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_第1页
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_第2页
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_第3页
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_第4页
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污泥的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onofSludge§9-3污泥的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1主要内容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三、厌氧消化池的池型、构造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五、消化池的运行与管理主要内容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2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厌氧消化的微生物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31、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p353)由多种相互依存的细菌群来完成复杂的基质混合物最终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合成自身细胞物质。每一阶段各有其独特的微生物类群。水解发酵阶段: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CO2、H2。产氢产乙酸阶段:利用第一阶段的产物产生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产甲烷阶段:甲烷菌利用乙酸、H2/CO2、丙酸、甲醇等为基质,将其转化成甲烷,其中乙酸和H2/CO2是其主要基质。

1、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p353)由多种相互依存的细菌42、参与各阶段的m菌群(p354)水解发酵阶段细菌、原生动物和真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产氢产乙酸菌群和同型乙酸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甲烷菌(绝对厌氧菌)产甲烷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2、参与各阶段的m菌群(p354)水解发酵阶段细菌、原生动物5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甲烷发酵阶段是厌氧消化反应的控制阶段,因此厌氧反应的各项影响因素也以对甲烷菌的影响因素为准。

温度因素泥龄与负荷搅拌与混合营养与C/N比氮的守恒和转化有毒物质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

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甲烷发酵阶段是厌氧消化反61、温度因素温度与有机物负荷、产气量关系;

消化温度与消化时间的关系见;厌氧消化中的微生物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度的突然变化,对沼气产量有明显影响,温度突变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停止产气。根据采用消化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常温消化(10~30℃)、中温消化(30~35℃左右)和高温消化(50~55℃)。1、温度因素温度与有机物负荷、产气量关系;72、泥龄与负荷(p358)

负荷是决定有机物厌氧消化速率快慢的综合性指标,是厌氧消化的重要控制参数。负荷常以投配率表示(国内)(1)投配率:中温消化5~8%为宜。2、泥龄与负荷(p358)负荷是决定有机物厌氧消化8(2)有机负荷率可以较好地反映有机物量与m量之间的相对关系一定范围内,FV↑,消化速率↑。(3)泥龄(p358)(2)有机负荷率可以较好地反映有机物量与m量之间的相对关系(94、营养与C/N比(p358)

C/N=(10~20:1)可供消耗的碳素少,氮素养料相对过剩,则容易造成系统中氨氮浓度过高,pH↑,出现氨中毒。

碳素多,氮素养料相对缺乏,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消化液缓冲能力低。若C/N比过低原料C/N比过高4、营养与C/N比(p358)C/N=(10~2105、氮的守恒和转化硝酸盐被还原成N2存在于系统中;细胞增殖很少,很少的氮转化为细胞;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氮都转化为消化液中的NH3,消化液中的氮的浓度高于进入消化池的原污泥。5、氮的守恒和转化硝酸盐被还原成N2存在于系统中;116、有毒物质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这类物质被称为抑制剂。抑制剂的种类也很多,包括部分气态物质、重金属离子、酸类、醇类、苯、氰化物及去垢剂等。6、有毒物质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127、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有密切的关系,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消化过程和消化产物,不同的微生物要求不同的pH值,过高或过低的pH对微生物是不利的。甲烷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6.8~7.2,消化系统内必须存在足够的缓冲物质,即保持一定的碱度2000~3000mg/L(以CaCO3计),以中和产酸菌产生的过量酸。7、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厌氧微生13挥发性脂肪酸(VFA)

是消化原料酸性消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甲烷菌的生长代谢的基质。一定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过高的VFA会抑制甲烷菌的生长,从而破坏消化过程。挥发性脂肪酸(VFA)是消化原料酸性消化的产物,14三、厌氧消化池的池型、构造污泥的厌氧消化是污泥稳定处理最基本的方法。1、污泥消化设备的分类与构造(1)传统消化池:无搅拌,有分层现象,池容积利用率低,有浮渣层。(2)高速消化池:有加热、搅拌三、厌氧消化池的池型、构造污泥的厌氧消15高速消化池(浮动盖式)高速消化池(浮动盖式)16高速消化池负荷率:1.6~6.4kgVSS/(m3·d)搅拌:完全混合式加温:消化速率↑进料:连续;间歇停留时间:连续运行>10~15d高速消化池负荷率:1.6~6.4kgVSS/(m3·d)172、高速消化池池形与构造(1)池形圆柱形:蛋形:大型消化池(p362)(2)构造①污泥的投配、排泥及溢流系统2、高速消化池池形与构造(1)池形18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19②沼气的收集与贮存设备(p363)利用贮气柜调节产气量和用气量的平衡③搅拌机械法水力法污泥气法联合搅拌法(p363)②沼气的收集与贮存设备(p363)利用贮气柜调节产气量和用20

