个极好面子的人家,让外人见到最不堪的一面,身为一家之主的老人受不了了。⑰他不敢与任何人对视,说伙食费自己留下是违规,会被处分的。他把钱放在空凳子上就跑了。⑱回到乡政府招待处,赵鑫把这一天的工作仔细做了汇报。晩上他边写调研报告边对同屋的导师感慨,说面对这一家人他感到羞愧,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最缺乏的东西。⑲导师说这回你能理解我这两年为啥不争取课题,却主动参与扶贫工作了吧!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个别地区物质上的贫困只是一时的存在,只要上下齐心找对方法就会很快有所改变。但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也同样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⑳导师说,表面看我们是来扶持他们的,其实那些乡民厚朴坚毅的品德,却在帮扶我们拾回了那业已滞后的灵魂。(选自《小说林》2020年6期,有删改)1.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评职烦心,请缨调研→田家贫困,煮面招待→①→违规为由,再次留钱→②2.选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体会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大恩不言谢,他哽着嗓子把面吃得精光,这碗鸡蛋面是这个家最好的食物哇。(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田超当时的动作(填一个词),并说明理由。他转身见田超一瘸一瘸地追上来,带着愠怒,把手里攥的钱______给赵鑫,说拿回去,我不要你的钱。4.题目“帮扶”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二、(2021·浙江金华·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孤独的酒客游义平①快餐店铺很小,门市外摆放了几张黑里泛着几丝红色的木桌。②老耿头还没有走近方桌,热情的老板就迎出来,是个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变戏法般抽出一块抹布,在桌子上挥了挥。“您,请坐,您来点儿什么?”③老耿头发现,抹布的颜色竟然是和桌面一致的。老耿头收起正要往下沉的身子,向里面看了看,没有其他顾客。老耿头朝店里走了进去。④“一碟花生,一份小炒,再来一碗汤。”⑤“好咧!”老板高兴地应了一句,他知道,这是要自斟自酌。“再来点儿什么酒?”老板抬手指了指柜台后面的一排酒瓶。“二锅头?歪嘴?”⑥老耿头顺着老板的手,看了看那排高高矮矮在灯光下闪着光芒的酒瓶,眼睛亮了一下,咽了咽口水,摇摇头。老耿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瓶子,向老板扬了扬。⑦老板眼睛向老耿头手中的瓶子飞快地瞅了一眼,瓶子上有歪歪扭扭的“高粱酒”字样,老板会心地一笑。⑧花生摆上,菜也上了桌。老板还给老耿头摆放上一个小酒杯。老耿头示意,要两个小酒杯。⑨坐在桌边,老耿头拧开酒瓶的盖子,往面前的酒杯里倒上满满的一杯酒。⑩老耿头左手捏着酒瓶,身体向前倾,直到鼻子都要浸到杯子里的酒中。老耿头闭上双眼,轻轻地摆摆头,又点点头,慢慢地仰起头,长长地吸一口气。稍顿,就静止不动,如一幅古画般定格在那里。也就在这时,老耿头的右手一下子出现在杯子的边沿,食指上跷,拇指和中指圈成一个圆,紧紧地握住酒杯,稳稳地送到嘴边,没有一丝一毫溅出。⑪“吱——”一声响,从老耿头口中发出,酒杯已经空空如也,又静静地立在桌上。老耿头扁了扁嘴,又舔了舔嘴唇。换一只手,老耿头右手拿着酒瓶,向另一个酒杯倒了满满一杯酒,依旧是那番动作,行动的却是左手。⑫两杯酒下肚后,老耿头终于拿起筷子,伸向那盘花生,夹起一粒花生米,那么一抛,一张口,闭上嘴细细地咀嚼,一气呵成。⑬老耿头一边嚼着,一边望向外面。华灯初上,来来往往的人行色匆匆,奔向各自家中。迎接他们的,是一顿香喷喷的饭菜,香气中,也会飘出一缕缕酒香。老耿头抽了抽鼻子,仿佛那丝香味正往鼻子里冲。⑭酒香味把老耿头的心神给拽了回来,他继续喝酒。⑮老耿头这顿饭送走了好几拨人,老板倒并没有出来干涉老耿头,这让老耿头感到很自在。⑯老耿头手里的酒瓶终于见了空,而桌上的菜,除了花生米还剩下几粒外,另两份菜几乎没有动。老耿头向老板结完账,站起身,此时距他进店的时间,足足有两个小时。⑰老耿头走向门外时,有了些许摇晃。⑱所幸,老耿头很快就站稳身子。