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五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参考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体制因素”是关键词,符合这一限制条件的只有C项。2.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在1910年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A.西方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改名已趋向政治化C.有识之士追求民主进步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洪骍受进化论影响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号亚卢。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人崇尚西方思想文化,C正确。A夸大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改名并非政治化,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新文化运动,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3.经典力学体系是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最突出成就,在物理学占据二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其绝对权威开始被打破是()A.光本质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提出B.行星按一定轨道运行理论提出C.光电效应理论和统一场论研究进展D.相对论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参考答案:考点:相对论;量子论.分析:本题考查相对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相对论内容: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其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答案:物理学的发展史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经典力学建立之前,二是牛顿力学体系建立,三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提出之后,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4.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参考答案:B5.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显互为因果关系的现象是A.北方的分裂与统一
B.汉族地主势力的消长C.北方民族融合
D.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参考答案:C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
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
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参考答案:C7.爱因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初途经上海,后在日记中写道:“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材料中“革命事件”是指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C8.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B.实行联邦制
C.设立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参考答案:D德国整体的确立。依据所学可知,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皇享有大权,故A错误;德国本来就是联邦体制,谈不上参照英国,故B与题意不符;德国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德皇享有大权,首相对德皇负责故C错误;英国议会享有立法权,德国议会虽受到德皇的制约,但也享有一定的立法权,故D符合题意。9.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当选的黑人总统,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C10.“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A.宣扬因行称义
B.传播人文主义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权威参考答案:D因行称义是天主教的主张,故A项错误;这些口号的作用在于打击天主教教廷,侧重点不是传播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这些口号是新教派的口号,故C项错误;这些口号实际上表明“因信称义”主张,这就否定了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给信徒信仰上的自由,故D项正确。11.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B.文人画C.宫廷画D.山水画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墨兰图》表达了作者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B项正确。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宫廷画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亦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1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参考答案:B13.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详细描绘法治中国新图景。下列观点客观上反映法治内涵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C.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 D.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项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思想,“要在中央”、“四方来效”正是体现,排除;B项“霸”指的是君主要靠刑罚来治理国家,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正确;C项该语段是道家思想,排除;D项主要意思是圣人对百姓要一视同仁,不亲近、也不讨厌任何人,看到有困难的群众就认真帮助,这是道德经的语段,是道家思想,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14.下面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出口方面的对比表。国家或组织1965?1972年出口增长率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美国80%13.4%欧共体150%33.7%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西欧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B.世界多极化趋势正逐步发展C.“—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D.世界两极格局最终走向解体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数据表明欧共体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了美国,说明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这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正确;材料只是表明欧共体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超过了美国,无法体现西欧经济整体实力是否超过美国,排除A;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暂时呈现出“—超多强”的世界格局,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最终走向解体,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5.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②建立统一战线③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6.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材料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荀子主张的“君舟民水”都强调了要爱惜百姓、关注民生,获得民心,是一种民本思想的体现。因此C项正确,所以选C。17.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B.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C.动摇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参考答案:B18.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参考答案:C注意题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强调国共内战的爆发有一定因素的限制。A项是在1924年初,会议召开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项是在1936年底,说明当时国共两党为即将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铺平了道路;C项是在1945年10月,双方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D项是在1949年,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共合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最终国民党政府未在协定上签字。C项正确。19.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A.《封神榜》
B.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C.甲骨卜辞
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参考答案:C20.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参考答案:A略21.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汉高祖)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镇)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二城。”又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参考答案:B22.读下列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最悠久C.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D.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只有二级制或三级制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解题关键是准确解读分析表格信息。中枢权力说的是中央,而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方,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最悠久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表格中历代王朝的地方政区都存在“县”,而“州”“路”“省”等多有变化,故C正确;表格中除秦汉和隋唐时期为二级制外,其余都为三级制,故D项错误。23.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参考答案:D【详解】孔子和苏格拉底属于同时期东西方思想圣人,二人都强调道德意义,孔子推崇“仁”,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故A项错误。他们都提出并肯定人的价值,故B项错误。孔子提倡私学,普及教育,苏格拉底强调知识作用,故C项错误。孔子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主张寡头政治,故D项正确。24.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产生参考答案:D25.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这表明()A.