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火灾课件_第1页
燃烧与火灾课件_第2页
燃烧与火灾课件_第3页
燃烧与火灾课件_第4页
燃烧与火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燃烧的本质是一种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相互作用产生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一节燃烧一、燃烧的本质第一节1二、燃烧的条件二、燃烧的条件2燃烧与火灾课件3

引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自由基

燃烧四要素理论1.可燃物;2.助燃物;3.引火源;4.自由基(游离基)燃烧四要素理论4

在防火中的应用: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在防火中的应用:(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5三、燃烧的类型

三、燃烧的类型6

(一)闪燃1.闪燃和闪点

2.闪点在消防工作中的意义(1)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2)闪点是确定液体燃烧类别的依据;(3)闪点是确定液体生产、储存火灾危险类别的依据。(一)闪燃1.闪燃和闪点2.闪点在消7

易燃液体按闪点分类:高闪点:23℃至61℃中闪点:-18℃至23℃低闪点:低于-18℃

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闪点小于28℃乙类:28℃至60℃丙类:60℃及以上

8(二)自燃自燃和自燃点(二)自燃自燃和自燃点9

自燃的类型

氧化发热自燃分解发热自燃发酵发热自燃遇水自燃混合自燃氧化发热自燃分解发热自燃发酵发热自燃遇水自燃混合10(1)确定物质的安全存储方法和防火安全措施(2)确定工艺控温极限(3)确定选用防爆电器型号

自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确定物质的安全存储方法和防火安全措施(2)确定工艺控温11

2007年7月16日下午,乌克兰一铁路区间发生货运列车脱轨引发黄磷自燃起火,造成152人中毒住院(视频链接)。

2007年7月16日下午,乌克兰一铁路区间12

(三)着火

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控制温度在可燃物燃点以下;(2)根据燃点确定燃烧固体类别;(3)根据燃点,决定火场抢救物资的先后。可燃物在点火源作用下发生持续的燃烧叫着火。可燃物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着火和燃点(三)着火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3(四)爆炸(四)爆炸14

危险是指易燃液体的蒸气、可燃气体或粉尘或纤维与空气或氧的混合物在一定比例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这种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之为爆炸浓度极限。2.爆炸浓度极限危险是指易燃液体的蒸气、可燃气15

乙炔甲烷汽油(2.5-82.0%)(5.0-15%)(1.7-7.2%)几种物质的爆炸浓度极限对比几种物质的爆炸浓度极16燃烧与火灾课件17

(一)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不能再发生燃烧的物质CO₂,H₂O,SO₂,HCL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还能继续燃烧,如CO,HCN酮类,酸类,醇类等四、燃烧产物完全燃烧:四、燃烧产物18导致火势蔓延(二)燃烧产物当中烟的危害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高温、有毒影响人的视力,能见度下降,逃生困难导致火势蔓延(二)燃烧产物当中烟的危害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高温19

第二节火灾

二、火灾的规律(一)火灾与政治、经济、道德文化、风俗习惯的关系

一、火灾的本质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第二节20

冬季火灾最多,夏季火灾最少,春季火灾仅次于冬季排第二,秋季名列第三。夏季火灾最少。(二)火灾季节规律

(二)火灾季节规律21

火灾在一日24小时内的发生规律是:白天起火次数多,尤其是下午最多;夜间起火次数少,但死亡人数多。据2007年火灾统计,22时至凌晨6时发生的火灾起数仅占总数的23.3%,但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8.8%。2时至4时平均每38起火灾造成1人死亡,是全天火灾亡人率最高的时段。

(三)时间规律火灾在一日24小时内的发生规律是:白天起22

商场、宾馆、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复杂场所,人员集中,流动频繁,成分复杂,导致火灾频繁,而且往往群死群伤,损失惨重。图书馆、档案管、展览馆及文物古建筑,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和销售单位,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仓库等行业,火灾发生频繁高,危险性大。(四)行业规律商场、宾馆、网吧、歌舞厅、录像厅23

根据2007年火灾统计,电气引起火灾最多,占总数的28.8%;用火不慎占23.4%;吸烟占8%,玩火占7.9%,生产作业不慎占5.6%,自燃、雷击、静电等占2.5%,遗留火种等其他原因占14.7%,原因不明的占9.4%。(五)引发原因规律

