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生育率的变化与转机专题研究报告_第1页
宏观经济-生育率的变化与转机专题研究报告_第2页
宏观经济-生育率的变化与转机专题研究报告_第3页
宏观经济-生育率的变化与转机专题研究报告_第4页
宏观经济-生育率的变化与转机专题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生育率的变化与转机专题研究报告1十年之间生育率的变化自2016年之后,我国新生儿人数逐年快速下降,2021年我国新生儿人数勉强维持在1000万人上方。新生儿人数受到与育龄妇女和生育率相关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不同年龄段的育龄妇女人数,以及一孩、二孩和三孩及以上生育率等。生育率走势要细看生育率走势分化,首先体现在2015年时点前后。先是2015年之后,生育政策经历过两次调整: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21年5月,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受到2015年之后两次生育政策调整的正向推动,生育率自2016年整体开始回升,从2015年的30.93‰回升至2016年的36.17‰,并在2017年达到近十年的高点47.03‰后,维持在高于2015年之前的整体水平上。其次体现在一孩和二孩以上生育率差异。一孩生育率整体依然维持下行趋势。2010年-2014年,生育率整体维持在20‰之上波动,2015年降至16.43‰的低点之后,2016年虽然有所上升,但基本没有再回到20‰上方。生育政策的两次调整没有改变一孩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了二孩和三孩及以上生育率水平上升方面。最明显的是二孩生育率在2017年达到24.36‰,这也是带动生育率整体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此后二孩生育率较2017年有所下滑,但整体来看,依然维持了自2011年以来持续上升的趋势。三孩及以上的生育率整体依然偏低,但自2016年以来也在不断上升。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也分化:2015年及之后生育率上升,与生育主力年龄段的变化并存。从政策变化前后的平均生育率来看,2015年-2019年间,平均生育率达到40.19‰,高于2010年-2014年间的平均水平34.39‰。但分年龄段看,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平均水平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其中生育率上升幅度较大的分别为30-34岁、35-39岁、以及25-29岁年龄段育龄妇女,但20-24岁年龄段的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率是整体下降的。2015年之后虽然生育率上升,但育龄妇女人数快速下降,导致新生儿人数下降较快。根据抽样统计人数显示,2019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较2011年下降了18.4%,下降的主要是生育率高的年轻育龄妇女,比如20-24岁育龄妇女人数下降了44.4%,这与我国人口结构相关,考虑到15-19岁育龄妇女人数降幅为34.0%,高生育率的年轻育龄妇女人数下降对新生儿人数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从新生儿人数看,生育政策改革能够有效提高二孩和三孩的生育人数,2017年起,二孩出生人数已经超过一孩,成为新生儿主力,因此如果要稳定我国新生儿数量,政策应该重点从稳定或提高生育率入手。一孩生育时间推后,生育率下降25-34岁育龄妇女成为一孩生育主要群体。从一孩出生人数占比结构看,2010年-2014年间,20-24岁育龄妇女的平均一孩出生人数占比达到45.2%,明显高于25-29岁育龄妇女的平均一孩出生人数占比33.2%和30-34岁的10.7%,但在2015-2019年间,20-24岁育龄妇女的平均一孩出生人数占比快速下滑至32.2%,一孩生育人数占比被25-29岁育龄妇女反超,后者快速上升至43.0%,同时30-34岁的一孩出生人数占比也上升至12.9%。2015年之后20-24岁育龄妇女不再是一孩生育的主要群体,如果从年度一孩出生人数占比看,2015-2019年间,20-24岁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占比从33.1%下降至28.9%,反观24-29岁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占比从42.7%升至44.8%,30-34岁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占比从12.4%升至17.0%。2015年之后,一孩生育率普遍较2014年之前下降。2015年之后的两次生育政策改革没有改变一孩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2015年-2019年间,一孩平均生育率18.4‰,较2010-2014年间下降了3.3‰。分年龄段看,2010年-2014年间,一孩生育率最高的20-24岁和25-29岁育龄妇女群体,在2015年-2019年间,一孩生育率分别下降了14.3‰和8.5‰,并且25-29岁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率已经反超20-24岁群体,成为一孩生育率最高的群体。另一方面,比较前后两个时间段,一孩生育率上升的分别是15-19岁育龄妇女群体和35岁以上育龄妇女群体。我们认为一孩生育率在十年间的上述变化,说明育龄妇女的生育时间普遍较此前有所推后。二孩生育率意外的高25-39岁育龄妇女生育的二孩占比明显上升。