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原理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1.gif)
![旅游规划原理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2.gif)
![旅游规划原理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3.gif)
![旅游规划原理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4.gif)
![旅游规划原理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c9126126ba27ad6e57192080d4a6176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第1节旅游规划的产生与发展第2节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对象第3节旅游规划的目标与任务第4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第1章绪论第1节旅游规划的产生与发展1旅游规划的产生
旅游规划(tourismplanning)的产生是基于旅游业实践的现实召唤和对规划理论不断创新的响应。随着旅游规划实践的不断深入,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也日臻完善。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的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旅游业的产值占全球GDP的比例、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人数的比例不断增长。顺应旅游发展大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力争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旅游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科学而合理的旅游规划来指导,以明确旅游的发展方向,合理安排旅游发展的诸多要素,从而有效地避免旅游发展的盲目与无序状态,实现旅游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协调与统一。旅游规划的产生旅游规划(to2
(一)发展阶段国外旅游规划发展阶段: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过渡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国内旅游规划发展阶段: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形象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90年代);生态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旅游规划的发展(一)发展阶段旅游规划的发展3
(二)发展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规划从无到有,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不重视到重视,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对指导旅游开发建设,保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成就:政府重视;规划力量不断壮大;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国际交流加快推进;规划质量迅速提高。问题:规划市场混乱;规划人才缺乏;规划理论滞后;实施力量薄弱。旅游规划的发展(二)发展现状旅游规划的发展4(三)发展趋势规划空间: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建筑性规划。规划内容:更加重视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客观实际,是否科学合理,重视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规划周期:规划的制订、修编周期缩短。规划利益:要求同时满足游客、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更多地关注游客的个性化要求,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但关注当代人的利益,而且关注后代人的利益。旅游规划的发展(三)发展趋势旅游规划的发展5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Murphy,1985)。旅游规划是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和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程(Getz,1987)。旅游规划是为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而预先谋划的行动布置,也是不断地将人类价值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吴人韦,1999)。旅游规划是以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发展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安排和部署的一种行为(孙文昌,1999)。旅游规划是为了促进和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系统谋划的一种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型技术。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开发6旅游规划对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划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旅游规划对象的认识不断提升。由最初的“旅游活动安排”、“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直至“旅游系统”。旅游活动安排: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规划对象,而是某些旅游策划的对象。
旅游目的地:以旅游目的地为对象的旅游规划侧重于旅游资源分析,从区域的角度发展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现状调查、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旅游业:旅游规划的对象发展至“旅游业”,从中观层次上实现了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整合。
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一个以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为核心,以人流的异地移动性为特征,以闲暇消费为手段,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现代经济、社会、环境的边缘组合系统。旅游规划对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7旅游规划目标演化政府指向型目标:该目标集中体现了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税收、外汇收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基础设施等编制的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地政府的意愿。
利益主体指向型目标:该目标不仅考虑到旅游地政府,而且考虑到旅游者、旅游社区民众以及旅游企业的利益。
可持续指向型目标:该目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和时间四个维度,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规划受益主体包括旅游地政府、旅游者、旅游社区居民以及旅游企业,同时要求旅游规划者、旅游地政府、旅游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共同参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它代表了新时期旅游规划发展的方向。
旅游规划目标演化政府指向型目标:该目标集中体现了政府为促8旅游规划目标确定总目标:对旅游发展未来应该达到目的的总体说明,规定了旅游规划对象的发展总水平和总方向。子目标:
市场目标——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经济目标——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社会目标——社区和行业整合,共兴共荣;环境目标——保护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目标确定总目标:对旅游发展未来应该达到目的的总体说明9旅游规划目标衡量市场指标:入境旅游人次;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国内旅游人次;国内客源市场结构;旅游出游率等。经济指标: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饭店接待人次;平均客房出租率;旅游人均消费;旅游就业人数;旅游产业地位;收益投入比等。社会指标:游旅比;人均逗留时间;旅游总人次;旅游投诉率;社会犯罪率。环境指标:城镇污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旅游规划目标衡量市场指标:入境旅游人次;入境客源市场结构;10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
对规划区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旅游发展的宏观与微观背景,做好资源、客源的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区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确定旅游开发重点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并对相关基础与服务设施进行配套规划,以保障旅游规划顺利实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对规划区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旅游发11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一个子规划,指导思想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思想相一致;二者都是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
