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_第1页
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_第2页
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_第3页
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_第4页
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维修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易建勋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计算机维修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易建勋编著

本课件随教材免费赠送给读者,读者可自由播放、复制、分发本课件,也可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课件中部分图片来自因特网公开的技术资料,这些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感谢在因特网上提供技术资料的企业和个人。本课件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课件版权属于作者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本课件进行销售或修改后销售。作者:易建勋2013年8月

作者声明本课件随教材免费赠送给读者,读者可自由播放、复制、分发本课件第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1音频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1.1音频信号数字化8.1.2声卡的基本结构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8.1.5音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8.2网络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2.1网卡与双绞线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8.2.4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维修8.3电源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3.1电源的基本组成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8.3.5电源常见故障维修8.4BIOS参数设置与故障维修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8.4.3BIOS参数设置8.4.4BIOS固件升级8.4.5BIOS故障维修第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1音频系统结构与故障维8.1音频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8.1.1音频信号数字化1.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声音由音高、音量、音色三要素组成。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8.1.1音频信号数字化1.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采样采样频率越高,数字信号就越接近原声。奈魁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

采样频率只要达到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就能精确描述被采样的信号。人耳听力范围在20Hz~20kHz之间。采样频率达到40kHz时,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大多数声卡的采样频率达到了44.1kHz或更高。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采样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量化量化精度为8位,有28=256种采样等级;量化精度为16位,有216=65536种采样等级;量化精度为32位,有232=42亿种采样等级;目前集成声卡的量化精度为32位。编码将信源数据进行文件类型规定的编码后,再加上音频文件格式的头部,就得到了一个数字音频文件。编码工作由声卡和音频处理软件共同完成。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量化8.1.2声卡的基本结构1.独立声卡声卡是实现声波/数字信号转换的硬件设备。集成声卡占据了市场主流;独立声卡成了音乐发烧友的高端产品;USB声卡在笔记本微机中寻找新市场。8.1.2声卡的基本结构1.独立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不同类型的声卡集成声卡独立声卡USB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不同类型的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独立声卡组成音频数字处理(DSP)芯片;功率放大芯片;波表合成器芯片;各种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1.2声卡的基本结构独立声卡组成8.1.2声卡的基本结构2.集成声卡由于信号干扰,声卡控制芯片不可能完全集成在南桥芯片内,在南桥芯片内仅集成了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DSP),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以及声音输出/输入还得依靠声卡解码芯片。集成声卡一般采用HAD规范主要型号有RealtekALC800系列产品8.1.2声卡的基本结构2.集成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Realtek集成声卡解码芯片8.1.2声卡的基本结构Realtek集成声卡解码芯片8.1.2声卡的基本结构HAD(高保真音频)是Intel与杜比(Dolby)公司合力推出的音频规范。HAD是为了取代AC97音频规范,它不能向下兼容AC97标准。HDA支持设备感知和接口定义功能,每个接口的功能可以随意设定。8.1.2声卡的基本结构HAD(高保真音频)是Intel10.1音频故障维修10.1.4音频接口与性能10.1音频故障维修10.1.4音频接口与性能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1.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1)输出接口多个LineOut(线性输出)接口。(2)输入接口LineIn;MIC:麦克风信号较小,因此设计有功率放大电路。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1.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3)接口形式模拟音频输出为8声道;7.1声道:1个低音声道,7个高音声道;采用3.5mm立体声接口;每个接口有2路模拟音频信号输出。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3)接口形式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音频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音频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2.数字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SPDIF(数字音频接口)SPDIF可在一条线路上串行传输多个声道信号。SPDIF有OUT和IN两种接口。SPDIF分为同轴接口和光纤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2.数字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SPDIF有输出和输入接口。SPDIFIN光纤输入接口SPDIFOUT同轴电缆接口SPDIFOUT光纤输出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SPDIF有输出和输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影院数字声道音箱布置电影屏幕功放音频处理音箱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影院数字声道音箱布置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家庭影院音箱布置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家庭影院音箱布置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1.音箱类型与结构数字信号音箱音质好,价格高;市场主流为模拟信号音箱。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1.音箱类型与结构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一体化数字便携多媒体音响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一体化数字便携多媒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4G无线数字音箱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4G无线数字音箱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处理器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处理器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有源音箱将功率放大器电路做在音箱内部,节省了功放机箱的成本。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有源音箱将功率放大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音箱独立功放和前置功放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音箱独立功放和前置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扬声器组成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扬声器组成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3.话筒的组成与技术性能话筒类型与结构世界话筒品牌:Neumann,AKG,Rode,Shure,AudioTechnica等。中国话筒品牌:797Audio,飞乐,得胜等。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3.话筒的组成与技术性能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无线话筒和接收机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无线话筒和接收机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信号电平专业话筒的输出信号很弱,一般小于1mV;大多数声卡要求输入信号最小应大于10mV。解决方案提高声卡的输入灵敏度,某些声卡提供一些软件,可由用户提高声卡输入的灵敏度;在声卡输入端之前对话筒信号进行放大,如采用“话筒前置放大器”等设备。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信号电平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阻抗匹配话筒的输出阻抗必须小于声卡的输入阻抗。话筒输出阻抗相对声卡的输入阻抗越高,丢失的信号就越多。专业话筒的输出阻抗一般低于600Ω;大多数声卡输入阻抗为600~2000Ω。计算机话筒的输出阻抗有两种:一种在10kΩ以上,称为高阻抗话筒;一种在1kΩ以下,大多为600Ω。高阻抗话筒灵敏度高,输出电平高,抗干扰性差;低阻抗话筒灵敏度低,但音质好。电容式话筒输出阻抗只有200Ω,灵敏度极高。动圈式话筒采用600Ω输出阻抗。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阻抗匹配8.1.5音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声卡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故