根据2007年火灾统24

30.7%0607

火灾

起数11.6%21.7%0607

死亡

人数0607

经济

损失2007年全国火灾与2006年对比30.7%06025三、火灾的分类固体物质火灾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物质火灾金属火灾三、火灾的分类固体物质火灾液体和可熔化气体物质火灾金属火灾26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4月9日国务院公布)

(一)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二)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二)按火灾损失分类(一)特别重大火灾,是27

(三)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四)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三)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28

一、燃烧的本质是一种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相互作用产生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一节燃烧一、燃烧的本质第一节29二、燃烧的条件二、燃烧的条件30燃烧与火灾课件31

引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自由基

燃烧四要素理论1.可燃物;2.助燃物;3.引火源;4.自由基(游离基)燃烧四要素理论32

在防火中的应用: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在防火中的应用:(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33三、燃烧的类型

三、燃烧的类型34

(一)闪燃1.闪燃和闪点

2.闪点在消防工作中的意义(1)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2)闪点是确定液体燃烧类别的依据;(3)闪点是确定液体生产、储存火灾危险类别的依据。(一)闪燃1.闪燃和闪点2.闪点在消35

易燃液体按闪点分类:高闪点:23℃至61℃中闪点:-18℃至23℃低闪点:低于-18℃

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闪点小于28℃乙类:28℃至60℃丙类:60℃及以上

36(二)自燃自燃和自燃点(二)自燃自燃和自燃点37

自燃的类型

氧化发热自燃分解发热自燃发酵发热自燃遇水自燃混合自燃氧化发热自燃分解发热自燃发酵发热自燃遇水自燃混合38(1)确定物质的安全存储方法和防火安全措施(2)确定工艺控温极限(3)确定选用防爆电器型号

自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确定物质的安全存储方法和防火安全措施(2)确定工艺控温39

2007年7月16日下午,乌克兰一铁路区间发生货运列车脱轨引发黄磷自燃起火,造成152人中毒住院(视频链接)。

2007年7月16日下午,乌克兰一铁路区间40

(三)着火

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控制温度在可燃物燃点以下;(2)根据燃点确定燃烧固体类别;(3)根据燃点,决定火场抢救物资的先后。可燃物在点火源作用下发生持续的燃烧叫着火。可燃物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着火和燃点(三)着火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41(四)爆炸(四)爆炸42

危险是指易燃液体的蒸气、可燃气体或粉尘或纤维与空气或氧的混合物在一定比例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这种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之为爆炸浓度极限。2.爆炸浓度极限危险是指易燃液体的蒸气、可燃气43

乙炔甲烷汽油(2.5-82.0%)(5.0-15%)(1.7-7.2%)几种物质的爆炸浓度极限对比几种物质的爆炸浓度极44燃烧与火灾课件45

(一)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不能再发生燃烧的物质CO₂,H₂O,SO₂,HCL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还能继续燃烧,如CO,HCN酮类,酸类,醇类等四、燃烧产物完全燃烧:四、燃烧产物46导致火势蔓延(二)燃烧产物当中烟的危害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高温、有毒影响人的视力,能见度下降,逃生困难导致火势蔓延(二)燃烧产物当中烟的危害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高温47

第二节火灾

二、火灾的规律(一)火灾与政治、经济、道德文化、风俗习惯的关系

一、火灾的本质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第二节48

冬季火灾最多,夏季火灾最少,春季火灾仅次于冬季排第二,秋季名列第三。夏季火灾最少。(二)火灾季节规律

(二)火灾季节规律49

火灾在一日24小时内的发生规律是:白天起火次数多,尤其是下午最多;夜间起火次数少,但死亡人数多。据2007年火灾统计,22时至凌晨6时发生的火灾起数仅占总数的23.3%,但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8.8%。2时至4时平均每38起火灾造成1人死亡,是全天火灾亡人率最高的时段。

(三)时间规律火灾在一日24小时内的发生规律是:白天起50

商场、宾馆、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复杂场所,人员集中,流动频繁,成分复杂,导致火灾频繁,而且往往群死群伤,损失惨重。图书馆、档案管、展览馆及文物古建筑,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和销售单位,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仓库等行业,火灾发生频繁高,危险性大。(四)行业规律商场、宾馆、网吧、歌舞厅、录像厅51

根据2007年火灾统计,电气引起火灾最多,占总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