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哲学史1、柏拉图1、柏拉图的理念论(简释,15分,07年)2、评述柏拉图的理念论(30分,08年)3、理念论(简答,20分,10年)4、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35分,11年)5、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35分,13年)6、简述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0分,14年)7、理念(名词解释5分,01年)8、理念(8分,02年)9、理念(12分,03年)10、简述柏拉图晚期对中期理念论的反省(20分,04年)11、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40分,05年)1、简释柏拉图的理念论(15分)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来自动同看’,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或理相”•“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用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待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奉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彳以关系.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育了理念型相.由于分育物和被分育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昔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育物只能在f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苻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挈仿”是一种技艺活动,季仿的复制品和被事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械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分有”和“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事仿理念而存在「拿仿"是一种技艺活动,季仿的复制品和被事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另的逻辑关系."分有‘和"攀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9J,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无造物主.“奉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拳仿”.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梅R而形成的普遍共和,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拿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奉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2、评述柏拉图的理念论(30分)1、理念:真正的实在。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变动不居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向巴门尼德的所主张的,存在’那样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苏格拉底所讲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但是,他又认为,概念并不想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仅限于道德的领域,概念也并不仅仅是思想的范畴,只存在于人的心中,而是独立地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柏拉图把这种概念称之为,理念'。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柏拉图所说的,真正的实在‘(也就是,理念')的根本标志就是永恒不变的、同一的,不能即是此又是彼得,因而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东西;那些变动不定的,既是这个又是那个,不能明确地表达出它的意义来的东西,就决不能是,真正的实在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柏拉图的整个体系中的。柏拉图的这种看法与他对数学和道德的研究特别有关。在他看来,数学上的命题都是绝对确定的,永恒不变的。数学的对象也具有这种本质特性,这些对象不可能在可感觉的客体中找到。所以,柏拉图首先是从数学那里发现他的,真正的实在的其次是道德。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善和恶是存在的,但不能在感知世界种找到,道德判断的客观真实性的基础是在观念之中,我们可以接近它们但不可能达到完善的道德观念。2、理念和事物:原型和摹本关于理念和我们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真实世界和幻影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吸取了,模仿说'并且提出了,分有说所谓模仿说,就是认为理念是原型,个别事物只是,模仿'原型而产生的,所以个别事物知只是其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所谓分有说是说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理念。依此类推,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是分有理念世界的结果。所以理念和具体事物既是有区别的,又是同
名的。但是,事物究竟怎样分有它们的的理念柏拉图自己也没有能说清楚。他认为,只要相信,分有'就是了,至于它究竟怎样,分有‘可以不必管它。理念除了作为原型为具体事物所分有外,柏拉图还提出,理念同样也是具体事物所要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也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柏拉图的,理念'与巴门尼德的,存在‘有共同之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并不像巴门尼德的存在那样是,唯一的‘,而是许多的,各类事物都有各类事物的理念。但是,理念和个别事物是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柏拉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是前后一贯的。在《国家篇》、《斐多篇》等对话中,人造物和自然物以及争议、节制、勇敢等美德和不正义、恶、丑等否定的品德都有相应的理念。但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肯定了数方面的、伦理方面的理念,而对自然物有否理念犹豫不决,对人造物有否理念未涉及,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一些无价值的食物,则否定它们有相应的理念。但在《蒂迈欧篇》中又回到《国家篇》等对话中的观点,因为在这篇对话中,他提出,巨匠'按照理念塑造万物,所以万物必有与之相应的理念。总起来说,柏拉图所涉及的理念大体上有这样几类:具体事物的理念,这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的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这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的和道德的理念,这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的最高的理念是,善柏拉图把善看做不仅是道德范畴,而且是本体论、认识论的范畴。善是最高的理念,也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善好比太阳,正像太阳使我们的感官看到事物世界那样,善使我们洞察理念世界。善是至高无上的理念,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真实的世界。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它理念所追求的目的,是宇宙的最高目的。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了一个目的论的体系。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3、理念的本质及其认识论根源:柏拉图的理念论把精神性的实体,理念’看做万物的本原,理念独立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人之外,理念世界是原型,是第一性的,是其决定作用的,而物质世界或具体事物世界则是第二性的,是由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这就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它和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正相对立。柏拉图企图从具体事物、从许多的个别之中寻求一般、共性,从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将是一个进步。科学、哲学是需要探求事物的一般、共性,也就是寻求事物的规律。但是,一般、共性绝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那种脱离了个别事物的理念;人们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一般,而应该从一般再回到个别中去。理念论的错误就在于把事物的一般概念绝对化,把它们变成了脱离具体事物并且限于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这就完全割裂了一般与个别,或者说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在柏拉图那里,十分明显地形成了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实际上,由于脱离了个别,柏拉图所说的一般已经成了一种空洞的、僵死的抽象,是和科学的规律背道而驰的,而和宗教的神却有着共同的本质。