析无声音驱动程序故障;音箱接头接触不好;音频接头插错;音箱接头接触不好;音箱电路损坏;操作系统音频关闭等声音很小音频接头阻抗不匹配;接头氧化;音箱功放电路故障;音箱线路过长等声音断断续续CPU超频;系统资源不足等杂音严重音频插头氧化;音箱电路抗干扰性能差;主板抗干扰性能差;电源滤波不良等无法录音麦克风接头接触不良;麦克风接头阻抗不匹配;Windows系统设置错误等8.1.5音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声卡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主讲:易建勋第39页共122页8.2网络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主讲:易建勋第39页共122页8.2.1网卡与双绞线1.网卡(NIC)网卡用于计算机与网络的互连。PC在主板上已经集成了网卡。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往往安装多个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1.网卡(NIC)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网卡接口RJ-45接口USB接口(无线网卡)Mini-PCIE接口(无线网卡)光纤接口网卡接口应与网络传输介质类型一致8.2.1网卡与双绞线网卡接口8.2.1网卡与双绞线主板集成网卡Realtek(台湾昱立)集成网卡普及率最高8.2.1网卡与双绞线主板集成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Realtek集成网卡芯片和电路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Realtek集成网卡芯片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主板上集成的网卡网卡芯片网卡晶振25MHzRJ-45网卡接口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主板上集成的网卡网卡芯片网8.2.1网卡与双绞线双绞线和水晶接头8.2.1网卡与双绞线双绞线和水晶接头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和接头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和接头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1.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太网硬件连接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1.以太网接入技术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2.ADSL接入技术ADSLModem硬件连接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2.ADSL接入技术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ADSLModem硬件设备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ADSLModem硬件设备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无线网络拓扑结构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无线网络拓扑结构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Mini-PCIE接口的无线网卡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Mini-PCI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无线网卡天线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无线网卡天线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无线路由器设置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无线路由器设置8.2.4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常见网络故障分析故障现象故

析设备故障网络服务器性能太低;交换机故障;网络设备故障;电源净化性能下降等线路故障线路损坏;双绞线太长;电源线与网线混合走线造成干扰;双绞线混用;网线接头混用;线路接头质量不好;接线不合格;线序错误等设置故障网卡驱动程序错误;IP地址设置错误;应用软件设置错误等环境故障环境电磁干扰;网络线路靠近热源,造成信号漂移;网络设备接地不良;电源不稳定等不能连通线路中断;网络设备硬件故障;网络设备设置错误;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网卡驱动程序版本不匹配;网卡协议绑定不良或有冲突等速度太慢网络负载太大;广播风暴;防火墙过虑数据包太慢;黑客攻击;网站垃圾信息过多;干扰信号进入系统;双绞线或连接模块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等间歇中断网线太长;双绞线质量太差;双绞线混用;网线接头因雨水或潮湿侵蚀和污染等不能登录用户登录权限不够;信息包帧格式不匹配;用户名或口令不正确等8.2.4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常见网络故障分析故障主讲:易建勋第56页共122页8.3电源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主讲:易建勋第56页共122页8.3.1电源的基本组成1.ATX电源基本组成主板、电源和机箱等设备都遵循ATX标准;目前最新版本为ATX12V2.32。ATX电源主要部件:整流桥堆;场效应开关管;整流二极管;开关变压器;脉宽调制器芯片(PWM);比较放大器芯片;电容,电感,电阻,PCB板等电子元件。8.3.1电源的基本组成1.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PFC输出电容PFC电感PFC输入电容整流桥堆待机电源控制开关变压器高压滤波电容开关管EMI电感快恢复二极管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PFC输PFC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1.ACPI电源管理模式在ACPI中,由BIOS收集硬件信息,定义电源管理方案,由操作系统负责执行。ACPI有很多电源管理模式可供选择,执行效果也各不相同。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1.ACPI电源管理模式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全局电源管理状态G0(正常工作)G1(睡眠状态)G2(软关机)G3(机械性关机)