老耿头刚走出门市,一阵喧闹的声音从右前方传来。⑲“下自习了!”老板嘀咕着说。⑳右前方,灯火辉煌,声音杂乱地响起,人影相互穿梭,影影绰绰地流动起来。㉑老耿头有些东摇西摆地往那个方向走去。他走了几步,就是一个停顿,望向那个不断涌向自己的人群。㉒“爷爷!”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一下子站在老耿头的面前。而刚才还有些摇晃的老耿头,立即站直身子,原本木讷着的脸色,瞬间有了生气。㉓“爷爷,您又喝酒了?”男孩显然是看出了端倪。㉔“没,没有。自从你妈妈说,你不能闻那酒精味后,我就再也没有喝过酒。”老耿头显得有些慌乱,却又笑着说,“不信,你闻闻看。”㉕小男孩真的在老耿头身上嗅了嗅,嗯,没有酒味。㉖正在店里收拾碗筷的店主,听到小男孩的话,差点儿笑出了声,小男孩真容易被骗呢!㉗还没有收住笑容的店主,拿着瓶子的手一下子僵在空中:老耿头刚才吃饭的桌上,真没有一点儿酒味!店主不敢相信地端起老耿头喝酒的酒杯闻了闻,是的,没有酒味,绝对没有!店主再仔细看了一眼那个酒瓶子,那上面的标签,分明是手写再贴上去的纸片。㉘店主的眼窝有点湿湿的,鼻子有点酸酸的,他想起了自己在农村家中的父亲,那照顾孙子起居的爷爷。这一对不正是吗?只不过,这一对是从农村到城市。5.请以老耿头为陈述对象,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情节发展主要内容开端老耿头进快餐店点菜不点酒,自带“高粱酒”发展①高潮②结尾老耿头感动了店主,使店主想起了自己的父亲6.本文伏笔手法运用巧妙,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举例一处即可)。7.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而刚才还有些摇晃的老耿头,立即站直身子,原本木讷着的脸色,瞬间有了生气。②还没有收住笑容的店主,拿着瓶子的手一下子僵在空中。8.“孤独的酒客”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三、(2021·云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画家厨师胡玲①经营二百多年的醉翁酒楼,传到老秦这已是第七代了。老秦年迈,希望儿子子墨能接管酒楼生意,可子墨喜舞文弄墨,一心要做个逍遥画家,不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②有一天,子墨离家来到江南桐城,期盼有朝一日能见到他最崇拜的画家陈非凡,聆听他的教诲。两年后的一天,子墨在新闻里看到陈非凡举办“夕阳美”画展的消息,欣喜若狂,奔向现场。子墨看到所展画作画的均为老人,画中的老人瘦骨嶙峋,满面沧桑,皱纹毕现,视觉冲击力、画面震撼力强大。③画展期间记者问陈先生,这次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全画老人?陈非凡说,我喜欢画老人,他们的每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智慧,每根白发里都藏着故事。记者又问,展品里,你最喜欢哪幅?陈非凡说,我最喜欢《父亲》这幅作品。记者要他谈谈《父亲》的创作过程。陈非凡对记者说,父亲离世前,我从未觉得他有多重要,但离开我们后,才发现我这辈子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了。那几天,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画我的父亲。每画一幅都是一挥而就,原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内心,植入骨髓。从那时起,我开始画老人,画我认识的每一位老人,我要留住他们在世间的模样。又有记者问,能谈谈您的什么创作心得吗?陈非凡说,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④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这话父亲说过,他太熟悉了。当时子墨对父亲说,做不好菜,无法接管酒楼生意。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⑤子墨盯着《父亲》中的老人,大脑一片空白。蓦然间,他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飞入画中,与画上老人重合为一,慈祥地朝他笑着。子墨想起了父亲。