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B.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共识C.世界各国已放弃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D.联合国应在环境治理中承担更多责任参考答案: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3)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来“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被否定,说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共识,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故选B.26.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写道:“途巷中小儿……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材料中显示出A.章回小说成为文学主体B.英雄故事表达了市民心声C.罗贯中的作品风靡全国D.俚曲俗谣中诞生的新诗词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刘备和曹操的不同评价,而材料中的普通百姓对于二人的不同态度,正好印证了苏轼的评价,说明英雄故事表达了市民心声。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材料中的“三国事”不可能是《三国演义》,排除C项;材料所述不是新诗词的诞生,排除D项。27.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D28.产生于清代中叶,流传至今影响不衰的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是A.昆曲B.杂剧C.京剧D.话剧参考答案:C29.“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主要描述了A.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B.《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参考答案:B30.19世纪中期,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科学理论产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C.人类要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的正在进行和革命实践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养廉银制度始于清雍正二年,当年雍正帝正式降旨实行“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规定“每两加耗五分”,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支发各官的养廉银,有一定的标准,养廉银远远高出正俸标准,越是高品级的官员,养廉银越是优厚。督抚大吏每年一二万两,知县一二千两……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董庆伟《清朝雍正时期廉政措施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王朝推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雍正帝。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特征:①“养廉银”资金来源于“耗羡归公”,“耗羡”公开、固定、合法化、制度化;②“耗羡归公”,全留藩库(督抚统一管理)。③“养廉银”数量大,远超过正俸;④“养廉银”分等级,是按官职高低、事务繁简等来决定。(2)评价:消极:①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②大兴文字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积极:①摊丁入亩,对活跃商品经济起了推动作用,减轻无地少地人民的负担;②改土归流,巩固边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③实行“耗羡归公”,可以防止地方官员随意征收附加税即“耗羡”,从而减轻人民负担。④推行“养廉银”制度,对调动官员积极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一定作用。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雍正皇帝。第(1)问,结合材料从“养廉银”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数量、分等级发放四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进行评价。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八至三世纪)是一个学术思想十分活跃、文化成就烧发异采的时期。大体同时,在印度、在希腊,也曾有过一个类似的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怎样认识这样一次异地同时发生的文化飞跃或突破现象呢?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这时在中国、印度、希腊等地首次出现了许多哲学家,人类开始有了对自身的反省,其精神的潜力遂得以充分展开,因而为人类的历史带来了一次突破性进展。由于这一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性的转援作用,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刘家和《论古代人类的精神觉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时期东西方哲学家“对自身反省”的相通之处。材料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及中国明朝中叶之前,中西方文化接照各自自的道路发展,漫长的文化沉积历程促使中西方社会在16世纪前后相继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西方,资产阶级为了争取其阶级利益,反对封建统治特别是黑暗的神权压迫,起了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中中国,虽然出现了責本主义萌芽,但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责产阶级,但是面对封建制度的腐败、封建专制的高压下的动荡时局,一批身处地主阶级中下层革新派的知识分子试因对影响社会发展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进行批判,由此产生了明清之际被称为异端思想的启蒙思想。——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认为16世纪前后中西方思想文化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同的根源。材料三在经历了器物文明层面和制度文明层面的学习之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意识到还必须要全面地、彻底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向西方学习,新文化运动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湖流而生的,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试图用文艺复兴和法回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和“理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改造中国人,而这其中的核心思想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凝练为民主与科学.民主与与科学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中至少担任着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是瓦解封建日思想的破坏者,另一个是在中国建立新思想的启蒙者。——黄大鹏《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蒙及反思》(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参考答案:(1)原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政治: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阶级:士阶层活跃并受重视相通之处: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伦理道德(2)本质不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根源: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新文化的建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尊崇,也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4)启示:文化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发展需要学习、借鉴和交流。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政治上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阶级上士阶层活跃并受重视等角度回答。“相通之处”,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伦理道德。第(2)问,“本质不同”,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根源”,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第(3)问,“影响”,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新文化的建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尊崇,也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第(4)问,“启示”,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发展需要学习、借鉴和交流等角度回答。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材料二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理由,并结合16至17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进一步说明。参考答案:(1)黄宗羲: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明辨君臣关系,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平等分工思想。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依照社会契约原则结成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理想。(2)理由: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史实: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欧洲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1)本题根据材料一“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反对臣唯君命是从……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明辨君臣关系;反对君主专制、社会契约原则等方面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2)本题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联企业合同范例
- 2025年上海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
- 2025年崇左货运上岗证考试考哪些科目
- 2025年邯郸货车丛业资格证考试题
- 低压车回收合同范本
- 农村建房装修合同范本
- 养殖合作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农耕地出租合同范本
- 传媒签约合同范本
- 加气站合同范本
-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PPT
- GB/T 42595-2023承压设备修理基本要求
- 春玉米套种秋黄瓜技术
-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和意识基本知识
- 科幻小说赏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 公司设备日点检表模板
- (新版)金属冶炼(铅、锌冶炼)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杨卫军)第九章 新创企业管理
- GA/T 1920-2021法庭科学疑似毒品中211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检验气相色谱-质谱法
- 优质护理与人文关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