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全局电源管理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CPU电源管理工作在G0状态下,CPU电压和时钟频率由工作量决定。CPU电源管理状态C0(最大工作状态);C1(挂起);C2(允许停止);C3(深度睡眠);C4(更深度睡眠);C5和C6是新增的电源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CPU电源管理工作在G0状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管理规范CPU电压核心时钟系统时钟L1缓存L2缓存唤醒时间消耗功率CPU电源管理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管理规范CPU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睡眠模式:S0工作状态;S1待机状态(POS);S2休眠状态(不推荐);S3休眠状态(STR,挂起到内存);S4休眠状态(STD,挂起到硬盘);S5软关机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睡眠模式: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电路功能模块:EMI滤波电路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开关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整流稳压电路保护电路直流滤波电路等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辅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将交流电首先整流为高压脉动直流电;然后通过大功率开关三极管,将电压改变成连续的高频高压的交流信号;这些高频交流电输入到开关变压器的初级,再经过开关变压器的次级降压输出;然后通过整流和滤波电路输出低压直流电。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2.EMI(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电源本身产生的干扰噪声如果通过输入端向外泄漏出去,就表现为辐射噪声和传导噪声;在电源输出端泄漏出去就表现为纹波电压。电源随频率不同,噪声曲线会发生变化。EMI滤波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滤除外部电网的高频脉冲对电源的干扰,同时也起到减少开关电源本身对外部电网的电磁干扰。在电源中一般有两极EMI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2.EMI(电磁干扰)滤波电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EMI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EMI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3.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整流电路组成全桥整流器、高压滤波电容、平衡电阻等。桥式整流电路的两种形式:4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桥堆芯片;4个分立的大功率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高压脉动直流电。高压滤波电容的作用是滤除高压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输出平稳的高压直流脉动电压。高压滤波电容的耐压值按工作电压的2倍选取。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3.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4.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电路可以减少电源对电网的干扰。PFC电路有被动PFC和主动PFC。被动PFC电路由一个大号电感器组成。主动PFC电路由电感、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电子元器件组成。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4.PFC(功率因数校正)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PFC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PFC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5.开关变换电路电路组成:大功率开关三极管(或场管)、开关变压器、高速整流二极管等元件。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5.开关变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开关三极管与PWM(脉宽调制)芯片构成振荡电路,产生高频脉冲。开关变压器的功能是将高频交流电转换为高频低压交流电。开关变压器的工作状态由PWM控制。推动变压器的功能是将信号进行放大。待机变压器为主板提供5VSB待机电压。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开关三极管与PWM(脉宽调制)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6.脉宽调制电路PWM提供触发脉冲给开关三极管。PWM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6.脉宽调制电路PWM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7.辅助电源电路辅助电源是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工作原理与开关变换电路基本相同。只要有交流市电输入,ATX电源无论是否开启,辅助电源都一直在工作,为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7.辅助电源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辅助电源电路待机变压器推动变压器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辅助电源电路待机变压器推动变压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8.低压滤波和直流输出电路低压直流滤波电路的功能是滤除低压电流中的杂波。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8.低压滤波和直流输出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9.开机/关机控制电路ATX电源采用+5VSB、PS-ON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当PS-ON信号小于1V伏时,就会开启电源,大于4.5V时就关闭电源。ATX电源关闭后,主板内部仍然有5V/100mA的弱电流,以维持主板上“电源监控部件”等一小部分电路的工作。PW-OK是电源输出的“电源准备好”信号。PW-OK由电源插座第8脚引出,灰色线,待机为0V,受控启动输出稳定后为5V。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9.开机/关机控制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0.电源保护电路EMI电路中有1~2个压敏电阻,耐压值为270V,当市电电压超过270V时,压敏电阻就会击穿,保护电源电路的安全。为了防止输入电流过大而烧毁电源,输入电路前端设置有保险丝(或保险电阻)。保护电路检测输出电压或电流,当输出端发生短路、过压、过流、过载、欠压时,保护电路动作,切断开关管的激励信号,输出电压和电流为零,起到保护作用。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0.电源保护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电源保护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电源保护电路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1.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ATX12V2.31标准电源输出接口主板24脚电源接口;CPU的12V1电源接口(8脚/4脚);显卡等外设使用的12V2电源接口(6脚);SATA硬盘电源接口(5脚);传统外设电源接口(4脚)等。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1.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电源与主板的连接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电源与主板的连接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输出线色标黄色:+12V;红色:+5V;橙色:+3.3V;蓝色:-12V;紫色:+5VSB(待机电压);绿色:PS-ON(开/关机);灰色:PW-OK(电源好)。