因此,柏拉图的对话中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他所谓的善的理念实质上正是神的别名,以善的理念为首的理念世界所构成的目的论体系域宗教神学是一脉相通的。3、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35分)L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他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他的基本观点是:理念形象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他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因此,他在个别的、可感事物之外设定里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他主张理念型相与个体相分。他的理念论综合了本源论和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2.从根本上说,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二者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表达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理念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而且他把需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一倍,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2)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许多问题上理念型相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东西,却不能据此肯定其理念;再如污秽之物也没有理念。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这种循环是普遍与特殊相分离造成的。4、简述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0分)柏拉图在其主要代表著作《理想国》中提出这样一个推理: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个推理:大前提:不同的认识能力与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小前提表达了以前和当时哲学家普遍同意的一个区分,即感觉和理智的区分。关于这句话的大前提,《理想国》里有这样的论证:知识在本性上与是者相对应;无知必然的归诸于非是者;意见总是对于某些东西的意见,而非是者不能归诸某一个东西,只能被当作无;因此,意见的对象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这些东西具有含糊的两重性,使人不能明确的知道它们中任何一个是或不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都是或都不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知识所知道的存在的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也就是说,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但也不完全是非是者;真正的是者是知识的确定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意见的对象是可感领域,知识的对象则是理智领域,可感的与可知的是两个分离的领域。5、理念(名词解释,8分)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1、理念(eidos),来自动词“看”(ide)原义为看到的东西。柏拉图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理念的译法强调了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了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2、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理念”其他的特征: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不变性和永恒性。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6、简述柏拉图晚期对中期理念论的反省(20分)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张志伟《西方哲学史》):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在这篇重要著作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打着批判”少年苏格拉底”的旗号•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了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对理念论的反思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意义,所以虽然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树,火、人等自然物存在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他却犹豫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更是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然而这样依赖•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于是,柏拉图对这个引起他不安的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恐怕陷入无底的谬说泥坑中而zhen灭"。第二,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这是柏拉图坚定不移的信念。至于怎样分有,他以前避而不谈,但是现在却不能再回避了。柏拉图承认,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即或是整体分有或是部分分有。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困难•因为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一完整性。如果一个理念整个地被许多同名事物分有,那就等于说一个理念同时整个地存在于许多个别事物中,这样就导致了理念同其自身的分裂•破坏了自身单一性。如果事物分有理念的一部分那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把同一理念肢解成很多部分了。不仅如此,在分有"大于"、"小于"、"等于"等理念时,还会出现非常荒谬的结论:分有"大于"的事物必须小于"大于"(因为它只是部分分有)♦也就是说,是"小于"使事物分有"大于",从而成为"大于"的。分有"等于"、"小于”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既然只能有两种分有式,而这两种方式多难成立,那么分有说本身是否成立呢,柏拉图感到左右为难。第三,关于理念被模仿的问题。在分有说遇到困难时,柏拉图又搬出模仿说来辩解。他说,所谓万物模仿理念,无非是说它们被造得类似理念。但是•这种辩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引出了新的麻烦。因为如果个别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也就类似个别事物。它们之间之所以类似(即有共同性),只能是由于分哟了同一个理念的结果。如此类推,第一个理念和事物类似是共同分有了第二个理念,而事物、第一理念和第二理念之间的类似还得靠分有第三个理念 所以,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列斯,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而且是永无止境的。第四,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父系问题。通过上述三个反思,柏拉图虽然已经感到把理念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存在"真是困难重重”,但他敏锐地指出,这些困难还不是最大的•真正"骇人听闻"的"巨大困难”是由此产生的两个严重后果。因为如果分有说和模仿说都不成立,历年世界和事物世界的联系就会割断,就会推出两个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首先,"美本身'善本身及其他我们认为自身存在的理念♦是不为我们所认知的。”本来是作为认识对象而设立的东西现在由于各处一域竟然无法认识它还有什么意义呢?其次,”如果神是最完美的主人,具有最精确的知识,那么,他作为主人不能统治我们♦他的知识不涉及我们或我们世界的任何事情。我们的权威不能伸展到神,我们的知识也不能知道神圣的事情。如此推论,神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柏拉图无疑是不会也不能允许上面这两个结论出现的。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
有两条路:一条是彻底放弃两个世界的理论,否定理念论的关键性观点-理念