④加热1.池内直接加热:利用蒸汽直接加热,或池内盘管加热设备简单,热效率高;蒸汽管周围局部污泥过热,影响细菌正常活动,增加污泥含水率;盘管外壁结垢。2.池外间接预热:用热交换器或投配池在池外将新鲜污泥加热后送入消化池预热的是少量新鲜污泥,易于控制,是较理想的加热方法。但加热设备比较复杂。④加热1.池内直接加热:利用蒸汽直接加热,或池内盘管加21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水解酸化预处理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两级厌氧生物处理221、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两级消化原理:根据沼气产生的规律设计。目的:节省能量(节省污泥加温与搅拌的部分能量),能耗和电耗较低。特点:第一级:加热(33~35℃)、搅拌;第二级:不加热(20~26℃)、不搅拌(可视为污泥浓缩池用)。1、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两级消化原理:根据沼气产生的规律设计。232、两相厌氧生物处理(p371)根据消化机理设计。将厌氧消化的第一、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放在两个消化池中进行,使各自都有最佳的环境条件。改善厌氧消化条件,从而减少池容与能耗2、两相厌氧生物处理(p371)根据消化机理设计。将厌氧消化24设计参数:

第一相:n=100%;t停=1d处于酸性消化阶段(水解与发酵、产氢产乙酸阶段),第二相:n=(15~17)%;t停=6~6.5d处于碱性消化阶段(产甲烷阶段)

两相都需加热、搅拌。总容积小;加热耗热量少,搅拌能耗少;运行管理方便设计参数:25两相厌氧流化床工艺流程两相厌氧流化床工艺流程263、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不再进行碱性消化。这一阶段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的有机物,易于生物降解。COD去除率不高水力停留时间短,总体积小。3、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27五、消化池的运行与管理1、消化污泥的培养驯化2、正常运行的化验指标3、正常运行的控制参数4、消化池发生异常现象时的管理五、消化池的运行与管理1、消化污泥的培养驯化281、消化污泥的培养驯化(p371)(1)逐步培养法(2)一次培养法1、消化污泥的培养驯化(p371)(1)逐步培养法(2)一次292、正常运行的化验指标产气率沼气成分;投配污泥含水率:94~96%有机物含量:60~70有机物分解程度:45~55%脂肪酸:2000mg/L(以乙酸计)总碱度:>2000mg/L(以重碳酸盐计)氨氮:500~1000mg/L2、正常运行的化验指标产气率303、正常运行的控制参数新鲜污泥投配率;消化温度;搅拌;排泥;沼气气压。3、正常运行的控制参数新鲜污泥投配率;314、消化池发生异常现象时的管理(1)产气量下降(2)上清液水质恶化(3)沼气的气泡异常4、消化池发生异常现象时的管理(1)产气量下降32§9-3污泥的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onofSludge§9-3污泥的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33主要内容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三、厌氧消化池的池型、构造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五、消化池的运行与管理主要内容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34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厌氧消化的微生物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351、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p353)由多种相互依存的细菌群来完成复杂的基质混合物最终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合成自身细胞物质。每一阶段各有其独特的微生物类群。水解发酵阶段: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CO2、H2。产氢产乙酸阶段:利用第一阶段的产物产生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产甲烷阶段:甲烷菌利用乙酸、H2/CO2、丙酸、甲醇等为基质,将其转化成甲烷,其中乙酸和H2/CO2是其主要基质。

1、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p353)由多种相互依存的细菌362、参与各阶段的m菌群(p354)水解发酵阶段细菌、原生动物和真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产氢产乙酸菌群和同型乙酸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甲烷菌(绝对厌氧菌)产甲烷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2、参与各阶段的m菌群(p354)水解发酵阶段细菌、原生动物37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甲烷发酵阶段是厌氧消化反应的控制阶段,因此厌氧反应的各项影响因素也以对甲烷菌的影响因素为准。

温度因素泥龄与负荷搅拌与混合营养与C/N比氮的守恒和转化有毒物质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

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甲烷发酵阶段是厌氧消化反381、温度因素温度与有机物负荷、产气量关系;