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输出线色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4脚主板电源SATA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4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0脚主板电源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0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2.电源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环境温度为-5~50℃、电压在180~264V之间,电源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最大功率环境温度为25℃左右,电压200~264V时,电源能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峰值功率短时间(10s)瞬间输出功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2.电源输出功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电源直流输出电压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电源直流输出电压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12V2.31规范对350W电源的技术要求工作电流+12V1+12V2-12V+5V+3.3V+5VSB最小电流(A)0.1A0.5A0A0.2A0.1A0A最大电流(A)11A14A0.3A15A21A2.5A峰值电流(A)15A18A---3.5A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12V2.31规范对3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直流负载交叉图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直流负载交叉图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微机需要的电源功率微机部件设备型号最大功率CPUIntelCore2EQX9775150WCPUAMDOpteron835095W内存DDR21GB2.5W显卡NVIDIAGeForce9800GX2197W显卡ATIRadeonX80148W独立显卡主板IntelX48/P43/P4520W集成显卡主板IntelG31/G33/G3535W硬盘Seagate500GB10WDVD-ROM23WUSB设备2.5W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微机需要的电源功率微机部件设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不同配置主机系统整体功耗实测比较测试项目A中档显卡B低档显卡C高档显卡待机功耗(W)125.4121228.8睡眠功耗(W)72.679.219.83D游戏功耗(W)178.2158.4268.4高清视频功耗(W)140.8140.8253实测最高功耗(W)178.2158.4341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不同配置主机系统整体功耗实测比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功率简易测试笔记本发热检测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功率简易测试笔记本发热8.3.5电源常见故障维修1.电源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故

析死机直流输出滤波电容质量不好,干扰主机正常工作;电源功率不足等电源灯亮但无法启动电源功率不足等反复重新启动电源功率不足;高压滤波电路损坏;干扰脉冲造成误开机;环境干扰等需要多次才能开机电容性能下降;逻辑判断电路性能不稳定等启动一下就停止主板或电源电路短路,电源进入自保护状态;+5VSB提供的电流不足等开机报警,但能启动直流输出电压不正常,过高或过低等无法关机电源按钮失灵;主板电源监控电路故障;PS-ON信号恒为高电平等经常性内存出错内存对电压的波动非常敏感,可能电源直流输出不稳定等硬盘出现逻辑坏道电源功率不足;电源滤波电路损坏,造成电磁干扰等无规律出现硬盘丢失+12V和+5V输出不正常;电源功率不足等电压输出不稳定电源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过压或过流保护电路出现故障;振荡电路没有工作;电源负载过重;整流二极管击穿;滤波电容漏电等保险管烧毁高压电容击穿;整流桥击穿;开关三极管击穿等电源被烧毁输入瞬间高压;高压电容击穿;限流电阻损坏;桥堆损坏;电源空载检修会使电压升高,容易烧坏小功率振荡管等8.3.5电源常见故障维修1.电源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主讲:易建勋第102页共122页8.4BIOS参数设置与故障维修

主讲:易建勋第102页共122页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1.BIOS的基本功能BIOS是固化在集成电路内部的程序代码,因此也称为“固件”。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1.BIOS的基本功能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BIOS功能检测硬件设备是否正常(POST);初始化硬件设备;启动操作系统加载程序;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提供服务等。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BIOS功能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BIOS是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BIOS就像中间件,解决了不同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BIOS是硬件设备与操作系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每一种规格主板的BIOS互相不兼容,不同规格主板的BIOS固件不能互换。BIOS设计厂商有Phoenix公司和AMI公司。CMOS是主板上一块带有电池的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128字节。CMOS保存了一些用户需要更改基本参数。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每一种规格主板的BIOS互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1.EFI可扩展固件接口EFI是操作系统与固件之间的接口规范。EFI定义了许多重要的数据结构以及系统服务。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1.EFI可扩展固件接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2.EFI的系统结构EFI需要主板和操作系统支持。EFI存放在硬盘独立空间,大约50~100MB。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2.EFI的系统结构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EFI初始化模块和驱动执行环境通常被集成在只读存储器中。EFI采用类似于Windows的图形操作界面,可利用鼠标操作,用户无须正式进入操作系统,就能进行最基本的操作,可以说EFI就是一个小型化的Windows系统。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EFI初始化模块和驱动执行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微星EFI接口BIOS界面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微星EFI接口BI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微星EFI接口BIOS界面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微星EFI接口BI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华硕EFI接口BIOS界面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华硕EFI接口BI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技嘉EFI接口BIOS界面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技嘉EFI接口BI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华擎EFI接口BIOS界面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补充】华擎EFI接口BI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5.传统BIOS与EFI的区别技术指标UEFIBIOS操作界面可以图形化,动画化,中文化简单的英文字符界面运行环境32/64位,向下兼容16位x86实模式不支持支持操作系统引导直接利用:protocol/devicePath调用INT13H(INT19)鼠标操作支持不支持加载速度快慢广播安装操作系统支持不支持外存启动BIOS支持不支持寻址空间扩展内存空间充足,支持新标准扩展内存空间少,1MB硬盘支持最大上百TB,支持100个主分区最大2.2TB,最多4个主分区磁盘性能每次可读1MB每次读64KB编程语言C语言,汇编语言汇编语言自动升级支持无,依赖操作系统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5.传统BIOS与EFI的8.4.3BIOS参数设置1.BIOS声音报警