二孩出生人数占比中,20-24岁原本也不是主要人群,随着生育年龄推后,2015年-2019年20-24岁育龄妇女生育的二孩人数占比进一步下降。近十年来,二孩生育率最高的群体一直是25-34岁育龄妇女群体,在2015年之后随着两次生育政策放松,25-39岁育龄妇女人群的二孩生育人数整体占比从前五年的78.3%进一步上升至近五年的83.2%。三孩及以上生育意愿更加超预期三孩生育结构则前移到20-34岁育龄妇女人群。在三孩及以上出生人数结构中,25-34岁育龄妇女是主要群体的客观现实没有变化,并且在近五年得到进一步加强。2015年-2019年三孩及以上生育人数占比,从此前五年的59.4%上升至65.9%,特别是25-29岁育龄妇女生育三孩人数占比较之前五年上升了4.76个百分点。39岁以下育龄妇女的三孩及以上生育率大幅上升。虽然我国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低,但从近十年三孩生育率的变化看却是持续且明显上升的,2010年-2014年我国三孩生育率仅为1.8‰,到2015年-2019年间,三孩及以上生育率已经提高到3.1‰。以年为单位来看,2017-2019年间,三孩及以上生育率逐年提高1.4‰、0.7‰和0.6‰,明显高于2015年之前三孩及以上生育率的年变化幅度。分年龄段来看,三孩生育率提高的情况也比较普遍,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之间的育龄妇女群体三孩生育率在近五年相较前五年,分别提升了1.4‰、2.6‰、2.5‰和1.5‰。我们认为随着居民收入的逐年提高,生育需求出现上升趋势。对生育率低的误解:关注生育意愿的分化生育政策放松明显带动了2015年之后二孩和三孩的生育率上升,但一孩的生育率却在下降。在生育政策放松的背景下,2015年-2019年二孩和三孩及以上的生育率明显较之前五年走高,说明我国的生育率在下行大趋势之下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企稳甚至回升。但通过分析不同孩次出生结构和育龄妇女生育情况对比之后,应该关注生育意愿出现的明显分化。分化之一: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分化。从不同年龄段来看,20-24岁育龄妇女此前是生育的主要群体,但从近五年情况看,生育的主要群体年龄有后移的趋势:其中一孩的生育主要群体变为25-29岁育龄妇女,30-34岁育龄妇女的二孩出生人数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同时这两个年龄段的育龄妇女在生育率和出生人数占比两方面都在逐渐成为我国新生儿孕育的主要群体。总的来看,育龄妇女主要群体整体呈现出从25岁前后向30岁前后演化的趋势。分化之二:20-24岁育龄妇女内部的分化。从各孩次出生人数占比和生育率变化情况来看,20-24岁这一过去主要生育群体内部的分化非常明显:一孩的出生人数占比和生育率均大幅下降,二孩生育率上升但出生人数占比下降,三孩及以上的生育率上升同时出生人数占比基本持平。结合20-24岁育龄妇女生育率逐年变化趋势来看,20-24岁育龄妇女人群内部分化主要包括两类情况:一类是一孩生育率大幅下降反映出生育时间后移的群体,另一类则是二孩和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不断上升的群体。如果要扭转我国新生儿人数不断下降的情况,应该从生育率最高的人群需求入手,分析并解决20-24岁人群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同时为其中二孩及以上生育率上升群体,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2择偶:时间约束20-24岁人群面临的择偶约束包括但不限于:受教育时间增加延后了结婚时间,城镇乡村人口性别分布不均增加了择偶成本,工作时间延长对生活时间构成挤出,网络普及率上升丰富了休闲方式降低了择偶需求等。从结果看,就是婚姻登记时间向25-29岁后移。受教育时间延长推后了一孩生育时间与十年前相比,2020年20-24岁人群的受教育时间更长。2010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8年,到2020年受教育时长已经上升至9.91年。细化到20-24岁人群当中,结构变化更明显。2010年人口六普数据中,20-24岁人口的教育程度占比从高到低分别是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其中男性初中受教育程度占比46.1%,女性初中受教育程度占比47.0%,远高于仅次的男性高中22.2%和女性高中19.2%。2020年时,20-24岁人群中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已经相对平均,男性大专学历占比23.3%,本科占比22.2%,女性大专学历占比26.1%,本科占比28.6%。从受教育时长来看,相较2010年,20-24岁人口当中,有更多人群处于学校在读状态,因此直接推后了结婚和生育时间。性别比不均衡增加择偶的难度20-24岁人口性别比普遍偏高,且在城市、镇、乡村之间分布不均。2020年我国20-24岁人口中,男性超过3900万人,女性超过3500万人,性别比达到112.5,男女性别比明显偏高。从分布上看,城市性别比为107.0,镇性别比为112.5,乡村性别比达到123.1。首先,性别比偏高增加了择偶的难度,其次城市、镇、乡村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适婚人口的错配。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性别比更高,且在各省之间差异较大。性别比偏高的情况不仅存在于20-24岁人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广泛存在。从2019年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性别比情况来看,各省的平均性别比达到151.4,其中最低的西藏为120.7,最高的天津达到200,东北三省和西南五省的平均性别比最低,分别为141.2和142.1,华东地区最高,达到155.8。从低龄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看,择偶性别不均衡的问题仍将持续。从全国范围内15岁及以上未婚人口性别比变化来看,2010年之前基本维持在140下方波动,但2011年之后则出现持续上行趋势;20-24岁人口性别比上升的趋势与此一致,2003年-2009年之间维持在100下方,当时造成社会广泛关注的