与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另一条是坚持理念论的基本前提,作一些局部的修正。柏拉图虽然有勇于揭露自己学说弱点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精神,但是却无法放弃其哲学的基本观点,所以他选择了后一条路。他明确宣称:“如果一个人注意到这些及类似的困难♦便否认有事物的形式(即理念),不承认每个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总是同一的'决定性的形式,那么他的理智将无处落脚。他将完全毁坏进行诡辩的能力”。在他看来,产生矛盾的根源不在理念自身的分离,而在于对理念特性的认识•因此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思维训练,重新认识理念的特性及其关系O而拉窗在他的《巴匚后德》篇后半部'提出的八组假言推论和《智者》中建立了同种论。通过这些思辨性的讨论,柏拉图把思考的重心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移到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上来,企图修正某些观点,以摆脱理论上的困境。二、亚里士多德1、四因说(简释,15分,07年)2、实体学说(简答,20分,09年)3、柏拉图理念论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35分,11年)4、柏拉图理念论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35分,13年)5、四因(5分,01年)6、实体学说(18分,02年)7、实体(5分,04年)8、柏拉图理念论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40分,05年)9、实体(10分,05年)1、四因说(简释,15分,07年)“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他们受至U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2、实体学说(简答,20分,09年)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是专门研究“有”作为“有”的一种学问,而“实体”正是他所谓的“有”的中心,因而也就是他的第一哲学的核心。他认为,那根本的、非其他意义的、纯粹的“有”,必定是实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的最主要的共同特征或者说基本的含义是:它是一切东西的主题或基质、基础。这就是说,实体是客观独立存在的,而不是依赖于任何其他东西的。从逻辑上说,实体是助词,别的范畴、概念则是宾词,是表述它的,而它并不表述别的东西。所以,别的范畴是依赖于主题、只能存在于主题之中的。任何数量、性质、关系总只能属于主体,不能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究竟什么算是实体,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前后并不一致。一、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对实体作了第一和第二之分,所谓第一实体仅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指某个个体。所谓第二实体则是指个别事物所属于的(或者说包含了个别事物的)种或属。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对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作了比较分析。他认为,一切实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能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这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又认为,第一实体是最真实存在的东西,可以醉的当地被称为实体,因为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他一切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它们,或者是存在于它们里面”。这就是说,其它东西不过是用来说明它们,或者是依存于它们的。至于第二实体(种和属)虽然也是实体,但它们的实体性不如个别事物,因为它们是可以用来表达个体的,也就是称为判断或命题的宾词的。不过,亚里士多德又说,“属”和“种”才能说明第一实体“是什么”,其它只是说明第一实体的数量、性质、所在地、状态等等。所以,种和属仍然称得上实体。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看起来好像都表示某个不可分割的单一的东西,实际上并不然,因为第一实体所表示的确实是某个单一性的个别东西,但第二实体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具有某一性质的一类东西。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学说表明他把个别事物,把自然界看做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他还承认,实体是能有所变化的。由于实体自身的变化,因而同一实体在不同情况下会具有相反地性质,这种看法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是,亚里士多德实体说中的唯物主义观点是很不彻底的,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上,他的思想显得有些混乱。二、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又把实体说和“四因说”、“质料”、“形式”说联系起来。他一方面提出质料、形式以及二者的结合都是实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形式是最后的最根本的实体,是“现实的实体”。因为他认为,实体除了具有主体或基质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本质的含义。而规定一事物本质的东西不是质料,而是形式,因为形式是决定某物称为某物的真正原因,形式使某物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和特征。因此,形式较之质料、因而也较之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即个体)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形式才是第一实体。这样一来,亚里士多德就背离了个体是第一实体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而趋向于柏拉图式的唯心主义,因为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实际上也是指事物的本质,它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是同一个词。三、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还批评了以前的唯物主义者走入了歧途,因为他们无视无形的东西的存在,把质料只应用于有形的事物。他强调,在可感觉的有形的个别事物之外,在物理的实体之外,必然还有一个“无感觉实体”或“非感觉实体”,它与可感觉的物理本体(自然实物)不一样,是没有生灭变化的,因而也可称为“永恒不动的实体”,这个永恒不动的实体确实引起运动变化的根源,它就是“最初的那个东西",也就是“第一推动者”,也就是“神”。这里,亚里士多德又把神看做是最高实体。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是第一实体的思想与柏拉图的理念论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他的形式并不像柏拉图的理念那样只是一个与事物同名的东西,而是要由具体内容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形式也不像柏拉图的理念论那样构成一个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世界,他强调形式与质料相结合,因而形式就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所以,亚里士多德不像柏拉图那样完全倒向唯心主义,而是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摇摆。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学说,尤其是关于形式是第一实体的思想,是与他的四因说、潜能和现实的学说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构成了他的第一哲学的重要内容。3、柏拉图理念论及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35分,11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土多德在他的“第一哲学”中提出了关于实体的学说,关于四因说,形式质料说,以及关于潜能和现实的学说。这些学说是他在对希腊以前诸哲学家的学说,特别是对柏拉图的学说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虽然是柏拉图的高足,但并不墨守于柏拉图的体系。相反,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说:“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总是个别的存在,而个别事物绝不是由于有什么在它之外且与它相分离的理念的存在,然后存在的;换句话说,处在事物之外、与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决不能产生个别的事物。理念不仅不能解释事物的存在,而且理念本身的存在还有待于说明。他使出,凡是同一类的东西总有它们的共性(共相或一般),但是这种共性绝不是可以跟个别东西脱离开来而独立存在的。总是,因为理念并不是存在于与之相应的个别事物之中的,因此理念“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有所帮助”。第二,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说清楚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把历年说成是“模型”,事物是“模仿”或“分有”其理念而来的,这种说法是根本说不通的。因为酒精是什么东西使外在的理念对事物发生作用呢?事实上,不必要有什么理念作模型,事物照样能够存在或生成,事物根本不是“模仿”或“分有”理念来的。相反,用“模仿”或“分有”来解释事物会产生很多的混乱。第三,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按照柏拉图的学说,理念是永恒的,即没有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的。理念若为个别事物的原因(模型),那么,作为理念的摹本的个别事物也就不可能有生灭变化了。但是,个别事物总是有运动变化的,总是处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之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柏拉图所承认的。那么,不变的理念究竟如何能产生变化的事物呢?柏拉图的理念说无法解决这个矛盾。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缺少动力因,因而无法逾越理念和事物之间的鸿沟。此外,亚里士多德也批判了柏拉图派的理念数论,指出“数”和“理念”一样,都是不能和具体事物相分离而独立存在的。我们可以在思想上将事物的数量关系与事物分离开来,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思想上的分离不等于实际上的分离。