Phoenix公司AwardBIOS报警信号声音特征故障原因1短系统启动正常2短非致命错误,进入BIOS重新设置选项1长1短内存或主板错误1长2短显示卡错误1长3短主板键盘控制器错误1长9短主板FlashROM错误重复短声电源有故障不间断长声内存未插好或有芯片损坏无声,不能启动内存故障、主板故障、电源故障8.4.3BIOS参数设置1.BIOS声音报警声音特征故8.4.3BIOS参数设置2.BIOS设置主界面BIOS设置主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2.BIOS设置主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高级设置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高级设置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南桥芯片设置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南桥芯片设置界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中CPU健康状态设置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中CPU健康状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中CPU超频设置界面8.4.3BIOS参数设置【补充】BIOS中CPU超频设8.4.3BIOS参数设置4.BIOS密码清除BIOS密码可以通过工具软件进行清除;也可以在主机断电的情况下,利用主板跳线进行清除。8.4.3BIOS参数设置4.BIOS密码清除

课程作业与讨论讨论:(1)讨论台式机与笔记本微机对电源的要求。(2)关机后主机有电,这个电源有什么作用。【本章结束】课程作业与讨论讨论:计算机维修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易建勋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计算机维修技术第3版

教学课件

易建勋编著

本课件随教材免费赠送给读者,读者可自由播放、复制、分发本课件,也可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课件中部分图片来自因特网公开的技术资料,这些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感谢在因特网上提供技术资料的企业和个人。本课件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课件版权属于作者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本课件进行销售或修改后销售。作者:易建勋2013年8月

作者声明本课件随教材免费赠送给读者,读者可自由播放、复制、分发本课件第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1音频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1.1音频信号数字化8.1.2声卡的基本结构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8.1.5音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8.2网络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2.1网卡与双绞线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8.2.4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维修8.3电源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3.1电源的基本组成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8.3.5电源常见故障维修8.4BIOS参数设置与故障维修8.4.1BIOS基本工作原理8.4.2EFI可扩展固件接口8.4.3BIOS参数设置8.4.4BIOS固件升级8.4.5BIOS故障维修第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8.1音频系统结构与故障维8.1音频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第08章辅助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2课件8.1.1音频信号数字化1.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声音由音高、音量、音色三要素组成。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8.1.1音频信号数字化1.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采样采样频率越高,数字信号就越接近原声。奈魁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