;二者都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规划期限一般都在10年以上或更长,都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区别:出发点和基础不同;基本职能不同;基本特性不同;规划目标、任务不同;内容体系不同。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国民经12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旅游系统是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旅游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专项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综合协调。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应同步进行;由于旅游规划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市规划的不足,所以城市规划必须考虑旅游规划的要求,在城市规划中体现旅游的适应性。区别: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系统,主要考虑城市内部发展,体现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旅游规划是为旅游者服务的,体现旅游者对城市的要求,所以旅游规划关注的是城市的外向性。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13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联系:旅游规划与同级区域规划的关系,如同其他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充实和深化。旅游规划一方面借助区域规划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城镇布局方面所创造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旅游资源利用的论证与综合安排,为区域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区域旅游规划一般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区域背景下合理布局旅游点和旅游路线,形成放射环状的旅游网络。区别:我国旅游规划起步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作为区域规划组成部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等与旅游有关的空间规划。旅游规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区域规划中的一个行业规划,其对象与内容侧重点不同。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与同级区域规划的关系14旅游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联系:风景园林是一种旅游资源,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把旅游规划作为其重要内容,在保护风景资源的基础上编制旅游规划。区别:由于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和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规划的内容要比风景园林的规划内容广泛得多,旅游规划设计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满足旅游市场需要,具有“新、奇、特”、主动参与性强和游憩活动多样的特点,而风景园林规划更注重景点的美观度及优美环境的创造。旅游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联系:风景园林是一种旅游资源,风15旅游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联系:环境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发展相关对策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各自安排。发展旅游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应在环境保护规划指导下进行旅游开发。区别:环境保护规划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具有法律效力;旅游规划是对当地旅游发展提出的建议,不具有权威性,只有在通过有关政府及部门审议通过后,才可作为一种指令性方案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是针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规划,具有一系列法律认可的执行标准,结果具有可衡量性;而旅游规划兼顾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定性分析较多。
旅游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联系:环境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都是16旅游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生态规划等其他各类规划存在着相互指导、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既相互交叉又各有区别。旅游规划应从综合角度,全面协调各类规划的关系,并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自我调整,从而促进旅游系统的整合,促进发展与建设两大力量的整合,促进各种规划之间的衔接,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旅游规划与土地17第1章绪论第1节旅游规划的产生与发展第2节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对象第3节旅游规划的目标与任务第4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第1章绪论第1节旅游规划的产生与发展18旅游规划的产生
旅游规划(tourismplanning)的产生是基于旅游业实践的现实召唤和对规划理论不断创新的响应。随着旅游规划实践的不断深入,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也日臻完善。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的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旅游业的产值占全球GDP的比例、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人数的比例不断增长。顺应旅游发展大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力争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旅游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科学而合理的旅游规划来指导,以明确旅游的发展方向,合理安排旅游发展的诸多要素,从而有效地避免旅游发展的盲目与无序状态,实现旅游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协调与统一。旅游规划的产生旅游规划(to19
(一)发展阶段国外旅游规划发展阶段: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过渡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国内旅游规划发展阶段: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形象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90年代);生态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旅游规划的发展(一)发展阶段旅游规划的发展20
(二)发展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规划从无到有,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不重视到重视,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对指导旅游开发建设,保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成就:政府重视;规划力量不断壮大;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国际交流加快推进;规划质量迅速提高。问题:规划市场混乱;规划人才缺乏;规划理论滞后;实施力量薄弱。旅游规划的发展(二)发展现状旅游规划的发展21(三)发展趋势规划空间: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建筑性规划。规划内容:更加重视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客观实际,是否科学合理,重视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规划周期:规划的制订、修编周期缩短。规划利益:要求同时满足游客、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更多地关注游客的个性化要求,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但关注当代人的利益,而且关注后代人的利益。旅游规划的发展(三)发展趋势旅游规划的发展22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Murphy,1985)。旅游规划是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和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程(Getz,1987)。旅游规划是为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而预先谋划的行动布置,也是不断地将人类价值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吴人韦,1999)。旅游规划是以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发展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安排和部署的一种行为(孙文昌,1999)。旅游规划是为了促进和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系统谋划的一种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型技术。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开发23旅游规划对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划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旅游规划对象的认识不断提升。由最初的“旅游活动安排”、“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直至“旅游系统”。旅游活动安排: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规划对象,而是某些旅游策划的对象。
