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件_第1页
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件_第2页
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件_第3页
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件_第4页
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1第二章电子商务概述学习目标

开篇导入了解:HTML、XML、ASP、JSP及PHP技术等Web开发技术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概念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IP地址及域名解析、Internet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电子技术与商务活动的结合,商务是核心,电子是工具。电子商务的实现与发展需要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成员在网络化、数字化世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Web开发技术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让学生清楚电子商务所需要的基础核心技术有哪些。第二章电子商务概述学习目标开篇导入了解:HTML、2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正在成为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一)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其余远程终端相连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3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主机为中心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主机为中心4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5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三代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第三代计算机网络6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演变的大致过程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演变的大致过程7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包括每个计算机相互独立,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集合系统。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1、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2、通讯线路3、网络协议(protocol)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8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9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功能:1、实现资源共享2、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3、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及可用性4、节省软、硬设备的开销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0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很多种,我们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区域、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来分类。四、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一)ISO/OSI参考模型(二)TCP/IP参考模型(三)常见的通信协议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1

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述(一)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互联网(Internet)又叫国际互联网。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的网络,是由最丰富、开放的、由成千上万个网络及上百万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计算机网络,是具有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12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nternet的概念1、网络互连Internet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网络互连”(internetworking),它把通信概念与网络技术的具体细节分开。用户可不必知道网络低层的细节,而使报文(data-gram)从源节点(源计算机)安全可靠地传送到宿节点(目的计算机)2、通用服务Internet的另一个主要概念是通用服务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nternet的概念13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特点Internet具有以下特点:1、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2、TCP/IP协议3、应用便利性4、Internet没有对网上的通信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Internet网上的功能、服务都是由用户开发、经营和管理的。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特点14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服务功能1、信息浏览(WWW)2、文件传输(FTP)服务3、远程登录(Telnet)服务4、电子邮件服务5、电子布告栏BBS(BulletinBoardSystem)6、信息查询7、网络会议(NetMeeting)8、博客(Blogs)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服务15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P地址和域名系统(一)IP地址系统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P地址和域名系统16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域名地址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域名地址系统(DNS:17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接入(一)PSTN拨号:过去使用最广泛(二)ISDN拨号:通话上网两不误(三)DDN专线:面向集团企业(四)ADSL:个人宽带流行风(五)VDSL:更高速的宽带接入(六)局域网共享上网(七)Cable-modem:用于有限电视电缆网络(八)无源光网络接入:光钎入户(九)无线接入:蓝牙技术(Bluetooth)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接入18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接入技术比较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接入技术比较19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应用(一)电子邮件(E-mail)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应用20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文件传输协议(FTP)(三)WWW(万维网)(四)远程登录Telnet(五)新闻组News(六)Internet电信(七)基于IP的视频业务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文件传输协议(FTP)21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五、Internet的商务战略价值1997年,法国的AlbertAngehrn教授针对互联网技术的商务应用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将互联网空间从商务视角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虚拟信息空间(VirtualInformationSpace,VIS)、虚拟沟通空间(VirtualCommunicationSpace,VCS)、虚拟交易空间(VirtualTransactionSpace,VTS)、虚拟配送空间(VirtualDistributionSpace,VDS),简称ICDT模型。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五、Internet的商务战22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ICDT模型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ICDT模型23第三节Web开发技术WEB技术结构第三节Web开发技术WEB技术结构24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一、HTML知识(一)HTML是什么HTML是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它是构成Web页面的主要工具,是用来表示网上信息的符号标记语言,是SGML的一个简化的实现。(二)HTML的特点和功能HTML语言作为一种标记性的语言,是由一些特定符号和语法组成的,所以了解和掌握是十分容易的。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一、HTML知识25第三节Web开发技术HTML文档格式第三节Web开发技术HTML文档格式26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技术简介人们期待着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描述任何逻辑关系的数据格式来统一电子数据的存储,从而不再因为数据格式的不统一而苦恼和困惑。目前,能够担当此任的就是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符号化语言)。(一)XML简介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专为Web应用而设计的,它是SGML(StandardGeneralizedMarkupLanguage)的一个优化子集。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技术简介27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的特点1、可扩展性XML允许使用者创建和使用他们自己的标记。2、灵活性XML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表示方式,使得用户的显示界面分离于结构化数据。所以,Web用户所追求的许多先进功能在XML环境下更容易实现。3、自描述性XML文档通常包含一个文档类型声明,因而XML文档是自描述的。不仅人能读懂XML文档,计算机也能处理。XML表示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的特点28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XML与HTML的区别1、信息提供者能够任意定义新的标签与属性名称。2、文件结构可以是任意阶层或者是负责的网状结构。3、XML不像HTML只有內建的样式,XML有样式表标准,称为可扩展式预言(XSL)。4、XML除了支持像HTML的简单连接,也提供了功能更强大的超链接。XML的超链接机制被定义为XML连接语言(XLink)与XML指标语言(XPointer)。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XML与HTML的区别29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ASP开发技术ASP(ActiveServerPages)称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是Microsoft开发的服务器脚本环境。(一)ASP工作原理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asp文件时,服务器端的脚本便开始运行,Web服务器调用ASP,用它从头至尾处理所请求的文件、执行脚本命令,并将Web页以HTML文件格式发送到浏览器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ASP开发技术30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ASP的功能1、处理用户以表单形式提交的访问请求;

