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TOC\o"1-5"\h\z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储和石油的分储均属于化学变化B.BaSO4在医学上用做银餐,Ba2+对人体无毒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11、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竣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d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14、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15、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的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8NH3=7N5+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2)已知:2SO2(g)+O2(g)2SO3(g)AH=-196.6kJmol12NO(g)+O2(g)^^2NO2(g)AH=—113.0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AH=kJ•相ol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0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A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C、1.3X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14分)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I是°(2)右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c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由Na2O和Al2O3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倍。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填蹭大"减小“或不变”),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不)。(14分)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二SO42TBr苜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八c煨烧M等溶液WCaO<人人过滤酸化、结晶土溶?过滤酸化、结晶土溶?夜Z斛无水CaC2高温脱水上层溶液,操作I卤水>流程如下:(1)操作流程如下:(1)操作I1—►下层溶液V>Br2使用的试剂是,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O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O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Mg2+9.611.0Ca2+12.2C(OhT)=1.8mol?L1一(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X10,"Ka2=6.3X10;H2CO3的电离常数Ka1=4.5X10TKa2=4.710F。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弓II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弓II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弓II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储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32.(8分)【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参考答案:9-15DABCCBC(1)3NO2+H2O=2HNO3+NO;6.72(2)—41.8;b;2.67或8/3(3)<;在1.3104kPa下,CO转化率已经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T;CS2(或(热)NaOH溶液)(2)xS+2e-=Sx2「(或2Na++xS+2e-=Na2S);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4.5(3)c(Na+)>c(S2)>c(OH)>c(HS)>c(H+);减小;2S2+Oz+2H2O=2SJ+4OH30.(1)四氯化碳;分液漏斗(2)除去溶液中的SO42;11.0WpH<12.2盐酸(3)b、d(4)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不相等三种参考答案如下: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弓II于H2CO3。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弓II于H2CO3。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5.[2011安徽卷]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澳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在25C、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5.[2011北京卷]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K(t1)K(t2)F2+H2--2HF1.810361.91032Cl2+H2---2HCl9.710124.21011Br2+H2---2HBr5.61079.3106I2+H2---2HI4334(1)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J(2)HX的电子式是。⑶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选填字母)。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TOC\o"1-5"\h\z11.[2011海南化学卷]某反应的A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2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一一…[2011北东卷]25C、101kPa下:①2Na(s)+2O2(g)===Na2O(s)用1=—414kJ/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C、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起=—317kJ/mol31.[2011广东卷]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n,出)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i、vu和vw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o该反应的AH=+206kJmol1。①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标注)。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反应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AH=—802kJmol1。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O5.[2011海南化学卷]已知:2Zn(s)+O2(g)===2ZnO(s)2H=—701.0kJmol12Hg(l)+O2(g)===2HgO(s)A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AH为()A.+519.4kJmol1B.+259.7kJmol1C.—259.7kJmol1D.—519.4kJmol114.[2011海南化学卷]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⑴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还生成少量的(填化学式);(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364(M氏)-524(MgBr}-364(M氏)-524(MgBr})-1124(MgF3)反应过程①MgI2中Mg2+与厂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与L间的作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③MgBr2与Cl2反应的AH<0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2011浙江卷]下列说法不韭卿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1。假设每摩尔水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c22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Ka=-。右加入少重CH3COONa1—(XKa变小3916kJmol1、一3747kJmol1和固体,则电离平衡Ka变小3916kJmol1、一3747kJmol1和C.实验检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265kJmol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1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AH=489.0kJmol1CO(g)+2O2(g)===CO2(g)AH=-283.0kJmol1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则4Fe(s)+3O2(g)===2Fe2O3(s)AH=-1641.0kJmol1[2011重庆卷]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AH为()A.-1780kJ/molB.—1220kJ/molC.-450kJ/molD.+430kJ/mol3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2011海南化学卷]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2O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2的氧化D.Ni(OH)2的氧化20.[2011江苏化学卷]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CH4(g)+CO2(g)===2CO(g)+2H2(g)AH=247.4kJmol12H2s(g)===2H2(g)+S2(g)hk=169.8kJmol1(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满隗(3)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0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满隗(4)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0(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5)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c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2011课标全国卷]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0H(l)的燃烧热AH分别为一285.8kJmol1、-283.0kJmol1和一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Ti、T2均大于30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温度为Ti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nA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i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i变到T2,达到平衡时nH2nCH30H增大(4)在Ti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29.