“剩女”现象,但2010年之后则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2003年以来的最高点114.6。性别比不均衡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从0-4岁人口性别比看,均衡水平应该在104-107之间,但2003年以来,我国新生儿性别比一直在110以上,因此性别比不均衡的问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对20-24岁人口的婚育持续构成影响。择偶的时间成本明显增加城镇就业人员对“加班”的预期比较普遍。以城镇为例,20-24岁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作时间在2019年为46.3小时/周,从每周工作时间来看,是2010年以来第二短的年份。但从2019年城镇各年龄段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来看,从20-24岁到45-49岁,城镇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期间工作时间唯一下降的就是35-39岁年龄段。20-24岁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长较其他年龄段明显短,或是主要受到工作经验约束,随着劳动熟练度上升,就业人员对工作时长增加的预期也比较普遍。网络普及改变了居民生活方式。除了工作时间变长之外,网络普及导致休闲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也成为年轻育龄群体择偶意愿下降的原因。2010年以来,我国网民每周上网时间逐年上升,特别是在4G技术商用之后,网民每周上网时间从20个小时下方跃升至25小时上方,随着应用场景日趋丰富,2019年我国网民每周上网时间一度升至30小时上方。从使用率变化看,网络视频和网络直播成为2019年以来上升最快的上网场景。网络普及化率不断提高,以及网络场景不断丰富,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年轻育龄群体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友需求,从时间和门槛两方面对择偶市场造成了明显挤出。婚姻登记年龄后移从结果上看,就是适婚人群结婚年龄后移。2005年我国20-24岁人群是婚姻登记人数的主要群体,在当年婚姻登记人群中占比接近50%,在教育时间延长、人口性别分布不均衡以及工作和上网时间挤出等因素影响下,在2013年25-29岁人群的婚姻登记人数比例已经反超20-24岁人群,成为婚姻登记的主要人群。截至2019年,晚婚的趋势仍在延续,20-24岁人群婚姻登记占比已经下滑至19.7%,与此同时,30-34岁人群婚姻登记占比自2016年以来持续大幅上升,已经达到17.7%的历史最高水平。3生育:金钱约束城镇化率上升的过程伴随着平均家庭户规模下降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生育相关消费品的价格走势相较其他消费品更强,都对生育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城镇化率提升伴随着家庭户规模减小近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平均家庭户规模变化呈反向关系。2000年之后,我国城镇化进度明显加快,从2010年到2020年,城镇化率提升迎来最快速度,上升13.9个百分点达到63.9%。在城镇化率提升的过程中,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则出现明显下降。从全国来看,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城镇化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平均家庭户规模下降0.3378人。但从不同地区来看,城镇化率提升对家庭户规模的影响差异较大: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如北京、西藏、天津、广东,城镇化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分别对应家庭户规模减小0.8805人、0.7963人、0.7767人和0.7152人。家庭户规模下降的趋势在城、镇、乡中是普遍存在的。从十年前后的家庭户人均户口对比来看,2010年城市的家庭户均人口为2.71人/户,镇的家庭户均人口为3.08人/户,乡村的家庭户均人口为3.34人/户,基本符合家庭户均人口乡村最高,镇次之,城市最低的规律。到2020年,随着城镇化率从50%升至63.9%,城镇乡的家庭户均人口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城市降至2.49人/户,镇的家庭户均人口降至2.71人/户,乡村降至2.7人/户。此时城市的家庭户均人口依然最低,但镇和乡村的家庭户均人口数已经基本相当。从各省情况看,城镇化率和家庭规模也呈反向关系。从2020年各省的城镇化率和家庭户规模看,也基本呈反向关系:城镇化率最低的西藏,家庭户规模为全国各省最高水平,达到3.19人/户,城镇化率最高的上海,家庭户规模为2.32人/户,仅略高于黑龙江、辽宁和北京,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2人/户。城镇化提高了居民生活成本城镇化提高了居民收入,同时也提高了生活成本。