2、直接操作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3、记录客户端相关数据信息;4、实现多个页面间数据共享;5、在应用中嵌入ActiveX,COM组件和JavaApplet。把以上这些功能综合起来,能实现网络信息处理和管理工作。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ASP的功能31第三节Web开发技术四、JSP技术(一)JSP概述JSP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其在动态网页的建设中有其强大而别特的功能,他主要用于创建可支持跨平台及跨Web服务器的动态网页。第三节Web开发技术四、JSP技术32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JSP技术特点1、将内容的生成和显示进行分离2、强调可重用的组件3、采用标识简化页面开发五、PHP技术PHP是一种在电脑上执行的脚本语言,主要是用途在于处理动态网页。PHP与微软的ASP颇有几分相似,都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语言风格有类似于C语言,现在被很多的网站编程人员广泛的运用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JSP技术特点33第三节Web开发技术ASP、JSP、PHP比较表第三节Web开发技术ASP、JSP、PHP比较表34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一、EDI的概述(一)EDI的概念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是为了满足商业用途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系统之间所进行的电子信息传输。通过EDI传递的商业文件,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文件格式,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便于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处理。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一、EDI的概述35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的特点使用EDI的优点:降低了纸张的消费;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EDI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通过EDI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具体特点如下:1、数据格式化2、报文标准化3、处理自动化4、软件结构化5、运作规范化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的特点36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与传真、电子信箱的区别从表面上来看,EDI也是传递文件,但是它与传真、电子信箱传递的文件有很大区别。1、EDI传输的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验功能。而传真、用户电报和电子信箱等传送的是自由格式的文件。2、EDI是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自动传输和自动处理,其对象是计算机系统。而传真、用户电报和电子信箱等的用户是人,接收到的报文必须人为干预或人工处理。3、EDI对于传送的文件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而传真、用户电报没有这些功能。虽然电子信箱具有一些安全保密功能,但它比EDI的层次低。4、EDI文本具有法律效力,而传真和电子信箱则没有。5、传真是建立在电话上,用户电报是建立在电报网上,而EDI和电子信箱都是建立在分组数据通信网上。6、EDI和电子信箱都建立在计算机通信网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的第七层上,EDI比电子信箱要求的层次更高。7、传真目前大多为实时通信,EDI和电子信箱都是非实时的,具有存储转发功能。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与传真、电子37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手工方式传递商业信息EDI条件下传递商业信息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手工方式传递商业信息38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EDI的分类根据功能EDI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订货信息系统(TradeDataInterchange简称TDI),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统,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2、常用的EDI系统是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FundTransfer,简称EFT),即在银行和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3、常见的EDI系统是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QueryResponse)。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4、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图形的自动传输。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EDI的分类39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根据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封闭式EDI2、开放式EDI3、交互式EDI4、以Internet为基础的EDI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根据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40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系统的构成EDI系统总体上来说分为五个模块:(一)用户接口模块(二)内部接口模块(三)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四)格式转换模块(五)通信模块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系统的构成41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EDI系统结构如图所示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EDI系统结构如图所示42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内容的构成EDI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三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依存、共同构成EDI的基础框架。EDI工作模型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内容的构成43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EDI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一)EDI的工作原理在EDI中,主要就是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处理过程。EDI参与者所交换的信息客体称为邮包。在交换过程中,如果接收者从发送者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包括在所交换的邮包中,则认为语义完整,并称该邮包为完整语义单元(CSU)。CSU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统称为EDI的终端用户。EDI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EDI的工作原理及操44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EDI信箱通信与交换原理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EDI信箱通信与交换原理45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的操作过程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的操作过程46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的操作过程举例EDI的工作过程(以生产企业为例):制作订单;发送订单;接收订单;签发回执;接收回执。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的操作过程举47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五、EDI的应用(一)商业贸易领域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五、EDI的应用48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贸易运输业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贸易运输业49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运输业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运输业50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通关自动化(五)其他领域EDI与MIS的关联图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通关自动化51【章节内容小结】本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子商务而编写的技术基础,其中大部分是计算机的网络的基础知识,具体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基础、Web开发技术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清楚Internet基本概念,掌握IP地址和域名系统,了解Internet的接入、Internet的应用及商务战略价值,熟悉Web开发技术,掌握EDI系统的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为后续了解电子商务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章节内容小结】本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子商务而52【实训安排】一、实训名称:Internet基本操作二、实训内容:1、电子邮件的使用;2、IE网页浏览器使用;3、电子商务网络资源的搜索利用。【实训安排】一、实训名称:Internet基本操作53作业思考题1、简述交易与电子交易的区别。2、电子合同订立的特性?3、电子货币的分类有哪些?目前主流的电子货币是什么?4、谈谈你对电子支付的理解,你认为电子支付在哪个行业的应用前景较好?为什么?实践论述题1、分类使用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网上银行支付、移动支付、储值卡支付说明目前在大学生生活中哪种支付方式最受欢迎?为什么?作业思考题54