[2011四川卷]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1g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c(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放电NiO(OH)+MH器由Ni(OH)2+MJu电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②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n(X2+)/mol[2011天津卷]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n(X2+)/mol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R的化学式是。(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3)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TOC\o"1-5"\h\z(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5)向含4mol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0股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八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八能量反应物总能量至疝物总能量反应过程[2011南昌一模]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A.由电石制乙快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2011湖州一模]已知充分燃烧ag乙快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表示乙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5B.C2H2(g)+QO2(g)===2CO2(g)+H2O(l)H=-2b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3.[2011商丘月考]己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AH=-24.2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AH=-57.3kJmo「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AH等于()A.—69.4kJmol1B.—45.2kJmol1C.+69.4kJmol1D.+45.2kJmol14.[2011岳阳联考]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2c(s)+O2(g)===2CO(g)由=—221.0kJ/mol;C(s)+O2(g)===CO2(g)H=—393.5kJ/mol。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AH=空燃比:多孔电极风8NASICON空燃比:多孔电极风8NASICON亘强空气汽车尾气一->|尾气分析仪|—->|催化反应器|—->|尾气分析仪①实验过程中除空燃比不同外,其他条件:汽车尾气的流速、―等必须相同。②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转化率与空燃比的关系如图所示。空燃比约为时,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最好。(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钮一氧化钠,其中。2一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2一由电极a流向电极b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实验
编PT/CNO初始浓度,,一1molLCO初始浓度一1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I2801.2M035.810382n124m35012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28.[2011安徽卷]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然后用蒸储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写化学式)。(2)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3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假设二:(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2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9.[2011安徽卷]电镀废液中Cr2O7—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铭黄(PbCrO。:Cr2O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A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P欧物质的量浓度DP欧物质的量浓度D属锡(Sn),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1=^Sn"(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一,一、催化剂12.[2011•北东卷]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C和20C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C下CH3COCH3的Y—t曲线v0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T—:—>1V20。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一一小_cjAn0C.D.从Y=0至UY=0.113,CH3COCH2COH(CH3)2的^~~7TT;-=1Z-MI20口12.[2011福建卷]25C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卜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Vmin0.20045Y0.10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Vmin0.20045Y0.10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AH>0D.2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011海南化学卷]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1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移动。3速率、平衡图像一,一、催化剂12.[2011北东卷]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C和20C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C下CH3COCH3的Y—t曲线v0C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一石彳一>1V20。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_..一一…一一,,An0C.D,从Y=0至UY=0.113,CH3COCH2COH(CH3)2的”「-=1Z-MI20Vx
.一一.一、催化剂28.[2011全国卷]反应aA(g)+bB(g)cC(g)(Z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0,050.05.010.00.0[[[5.010.0时间/minIV、国壕在I、n、in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0,050.05.010.00.0[[[5.010.0时间/minIV、国壕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2)A的平均反应速率vi(A)、Vn(A)、Vm(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3)B的平衡转化率ai(B)、如(B)、沏(B)中最小的是,其值是;(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采取的措施是;(5)比较第H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m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T3(填“>”)“判断的理由是;(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6.[2011天津卷]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Ati=用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10.[2011重庆卷]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0D.Ati=用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10.[2011重庆卷]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0的是()A.B.C.D.CO2(g)+2NH3(g)CO(NH2)2(s)+H2O(g);CO2(g)+H2(g)CH3CH20H(g)AH<0CO(g)H2O(g)^H>0CH2===CH2(g)+H2O(g);AH>0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温度(口的影响压强5)的影晌水M气含・时间时间2H2O(g);AH<04等效平衡与化学平衡计算8.[2011全国卷]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B.10%C.15%D,20%13.[2011四川卷]可逆反应①X(g)+2Y(g)l=^2Z(g)、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5C.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D.在平衡(I)和平衡(n)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5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2011海南化学卷]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0.[2011江苏化学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A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B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C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C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D.