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赏析之意境分析型课件_第1页
中考古诗赏析之意境分析型课件_第2页
中考古诗赏析之意境分析型课件_第3页
中考古诗赏析之意境分析型课件_第4页
中考古诗赏析之意境分析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鉴赏意境分析1中考古诗词鉴赏意境分析1考点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课时目标1.了解并学会意境类古诗赏析的一般赏析步骤(答题格式)2.知道一般的提问方式2考点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课时目标1.了解并学会意境类古㈠谈谈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3㈠谈谈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4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意境与意象的关系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5意境与意象的关系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5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6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补充意象7补充意象7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柳絮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8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如: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如: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芭蕉9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芭蕉9大雁大雁春秋迁徙,所以常借此表达一种思念的感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0大雁大雁春秋迁徙,所以常借此表达一种思念的感情10

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燕子11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12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3“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14“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天明。”15“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

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6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7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乌鸦”系兴衰、思乡情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归鸦。如:《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18“乌鸦”系兴衰、思乡情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9“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

关于曲子的意象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华丽、浮华)之音___亡国之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20关于曲子的意象1.关山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5.梅花落——曲调名。南朝至唐的《梅花落》大都表现离愁别绪的情感。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21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行为类22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行为类23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4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提问方式:2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再现画面+概括景物特点+作者情感倾向25【答题步骤】再现画面+概括景物特点+作者情感倾向25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清新明丽孤寂冷清恬静优美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萧瑟凄凉深邃沉郁

26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26典型例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7典型例题 绝句二首(其一)27参考答案【步骤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2】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3】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28参考答案【步骤1】28适应性练习钟山即事王安石【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9适应性练习钟山即事29参考答案:【步骤1】山间的溪水在竹林中无声无息的环绕流淌,竹林边的花草也在浓浓的春意中默默地摆弄着娇羞柔美的身姿。在屋檐下对着钟山整整静坐了一天都没听见一声鸟叫,真是太幽静了。【步骤2】营造了一种幽静平和的气氛。【步骤3】表达了诗人悠闲和平、喜爱自然美景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30参考答案:【步骤1】30实战演练春日秦观【宋】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步骤1】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步骤2】描写了一幅清新婉丽雨后春景图。【步骤3】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惜春之情。31实战演练春日【步骤1】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课后作业《文科总复习》诗词鉴赏之实战演练32课后作业《文科总复习》诗词鉴赏之实战演练32中考古诗词鉴赏意境分析33中考古诗词鉴赏意境分析1考点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课时目标1.了解并学会意境类古诗赏析的一般赏析步骤(答题格式)2.知道一般的提问方式34考点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课时目标1.了解并学会意境类古㈠谈谈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35㈠谈谈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36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意境与意象的关系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37意境与意象的关系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5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38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补充意象39补充意象7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柳絮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40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如: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如: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芭蕉41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芭蕉9大雁大雁春秋迁徙,所以常借此表达一种思念的感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2大雁大雁春秋迁徙,所以常借此表达一种思念的感情10

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燕子43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4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45“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46“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天明。”47“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

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48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9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乌鸦”系兴衰、思乡情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归鸦。如:《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50“乌鸦”系兴衰、思乡情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1“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

关于曲子的意象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华丽、浮华)之音___亡国之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52关于曲子的意象1.关山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5.梅花落——曲调名。南朝至唐的《梅花落》大都表现离愁别绪的情感。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53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行为类54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行为类55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6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提问方式:2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再现画面+概括景物特点+作者情感倾向57【答题步骤】再现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