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题”课件_第1页
第66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题”课件_第2页
第66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题”课件_第3页
第66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题”课件_第4页
第66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6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文明的应激与扬弃反思的睿智创新的力量政策创新模式一、战后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危机,一片混乱,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充分暴露。

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借鉴

罗斯福新政借鉴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国家调控和干预)计划的有效性受到广泛重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引入计划因素是宏观经济中的鲜明特征。实施改善劳动人民处境的社会政策,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设扩展了社会福利的内容。

苏联:

计划经济体制

工业化的实现

社会主义高昂的建设热情

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国际威望的提升

东欧和亚非拉国家的榜样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VS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大为增强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一、战后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这次革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到80年代以更大势头发展。高技术群的出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以核能、太阳能技术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航天科技、生物工程、激光与纳米技术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增强资本主义国家改造社会的能力(2)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3)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4)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阶级构成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农民人数减少,技术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人数急剧扩大。(5)科技革命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6)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自主、创新、效率、竞争)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思潮1936年出版,标着者凯恩斯理论的成熟凯恩斯理论: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生活70年代的主要思潮,主张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在国内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

90年代的欧美社会思潮第三条道路亦称新中间路线,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罗斯福新政的继续艾森豪威尔“新共和党主义”路线:削减开支,平衡预算,扩大失业保险范围肯尼迪“新边疆”政策约翰逊“伟大社会”计划:实行长期赤字财政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里根“新保守主义”:实行大幅度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艾德礼国有化改革: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私人与国有企业共存的混合经济模式),于1945年(艾德礼政府)和1973年(威尔逊政府)掀起战后两次国有化高潮。撒切尔夫人去“国有化”改革: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国家干预,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货币主义政策戴高乐的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化改革: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强力干预与管理密特朗的“法国式社会主义”实验:扩大国有化向富人加税、向地方放权,国有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造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改革:保持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保护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同时实行若干社会保障和补偿制度,减少过于不公平的分配状况。日本“计划”式改革:国家有效干预经济,通过计划诱导与宏观调控推动日本现代化道路。注重人才培养、振兴科技和教育、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停滞通货膨胀

1243政府开支巨大货币供应增加基本矛盾依然经济危机依然70年代的幻灭经济滞胀(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A

1981年里根上台后削减个人所得税率,由原来的70%削减为50%,1986年以后进一步降到28%;资本利得税税率从28%降到20%,企业所得税率则从46%下调到33%。里根减税措施表明()A.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C.美国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

D.自由市场模式已取代政府干预模式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混合经济模式

战后美国的经济改革

美国在1980年里根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政策在1982年底开始奏效,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胀率得到控制,初步解决了“滞胀”问题,但也给美国留下了“三高”——财政赤字高、外贸逆差高、内外债务高等问题。

里根经济学(供应学派)——支持市场自由竞争、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降低政府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控制货币供给量以降低通货膨胀,主张平衡预算,反对赤字财政政策。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让市场来决定经济的自然发展,除了私有化以外,还缩小了某些机构的职能,减少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助。据此可知,当时()A.英国政府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B.撒切尔政府企图摆脱经济发展责任C.英国经济政策缺乏长期有效性

D.凯恩斯主义在英国受到强烈的冲击D

联邦德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倡导者路德维希·艾哈德博士,采用米勒·阿尔马克教授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来推动经济发展。下列各项,属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特征的是()A.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C.把平衡预算、偿还国债和消灭赤字作为政策目标D.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D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物价上涨了1倍”是属于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这种现象是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之一,“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是国家干预方式的继续,不会取得成果。(2020.1·浙江高考·23)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日本学者注意到这种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的是发展经济”。这种观点表明战后的日本()①政府积极推行微观调控政策②形成独具一格的市场经济模式③掀起了大规模的国有化浪潮④政府拥有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决策权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B(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A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四、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1经济运行机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02分配制度:建立“福利国家”0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04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05企业经营:“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重要的变化)11.定义:2.发展过程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过程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盛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影响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70年代初以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经济发展,供大于求,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面对危机,凯恩思主义失灵影响美英等国出现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使经济进一步发展3.评价:(1)进步性:(2)局限性: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表2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1950618785273348419552851061745279411965122311926910241161975239010582141341023119803712100801480011141——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1)趋势:①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②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③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④中国:快速增长。(2)原因: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②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③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④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社会政策:福利国家的建立2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②工人阶级的斗争和民主思想和意识的加强③资产阶级为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等目的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引发的社会问题;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历程①早期:罗斯福新政;②兴起:二战后;③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73危机后受挫但仍发展;④缩小规模:财政不堪重负,八十年代以后缩小规模;内容医疗保健、生育、孤寡养老、住房、失业及工伤保险、教育评价积极: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扩大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消极: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福利国家(2014·北京高考·41)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答案】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2016·全国Ⅲ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答案】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福利国家含义内容原因表现影响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为农业(第一产业)和制造业(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部务。第四产业为信息业。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③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①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②在国民经济中和就业人数中比重上升速度最快(三个最快:增长速度、产值、就业人数)①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提高经济竞争力②拓展了经济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③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31.时间:2.含义:3.原因:4.内容:5.特征:

6.评价:20C90年代(克林顿时期)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增长模式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②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经济知识化;经济网络化;经济全球化①积极:推动了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②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4(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2017·江苏高考·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2016·海南高考·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

1950年1970年

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AD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记录。美国经济学家乐观的认为,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国坚挺地位B.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为零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D.缩小贫富差距,避免财政赤字C

从1990——1996年,美国信息业的销售额增长达到8600亿美元。微软、英特尔等已经取代了三大汽车公司当年的地位。1996年,美国出口计算机系统设计、商用软件和程序编制等高科技服务就达48亿美元。据此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A.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B.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C.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D.放弃传统经济产业,加大新技术投资B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人民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经营者革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经营者革命”即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