图D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12.[2011江苏化学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AH>0、AS>0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f,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02的生成速率15.[2011江•苏化学卷]700c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卜列说法正确的是(卜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时间/minn(CO)/molH2O/mol01.200.60t10.80t20.20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高至800C,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7.[2011浙江卷]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俊(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俊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A.2v(NH3A.2v(NH3)=v(CO2)温度/c15.020.025.030.035.0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2.41033.41034.8M036.81039.4103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C时的分解平衡常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俊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C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俊固体的质量(填揩加“减少“或不变”)④氨基甲酸俊分解反应的次含变AH(填法“建"或2")嫡变AS0(填4"=“或之"J(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俊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一)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⑤计算25.0C时,0〜6min氨基甲酸俊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地模拟题[2011抚顺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烙变和嫡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始变小于0而嫡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因为始变和嫡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烙变或嫡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011青岛测试]250C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AH=+56.76kJ/mol,TOC\o"1-5"\h\z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嫡减少的反应D.嫡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2011临汾*II拟]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小、AS应为()A.AH<0,AS>0B.由<0,AS<0C.AH>0,AS>0D.AH>0,AS<04.[2011镇江月考]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T+SJ+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cNa2s2O3溶液V/mLc/(molL-1)稀H2SO4V/mLc/(molL-1)H2O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5.[2011亳州三模]乙酸乙酯能在多种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0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图为,贝匚出03。^珥)TOC\o"1-5"\h\zCH3COOC2H5的水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初期水解速率增大可能是溶液中c(H+)逐渐增大所致一一今阡个B.A、B两点表示的c(CH3COOC2H5)相等C.图中to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ID.tB时CH3COOC2H5的转化率高于tA时CH3COOC2H5的转化率/|1;[2011莆田统测]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QJJ;生可逆反应:X2(g)+3Y2(g)=2XY3(g)AH=—92.6kJmo「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X2Y2XY3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容器①130放热23.15kJ容器②0.61.80.8Q(Q>0)TOC\o"1-5"\h\z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B.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1C.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kJ[2011余姚中学模拟]TC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mol(L-min)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2011黄石三模]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4Cc2D,—八…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3Ac2B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cCO2cH2[2011邵阳联考]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丁云一「而,在不同的温度下该1■JcCOcH2O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分别为:tc70080083010001200K1.671.111.000.600.3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例.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C,此时测得CO为0.4mol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CCO2=Ch2o,判断此时的温度是I。。。c3CCO5CH2[2011淄博统测]往一体积不变的密I^容器中充入H2和|2,发生反应H2(g)+l2(g)2HI(g)AH<0,当达到平衡后,t0时若保持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改变某一反应条件,使理容器内压强增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减小D.t0时减小体积或升高体系温度[2011抚顺联考]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A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图n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图出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D.图出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2011忻州联考]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C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根据图K35—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3)第5分钟时,升高温度,A、B、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K35-3,则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填揩大"、减小“或不变”。下同),B的反应速率。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用图中a〜c的编号回答)。(4)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发表如下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c.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效益[2011江阴三模]在20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SO3(g)和1mol氧气,在某温度下使其反应,反应至4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6mol/L,当反应到8min时,反应到达平衡。(1)0min〜4min内生成O2的平均速率:v(O2)=mol/(Lmin)。(2)整个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3)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mol/L的是,此时的平衡常数与(2)小题比较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BCDSO31mol3mol3mol0molSO22mol1.5mol0mol6molO22mol1mol0mol5mol(4)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标志该反应已达平衡,下列还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填序号)。①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④v正(SO3)=2v逆(O2)⑤n(SO3):n(O2):n(SO2)=2:1:2电化学1原电池原理12.[2011安徽卷]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C.Na卡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8.[2011北京卷]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和n中正极均被保护B.I和n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I和n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I和n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2011福建卷]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3%NaCl溶液1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NaCl溶液1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一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T[2011广东卷]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出拆.的是(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12.[2011海南化学卷]根据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一2e—===Cl211.[2011课标全国卷]铁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0.[2011浙江卷]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铁格环⑻腐饱区(心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铁格环⑻腐饱区(心2e===Cu2