采样频率只要达到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就能精确描述被采样的信号。人耳听力范围在20Hz~20kHz之间。采样频率达到40kHz时,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大多数声卡的采样频率达到了44.1kHz或更高。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采样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量化量化精度为8位,有28=256种采样等级;量化精度为16位,有216=65536种采样等级;量化精度为32位,有232=42亿种采样等级;目前集成声卡的量化精度为32位。编码将信源数据进行文件类型规定的编码后,再加上音频文件格式的头部,就得到了一个数字音频文件。编码工作由声卡和音频处理软件共同完成。8.1.1音频信号数字化量化8.1.2声卡的基本结构1.独立声卡声卡是实现声波/数字信号转换的硬件设备。集成声卡占据了市场主流;独立声卡成了音乐发烧友的高端产品;USB声卡在笔记本微机中寻找新市场。8.1.2声卡的基本结构1.独立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不同类型的声卡集成声卡独立声卡USB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不同类型的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独立声卡组成音频数字处理(DSP)芯片;功率放大芯片;波表合成器芯片;各种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1.2声卡的基本结构独立声卡组成8.1.2声卡的基本结构2.集成声卡由于信号干扰,声卡控制芯片不可能完全集成在南桥芯片内,在南桥芯片内仅集成了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DSP),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以及声音输出/输入还得依靠声卡解码芯片。集成声卡一般采用HAD规范主要型号有RealtekALC800系列产品8.1.2声卡的基本结构2.集成声卡8.1.2声卡的基本结构Realtek集成声卡解码芯片8.1.2声卡的基本结构Realtek集成声卡解码芯片8.1.2声卡的基本结构HAD(高保真音频)是Intel与杜比(Dolby)公司合力推出的音频规范。HAD是为了取代AC97音频规范,它不能向下兼容AC97标准。HDA支持设备感知和接口定义功能,每个接口的功能可以随意设定。8.1.2声卡的基本结构HAD(高保真音频)是Intel10.1音频故障维修10.1.4音频接口与性能10.1音频故障维修10.1.4音频接口与性能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1.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1)输出接口多个LineOut(线性输出)接口。(2)输入接口LineIn;MIC:麦克风信号较小,因此设计有功率放大电路。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1.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3)接口形式模拟音频输出为8声道;7.1声道:1个低音声道,7个高音声道;采用3.5mm立体声接口;每个接口有2路模拟音频信号输出。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3)接口形式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音频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音频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机箱前置音频接口接线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2.数字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SPDIF(数字音频接口)SPDIF可在一条线路上串行传输多个声道信号。SPDIF有OUT和IN两种接口。SPDIF分为同轴接口和光纤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2.数字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SPDIF有输出和输入接口。SPDIFIN光纤输入接口SPDIFOUT同轴电缆接口SPDIFOUT光纤输出接口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SPDIF有输出和输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影院数字声道音箱布置电影屏幕功放音频处理音箱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影院数字声道音箱布置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家庭影院音箱布置8.1.3音频接口与技术性能【补充】家庭影院音箱布置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1.音箱类型与结构数字信号音箱音质好,价格高;市场主流为模拟信号音箱。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1.音箱类型与结构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模拟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接口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一体化数字便携多媒体音响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一体化数字便携多媒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4G无线数字音箱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4G无线数字音箱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处理器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数字音箱处理器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有源音箱将功率放大器电路做在音箱内部,节省了功放机箱的成本。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有源音箱将功率放大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音箱独立功放和前置功放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音箱独立功放和前置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扬声器组成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扬声器组成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3.话筒的组成与技术性能话筒类型与结构世界话筒品牌:Neumann,AKG,Rode,Shure,AudioTechnica等。中国话筒品牌:797Audio,飞乐,得胜等。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3.话筒的组成与技术性能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无线话筒和接收机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补充】无线话筒和接收机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信号电平专业话筒的输出信号很弱,一般小于1mV;大多数声卡要求输入信号最小应大于10mV。解决方案提高声卡的输入灵敏度,某些声卡提供一些软件,可由用户提高声卡输入的灵敏度;在声卡输入端之前对话筒信号进行放大,如采用“话筒前置放大器”等设备。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信号电平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阻抗匹配话筒的输出阻抗必须小于声卡的输入阻抗。话筒输出阻抗相对声卡的输入阻抗越高,丢失的信号就越多。专业话筒的输出阻抗一般低于600Ω;大多数声卡输入阻抗为600~2000Ω。计算机话筒的输出阻抗有两种:一种在10kΩ以上,称为高阻抗话筒;一种在1kΩ以下,大多为600Ω。高阻抗话筒灵敏度高,输出电平高,抗干扰性差;低阻抗话筒灵敏度低,但音质好。电容式话筒输出阻抗只有200Ω,灵敏度极高。动圈式话筒采用600Ω输出阻抗。8.1.4音箱与话筒的基本组成阻抗匹配8.1.5音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声卡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故

析无声音驱动程序故障;音箱接头接触不好;音频接头插错;音箱接头接触不好;音箱电路损坏;操作系统音频关闭等声音很小音频接头阻抗不匹配;接头氧化;音箱功放电路故障;音箱线路过长等声音断断续续CPU超频;系统资源不足等杂音严重音频插头氧化;音箱电路抗干扰性能差;主板抗干扰性能差;电源滤波不良等无法录音麦克风接头接触不良;麦克风接头阻抗不匹配;Windows系统设置错误等8.1.5音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声卡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主讲:易建勋第162页共122页8.2网络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主讲:易建勋第39页共122页8.2.1网卡与双绞线1.网卡(NIC)网卡用于计算机与网络的互连。PC在主板上已经集成了网卡。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往往安装多个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1.网卡(NIC)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网卡接口RJ-45接口USB接口(无线网卡)Mini-PCIE接口(无线网卡)光纤接口网卡接口应与网络传输介质类型一致8.2.1网卡与双绞线网卡接口8.2.1网卡与双绞线主板集成网卡Realtek(台湾昱立)集成网卡普及率最高8.2.1网卡与双绞线主板集成网卡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Realtek集成网卡芯片和电路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Realtek集成网卡芯片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主板上集成的网卡网卡芯片网卡晶振25MHzRJ-45网卡接口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主板上集成的网卡网卡芯片网8.2.1网卡与双绞线双绞线和水晶接头8.2.1网卡与双绞线双绞线和水晶接头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和接头8.2.1网卡与双绞线【补充】光纤和接头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1.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太网硬件连接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1.以太网接入技术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2.ADSL接入技术ADSLModem硬件连接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2.ADSL接入技术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ADSLModem硬件设备8.2.2有线网络连接方法ADSLModem硬件设备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无线网络拓扑结构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无线网络拓扑结构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Mini-PCIE接口的无线网卡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Mini-PCI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无线网卡天线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主板无线网卡天线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无线路由器设置8.2.3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补充】无线路由器设置8.2.4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常见网络故障分析故障现象故