孩童时,父亲做面点时,把面粉涂在他脸上,他顶着一张“花猫脸”在酒楼上蹿下跳,逗得客人哈哈大笑。念书了,冬天从学校回来,冷得浑身发抖,父亲把他拉到后厨的炉火旁,端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莲藕汤,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浑身温暖舒坦。读大学初次离家时,父亲打包一盒酒楼的卤鸡爪给他,在火车上吃的时候引得邻坐的小孩直流口水……⑥子墨默默走出展厅,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听到他的声音,母亲泣不成声。他叫父亲接电话时,母亲哭得更厉害了。母亲说,你爹每天关在房间里摆弄他做菜的炊具,一句话也不说……⑦子墨突然有了新的决定。他回到家后,看到醉翁酒楼大门紧闭。母亲说,你爹年事已高,实在无力撑起酒楼,关门了。⑧子墨说,妈,你把钥匙给我。干什么?开门做菜。很快三菜一汤端出来了。子墨拉着摆弄炊具的爹说,爹尝尝我做的菜。老人家每道菜都尝了尝,露出意外的神色问,这是你做的?子墨说,是的,我从小在酒楼长大,耳濡目染,味道差不了。他认真地看着父亲说,爹,从明天起,咱们的酒楼重新开张。父亲问,当真?不做画家了?子墨说,做菜不耽误画画,画画也不误做菜。⑨子墨接过炊具,醉翁酒楼重新营业。⑩子墨潜心钻研厨艺,他发现画画和做菜是相通的,他把画画的技巧运用到厨艺中。画画讲究色彩搭配,菜也要做得好看有菜色。工笔画下笔时讲究细致,不拖泥带水,切菜配菜也要细致利索。画面不能画得大满,留白才有韵味,做菜也一样,无须大多调料,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才能保留食物的原味。画画崇尚写意,洒脱自由,炒菜也要行云流水,不拘泥于形式……⑪子墨自创了一套做良心菜的方法。食材只取最新鲜的,每天清早赶往乡下,买农民刚从田地里摘来的蔬菜。取消酒楼的点菜环节,他买到什么做什么,食客就吃什么。酒楼每天最多接待五桌客人,客人来吃饭必须提前预定。⑫母亲觉得子墨这样做恐怕要关门。他说,出色的画家惜墨如金,出色的厨师视菜如命,世间之事宁少勿滥,多了肯定要应付。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⑬有食客听闻子墨以前是画家,好奇问他,老板,为何不见你画画?子墨一笑说,画在心中,好菜如画,画在菜中。9.选文用了很多笔墨写陈非凡先生讲述自己创作《父亲》这幅画的过程,有什么作用?10.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解释加点词“温度”的含义)11.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为什么会名声大震?12.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小说标题“画家厨师”的理解。四、(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骄傲的红薯》,完成下面小题。骄傲的红薯周海亮(1)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近些日子尤为如此。有时在校门口匆匆见一面,母亲塞给儿子零食和钱,表情局促不安。然后母亲说,该回去了。儿子说再聊一会儿吧,眼神却飘忽不定。母亲笑笑,转身,横穿马路,走出不远,又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回头。她想再看一眼儿子,哪怕是背影。儿子却不见了。儿子像在逃离,逃离母亲的关切。(2)母亲很满足——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高大英俊,学生会干部,有奖学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并且她知道,儿子正在偷偷恋爱。她曾远远地看过那姑娘一眼,瘦瘦高高,和儿子很是般配。(3)可是今天她很想见儿子一面。今天,她有了充足的借口。老家人送她一小袋红薯,个儿大皮儿薄,脆生生地喜人。煮熟了,香甜的红瓤化成蜜,直接淌进咽喉里。母亲挑了几个大的,煮熟,装进保温桶,又在外面包了棉衣,然后骑上她的三轮车。儿子从小就爱吃红薯,一路上母亲偷偷地笑。她想,应该叮嘱儿子给姑娘留两个。(4)这是冬天,街上的积雪未及清理,就被车轮和行人轧实,变成光滑的冰面。家离学校约五公里,雪还在下,母亲头顶白花花一片,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雪花。