2电解原理26.[2011北京卷]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溶液A的溶质是;(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SO42[c(SO42)>c(Ca2+)]o精致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电解池):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②过程I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③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n中除去的离子有④经过程出处理,要求盐水中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则处理10m3盐水b,至多添加10%Na2SO3溶液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011广东卷]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向铜电极移动32.[2011广东卷]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注:NaCl熔点为801C;AlCl3在181c升华)(1)精炼前,需清除增期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2)将Cl2连续通入塔期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3)在用废碱液处理气体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⑷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极,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11.[2011课标全国卷]铁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
+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0.[2011全国卷]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C.CuOD.CuS045H2O26.[2011四川卷]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mol/L的Y溶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请回答下列问题:(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写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3)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丫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写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按图1—11电解M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酗: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011天津卷]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2—和CrO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HFa2OH方法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H/Cr2O2一二er萨Cr3+—H滑Cr(OH)3J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黄色)+2HCr2O「(橙色)+H2O(1)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色。(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a.Cr2O2—和CrO2一的浓度相同b.2v(Cr2O2)=v(CrO4)c.溶液的颜色不变(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一离子,需要mol的FeSd7H2O。(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方法2: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一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c(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2011重庆卷]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和(填分子式)(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mol/L0①pH增大能加速O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②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mol/(Lmin)。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填字母代号)a.40C、pH=3.0b.10C、pH=4.0c.30C、pHt/minT/C3.04.05.06.02030123116958301581084815503126157pH=7.0(3)O3可由臭氧发生器(如图)电解稀硫酸制得。①图中阴极为(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②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③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yL气体(标准》^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忽略。3的分解)各地模拟题[2011连云港测试]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铜电极沿外电路流向锌电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D.锌镒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2011四平模拟]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一..放曲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由允取TOC\o"1-5"\h\zMgxMo3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乃Mg-2e===Mg2B.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C,放电过程中Mg2》向正极迁移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MgxMo3S4-2xe===Mo3S4+xMg2+[2011铁岭二模]某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该电池的总反应为:放电^…一、、…一一»山口,、3Zn+2K2FeO4+8H2O充电3Zn(OH)2+2Fe(OH)3+4KOH,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4H2O+3e===Fe(OH)3+5OH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D.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2011南京调研]图K30—1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一4e「===2H2O+O2矮中负极:D.溶液的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一4e「===2H2O+O2矮中负极:D.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2011宜兴统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丫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2H+2e===H2T[2011宿豫中学二模]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材料中包含MnO2层,MnO2可起催化作用B.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C,放电过程中,Na卡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6mol/L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6Na个[2010常州二模]三氧化二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N/选择最过膜BH^+QTT-BOr+HsO-»OIT电极百电报日*%-iQ号.%弋£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
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
