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课件_第1页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课件_第2页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课件_第3页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课件_第4页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2021/7/261(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2021/7/261一、送别怀人诗2021/7/262一、送别怀人诗2021/7/262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2021/7/263黯然销魂者,——江淹《别赋》2021/7/263一、送别诗基本知识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2.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3.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2021/7/264一、送别诗基本知识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4.送别怀人诗常见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依依惜别的不舍与感伤,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3)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别后情境的想象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2021/7/2654.送别怀人诗常见情感:2021/7/265

送别诗的情感基调一般比较惆怅悲凉、伤感愁苦,但是也有一反伤感之情表达激励安慰、叮咛赞颂等昂扬向上的。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021/7/266送别诗的情感基调一般比较惆怅悲凉、伤感愁苦,但是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1)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2)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2017年海南高考题2021/7/26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2017年海南齐读三首送别怀人诗

关注标题和意象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2021/7/268齐读三首送别怀人诗

关注标题和意象赠汪伦南浦别

劳劳亭歌

5.标志: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2021/7/2692021/7/2696.常见意象2021/7/26102021/7/2610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折柳赠别2021/7/2611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折柳赠别2021/7/2611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2021/7/2612“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2021/7/26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2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饮酒泣别2021/7/2614问人间,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饮酒泣别2021/7/2614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2021/7/2615劝君更尽一杯酒,今宵酒醒何处,日暮酒醒人已远,2021/7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长亭饯别2021/7/2616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饯别2021/7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2021/7/2617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王实甫《长亭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2021/7/2618寒蝉凄切,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芳草惜别2021/7/2619离恨恰如春草,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芳草惜别2021/7/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2021/7/2620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2021/7/262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离恨恰如春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2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日暮伤别2021/7/2622日暮征帆何处泊?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日暮伤别2021/7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2021/7/262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念去去,千里5.送别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A.正衬: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B.反衬(以乐景衬哀情)。3.想象(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2021/7/26245.送别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2021/7/262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2021/7/2625喜见外弟又言别2021/7/2625二、试题演练2021/7/2626二、试题演练2021/7/2626[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题:(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2021/7/2627[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5~6题。(11分)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注】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即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2021/7/2628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5~6题。(11分)2021/BD5.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多采用想象,虚写别后之景。B.“青草瘴时过夏口”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在春天送别杨少府的。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之情。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表达了对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的愤愤不平之情。E.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之才类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

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即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2021/7/2629BD5.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解析:B.从第二句“若为秋月听猿声”中的“秋月”可知送别时是秋天,“青草瘴时过夏口”是诗人想象第二年春草初生之时,友人必被朝廷重用,那时友人要乘船经过夏口奔赴帝京。D.“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属无中生有。此处作者借典是为了劝慰朋友不要伤心自怨,不必像贾谊那样去作凭吊屈原的诗赋。2021/7/2630解析:2021/7/2630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必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慰朋友。(翻译)

②运用典故,把友人比作才子贾谊,以贾谊之才肯定友人之才华。(手法)③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总说)(每点2分)2021/7/2631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即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③北渚:《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湘君、湘夫人皆湘水之神,北渚即指湘水上的小洲。④“五两轻”谓风大。五两轻:过去有候风扇,用鸡毛做成,重五两,故楚人谓之五两。《淮南子》:“若统之候风也。”诗人这里用“五两”极言扬帆北去的南风之轻快。南风大,则北上之船航行甚速,南风虽大,然杨不得北返,故厌恶之。2021/7/2632送杨少府贬郴州①〔若为〕怎堪。2021/7/2632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明天,你将赴荒凉的谪戍之地(衡山与洞庭湖)了。在那里对着秋月,听到猿猴的凄清的叫声,怎么受得了!“猿声”突出了贬所环境的肃杀氛围,衬托出杨少府谪贬的凄苦,从侧面写出了杨少府愁怨情绪。2021/7/2633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2021/7/2633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诗人想象杨少府渴望北归而形成的一种反常心理。想象朋友看着贬谪之所依旧遥远,越发愁苦;当看到可以扬帆的南风很大(最适合北归)时,反而要产生厌恶情绪。前四句,主要想象杨少府在贬所的愁苦。2021/7/2634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前四句,主要想象杨少府在贬所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诗人想象明年即第二年的春天刚刚来到、青草初生之时,你必定要被朝廷重用,那时你乘坐的船经过夏口,船儿斩水劈浪,在白色的浪涛中驶出湓城而奔赴帝京。2021/7/2635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诗人想象明年即第二年的春天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诗人又引用贾谊的典故,劝慰杨少府不要过于伤心自怨,那汉代的才子贾谊虽曾贬谪长沙,但时间不很长久,因此你不必像贾谊那样去作凭吊屈原诗赋。2021/7/2636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诗人又引用贾谊的典故,劝慰杨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①客中过。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①〔况是〕何况是。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有人评价此诗较好地“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请结合颔联具体说明。2021/7/2637送魏万之京2021/7/2637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①客中过。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①〔况是〕何况是。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2021/7/2638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送魏万之(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的愁绪和谆谆告诫。(2)“鸿雁不堪愁里听”,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怅惘凄切,表现了离别的愁绪;(3)“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对方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2021/7/2639(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表现了诗(2)有人评价此诗较好地“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请结合颔联具体说明。(1)颔联中的“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是写景;(2)“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抒发忧愁情绪;(3)全联同时又叙述了旅途的孤寂,即叙事。2021/7/2640(2)有人评价此诗较好地“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请2021/7/26412021/7/2641(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2021/7/2642(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2021/7/261一、送别怀人诗2021/7/2643一、送别怀人诗2021/7/262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2021/7/2644黯然销魂者,——江淹《别赋》2021/7/263一、送别诗基本知识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2.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3.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2021/7/2645一、送别诗基本知识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4.送别怀人诗常见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依依惜别的不舍与感伤,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3)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别后情境的想象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2021/7/26464.送别怀人诗常见情感:2021/7/265