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65万元,2020年已经提高至4.38万元,较2013年增加了65.3%,其中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2013年的1.66万元上升至2020年的2.64万元,增长59.0%。相较之下,虽然增速低于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依然明显高于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其中工资性收入的1.71万元和6974元。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支出也明显上升。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万元,较2013年的1.85万元增长45.9%,同样明显高于同时期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1.37万元。2020年与2013年相比,消费支出中与生育相关的消费支出增速更快。比较2020年较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的大类和细分类增速来看,大类当中增速最高的是医疗保健87.4%,其次是交通通信69.8%,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和服务、以及居住的消费增速相当,分别为58.7%、55.4%和53.6%。但是在细分类当中,个人护理用品增速最高,达到181.6%,其次是住房维修及管理94.4%、交通89.8%和教育78.2%,其中较多都与生育相关,如改善型消费需求的住和行,以及必须消费的日用品和教育。最近五年消费增速高低的品类比较:服务型消费需求更强。考虑到2020年有新冠疫情冲击影响,逐年看消费额的变化或更能体现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2016年-2019年间,消费增速较低的分类包括食品、衣着、家用纺织品和家庭日用杂品,消费增速较高的则包括住房维修及管理、个人护理用品、交通、教育、医疗服务和其他服务。从消费趋势看,服务型消费的增速在期间明显更高,而必须消费类则增速较低。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居民消费整体呈现收缩特征,其中必须消费品则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消费刚性,服务型消费则表现出明显的消费弹性。虽然新冠疫情影响了2020年弹性消费的增速,但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服务型消费的需求仍会体现在消费的增速和结构上。价格波动给居民消费带来额外的支出压力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压力一部分来自必须消费品价格波动。从居民消费结构可以看出,食品烟酒和居住目前是消费占比最高的两项。以食品烟酒为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猪肉价格波动,导致食品支出对其他消费支出的挤出。2013年以来,食品烟酒消费占比一直在25%-30%之间,整体维持下降趋势,从消费增量的结构看,食品烟酒在2018年之前,其消费增量占比也自2014年的28.9%逐年下降至16.8%,但2019年和2020年受到猪肉供求结构变化的明显影响,CPI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脱离了此前的波动中枢2%,猛增至10%上下,受食品价格上升影响(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食品烟酒在消费增量总的占比分别升至26.6%和89.7%。以2019年增量消费结构变化为例,食品烟酒消费占比上升9.8个百分点,明显对其他消费形成挤出,比较明显的是居住消费占比下降11.3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占比下降3.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占比下降2.6个百分点,所有其他消费中占比保持上升趋势的是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占比上升7.7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价格压力同时存在于必须消费品和可选消费品两方面。从近五年CPI来看,整体增速维持在2.5%上下,其中作为必须消费品的食品价格波动幅度从-1.4%到10.6%,波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从2019年的数据看,食品价格波动会对居民的其他消费构成明显的增量挤出。从与生育相关度较高的部分可选消费品和弹性消费品的价格变化看,大城市的住房压力明显偏高,其次是家庭服务价格持续走高,此外教育、学杂托幼费、教育用品等教育相关的消费价格在2016年-2019年中也保持了持续高于整体的涨幅,即便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服务型价格整体表现疲弱的背景下,上述教育相关消费价格涨幅依然明显高于核心CPI的同比涨幅。无论是必须消费品的价格波动,还是可选消费品的价格上升,都给城镇居民消费带来明显的支出压力,从而抑制了生育意愿。4养教:资源约束教育程度的预期回报强化了居民对教育资源的消费和需求,比较明显的体现在K-12教育方面。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净流入地区的普通高中入学率却普遍低于其他地区。教育资源的相对紧张对生育率形成进一步压制。