总起来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他把理念看做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也就是说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当然,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没有把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4、四因(5分,01年)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一一“四因”说1、(1)质料因:解释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解释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特定的方式运动。(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解释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解释事物为什么要运动。2、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都属于形式,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形式因高于质料因。五、实体(5分,04年)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3、康德1、康德的认识论(15分,07年)2、什么是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康德为什么提出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15分,08年)3、康德的认识论(20分,09年)4、论述黑格尔辩证法与康德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35分,10年)5、康德认识论的主要观点(20分,11年)6、康德道德思想(35分,12年)7、评述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35分,14年)8、“人为自然立法”(5分,01年)9、评述康德的道德学说(25分,02年)10、评述康德的认识论(35分,03年)11、简述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的思想(20分,04年)12、“统觉”(10分,05年)13、“先天综合判断”(10分,05年)14、“现象”(5分,04年)十五、康德为什么要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他是如何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的?(30分,06年)1、康德的认识论(15分,07年)康德的认识论(KantianEpistemology)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据问题。康德承认知识的内容或材料来自感觉,感觉是对象刺激了人的感官以后产生的观念。知识是从感觉开始,从经验开始的康德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现象,本体属于人永远不能认识的范围。人的理性从本性上要求认识终极的无条件的东西。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高一级的综合能力,理性对经验进行最广泛的综合。理性的要求永远达不到目的,我们的认识永远是有条件的,是无止境的现象。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康德以自己的批判哲学为根据,对以前盲目追求绝对真理的"形而上学"体系作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过去的形而上学陷入以下三种假相: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断言心灵不朽;把世界当作给定的整体,作出种种不同的臆断;把上帝当作绝对的实在,肯定它必然存在。康德指出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是错误的推论,因为这是把作为一切认识的先天条件的自我当作对象,而这个先验的自我只是认识的主体,永远不可能成为认识对象;康德对三种不同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即本体论的论证、宇宙论的论证、目的论的论证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批判。康德认识论的特点在于他提出了从时空感性直观到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认识形式。他认为人类先天地具有这一套认识形式,才能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如果没有这套主体的认识形式,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这个看来似乎是荒谬的先验论,实际上比旧唯物论从哲学上说要深刻,从科学上说要正确。近代科学已经证明,认识并不象旧唯物论所理解那样,是一种从感觉、知觉到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单线简单过程。不是那种被动的、静止的、镜子式的反映。二、康德的著作归纳概括起来可以用以下四个问题来表示:1、我能认知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希望什么?4、人是什么?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正是康德认识论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因果律方面,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与假言命令,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他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二、什么是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康德为什么提出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15分,08年)1、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要提出先天综合判断?德国康德用语。指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又能提供真实知识的判断。他认为先天综合判断不是来自经验而独立于经验,甚至独立于感官的一切印象的判断,如“2+2=4",“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等。先天判断有严格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后天判断是不独立于具体经验与感官印象,而是从感官经验中来的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重的物体是要往下坠落的”等。后天判断不具有严格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判断。分析判断指宾词概念包含于主词概念之中的判断,如“一切物体都是有广延的”,这种判断只是把主词已包含有的宾词意义分析出来,通过判断对主词所含意义无所增益,所以又叫做“说明的判断”。综合判断指判断中宾词与主词有联系,但宾词内容不包括在主词之中的判断,如“物体是有重量的”,通过这种判断把宾词意义包含在主词之中,增加了主词的含义,扩充了知识,所以叫做扩充的判断。前两种判断与后两种判断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判断的功能,如把这四种判断分别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四种判断:(1)先天分析判断(2)后天分析判断(3)先天综合判断(4)后天综合判断。认为先天分析判断是唯理论的判断,有必然性,但不扩充知识;后天分析判断不能成立;后天综合判断是经验论的;后天综合判断是经验论的判断,可以扩充知识,但没有必然性;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既有必然性,又可以扩充知识,是他所发现的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认识论基础。还认为先天综合判断可以解决他提出的三个知识的主要问题,即数学是否可能,如可能,如何可能?自然科学是否可能,如可能,如何可能?形而上学(哲学)是否可能,如可能,如何可能?因为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是知识的基础,所以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他认为数学中的7+5=12,两点之间的直线式最短的线;自然科学中的事物之发生必有原因,在运动中的物质的量并无增减;哲学中的宇宙必有一个开端或宇宙无开端都是综合判断。这些判断是否先天综合判断问题就是数学、自然科学、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也是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否可靠的问题。经过他的研究,认为先天综合判断所必需的先天形式与后天经验这两个因素,数学与自然科学可以满足这两个要求,因而它们是可能的。认为在他以前的各种形而上学体系,在说明上帝、灵魂、宇宙时没有经验材料,因而其判断不是先天综合判断,这种知识是不能成立的。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目的是要解决知识的问题、认识的问题,解决知识本身是否可能,能不能认识世界以及在认识世界时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解决科学知识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康德认为以前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没有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就断言人的理性可以完全认识事物,或者断言人的经验可以认识事物是缺乏根据的,所以他提出要考察人的认识有多大的能力。康德不是去批判反对唯物主义的倾向,而是批判理性,给理性划定范围,形成了一整套的先验论。三、评述康德道德思想(35分,12年)康德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纯粹理性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制约,因而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由的意志,才能自觉自主的行善,被迫的和为外在目的而为的并不能算作行善。自E&决的纯粹理性以自身为目的,这样的纯粹理性只能是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对“自由意志”的深化,自由意志是以善良意志为目的的,因为否则的话,即使它做了趋善避恶的选择,也不是自由的选择,因而只有以善为目的,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善良意志通过绝对命令实现道德自律。