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ClO,把二价馍氧化为三价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2cl—2e=Cl2D.1mol二价馍全部转化为三价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10.[2011福建卷]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D.提高溶液的温度A.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D.提高溶液的温度C.加入等体积0.2molL.71盐酸[2011课标全国卷]将浓度为0.1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a(HF)C.c+D.:CHCHF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011安徽卷]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1O[2011广东卷]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molL1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H2O)分别为2.5、3.9和5.6。(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哲•虐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储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步骤4:(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①配制250mL约0.1molL1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储水,,将溶液转入中,洗涤,定容,摇匀。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填“0.02。”“0.05“0.1980<“1.5”)moI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0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4)室温下,(填能”或不能”)配制1.0molLnBa(OH)2溶液。6.[2011全国卷]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9.[2011四川卷]25c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0:1010:109B.1:5:5M09:5X108C.1:20:1010:109D.1:10:104:1095.[2011天津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C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C时NaCl溶液的Kw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2H2O===SO3+2I+4H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100C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8.[2011重庆卷]对滴有酚酬: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矶溶液加热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3盐类的水解[2011海南化学卷]硫酸亚铁俊[(NH4)2SO4FeS0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C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俊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3)在步骤3中,〜系列操作”依次为、和过滤;(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俊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3Fe3+常用的试剂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O9.[2011全国卷]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i、Vi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贝uc(CH3COO)+c(CH3COOH)=c(Na)8.[2011重庆卷]对滴有酚酬: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矶溶液加热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1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4胶体的性质及其运用[2011福建卷]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一一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为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2Fe>+Fe===3Fe2+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Ti3+(紫色)+Fe3++H2O===TiO2+(无色)+Fe2++2H+加入铁屑的作用是。(2)在②一③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02nH2O溶胶,该溶胶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范围。(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02n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OH)3杂质,还可以制得钛白粉。已知25C时,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二^Fe3++3"O的平衡常数K=。(4)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H=+140kJmol12c(s)+O2(g)===2CO(g)川=—221TiCl4SiCl4熔点/C—25.0-68.8沸点/C136.457.6kJmo「1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只要求写出一项)。(6)依据下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的,可采用方法。5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加副份退0.57r10.51卜「『一一—。加副份退0.57r10.51卜「『一一—Q102113258温度/七,其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C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C所得样品,于570C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的最高温度是;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3)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molL:1(K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一[molL-°[2011浙江卷]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1十Na2+Mg20+Ca2一Cl一HCO30.4390.0500.0110.5600.001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M0—5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物X为CaCO3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C.滤液N中存在Mg2+,Ca2+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g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6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13.[2011安徽卷]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入20.00mLTOC\o"1-5"\h\z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B.b点:c(NH4)+c(NH3H2O)=c(Cl)C.c点:c(Cl)=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11.[2011广东卷]对于0.1molL:1W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c(HSO3)+c(H2SO3)C.c(Na+)+c(H+)=2c(SO3)+2c(HSO3)+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与c(Na卡)均增大14.[2011江苏化学卷]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19/25A.在0.1molL1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2)>c(H2CO3).在0.1molL7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c(CO2)>c(HCO3)>c(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71]:+—十—c(Na)=c(CH3COO)>c(CH3COOH)>c(H)=c(OH).[2011全国卷]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i、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iVi=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i=V2,则一■定是C2>ci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各地模拟题1.[2011如皋一模]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凝聚。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凝聚所需电解质的浓度(amol/L)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A.NaCl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是()A.NaCl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C)1.8M054.91010Ki=4.3107__一11K2=5.61011B.FeCl3C.K2SO4D.Na3PO42.[2011铁岭二模]已知25c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B.amolL1HCN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2c(CO2)TOC\o"1-5"\h\z[2011岳阳二模]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口A.n为盐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a的数值比c点Kc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2011汕头二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行业品牌发展方案计划
- 有线电视传输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考核试卷
-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的提升策略
- 摄影器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未来工作场景中的职业技能需求及在电车公司的培训应对
- 桥梁业绩合同范本
- 原油加工与碳排放控制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司法认定与处罚力度探讨
- 加强手术室管理与人员培训计划
-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教育
- 《零售药店实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案例解析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校园廉洁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全文
- 北京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下册单词默写表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词默写册
- 《直列式两缸发动机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2600字
- 2024年度影视制作服务承包合同3篇
- 《地图的发展》课件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