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55第二章电子商务概述学习目标

开篇导入了解:HTML、XML、ASP、JSP及PHP技术等Web开发技术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概念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IP地址及域名解析、Internet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电子技术与商务活动的结合,商务是核心,电子是工具。电子商务的实现与发展需要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成员在网络化、数字化世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Web开发技术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让学生清楚电子商务所需要的基础核心技术有哪些。第二章电子商务概述学习目标开篇导入了解:HTML、56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正在成为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一)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其余远程终端相连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57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主机为中心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主机为中心58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59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三代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第三代计算机网络60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演变的大致过程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演变的大致过程61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包括每个计算机相互独立,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集合系统。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1、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2、通讯线路3、网络协议(protocol)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62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63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功能:1、实现资源共享2、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3、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及可用性4、节省软、硬设备的开销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64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很多种,我们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区域、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来分类。四、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一)ISO/OSI参考模型(二)TCP/IP参考模型(三)常见的通信协议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5

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述(一)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互联网(Internet)又叫国际互联网。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的网络,是由最丰富、开放的、由成千上万个网络及上百万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计算机网络,是具有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66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nternet的概念1、网络互连Internet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网络互连”(internetworking),它把通信概念与网络技术的具体细节分开。用户可不必知道网络低层的细节,而使报文(data-gram)从源节点(源计算机)安全可靠地传送到宿节点(目的计算机)2、通用服务Internet的另一个主要概念是通用服务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nternet的概念67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特点Internet具有以下特点:1、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2、TCP/IP协议3、应用便利性4、Internet没有对网上的通信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Internet网上的功能、服务都是由用户开发、经营和管理的。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特点68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服务功能1、信息浏览(WWW)2、文件传输(FTP)服务3、远程登录(Telnet)服务4、电子邮件服务5、电子布告栏BBS(BulletinBoardSystem)6、信息查询7、网络会议(NetMeeting)8、博客(Blogs)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服务69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P地址和域名系统(一)IP地址系统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IP地址和域名系统70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域名地址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域名地址系统(DNS:71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接入(一)PSTN拨号:过去使用最广泛(二)ISDN拨号:通话上网两不误(三)DDN专线:面向集团企业(四)ADSL:个人宽带流行风(五)VDSL:更高速的宽带接入(六)局域网共享上网(七)Cable-modem:用于有限电视电缆网络(八)无源光网络接入:光钎入户(九)无线接入:蓝牙技术(Bluetooth)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三、Internet的接入72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接入技术比较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接入技术比较73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应用(一)电子邮件(E-mail)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四、Internet的应用74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文件传输协议(FTP)(三)WWW(万维网)(四)远程登录Telnet(五)新闻组News(六)Internet电信(七)基于IP的视频业务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二)文件传输协议(FTP)75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五、Internet的商务战略价值1997年,法国的AlbertAngehrn教授针对互联网技术的商务应用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将互联网空间从商务视角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虚拟信息空间(VirtualInformationSpace,VIS)、虚拟沟通空间(VirtualCommunicationSpace,VCS)、虚拟交易空间(VirtualTransactionSpace,VTS)、虚拟配送空间(VirtualDistributionSpace,VDS),简称ICDT模型。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五、Internet的商务战76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ICDT模型第二节Internet技术基础ICDT模型77第三节Web开发技术WEB技术结构第三节Web开发技术WEB技术结构78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一、HTML知识(一)HTML是什么HTML是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它是构成Web页面的主要工具,是用来表示网上信息的符号标记语言,是SGML的一个简化的实现。(二)HTML的特点和功能HTML语言作为一种标记性的语言,是由一些特定符号和语法组成的,所以了解和掌握是十分容易的。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一、HTML知识79第三节Web开发技术HTML文档格式第三节Web开发技术HTML文档格式80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技术简介人们期待着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描述任何逻辑关系的数据格式来统一电子数据的存储,从而不再因为数据格式的不统一而苦恼和困惑。目前,能够担当此任的就是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符号化语言)。(一)XML简介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专为Web应用而设计的,它是SGML(StandardGeneralizedMarkupLanguage)的一个优化子集。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技术简介81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的特点1、可扩展性XML允许使用者创建和使用他们自己的标记。2、灵活性XML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表示方式,使得用户的显示界面分离于结构化数据。所以,Web用户所追求的许多先进功能在XML环境下更容易实现。3、自描述性XML文档通常包含一个文档类型声明,因而XML文档是自描述的。不仅人能读懂XML文档,计算机也能处理。XML表示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XML的特点82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XML与HTML的区别1、信息提供者能够任意定义新的标签与属性名称。2、文件结构可以是任意阶层或者是负责的网状结构。3、XML不像HTML只有內建的样式,XML有样式表标准,称为可扩展式预言(XSL)。4、XML除了支持像HTML的简单连接,也提供了功能更强大的超链接。XML的超链接机制被定义为XML连接语言(XLink)与XML指标语言(XPointer)。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XML与HTML的区别83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ASP开发技术ASP(ActiveServerPages)称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是Microsoft开发的服务器脚本环境。(一)ASP工作原理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asp文件时,服务器端的脚本便开始运行,Web服务器调用ASP,用它从头至尾处理所请求的文件、执行脚本命令,并将Web页以HTML文件格式发送到浏览器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三、ASP开发技术84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ASP的功能1、处理用户以表单形式提交的访问请求;