绝对命令以直言句表达,没有条件句。任何行为规则都是主观的,都是我自己的判断为依据,但我的判断必须符合理性的普遍要求,即以此行为的合理性为自身的目的,我的规则同时也就成为普遍规律。这样,绝对命令就有了合理性、普遍性和自足性,因此它是理性的自律。为了达到至善,除了绝对命令以外,还要辅之以道德公设,帮助人们培养向善的勇气,这样的公设有三:其一是意志自由,其二是灵魂不朽,其三是上帝存在。康德的道德学说以理性自律为基础,体现了启蒙以来的时代精神,凸现了主体的能动意识,从思辨理性的高度概括出了时代的精华。然而另一方面,康德的道德学说具有极端形式主义的特点,在实践中往往是软弱无力的。四、评述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35分,14年)1.二律背反(康德)在康德哲学中,指两项原理对同一主题进行论证,其论证是矛盾的,但都是可以证明是正确的;或者两个前提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二律背反的理论提出了理性思维中有矛盾的问题,但没有提出矛盾双方的统一与转化,并认为“有限”“无限”“简单”“复杂”这些说明现象界的知性范畴来说明自在之物是错误的;又认为自由与作为最初原因的上帝是属于自在之物的,而自然界则具有必然性,不能从必然性证明上帝存在,因而“自由”与“必然”“有上帝存在”与“没有上帝存在”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从而调和了矛盾。《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宇宙论的四组二律背反,《实践理性批判》提出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判断力的二律背反。五、“人为自然立法”(5分,01年)“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哥白尼革命”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一般把事物之间的普遍必然联系称为法则,而康德说,这些普遍必然性不是事物固有的,而是知性范畴具有的。经验知识一方面依赖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依赖知性范畴的整理,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这样就达到了“知性为自然立法”。康德以人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认识论,弘扬了人本主义精神,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6、评述康德的认识论(35分,03年)康德为了解决当时的知识合法性问题,及哲学合法性问题,提出了在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转向”,即把先前的从客观到主观的思想转变为从主观到客观的思想路线。这条路线的出发点是,认为在人的感性直观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的范围,凡人经验所及,皆属于现象范围。人的认识来源于先天的认识形式和后天感性质料的结合。这种结合经历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依次形成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形而上学知识。在感性阶段,认识的先天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结合经验直观质料分别形成几何学和代数学知识。在知性阶段,认识的先天形式是知性纯概念,结合感性对象形成自然科学知识。理性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要求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获得关于整个世界的绝对无限的认识。但理性自身没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范畴,用认识有限对象的知性范畴去把握无限对象,必然陷入矛盾,因此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康德的先验论是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的调和,他一方面强调人类的认识形式是先验的,另一方面又说,主观形式只有在被运用于感觉材料时才有效。康德的认识论体现了启蒙时代的人本主义精神。在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基础上,康德一方面强调认识起源于经验,另一方面更认为,唯有理性认识才有必然性,这样就达到了“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效果。七、简述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的思想(20分,04年)康德为了解决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而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一种是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的宾词蕴含在主词当中,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知识,经验知识属于综合判断,宾词不包含在主词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知识必有两个来源:感官提供的后天质料和头脑中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具有这种特征的判断称为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的命题可以分为三类:数学命题、自然科学命题、形而上学命题。八、“统觉”(10分,05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康德的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重要概念。G.W.莱布尼兹于17世纪首先使用这一术语,莱布尼茨的统觉是指人对其自身及其心灵状态的认识。康德不同意莱布尼茨对统觉概念的理解。认为他混同了感觉与理智认识的根本区别。康德指出:为了得到关于包括人的自我在内的任何特殊存在的知识,感觉与理智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康德把"统觉"理解为一种纯粹理智的认识形式,认为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的统一功能,由它建立起"对象’的客观性。康德认为自我意识的绝对统一性是一切客观性的最高条件。因为,凡是不能统摄在自我意识统一性之下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对
象,对象意识绝对地受自我意识统一性的制约。康德又把这种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叫做统觉的先验的统一。在康德看来,统觉的统一性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统觉的统一就其自身来说,是分析的,即“我是我"。然而分析的统一以综合的统一为前提。因为,如果知性不是关联著感性杂多来进行它的活动。如果主体对於自我统一性的意识不是表述在知性的综合之中。那末"我是我"这个分析命题也是得不到的。知性的这种综合活动。即统觉的综合的统一,它的分式是"我思维这些表象"。九、“先天综合判断”(10分,05年)康德指出:知识分为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纯粹知识是由先天综合判断得来的。如数学命题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借助于直观,例如借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德国哲学家I.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指谓项不是从主项分析出来的、但又必然地和主项联结着的判断。也就是指既增加新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康德断言,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这类判断构成的。如数学命题: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借助于直观,例如借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又如几何学命题:两点间直线是最短的线,主项中“直”的概念不包含量,只包含质,因此“短”这个量的概念不能从主项分析得出,只能由直观加上去,但是这个命题又公认为普遍有效的。又如自然科学命题,每个发生的事物都有其原因。“原因”指与发生的事物不同的某种东西,不包含在主项里;但是每个发生的事物又必然有原因,这种必然性完全不能从经验得来,是以先天知性概念为依据的。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十、“现象”(5分,04年)在康德哲学中,“现象”与“自在之物”相对,是指在直观中对人呈现的东西。凡人经验所及,皆属现象范围,但并不是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指一种主观表象。这种表象由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形式,但它不反映自在之物的性质,而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心理状态。十一、康德为什么要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十一、康德为什么要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30分,06年)1.在1781年发表的《纯粹理性批判》战来自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英国经验论,他是如何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的?中,康德指出,形而上学面临的最大挑并指出造成哲学危机的根源是:1.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2.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的原则是纯理性的,因此不能被任何来自经验的怀疑论所检验;3.形而上学完全不受经验指导,而完全依靠单纯的概念。但理性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而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也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2.