析设备故障网络服务器性能太低;交换机故障;网络设备故障;电源净化性能下降等线路故障线路损坏;双绞线太长;电源线与网线混合走线造成干扰;双绞线混用;网线接头混用;线路接头质量不好;接线不合格;线序错误等设置故障网卡驱动程序错误;IP地址设置错误;应用软件设置错误等环境故障环境电磁干扰;网络线路靠近热源,造成信号漂移;网络设备接地不良;电源不稳定等不能连通线路中断;网络设备硬件故障;网络设备设置错误;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网卡驱动程序版本不匹配;网卡协议绑定不良或有冲突等速度太慢网络负载太大;广播风暴;防火墙过虑数据包太慢;黑客攻击;网站垃圾信息过多;干扰信号进入系统;双绞线或连接模块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等间歇中断网线太长;双绞线质量太差;双绞线混用;网线接头因雨水或潮湿侵蚀和污染等不能登录用户登录权限不够;信息包帧格式不匹配;用户名或口令不正确等8.2.4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常见网络故障分析故障主讲:易建勋第179页共122页8.3电源系统结构与故障维修主讲:易建勋第56页共122页8.3.1电源的基本组成1.ATX电源基本组成主板、电源和机箱等设备都遵循ATX标准;目前最新版本为ATX12V2.32。ATX电源主要部件:整流桥堆;场效应开关管;整流二极管;开关变压器;脉宽调制器芯片(PWM);比较放大器芯片;电容,电感,电阻,PCB板等电子元件。8.3.1电源的基本组成1.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PFC输出电容PFC电感PFC输入电容整流桥堆待机电源控制开关变压器高压滤波电容开关管EMI电感快恢复二极管8.3.1电源的基本组成ATX电源基本组成PFC输PFC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1.ACPI电源管理模式在ACPI中,由BIOS收集硬件信息,定义电源管理方案,由操作系统负责执行。ACPI有很多电源管理模式可供选择,执行效果也各不相同。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1.ACPI电源管理模式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全局电源管理状态G0(正常工作)G1(睡眠状态)G2(软关机)G3(机械性关机)