2、直接操作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3、记录客户端相关数据信息;4、实现多个页面间数据共享;5、在应用中嵌入ActiveX,COM组件和JavaApplet。把以上这些功能综合起来,能实现网络信息处理和管理工作。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ASP的功能85第三节Web开发技术四、JSP技术(一)JSP概述JSP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其在动态网页的建设中有其强大而别特的功能,他主要用于创建可支持跨平台及跨Web服务器的动态网页。第三节Web开发技术四、JSP技术86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JSP技术特点1、将内容的生成和显示进行分离2、强调可重用的组件3、采用标识简化页面开发五、PHP技术PHP是一种在电脑上执行的脚本语言,主要是用途在于处理动态网页。PHP与微软的ASP颇有几分相似,都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语言风格有类似于C语言,现在被很多的网站编程人员广泛的运用第三节Web开发技术(二)JSP技术特点87第三节Web开发技术ASP、JSP、PHP比较表第三节Web开发技术ASP、JSP、PHP比较表88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一、EDI的概述(一)EDI的概念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是为了满足商业用途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系统之间所进行的电子信息传输。通过EDI传递的商业文件,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文件格式,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便于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处理。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一、EDI的概述89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的特点使用EDI的优点:降低了纸张的消费;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EDI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通过EDI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具体特点如下:1、数据格式化2、报文标准化3、处理自动化4、软件结构化5、运作规范化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的特点90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与传真、电子信箱的区别从表面上来看,EDI也是传递文件,但是它与传真、电子信箱传递的文件有很大区别。1、EDI传输的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验功能。而传真、用户电报和电子信箱等传送的是自由格式的文件。2、EDI是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自动传输和自动处理,其对象是计算机系统。而传真、用户电报和电子信箱等的用户是人,接收到的报文必须人为干预或人工处理。3、EDI对于传送的文件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而传真、用户电报没有这些功能。虽然电子信箱具有一些安全保密功能,但它比EDI的层次低。4、EDI文本具有法律效力,而传真和电子信箱则没有。5、传真是建立在电话上,用户电报是建立在电报网上,而EDI和电子信箱都是建立在分组数据通信网上。6、EDI和电子信箱都建立在计算机通信网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的第七层上,EDI比电子信箱要求的层次更高。7、传真目前大多为实时通信,EDI和电子信箱都是非实时的,具有存储转发功能。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三)EDI与传真、电子91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手工方式传递商业信息EDI条件下传递商业信息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手工方式传递商业信息92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EDI的分类根据功能EDI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订货信息系统(TradeDataInterchange简称TDI),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统,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2、常用的EDI系统是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FundTransfer,简称EFT),即在银行和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3、常见的EDI系统是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QueryResponse)。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4、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图形的自动传输。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四)EDI的分类93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根据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封闭式EDI2、开放式EDI3、交互式EDI4、以Internet为基础的EDI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根据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94第四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二、EDI系统的构成EDI系统总体上来说分为五个模块:(一)用户接口模块(二)内部接口模块(三)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四)格式转换模块(五)通信模块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EDI)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