那么,形而上学如何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康德反思了数学领域几何学的诞生和科学领域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哥白尼革命。认为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革命的共同点是这样一个变化,即把从客体到主体的思想路线转变为从主体到客体的。客体即科学研究的对象,主体即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概念。过去根深蒂固的观念是:科学的性质是因它所研究的对象所决定的,科学的原则、概念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对象的固有的客观性,现在康德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设想人的直观能力先于直观对象,并且决定了它所能够直观到的内容,不仅如此,人的概念对直观内容作出进一步判断,形成经验知识。人的纯粹直观能力和概念都是先于、独立于外在对象的,按照他们来认识对象即是康德所谓的“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康德用来表示这种知识的一般术语叫“先天综合判断”。这种哲学研究上主客体换位方式的变革,康德称之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四、黑格尔1、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评述(30分,07年)2、简述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15分,08年)3、评述黑格尔辩证法与康德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35分,10年)4、黑格尔辩证法(20分,13年)5、简述黑格尔辩证法,试说明黑格尔辩证法与古代辩证法的根本区别(30分,01年)6、比较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与黑格尔以前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说明他们的联系与区别(25分,02年)7、“自在自为”(5分,04年)8、简述黑格尔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思想(30分,04年)9、简要评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30分,05年)10、黑格尔辩证法述评(50分,06年)1、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评述(30分,07年)3.试述黑格尔对辩证法的贡献。辩证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初显现是古希腊朴素的辩证法。古代哲学家从经验直观中体会到了世界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抽象出了最初的辩证思想,但是此时的辩证法还处于直观猜想阶段,具有朴素的自发性。15-18世纪的哲学以形而上学的方法为指导,“辩证法”成了指称经院哲学烦琐论证的贬义词,这种状况直至康德提出了宇宙发展的辩证思想,才打破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黑格尔继承发展了康德的思想,成为了辩证法思想史上第二个形态的代表。黑格尔从唯心主义思辨出发,对辩证法作了两种规定:一是指概念思维的矛盾发展,一是指对象自身的矛盾。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小逻辑》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自觉地表述了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把辩证法提升为思维的普遍规律,制定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内容,用辩证法总结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类的历史,所以黑格尔是哲学史上对辩证法作出全面叙述的第一个哲学家,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最主要的贡献。二、简述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15分,08年)3、评述黑格尔辩证法与康德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35分,10年)4、简述黑格尔辩证法,试说明黑格尔辩证法与古代辩证法的根本区别(30分,13年)5、比较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与黑格尔以前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说明他们的联系与区别(25分,02年)6、“自在自为”(5分,04年)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专门术语。用以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自在”即潜在之意,“自为”即展开、显露之意。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在自在阶段,自身包含的对立面尚未展开,表现为存在、客观性;到自为阶段,表现为本质,潜在的区别和对立、斗争得以显现,概念达到映现;最后发展到概念阶段,思维征服、统一了存在,绝对理念就成了自在自为的、最真实的东西。存在是“自在的”、“潜在的”本质,本质是“自为的”、“展开了的”存在。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前面较低的概念就是“自在的”较高概念,而较高的概念则是“自为的”较低概念。存在是同一个东西的“自在”,而本质则是它的“自为”。存在是本质的内容和现象,本质是存在的真理。从存在到概念的发展就是同一个东西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是由非真理性到真理性、由不真实到真实、由直观多样性到多样性统一、由表面现象到深刻本质的过程。黑格尔关于概念由“自在”到“自为”发展过程的叙述以唯心主义歪曲的形式表达了包括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性,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因素。由于在黑格尔哲学中同一个东西从“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的发展是由存在到思维的转化和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因此“自在”与“自为”可引申为自发与自觉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就用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两个名称代表无产阶级政治成熟程度的两个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自己的历史使命,就由自在阶级发展成为自为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就由自发阶段进入到自觉阶段。七、简述黑格尔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思想(30分,04年)5、近代经验主义(+唯理论与经验论)1、简要介绍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5分,08年)2、评述西方近代经验论的认识学说(35分,09年)3、简述西方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20分,14年)4、简要评述近代经验论的基本观点(20分,04年)5、洛克关于观念及观念起源的思想(20分,12年)6、休谟因果关系(20分,13年)7、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20分,11年)8、评述洛克的认识论(30分,01年)9、简述洛克的观念学说(20分,03年)10、培根“新工具”(5分,04年)11、笛卡尔“我思故我在”(12分,03年)12、笛卡尔“我思故我在”(10分,05年)13、笛卡尔“天赋观念”(5分,04年)14、斯宾诺莎的“实体”(5分,01年)15、论述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并列举他对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影响(对费希特与黑格尔)(35分,03年)16、莱布尼茨“单子”(10分,05年)17、经验论和唯理论(8分,02年)18、唯理论和经验论(10分,05年)十九、经验论原则的实质是什么?并评述从洛克经贝克莱到休谟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30分,06年)1、简要介绍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5分,08年)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二、评述西方近代经验论的认识学说(35分,09年)经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他们都承认知识和观念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尽管他的对经验的理解很不相同。正是在这个原则下,他们形成了反对理性主义的一致立场,属于同一哲学派别。在认识论上,培根是一个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者,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认为要“命令自然”就先要服从自然认识自然。他制定了经验主义归纳法,认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基于实验的对于外物的感官知觉是人的认识的起源点。要求把经验能力与理性主义结合起来,既要收集丰富的感觉材料,又要对之进行理性加工,他设计了“三表法”,重视方法研究。在自然观上,霍布斯断言物体的基本属性是“广延”即占空间性,每一有广延的物体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的全体也就是有这样的物体构成有广延的物体也就是实体,也就是思维活动的主题。他认为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所谓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他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断言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而感觉是由外物和感官的机械作用产生的。他认为我们有相类知识:感性经验知识和理性的推理知识。洛克的基本立场是唯物主义的,但其中也杂有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成分。提出了“白板说”,力避天赋原则和天赋观念学说,断言心灵是一块白板,既没有天赋的思辨原则,也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来源于后天经验的。我们的经验有两类:一是外部感觉经验,二是内部反省经验,借此,我们获得简单观念;我们关于事物的广延、形相、动静、数目等“第一性质”的感觉观念在事物中有其原型,关于事物的色、声、香、味等“第二性质”以及其他如“痛”等第三性质的感觉观念在事物中并没有原型,而只是借助于第一性质使人心中产生这些观念的能力,心灵对简单观念加以结合、并列和抽象,由此而得到复杂观念和抽象观念。我们的认识只能达到事物的“名义本质”而不能达到事物的“实在本质”。我们的知识是缺乏而稀少的,概念性的意见是我们生活的指南,信仰不能反对理性,但可以高于理性。贝克莱宣布他的哲学的宗旨和意义只在于证明上帝的存在和非物质性,灵魂的自然不灭性以及物质是虚无,抽象的概括观念的原则是各门知识中错误的主要来源,感官和本能是人类知识的第一原
