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代家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代家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代家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代家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代家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代家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不能够反映材料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C.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参考答案:A2.初唐诗人陈子昂率先举起“诗歌革新”的大旗,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追求充实刚健的诗风。他的诗歌成就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和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可知()A.齐梁文学表现出统一时代文化气度 B.唐代是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C.诗歌为历史研究提供大量有用信息 D.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主义最为流行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唐朝诗歌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有:“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追求充实刚健的诗风”。依据材料“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追求充实刚健的诗风”“他的诗歌成就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和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歌革新”为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故C正确。齐梁时期国家未统一,排除A。题干主旨不是强调唐诗的地位,排除B。题干无法体现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主义最为流行,故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唐诗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关于这里的通道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西南夷的五尺道

B.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的直道

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

D.为了防止北部蒙古族的入侵参考答案:B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该通道“自九原抵甘泉”,长一千八百里,可见该通道是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而修建。A、B的地理位置与材料不符;秦始皇修建该驰道是为了抵御北方匈奴族的进攻,D项错误。故选B。4.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参考答案:C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A不对,这应是伯利克里时期,黄金时代的表现;B不对,十将军除外;D不对,公民大会为雅典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符合题意,伯利克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B.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参考答案:B四大发明的影响。本题考查获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突出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欧洲有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B项正确;A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世界,故A项错误;C项是蒸汽机的改良,D项是新航路的开辟,故排除。6.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

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参考答案:A7.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参考答案:D8.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立于(

)A.美国檀香山

B.香港地区

C.中国广州

D.日本东京参考答案:D9.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我们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是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参考答案:A10.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指的是他()A.把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自然

B.重视对人性本身的研究C.重视对自然界的探讨

D.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参考答案:B1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参考答案:知识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冶铁技术的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的联系,故C项错误;铁犁牛耕技术更加有利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得占用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而锸、锄适应了小农生产需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故D项正确;耕牛的极度缺少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牛耕的推广,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不难概括出作者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借鉴和学习。结合所学知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均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13.李约瑟(1900-1995)曾说:“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A.整体思维 B.多元包容 C.人文精神 D.格物致知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中“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揭示了宇宙天道阴阳五行的运行与变化,这些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意识,对现代科学的整体观念起到了启发作用,故A正确。B项中“多元包容”、C项中“人文精神”虽然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但对欧洲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影响有限,故排除;D项“格物致知”是朱熹明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庄周没有这一主张,故排除。14.“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落实麦迪逊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

)A.总统主持的内阁 B.联邦最高法院C.联邦参议院 D.两党制政党制度参考答案:C“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人”表明是为了牵制众议院的权力,制衡众议院,联邦参议院对众议院有制衡作用,故C正确。15.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参考答案:B16.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参考答案:考点:百家争鸣.解析:本题考查的百家争鸣.考查对主要各家思想的识记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属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排除A项;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排除B项;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老子思想主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属于老子辩证法的思想,C项符合题意.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属于韩非子“依法治国”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17.诺曼·道格拉斯在《再见,西方文化》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与材料对中“人”的认识持相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

B.薄伽丘

C.康德

D.马丁·路德参考答案:C1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强调民族意识,“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强调民主意识。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最全面,体现了民族民主。19.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参考答案:C20.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姓名成就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欧洲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④西方医学落后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B21.有人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④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考点:FP:中美关系正常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易用排除法.解答:①维新派主张以英日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故①排除.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A.BCD组合错误.故选A22.“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参考答案:C23.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指A、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汉族统治的政权C、主张国民一律平等

D、实行五权分立制度,推行社会革命参考答案:D2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文化发展的特色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文化共同发展

B.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多元化发展C.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兴起

D.为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呐喊参考答案:A25.19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贺龙

D.陈独秀参考答案:B26.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参考答案:B27.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参考答案:A28.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参考答案:B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宋明理学发展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程朱理学,一个是陆王心学阶段。程朱理学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王阳明提倡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成成为圣贤,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因此他们的共识是B。29.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此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厂。“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航海业发达

B.爱琴海区域的地形地貌

C.爱琴海文明的地理特点

D.爱琴海文化源于古埃及参考答案:C30.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魏策三》材料二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材料三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蒙文通《古史甄微·秦之社会》材料四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5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3分)参考答案:(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3分)观念:华夷有别(或华夷之辩、华夏与戎狄、戎翟有别)(2分)(2)措施: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2分)趋势:(中原)鲜卑汉化与(边塞)汉族胡化(2分)(3)认识: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华夷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的取向;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3分)3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说明主张小农经济户的分立,这有利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古代农业·小农经济33.(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二“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做了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报告,使得《易经》背上了“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罪名。杨先生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它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并且《易经》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主要原因。——曹树明《<周易>与近代科学》(1)根据材料一,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6分)(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杨振宁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吗,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