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育之中的“工匠精神”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精神和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在我们的心育中,也要有这种精神,才能达达到预定的目标。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 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 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 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 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 获取了知识。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 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 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 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 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 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 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 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三、尽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 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 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亲情一条线”的活动中,我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 《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 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 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 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 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笔者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 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 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 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 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 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 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关注细节 耐心辅导——心育之中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 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 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 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 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 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 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 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 作好准备。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 尊重学生的隐私……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 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 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 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4、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5、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情感生活。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事实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 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最后,我引用美国 ?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 一段话来说明: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 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文献参考:《小学生健康教育》斯塔顿 ?美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 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 任务。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身边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据我观察,认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物质逐渐丰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 和家长的表扬。现在物质丰裕,还有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表扬、鼓励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小学生的父母忙于生意或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情 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太多,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了90分回家得不到表扬,还认为成绩不理想,家长却问为什么不是 100分,对成绩不及格者,动口则骂,动手就打。因此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以至 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放纵。还有些学生自我表现欲过强。在班级集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就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他们只是希望老师注意他,并看到他有能力。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 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 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 间。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 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2、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 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 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 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 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 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 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 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 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也将初步得到开发。我们只有 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浅谈小学生懒惰心理的表现及矫正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的懒惰表现尤为突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培养 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懒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门,打不开它,提高素质、能力又何从谈起?因此我就小学生懒惰心理的表现,成因及 矫正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懒惰心理的表现1、思想方面的懒惰。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 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 晨早点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 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 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行动方面的懒惰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 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在我校的养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场或教学楼内看到杂物要主动捡起”的要求,而许多同学由于懒惰,即使是弯弯腰这样的动作也 懒得去做。学校每周末的大扫除,总有个别行为懒惰的同学溜边或干 活时拈轻怕重,更有甚者,要父母代替打扫卫生,其懒惰程度可见一 斑。二、懒惰心理的成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懒惰心理的产生呢?l、依赖性强。如今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 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的主要原因。