旅游目的地:以旅游目的地为对象的旅游规划侧重于旅游资源分析,从区域的角度发展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现状调查、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旅游业:旅游规划的对象发展至“旅游业”,从中观层次上实现了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整合。
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一个以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为核心,以人流的异地移动性为特征,以闲暇消费为手段,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现代经济、社会、环境的边缘组合系统。旅游规划对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24旅游规划目标演化政府指向型目标:该目标集中体现了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税收、外汇收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基础设施等编制的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地政府的意愿。
利益主体指向型目标:该目标不仅考虑到旅游地政府,而且考虑到旅游者、旅游社区民众以及旅游企业的利益。
可持续指向型目标:该目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和时间四个维度,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规划受益主体包括旅游地政府、旅游者、旅游社区居民以及旅游企业,同时要求旅游规划者、旅游地政府、旅游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共同参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它代表了新时期旅游规划发展的方向。
旅游规划目标演化政府指向型目标:该目标集中体现了政府为促25旅游规划目标确定总目标:对旅游发展未来应该达到目的的总体说明,规定了旅游规划对象的发展总水平和总方向。子目标:
市场目标——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经济目标——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社会目标——社区和行业整合,共兴共荣;环境目标——保护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目标确定总目标:对旅游发展未来应该达到目的的总体说明26旅游规划目标衡量市场指标:入境旅游人次;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国内旅游人次;国内客源市场结构;旅游出游率等。经济指标: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饭店接待人次;平均客房出租率;旅游人均消费;旅游就业人数;旅游产业地位;收益投入比等。社会指标:游旅比;人均逗留时间;旅游总人次;旅游投诉率;社会犯罪率。环境指标:城镇污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旅游规划目标衡量市场指标:入境旅游人次;入境客源市场结构;27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
对规划区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旅游发展的宏观与微观背景,做好资源、客源的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区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确定旅游开发重点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并对相关基础与服务设施进行配套规划,以保障旅游规划顺利实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对规划区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旅游发28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一个子规划,指导思想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思想相一致;二者都是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
;二者都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规划期限一般都在10年以上或更长,都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区别:出发点和基础不同;基本职能不同;基本特性不同;规划目标、任务不同;内容体系不同。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国民经29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旅游系统是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旅游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专项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综合协调。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应同步进行;由于旅游规划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市规划的不足,所以城市规划必须考虑旅游规划的要求,在城市规划中体现旅游的适应性。区别: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系统,主要考虑城市内部发展,体现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旅游规划是为旅游者服务的,体现旅游者对城市的要求,所以旅游规划关注的是城市的外向性。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联系: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30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联系:旅游规划与同级区域规划的关系,如同其他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充实和深化。旅游规划一方面借助区域规划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城镇布局方面所创造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旅游资源利用的论证与综合安排,为区域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区域旅游规划一般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区域背景下合理布局旅游点和旅游路线,形成放射环状的旅游网络。区别:我国旅游规划起步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6 Unit 1 You have got a letter from New Yor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年高性能传输线缆项目合作计划书
- 沧州学校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24)标签标题
- 五年级下册语文要素归纳
- Unit1 Whats he like(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PEP版·2024
- 2025年钱包、座套相关皮革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三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自我检测模拟题
-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过关测试模拟题带答案
- 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A 1a ~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春季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T-CIAPS 0035-2024 储能电池液冷散热器
- 《大学英语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专科)
- 《石油钻井基本知识》课件
- 《ZN真空断路器》课件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
- 2024年低压电工特种作业证考试题库模拟考试及答案
- 《山东修缮交底培训》课件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