送别诗的情感基调一般比较惆怅悲凉、伤感愁苦,但是也有一反伤感之情表达激励安慰、叮咛赞颂等昂扬向上的。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021/7/2647送别诗的情感基调一般比较惆怅悲凉、伤感愁苦,但是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1)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2)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2017年海南高考题2021/7/264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2017年海南齐读三首送别怀人诗

关注标题和意象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2021/7/2649齐读三首送别怀人诗

关注标题和意象赠汪伦南浦别

劳劳亭歌

5.标志: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2021/7/26502021/7/2696.常见意象2021/7/26512021/7/2610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折柳赠别2021/7/2652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折柳赠别2021/7/2611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2021/7/2653“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2021/7/265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2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饮酒泣别2021/7/2655问人间,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饮酒泣别2021/7/2614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2021/7/2656劝君更尽一杯酒,今宵酒醒何处,日暮酒醒人已远,2021/7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长亭饯别2021/7/2657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饯别2021/7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2021/7/2658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王实甫《长亭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2021/7/2659寒蝉凄切,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芳草惜别2021/7/2660离恨恰如春草,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芳草惜别2021/7/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2021/7/2661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2021/7/266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离恨恰如春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2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日暮伤别2021/7/2663日暮征帆何处泊?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日暮伤别2021/7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2021/7/266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念去去,千里5.送别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A.正衬: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B.反衬(以乐景衬哀情)。3.想象(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2021/7/26655.送别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2021/7/262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2021/7/2666喜见外弟又言别2021/7/2625二、试题演练2021/7/2667二、试题演练2021/7/2626[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题:(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2021/7/2668[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5~6题。(11分)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注】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即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2021/7/2669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5~6题。(11分)2021/BD5.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多采用想象,虚写别后之景。B.“青草瘴时过夏口”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在春天送别杨少府的。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之情。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表达了对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的愤愤不平之情。E.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之才类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

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即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2021/7/2670BD5.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解析:B.从第二句“若为秋月听猿声”中的“秋月”可知送别时是秋天,“青草瘴时过夏口”是诗人想象第二年春草初生之时,友人必被朝廷重用,那时友人要乘船经过夏口奔赴帝京。D.“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属无中生有。此处作者借典是为了劝慰朋友不要伤心自怨,不必像贾谊那样去作凭吊屈原的诗赋。2021/7/2671解析:2021/7/2630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必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慰朋友。(翻译)

②运用典故,把友人比作才子贾谊,以贾谊之才肯定友人之才华。(手法)③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总说)(每点2分)2021/7/267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即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③北渚:《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湘君、湘夫人皆湘水之神,北渚即指湘水上的小洲。④“五两轻”谓风大。五两轻:过去有候风扇,用鸡毛做成,重五两,故楚人谓之五两。《淮南子》:“若统之候风也。”诗人这里用“五两”极言扬帆北去的南风之轻快。南风大,则北上之船航行甚速,南风虽大,然杨不得北返,故厌恶之。2021/7/2673送杨少府贬郴州①〔若为〕怎堪。2021/7/2632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明天,你将赴荒凉的谪戍之地(衡山与洞庭湖)了。在那里对着秋月,听到猿猴的凄清的叫声,怎么受得了!“猿声”突出了贬所环境的肃杀氛围,衬托出杨少府谪贬的凄苦,从侧面写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