她把三轮车在街角停下,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母亲再一次偷偷地笑了。(5)所以,她没有注意到开过来的一辆轿车。车子在冰面上滑行好几米才停下来。司机摁响了喇叭,母亲一惊,忙往旁边躲闪,却打一个趔趄,然后滑倒。她慌慌张张爬起,未及站稳,又一次摔倒。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她的脸被一块露出冰面的玻璃碴儿划开一条口子,已经流出了血。(6)司机吓坏了。他说,我得陪你去医院看看。母亲笑笑说,没事。司机说可是你的脸在流血……(7)在流血?母亲变了表情。果然,汽车的反光镜里,她看到自己流血的脸。她想这样的脸,怎么去见儿子呢?(8)司机看着母亲,好像除了脸上的伤口,她真的没事。司机便掏出两百块钱和一张名片。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他说,随时可打电话给我。(9)母亲一只手抱着保温桶,一只手推搡着名片和钱。突然她停下来,认真地对司机说,你真的想帮我吗?如果这样,能不能请你把这个保温桶转交给我的儿子……他在这个大学读书,他功课很好……(10)母亲指了指那座气派的教学楼,脸上露着骄傲的表情。(11)片刻之后,司机在校门口见到母亲的儿子,将保温桶递给他,说,你妈让我带给你的。男孩说,哦。眼睛紧张地盯着校园里一条卵石小路。小路上站着一位高高瘦瘦的长发女孩。(12)司机提醒他说,是煮红薯。你妈让你先吃一个,她说,还热着。(13)男孩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她人呢?(14)司机说,她横穿马路,我的车开过来,她一紧张,滑倒了,脸被划破一条口子,流了血。她不敢来见你,可能怕你伤心……她任凭身体跌上冰面,却用双手保护着这个保温桶,她嘱咐你现在就吃一个,她说,现在还热着……(15)男孩愣愣地看着保温桶,慢慢将它打开。那里面,挤着四五个尚存温热的煮红薯。它们朴实、土气,甚至丑陋,可是它们香甜、温热,就像老家的乡亲,更像母亲。(16)司机拍拍男孩的肩膀,说,她还没走。顺着司机的手指,男孩看到了风雪中的母亲。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似乎儿子看到了母亲的笑容,似乎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目光。母亲慌慌张张地上了三轮车,转一个弯,就不见了。母亲的头发,银白如雪。(17)男孩没有追上去。他知道母亲不会也不想让他追上去。可是他已决定,今晚,就回家看看母亲。他还会告诉女友,母亲并不是退休干部,她一直靠收废品供他读大学。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他的骄傲。13.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4.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2)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15.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16.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骄傲的红薯”有何妙处。五、(2021·广东佛山·一模)①工龄满四十年后,张郎中渐渐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想想也是,从十八岁跟老师学习诊脉起,天天替病人把脉,左右手的三个指头都把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走在大街上,随眼一望,熙来攘往的人流里,总有三五个人向他问好,不用说那都是让自己把过脉的人。他粗略算了下,这四十余年里,他至少替人把了两百万次脉!②要说这种倦怠,也是比出来的。小区里几个来往密切的要么退休了,要么办了内退,只要天气好,他们就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的水库里钓鱼。张郎中原本并不喜欢钓鱼,可老哥们儿那么热衷,又加上几次在小区相遇,哥们儿几个争相送他几条活蹦乱跳的优质鱼,张郎中就有些心动了。心动支配行动,不几日,张郎中便在一位好友的推介下,买回了一根价值不菲的鱼竿,只等一退下来便加入他们的行列。③退休前的一天,院长挂了个号,等门诊室里就剩下张郎中一人时,径直走进去,坐下,也不闲话,直接撸起袖子把手腕往桌上一放,说:“趁你还在医院上班,今天好好给我把一次脉。”