教育预期回报的正向引导居民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强化了教育支出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应届生就业中,博士毕业生的月工资收入平均2.48万元,硕士毕业生的月工资收入平均水平为1.12万元,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6331元和5417元,明显高于统计局数据显示的城镇居民人均月工资收入2130元。受教育程度越高,统计显示平均薪酬收入越高,强化了居民教育投入的需求。与2010年相比,2020年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上升。从近十年我国每十万人拥有的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来看,2010年我国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人口最多,其次是小学水平,二者占比共计约65%。2020年时,初中和小学仍是占比最高的受教育程度群体,但二者占比已经下滑至59%,上升最为明显的是大专及以上学历,从2010年的每十万人中不足1万人,上升到2020年的每十万人中超过1.5万人。教育需求旺盛教育消费支出持续走高。从居民消费中可以看出,2020年以前教育消费的占比和增速持续双增。从消费占比看,2014年教育在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中占比4.61%,并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持续上升,在2019年达到5.82%;从消费增速看,2014年教育消费同比增长5.26%,2015年教育消费的增速已经跃升至11.42%,此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9年更是达到19.04%。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教学机构以及教育消费方式出现较大变化,导致教育消费占比大幅回落至3.67%,同时增速也转为同比下降12.1%。可以看出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前,教育消费需求整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教育消费明显集中在K-12教育领域。以上市公司新东方在线披露的经营数据为例,2019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期间,教育消费群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三类教育消费群体内部分化明显,与学前教育消费群体人数断崖式下降,以及大学教育群体整体呈现平稳波动趋势不同的是,K-12教育消费人次从统计之初的57万人次迅速上升到了2021年上半年的331万人次。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教育消费群体需求集中在K-12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约束普通高中入学压力加大。计算“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普通初中在校生人数”作为普通高中入学率的参考,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自2004年以来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入学率仅有34.3%,上升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15年,达到55.1%的最高点,此后开始下降过程,2020年普通高中入学率回落到50.8%。从各地区2020年普通高中入学率横向比较看,最高的省份是吉林为68.8%,最低的省份是上海,仅有35.6%,从地区来看,东北地区普通高中入学率最高,平均达到64.1%,东部地区最低,平均仅有46.3%。普通高中入学率下降的两种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或有两个。一是城镇化率提升导致的人口净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学龄人数产生趋势性影响,但本地教育资源的供给量总体有限,因此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变得相对匮乏。二是在部分发达地区,教育体系供给结构多元化,高中阶段的海外教育、私立教育可能不在“普通高中”统计范围内,因此导致普通高中入学率相对偏低。我们认为后者对我国教育人口红利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小,主要是前者的负面影响较大。省内二线城市普通高中入学率普遍低于本省平均水平。从2020年全国范围内部分省会或省内重要城市与全省的普通高中入学率对比看,普遍存在低于全省的情况。从13个有数据的地区对比来看,省会或省内重点城市普通高中入学率明显低于全省水平的包括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广东,明显高于全省水平的包括安徽、湖南、海南、宁夏,二者相对平衡的是山西、浙江、河南、贵州。整体来看,省会或省内重点城市普通高中入学率偏低的省份,存在人口外流或人均GDP较高等特点,省会或省内重点城市普通高中入学率偏高的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均GDP偏低的现象。普通高中教育是提高我国教育人口红利的起点,普通高中入学率下降,且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不仅意味着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在城镇化率不断提升过程中,将造成城镇学龄人口教育红利浪费。