消化温度与消化时间的关系见;厌氧消化中的微生物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度的突然变化,对沼气产量有明显影响,温度突变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停止产气。根据采用消化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常温消化(10~30℃)、中温消化(30~35℃左右)和高温消化(50~55℃)。1、温度因素温度与有机物负荷、产气量关系;392、泥龄与负荷(p358)

负荷是决定有机物厌氧消化速率快慢的综合性指标,是厌氧消化的重要控制参数。负荷常以投配率表示(国内)(1)投配率:中温消化5~8%为宜。2、泥龄与负荷(p358)负荷是决定有机物厌氧消化40(2)有机负荷率可以较好地反映有机物量与m量之间的相对关系一定范围内,FV↑,消化速率↑。(3)泥龄(p358)(2)有机负荷率可以较好地反映有机物量与m量之间的相对关系(414、营养与C/N比(p358)

C/N=(10~20:1)可供消耗的碳素少,氮素养料相对过剩,则容易造成系统中氨氮浓度过高,pH↑,出现氨中毒。

碳素多,氮素养料相对缺乏,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消化液缓冲能力低。若C/N比过低原料C/N比过高4、营养与C/N比(p358)C/N=(10~2425、氮的守恒和转化硝酸盐被还原成N2存在于系统中;细胞增殖很少,很少的氮转化为细胞;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氮都转化为消化液中的NH3,消化液中的氮的浓度高于进入消化池的原污泥。5、氮的守恒和转化硝酸盐被还原成N2存在于系统中;436、有毒物质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这类物质被称为抑制剂。抑制剂的种类也很多,包括部分气态物质、重金属离子、酸类、醇类、苯、氰化物及去垢剂等。6、有毒物质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447、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有密切的关系,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消化过程和消化产物,不同的微生物要求不同的pH值,过高或过低的pH对微生物是不利的。甲烷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6.8~7.2,消化系统内必须存在足够的缓冲物质,即保持一定的碱度2000~3000mg/L(以CaCO3计),以中和产酸菌产生的过量酸。7、酸碱度、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厌氧微生45挥发性脂肪酸(VFA)

是消化原料酸性消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甲烷菌的生长代谢的基质。一定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过高的VFA会抑制甲烷菌的生长,从而破坏消化过程。挥发性脂肪酸(VFA)是消化原料酸性消化的产物,46三、厌氧消化池的池型、构造污泥的厌氧消化是污泥稳定处理最基本的方法。1、污泥消化设备的分类与构造(1)传统消化池:无搅拌,有分层现象,池容积利用率低,有浮渣层。(2)高速消化池:有加热、搅拌三、厌氧消化池的池型、构造污泥的厌氧消47高速消化池(浮动盖式)高速消化池(浮动盖式)48高速消化池负荷率:1.6~6.4kgVSS/(m3·d)搅拌:完全混合式加温:消化速率↑进料:连续;间歇停留时间:连续运行>10~15d高速消化池负荷率:1.6~6.4kgVSS/(m3·d)492、高速消化池池形与构造(1)池形圆柱形:蛋形:大型消化池(p362)(2)构造①污泥的投配、排泥及溢流系统2、高速消化池池形与构造(1)池形50污泥处理-3厌氧生物处理课件51②沼气的收集与贮存设备(p363)利用贮气柜调节产气量和用气量的平衡③搅拌机械法水力法污泥气法联合搅拌法(p363)②沼气的收集与贮存设备(p363)利用贮气柜调节产气量和用52

④加热1.池内直接加热:利用蒸汽直接加热,或池内盘管加热设备简单,热效率高;蒸汽管周围局部污泥过热,影响细菌正常活动,增加污泥含水率;盘管外壁结垢。2.池外间接预热:用热交换器或投配池在池外将新鲜污泥加热后送入消化池预热的是少量新鲜污泥,易于控制,是较理想的加热方法。但加热设备比较复杂。④加热1.池内直接加热:利用蒸汽直接加热,或池内盘管加53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水解酸化预处理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两级厌氧生物处理541、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两级消化原理:根据沼气产生的规律设计。目的:节省能量(节省污泥加温与搅拌的部分能量),能耗和电耗较低。特点:第一级:加热(33~35℃)、搅拌;第二级:不加热(20~26℃)、不搅拌(可视为污泥浓缩池用)。1、两级厌氧生物处理两级消化原理:根据沼气产生的规律设计。552、两相厌氧生物处理(p371)根据消化机理设计。将厌氧消化的第一、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放在两个消化池中进行,使各自都有最佳的环境条件。改善厌氧消化条件,从而减少池容与能耗2、两相厌氧生物处理(p371)根据消化机理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