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全局电源管理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CPU电源管理工作在G0状态下,CPU电压和时钟频率由工作量决定。CPU电源管理状态C0(最大工作状态);C1(挂起);C2(允许停止);C3(深度睡眠);C4(更深度睡眠);C5和C6是新增的电源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CPU电源管理工作在G0状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管理规范CPU电压核心时钟系统时钟L1缓存L2缓存唤醒时间消耗功率CPU电源管理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管理规范CPU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睡眠模式:S0工作状态;S1待机状态(POS);S2休眠状态(不推荐);S3休眠状态(STR,挂起到内存);S4休眠状态(STD,挂起到硬盘);S5软关机状态。8.3.2ACPI电源管理标准ACPI电源睡眠模式: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电路功能模块:EMI滤波电路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开关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整流稳压电路保护电路直流滤波电路等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辅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ATX电源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将交流电首先整流为高压脉动直流电;然后通过大功率开关三极管,将电压改变成连续的高频高压的交流信号;这些高频交流电输入到开关变压器的初级,再经过开关变压器的次级降压输出;然后通过整流和滤波电路输出低压直流电。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工作原理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2.EMI(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电源本身产生的干扰噪声如果通过输入端向外泄漏出去,就表现为辐射噪声和传导噪声;在电源输出端泄漏出去就表现为纹波电压。电源随频率不同,噪声曲线会发生变化。EMI滤波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滤除外部电网的高频脉冲对电源的干扰,同时也起到减少开关电源本身对外部电网的电磁干扰。在电源中一般有两极EMI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2.EMI(电磁干扰)滤波电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EMI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EMI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3.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整流电路组成全桥整流器、高压滤波电容、平衡电阻等。桥式整流电路的两种形式:4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桥堆芯片;4个分立的大功率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高压脉动直流电。高压滤波电容的作用是滤除高压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输出平稳的高压直流脉动电压。高压滤波电容的耐压值按工作电压的2倍选取。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3.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4.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电路可以减少电源对电网的干扰。PFC电路有被动PFC和主动PFC。被动PFC电路由一个大号电感器组成。主动PFC电路由电感、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电子元器件组成。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4.PFC(功率因数校正)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PFC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PFC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5.开关变换电路电路组成:大功率开关三极管(或场管)、开关变压器、高速整流二极管等元件。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5.开关变换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开关三极管与PWM(脉宽调制)芯片构成振荡电路,产生高频脉冲。开关变压器的功能是将高频交流电转换为高频低压交流电。开关变压器的工作状态由PWM控制。推动变压器的功能是将信号进行放大。待机变压器为主板提供5VSB待机电压。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开关三极管与PWM(脉宽调制)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6.脉宽调制电路PWM提供触发脉冲给开关三极管。PWM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6.脉宽调制电路PWM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7.辅助电源电路辅助电源是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工作原理与开关变换电路基本相同。只要有交流市电输入,ATX电源无论是否开启,辅助电源都一直在工作,为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7.辅助电源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辅助电源电路待机变压器推动变压器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辅助电源电路待机变压器推动变压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8.低压滤波和直流输出电路低压直流滤波电路的功能是滤除低压电流中的杂波。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8.低压滤波和直流输出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9.开机/关机控制电路ATX电源采用+5VSB、PS-ON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当PS-ON信号小于1V伏时,就会开启电源,大于4.5V时就关闭电源。ATX电源关闭后,主板内部仍然有5V/100mA的弱电流,以维持主板上“电源监控部件”等一小部分电路的工作。PW-OK是电源输出的“电源准备好”信号。PW-OK由电源插座第8脚引出,灰色线,待机为0V,受控启动输出稳定后为5V。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9.开机/关机控制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0.电源保护电路EMI电路中有1~2个压敏电阻,耐压值为270V,当市电电压超过270V时,压敏电阻就会击穿,保护电源电路的安全。为了防止输入电流过大而烧毁电源,输入电路前端设置有保险丝(或保险电阻)。保护电路检测输出电压或电流,当输出端发生短路、过压、过流、过载、欠压时,保护电路动作,切断开关管的激励信号,输出电压和电流为零,起到保护作用。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10.电源保护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电源保护电路8.3.3电源主要电路结构电源保护电路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1.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ATX12V2.31标准电源输出接口主板24脚电源接口;CPU的12V1电源接口(8脚/4脚);显卡等外设使用的12V2电源接口(6脚);SATA硬盘电源接口(5脚);传统外设电源接口(4脚)等。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1.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电源与主板的连接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电源与主板的连接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输出线色标黄色:+12V;红色:+5V;橙色:+3.3V;蓝色:-12V;紫色:+5VSB(待机电压);绿色:PS-ON(开/关机);灰色:PW-OK(电源好)。

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输出线色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4脚主板电源SATA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4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0脚主板电源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20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与信号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直流输出接口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2.电源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环境温度为-5~50℃、电压在180~264V之间,电源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最大功率环境温度为25℃左右,电压200~264V时,电源能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峰值功率短时间(10s)瞬间输出功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2.电源输出功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电源直流输出电压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电源直流输出电压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12V2.31规范对350W电源的技术要求工作电流+12V1+12V2-12V+5V+3.3V+5VSB最小电流(A)0.1A0.5A0A0.2A0.1A0A最大电流(A)11A14A0.3A15A21A2.5A峰值电流(A)15A18A---3.5A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ATX12V2.31规范对3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直流负载交叉图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电源直流负载交叉图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微机需要的电源功率微机部件设备型号最大功率CPUIntelCore2EQX9775150WCPUAMDOpteron835095W内存DDR21GB2.5W显卡NVIDIAGeForce9800GX2197W显卡ATIRadeonX80148W独立显卡主板IntelX48/P43/P4520W集成显卡主板IntelG31/G33/G3535W硬盘Seagate500GB10WDVD-ROM23WUSB设备2.5W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微机需要的电源功率微机部件设备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不同配置主机系统整体功耗实测比较测试项目A中档显卡B低档显卡C高档显卡待机功耗(W)125.4121228.8睡眠功耗(W)72.679.219.83D游戏功耗(W)178.2158.4268.4高清视频功耗(W)140.8140.8253实测最高功耗(W)178.2158.4341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不同配置主机系统整体功耗实测比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功率简易测试笔记本发热检测8.3.4电源主要技术性能【补充】功率简易测试笔记本发热8.3.5电源常见故障维修1.电源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现象故

析死机直流输出滤波电容质量不好,干扰主机正常工作;电源功率不足等电源灯亮但无法启动电源功率不足等反复重新启动电源功率不足;高压滤波电路损坏;干扰脉冲造成误开机;环境干扰等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