④“院长不管什么时候需要我把脉,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张郎中忙不迭地张罗着替院长把脉。⑤“不。”院长接上话说,“你一旦脱下我们中医院的白大褂,我就是病入膏肓,也不会找你。”⑥张郎中望着院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⑦院长也望着张郎中,这才道出心里话:“那几个研究生光有理论水平,把脉还没入门,你要是不带他们一程,我这阴虚火旺恐怕吃再多的药也没有用。……”⑧张郎中__________________,院长见状,知道张郎中是铁了心要退休,再强留只会让彼此尴尬,便收回手臂,怅然若失地走了出去……⑨就这样,张郎中如愿办了退休手续,身如脱笼之鸟,将钓竿一拿,天天随老哥们儿一起去水库垂钓。⑩郊外的水库,山清水秀,天光云影,张郎中置身其间,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洗了一次,好不惬意,他分明已不再是一个郎中,而是寄情于山水的一位钓翁。⑪一日晚归,不想被一位老患者在小区门口截住了。老患者见了他像见了救星一样说:“张郎中,我可等到您了,您给我看看,我吃了二十多服中药,怎么一点儿效果也没有?”边说边掏出一张处方笺给他。张郎中接过来看了看,示意患者随他在路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来,然后替他把了一会儿脉,又看了一下舌苔。做完这些后,张郎中眉头紧锁,看来院长对他说过的话并不夸张,他只好将患者带到家中,给他重新开了一张处方,并交代了一些事项。⑫打这之后,张郎中钓鱼的激情直线下降,后来干脆不去了,赖在家里这里寻寻那里觅觅,连几本蒙着灰尘的线装药学书都翻了出来,扔得床头茶几上到处是书,爱洁净的老伴一边数落他,一边把他翻出的书又收归原处。可没过多久,他又把当年老师送他的《图解中医脉诊入门》《中医诊断基础学》等书和自己早年把脉坐诊的日记翻了出来。⑬一天深夜,老伴被说梦话的张郎中用脚蹬醒了,她一骨碌坐起来,只见张郎中正在说梦话:“你这是阴虚火旺……需要吃当归、川芎、黄芪……”⑭老伴揭开被子一看,原来张郎中右手在跟左手把脉。老伴笑了,将他推醒说:“你这病我能治……”⑮张郎中睁开眼,吃惊不小:“我的病你能治?你会把脉?”⑯老伴努了努嘴,示意张郎中看他的手,张郎中低头一看,忙将右手指从左腕上移开,苦笑着问老伴:“你说说我这病怎么治?”⑰“只要一味药,当归。”⑱张郎中若有所悟地望着老伴。⑲“我昨天已经打过电话,院长说今天一早他开车来接你回医院……”⑳“当真?”张郎中喜出望外。(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0年11期,作者:王生文,有删改)17.促使张郎中“倦怠”和“归来”的情节分别是什么?18.有人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槽施工方案怎么写
- 项目任务分配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生成物的检验技术与试题及答案
- 粮食储备的紧急调配机制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应对突发事件试题及答案
- 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煤炭批发商品牌建设与推广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全时期试题及答案
- 水利施工机械管理考核试卷
- 渔船自动导航系统考核试卷
- 束管监测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及岗位责任制
- 裸子植物课件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语文)科目考试题库(含历年重点题)
- 后勤管理安全生产培训内容122页PPT课件
- 直销人必备—目标与计划
- 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实验报告
- COMMERCIAL INVOICE 商业发票
- 永磁吸盘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
- 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总统国情咨文(中文版)
- 接待手册(范本)
- 还款证明(四种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