理。断言人类知识的对象就是由感觉和反省而得到的各种观念,一切事物都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和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事物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是不可分离的,它们都只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事物本身不具有能动性,因而不能成为我们心中观念的原因,也就是没有意义的。所谓“因果联系”就是上帝设定的“感觉符号的关系”。休谟在哲学上从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出发而走向不可知论。他断言人心中的知觉分为两类:观念和印象。既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也没有什么反省观念,一切观念都是感觉印象的摹本,都起源于感觉印象;人类理智的全部对象分为两类,即“观念的关系”和“事实”,对于观念的关系,我们由直观或推论而发现其确然性;对于事实,我们只能通过感觉经验而得到概然性的判断;我们既没有物质实体自然存在的知性,也没有精神实体(心灵、上帝)必然存在的知识;我们所假设的因果必然联系观念,只是我们经验到的对象与对象的恒常会合,是我们心理习惯的产物;习惯是经验推论的最后原则。2、简述英国经验论的发展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其中培根哲学具有较强的过渡性质,霍布斯也不是纯粹的经验论者,因而我们主要讨论三位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洛克哲学的目的是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他认为在知识领域存在种种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要满意地解决人心所爱好的各种研究,其第一步就是考察我们自己的理智,看看它们适合研究的事物是什么东西。”而洛克考察理智的方式是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感觉经验。贝克莱是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意识到了其哲学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的后果,不仅会动摇宗教信仰的基础,也对科学不利。所以他便对洛克的经验论思想进行了一番改造,而且别出心裁地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在贝克莱看来,洛克哲学中的矛盾为怀疑主义和无神论留下了可乘之机,不仅对宗教信仰,而且对科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他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清楚洛克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以经验论的方式论证上帝的存在,为信仰而服务。休谟是英国近代哲学中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他与贝克莱一样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不过他在经验论上比洛克和贝克莱更彻底,合乎逻辑地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罗素称他是英国经验论的“逻辑终局,”康德则认为“自从有形而上学依赖,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休谟的怀疑论思想不仅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了困境。休谟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域洛克甚至于笛卡尔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在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如何为止确定可靠的基础。他继承了洛克的思路,并且比洛克更加深入,主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性”的研究。在休谟看来,哲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因为人性乃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所有的科学都或间接或直接地域人性有关,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人,因而“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的解决。”至于如何来研究人性,休谟
明确指出:“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惟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对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惟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在经验和观察上”。《人性论》有一个副标题--“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这表明休谟贯彻的是经验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休谟的怀疑论不仅使唯理论而且使经验论陷入了绝境。他把直至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念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事实的只是。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是先天的知识,因为它们与外部事物无关,因而只要符合逻辑就不会有问题。事实的只是却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这类知识所依据的是因果观念,由于因果观念不能来源于理性本身而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经验却也不可能告诉我们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因果观念不过是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多次重复之后在我们心灵里引起的主观联想,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因果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关于事实的知识是或然的。这样一来,唯理论的理想--从理性固有的原则推演人类的全部知识--终于破灭了:理性自身中的知识只与自身有关而与外部事物无关,因而这样的知识虽然具有普遍必然性,但是被限制在了极其狭小的范围之中。同样,经验论的理想也终于破灭了:从培根开始,经验论者的目的是通过经验归纳法为科学知识寻求根据,然而休谟却证明,经验的确是关于外部事物的只是的基础,然而这类知识由于以经验为基础,所以归根到底是或然的--感觉经验是个别偶然的,即使重复一万次,经验也是经验,不可能产生普遍必然性。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问题上的争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正是在休谟怀疑论的启发之下,康德走上了批判哲学的道路。3、洛克关于观念及观念起源的思想(20分,12年)四、休谟因果关系(20分,13年)休谟坚持人们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研究因果性的问题。他认为在经验中,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是从对象间的某种关系得来的。首先,人们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接近关系,因此只有在时间上和学问上接近的东西才能相互作用,其次,人们看到两个对象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因先于果,果接续因,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是我们形成两个对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但还不能由此提出一个完善的因果性观念,即两个对象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观念即对象总是特殊的、各别的。我们从经验中最多只能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接近或接续关系,但是,我们永远看不到它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即必然联系,看不到原因中存在着某种必然产生结果的能力。休谟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人们之所以觉得因果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是因为这种观念是从对象的恒常会合中引出来的,是对象恒常会合在人心中形成的一种习惯。休谟的因果观:休谟曾把人类所有的知识划分为两大类,即关于“观念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和关于“实际的事物”方面的知识。他提出,几何、代数、三
