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课件_第1页
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课件_第2页
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课件_第3页
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课件_第4页
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

解剖学特点正常脊柱弯曲前面观背面观左侧面观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骶后凸胸段正常后凸20-40度,T8为顶点,胸腰交界段为T11-L1,呈直线;腰前凸30-40度,L3为顶点最先描述脊柱侧凸的人hippocrates

主要观点:姿势不良是导致脊柱侧凸的主要原因;指出脊柱侧凸可以随着生长发育呈进行性加重;建议过伸位轴向牵引治疗;脊柱侧凸的定义(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

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10度;角度<10度,且增大的可能性不大的脊柱侧凸则不认为是脊柱侧凸;脊柱侧凸病因学分类特发性;先天性(发病较早,大部分在婴幼儿期被发现,发病机理为脊椎的结构性异常和脊椎生长不平衡);神经肌源性(肌源性改变系指当肌肉组织受到外源性或内源性直接损害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神经纤维瘤病变(为单一基因病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间充质源性;代谢性;骨软骨营养不良性;其他病因:外伤后;风湿病;感染;肿瘤;功能性;腰骶部病变等根据发病年龄一般将特发性脊柱侧凸分为:婴儿型(0~3岁,其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多为胸椎的左侧凸,常并发有其它畸形,最常见的斜头畸形,其次是智力低下,或先天性髋脱位。);少儿型(3~10岁,约占15%左右);青少年型(10岁后,有报道显示:9岁以下为2.5%,10岁为4.1%,11岁8.8%,12岁19.8%,13岁24.5%,14岁19.5%,15岁以上为20.8%。说明了年龄与发展的关系)。按脊柱侧凸顶椎所在的解剖位置分为:①颈弯:顶椎在C1~C6之间;②颈胸弯:顶椎在C7~T1之间;③胸弯:顶椎在T2~T11之间;④胸腰弯:顶椎在T12~L1之间;⑤腰弯:顶椎在L2~L4之间;⑥腰骶弯:顶椎在L5或S1。早期表现:双髋不等高,腰部不对称;一侧肩膀比另一侧肩膀明显突出或者增大(通常右侧肩部突出多见,呈现“剃刀背”);领口不平,背部有不对称的隆起;女性双乳发育不均等,一般以左侧较大为多见;平卧是双下肢不等长;躯干部有大小不等的咖啡斑块,背部有异常毛发生长;X线检测一般需包含左右bending像chiari畸形:枕骨大孔区畸形和扁桃体下疝(90%的脊髓空洞与此有关);lateral-bending:仰卧侧屈位;fulcrum-bending:支点侧屈位端椎、中立椎、稳定椎的定义端椎:EV(endvertebrae)侧弯的头端和尾端倾斜度最大的椎体;中立椎:NV(neutralvertebrae)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侧椎弓根对称的斜度最大的椎体;稳定椎:SV(stablevertebrae)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CSVL中间穿过的椎体;顶椎中心正常椎体——对角线交叉法;楔变椎体——中点交叉法:脊椎旋转度的测量

根据顶椎位置分型按侧凸部位和形状分类king-moe分型1983年;lenke分型2001年;PUMC分型2003年;

lenke分型

PUMC分型I型-单弯Ia:胸弯,顶点位于T2-T12椎间盘;Ib:胸腰段弯,顶点位于T12-L1;Ic:腰弯,顶点位于L1-2椎间盘——L4、5椎间盘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有剥离韧带粘连,改善肌肉营养,加强肌肉中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力的作用,它可以通经活络、改善气血循环和使软组织和韧带得以软化。电疗:利用电磁疗法,增加对病变部位的吸收功能,改善气血循环,可剥离组织粘连和防止发生再粘连。药物:根据不同病情及病人体质,采用不同药物、药量予以辅助配合治疗。牵引: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支具固定:经牵引后使用必要的支具迫使已复位的脊椎稳定不变,不发生回缩变化,也有扩大椎体间隙的作用。手术:如果侧弯旋转过大,出现明显压迫脊髓的症状,应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常用打钉固定的方法。脊柱侧弯手术适应症及目的*适应症:(1)胸弯大于40度、胸腰弯/腰弯大于35度者;(2)支具治疗不能控制,侧弯快速进展者;(3)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目的:a、防止畸形进展;

b、恢复脊柱平衡;

c、尽可能的矫正畸形;

d、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

e、防止神经损害。

文献学习(一)*titles:Factorsfavoringregainofthelostverticalspinalheightthroughposteriorspinalfusionin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脊柱侧弯后路椎体融合术对于恢复已丢失的脊柱垂直高度中的关键因子)*goals:(1)toevaluatetheincreaseinspinallongitudinal(2)toidentifythekeypre-operativefactorsthatcouldaffecttheregainofthelostverticalspinalheightfollowingposteriorspinalinstrumentationandfusioninAIS.*results:172AISpatientswithsinglecompletemajorthoraciccurvesand104withdoublecompletecurveswereincluded,withafemaletomaleratioof5.73:1.Theaverageagewas15.6±3.1yearsandthemeanCobbangleofthemajorcurveswas53.6±15.4°(range40°–100°).点击打开文献全文近期实验结果展示HE染色图片(第一批样本针刺组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