5关注15-19岁人口群体15-19岁人口的分化更加明显。一方面性别比开始达到极值,但整体来看生育率持续上行,另一方面未上过学的人数和比例都较此前十年明显上升。未来十年之内我国将进入年轻育龄妇女群体稳定增长时期,把握机会稳定生育率将成为扭转新生儿人数快速下降的关键。生育率呈现上升趋势一孩、二孩生育率都持续上升。首先作为前提要明确的是,我国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0岁,但15-19岁育龄妇女是在统计范围之内的,基于此才会体现在人口普查数据当中。15-19岁育龄妇女群体的生育率虽然低,但从时间上看,2002年以来却是持续上升的,截至2019年,15-19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达到12.64‰,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一孩生育率10.33‰,二孩生育率2.21‰,都是历史最高水平。生育率与育龄妇女群体趋势不同背后的关注点。随着医疗水平进步、教育水平上升、以及生育的机会成本大幅上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考虑到我国女性法定结婚年龄是20岁,以及15-19岁年龄对应的一般教育阶段是高中前后,因此需要详细分析这一年龄段育龄妇女生育率上升背后的原因。七普数据中15-19岁人口性别比达到极值。从性别比来看,公认的相对均衡的出生性别比是104-107,但从2020年七普数据来看,我国25-29岁以下各年龄段都已经超出这一比例,其中15-19岁人口性别比达到116.12,创下2020年我国各年龄段性别比的历史极值,并且显著高于20-24岁年龄段的112.51。性别比偏高会显著提升适龄人群的择偶困难,10-14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较15-19岁有所回落,整体也高达115.03,随着年龄下降性别比逐渐回落,但0-4岁年龄段人群的性别比仍有110.98,意味着男女不均衡的问题在未来将持续一段时间。从城乡分布的角度看,性别比更加不均衡,其中2020年乡村的15-19岁人口性别比达到126.24。城乡分布不均衡。2020年15-19岁人群当中,44.9%的人生活在城市,28.2%的人生活在镇,26.8%的人生活在乡村,但分性别看,生活在城市的男性占比44.2%,低于女性的45.8%,同时生活在乡村的男性占比27.9%,显著高于女性的25.6%。由此导致城镇中15-19岁男性较女性多出316万人,而农村中男性较女性多出226万人。性别分布不均衡实际上不利于生育率提升,与15-19岁育龄妇女生育率上升的趋势是相悖的,或说明育龄妇女人群内部出现分化,部分女性生育时间有所提前。2020年15-19岁人口受教育情况未上过学的人数和占比明显较此前增加。虽然我国整体国民受教育时间上升,但自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情况再次出现分化。根据七普数据显示,我国20-24岁年龄段较25-29岁年龄段,未上过学的人数是下降的,但自15-19岁人群开始,未上过学的人数有所回升,并且10-14岁未上过学的人数较15-19岁大幅增加。未上过学人数上升的情况,在男性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考虑到我国新生儿人数和性别比的波动情况,从未上过学的人口比例来看,15-19岁年龄段人口中,0.48%未上过学,明显高于20-24岁年龄段的0.36%和25-29岁年龄段的0.38%,而15-19岁年龄段中男性未上过学的占比0.48%要略高于女性的0.47%。另一方面,10-14岁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中,1.3%的人未上过学,包括男性中占比1.27%,女性中占比1.33%,较其他年龄段大幅抬升,更值得关注和警惕。新生儿变化与人口问题的转机解决我国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问题,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改革,既要尊重和保护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妇女,又要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贯彻落实,维持住我国教育人口红利优势。2000年-2017年间是新生儿总人数基本平稳阶段。新生儿人数取决于育龄妇女人数与生育率的水平。从生育率最高的人群20岁以上人数来看,受益于2000年之后出生人数结束了此前超过十年的下降阶段,进入约十五年的持平阶段,在七普数据发布之后,我国即将进入出生人数平稳期,在此期间育龄妇女人数快速下降的问题得到阶段性解决,这是稳定我国未来一段时间新生儿人数的大前提。在生育率方面,目前15-19岁育龄妇女人群已经出现生育率整体持续上升的趋势,如果政策能够针对适龄群体的择偶、生育和养教相关问题提供帮助,在提高生育率方面将事半功倍。未来5-10年需要重点关注乡村学龄人口教育情况。在关注新生儿人数的同时,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教育人口红利。从七普数据中,已经出现学龄人口未上过学人数和占比大幅上升的情况,从低龄人口的分布来看,目前15-19岁人群在城市的占比为44.9%,乡村的占比仅为26.8%,但在10-14岁人群当中乡村的人数占比跃升至41.6%,这可能是该年龄段未上过学人数占比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并且10岁以下的人口结构中,乡村人口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整体来看,我国未来仍需加大乡村教育落实力度。6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