角等数学学科提供的是前一种知识,这类知识只关系到观念自身的关系而与外部事物无关,所以只要它们与自身相符合就是真理,因而是“必然的知识”;物理学等各门自然科学提供的是后一种知识,它们是“或然的知识”,不论真理性有多大,也不如关于观念的知识的真理性明确。他认为关于实际的事物的认识的获得最后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的,但他否认人们所具有的因果观念的实在性,把因果观念的获得看做完全是人为的,并不具有客观基础。他的理由是:人们并没有关于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印象(感觉)或作为原因的事物应该具有的“能力”的印象。他用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不能被直接感觉到做理由,来否认因果性知识的确实性。关于因果观念的形成问题,休谟提出,人的因果性观念完全来自实际感觉经验中对“相似性”例证的观察:当看到两个类似的例证不断地按先后顺序重复出现或“恒常会合在一起”时,人们便会“由这一个推到哪一个“,把一个称为原因,另一个称为结果。在这里,休谟强调的是“物象”的恒常的先后相继性,把这看做是人们形成因果联系观念的基础。休谟这里考察的是因果观念的产生问题,而不是论述存在于事物间的真实的因果联系。就事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而言,休谟始终抱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无法“知晓”的问题。他提出,人们尽管对事物产生了因果联系的观念,但绝无理由肯定事物之间存在真实的因果联系,在因果性问题上,休谟的出发点也同样是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但最后却通过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由于不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把对事物的因果联系的认识看做仅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或新年,因此休谟完全否认事物的发展有其固有的法则。在因果性问题上,休谟表现出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先验论”的反对。他声称,因果观念“不是由先验的推论得来的;这种知识所以生起,完全是因为我们根据经验,看到某些特殊的物象是恒常的互相联合在一块的。一个人无论有任何强烈的自然理性和才能,他在遇到一个完全新的物象时,纵然极其精确地考察了那个物象的各种可感的性质,他也不能发现出那个物象的任何♦•种原因或接过来。”五、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20分,11年)实体是斯宾诺莎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他的实体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存的东西;实体也无需借助于他物而得到说明,而是通过自身而得到种种规定。对实体的特征作了分析:(1)、实体是“自因”。实体本身就是存在的原因,而无需借助于他物而获得自己的存在。排除外因论,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自然,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认为世界万物都处于无穷无尽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切可以通过因果规律得到说明,反对神学论。(2)、实体是唯一的。斯宾诺莎看来,如果存在多个实体,那么势必会出现一个实体依赖于另一个实体,一个实体只能借助于另一个实体才能得到说明,而这就违背了定义,因此,实体只能有一个。(3)、实体是无限的。如果实体是有限的,那么实体就必须依
赖于别的事物,受到别的事物的限制,并通过别的事物而得到说明,这就和实体的定义相矛盾。(4)、实体是永恒的。因为实体既然独立自存,是自因,那它就不可能是被产生的东西,它的存在不可能有开端,也不可能有终点,因为必定是永恒的。“实体”论史斯宾诺莎哲学世界观的基本部分,它规定着这一哲学的性质。斯宾诺莎对实体所下的定义是:“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这就是说,实体是独立自在的,不依赖他物而存在;实体是自己说明自己的,无需借助于它以外的事物的概念来说明它。斯宾诺莎除了对实体下了定义之外,还对它作了具体说明。第一,实体在数量上只有一个。因为如假设存在心灵、物质两个实体,在对这两个实体概念下定义时,就要分别借助于另一个概念:心灵不是物质;物质不是心灵。但这样做,同队实体所下定义是相违背的。既然如此,就只能存在一个实体,而不能存在多个实体。第二,实体是“自因”。就是说,“实体不能为任何别的东西所产生”,其产生“必定是自因”。因为实体如果为别的东西所产生,那么,它就不是存在于“自身内”,而是存在于他物内了。这同“实体”的定义也是相矛盾的。故实体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只能在自身,即“自因”。第三,实体是无限的。因为有限就等于受别的东西的限制,而这样一来,就也不是“在自身内”,而是在他物内,从而不再成为实体了。第四,实体是永恒的,这也是自明的。因为实体既然不为别物所产生,其存在的原因在于自身,它的存在就不会有开端,就必然是永恒的。斯宾诺莎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把实体称为“神”(上帝),有时也称为“自然”。神和自然两个术语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都是表示作为万物存在的原因的实体。不论使用哪一种术语,当他把实体看做通常意义上的万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源时,他的实体理论便成为关于世界本源的学说。斯宾诺莎虽然使用了“神”、“自然”这两个在通常意义上互相对立的术语,但是“神”这一术语在他那里并不具有传统的宗教学意义,绝不是有人格、有意志、干涉人间祸福的精神性的存在物;相反,他倒是极力反对这种传统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把神看成为自然界本身,主张神亦须遵照必然。由此可见,斯宾诺莎的哲学一元论或实体论完全是唯物主义的。17世纪的荷兰,资产阶级虽已成为统治阶级,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势力还存在,旧的宗教观念依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因此,斯宾诺莎在宣传唯物主义的思想时,仍然披上了泛神论的外衣。在肯定了实体论的唯物主义性质之后,我们进一步依据斯宾诺莎本人对实体所作的说明对之作出评价。斯宾诺莎的论述,虽然在形式上带有从定义出发进行演绎的色彩,但其中包含的思想却是重要而可贵的。这主要是坚持了世界的物质同一性的原则,承认物质世界的永恒性和无限性。这在当时无疑具有打击主张创世说的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进步作用。斯宾诺莎的实体论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包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自因”说上。“自因”说的辩证法意义就在于:它坚持内因论观点,反对外因论。“自因”说的提出进一步显示了斯宾诺莎哲学的无神论倾向,增强了这一哲学打击宗教创世说的力量。
斯宾诺莎的实体观也有缺陷。他在自己的哲学中保留了“神”这一名称,甚至声称人也“参与神性”,这就使得他的哲学具有泛神论的色彩。6、评述洛克的认识论(30分,01年)7、简述洛克的观念学说(20分,03年)8、培根“新工具”(5分,04年)九、笛卡尔“我思故我在”(12分,03年)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于是,也就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看作是绝对可靠、牢不可破的真理,甚至认为连怀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他把“这条真理”当作整个哲学的基石。10、笛卡尔“天赋观念”(5分,04年)H^一、斯宾诺莎的“实体”(5分,01年)实体的定义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也无须借助于他物而得到说明,通过自身而得到种种规定。由定义演绎出实体的种种特征,自因性指实体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而无须借助于他物而获得自己的存在;唯一性,即物体只能有一个;无限性,即实体是无限的;永恒性,即实体是永恒的,它的存在没有开端,也不可能有终点。12、论述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并列举他对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影响(对费希特与黑格尔)(35分,03年)十三、莱布尼茨“单子”(10分,05年)单子指构成万物的基础或单元,是一种不具有广延性,只具有一定质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具有单纯性(不可分割,没有部分,是最小的单位,无广延,不能借以自然的方式产生,通过组合而产生,分解而消灭)、独立性(单子之间不能相互影响和作用,彼此孤立,自行封闭的实体)、多样性(事物由不同质的单子组成)、
能动性(单子作为精神实体有欲求和知觉,决定它运动变化,单子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十四、经验论和唯理论(8分,02年)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护理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国际法学(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烟台大学
- 消防整改报告(30篇)
- 邻居建房我家房子裂缝协议书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使用条件
- 合同水泥国际标准名称代号
- 房屋租赁合同到期退还押金补充条款
- 《把握考试的功能》课件
- 四年级上苏教版《春联》课件
- 《上班族理财宝典》课件
- 2025届湖北十一校联考高三语文考场高分作文:平替到底好不好
-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课件
- 机电一体化项目职业技能大赛试题(SX-815Q)
- 《消防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 8.3数学建模活动的主要过程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护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EXCEL培训课件分享第二阶段培训
- 体育赛事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