2、缺少上进心 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不求 快节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 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例如:在我校每届儿童画展中,要求班级中的每位同学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在班级内展出。就有个别同学放松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级有这么多幅作品,也不缺我这一幅,应付过去就得了,于是懒得精心构思,懒得用心着色,草草完成了事。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是产生懒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 在。家庭关系的影响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 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 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三、矫正懒惰习惯的方法。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 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l、要养成每天清早按时起床和外出锻炼的习惯,改掉恋床 不起的恶习。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脸、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和各种劳动、远足活动,从而锻炼意志,磨练耐力。制定学习计划。所有各科作业都严格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逐步养成不完成作业不睡觉的习惯,改掉“明日复明旧”的思想。寻找榜样。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做为自己的榜样,并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自己。又进步了,天天坚持检查自己行为,如果当天没有懒惰 现象发少,就在当天的日记本上贴一面小红旗,表明进步了。只要坚持一至两个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厌恶疗法。做一个小丑娃放在写字台上,每当发觉自己有懒惰的心理或行为时,就在小丑娃的脸上画一笔,或涂些颜料,久 而久之.再看或丑娃丑陋的样子,就会提醒自己改掉懒惰的习惯。总之,懒惰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地前进。浅析关注并切实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论文关键词:小学生和谐心里健康论文摘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几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中学生的差。但 是,在心理健康的理论概念、操作化定义、测量技术和干预措施各方面,国内心理学专家的看法不尽一致。介绍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焉境,举例阐述了心理健康与和谐关系,进而提出心理健康应该从娃娃抓起。2010年2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交流中,教改是热点之一。其中有几位小学生在论坛上对学习问题进行倾诉,特别是一位网名叫“奥数的奴隶”的小朋友的话,被大量转载。他说:“奥数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现在的小学生都已经是奥数的奴隶了 !”他请求总理:“您看能不能把我们从奥数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啊 ?我们实在太累了 !”对这位小学生的心里话,总理是否回应 ?是如何回应的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位同学发自内心的呐喊,不是偶然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2010年2月28目公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年〜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明确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并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列入教育发展战略。但是,只是在高中阶段强调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凡事预则立。从政策出台到真正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本文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概念的操作化界定、测量技术 与应用可行性等方面展开讨论。中学生和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近年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许多已经发表的研究没有明确区分年级、年龄等因素,而是把中小学生作为同质群体来研究。这是不合适的。首先,青春期主要在中学阶段发生、发展、结束,相应的生理变化(如激素分泌、性征表达 )高峰也如 此;其次,许多心理障碍虽然在青春期才表现出来,但是其成因却是 在,卜学阶段形成的;第三,许多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业已证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学生的差。高屹、于新红、张瑞凯 (2008)采用俞国良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抽样调查北京市 4085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如图 1所示)据廖全明(2007)介绍,2000年,国内同行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地区抽样调查了16472名中小学生,发现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者 (中度和严重两方面 )的比例, 要比初中生和高中生高 (如图 2所示)。另外的一些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随 年级的增长,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是 10%,15%和20%(高屹等,2008;James,2007)。也有人发现小学二、四、六年级和初中一、三年级学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别是 14.36%,14.50%,15.82?15.61%,15.52%,16.50%(廖全明,2007)。中科院心理所曾经于 2007年〜2008年开展了专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针对青少年(18岁以下)、成年人(18岁〜54岁)和老年人(55岁以上 )等三个年龄群体,编制了“心理健康量表 (城市版 )”。通过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共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抽样 调查了16813人,建立了《中国心理健康量表》全国常模。该量表经多年研制,可全面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图3表明,不同年龄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变化表 现出特定的波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年级增加 (初一 至高三 )呈下降趋势,高中生最低。在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逐渐上升,30岁后上升趋势平缓;至 75岁后心理健康指数显著下降。分析提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虽然三个年龄段 被试使用不同版本,项目内容和数量皆不同,但是所依据的心理健康 理论框架和因素结构是一样的。这项大规模调查未涉及小学生。 调研表明,在全国总体人群中, 15%〜18%心理健康水平为好,65%〜70%为良好,11%〜15%为较差,2%〜3%为差。从青少年到老年分数均接近正态分布,说明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与身高、智力等人类特征类似,大多数人处于中等程度,即正常范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者,有轻度心理问题;社会功能受损 不明显,可进行正常的生活;但本人感到明显不适,妨碍能力的正常 发挥;容易被忽视。在不进行心理辅导的情况下,有可能自发缓解,也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因为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资源,及时心理辅导可有效预防其转 化为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状况“差”者,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其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表现为学业/事业适应不良或人际关系问题,且个人感到强烈的痛苦不适;在不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情况下,较难自发缓解,很可能长期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甚至发展为严重心 理问题。此类个体面临高度风险,亟需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利用同一样本,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各年龄群体,得分反映的抑郁情绪却表现出不同的趋势 (陈祉妍等,2010)。在青少年期的三组之间,抑郁得分皆有显著差异,以中学生最低。可 惜该研究未将中学生按年级细分比较抑郁状况的差异。因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需要全面深入地展开调研。健康与心理健康 什么叫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 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身体没有病;一理快乐或者这种状态比较良好,接纳自己,也接纳环境,跟周围人没有矛 盾,跟自己也没有过不去;再就是适应社会。小学生适应自己所在的班级,跟家长、父母亲、爷爷奶奶能和谐相处;道德状态良好,在周围人的心目中,不是坏孩子。这四个层面是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心理健康是自我和谐、环境和谐 (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 )。和谐是党中央的国策。它是什么意思 ?禾是吃的粮食,加上 口(说话 )。每个人都这样,大家都有饭吃,都能说话,这叫和谐,是 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含义。数千年前,我们老祖先造字的时候已经界 定了这个含义,这是非常奥秘的现象。所以,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和谐包括自己的和喈 (心理健康,接纳自己 )、适应周围 (居住和学习的)环境,也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将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要走出国门,有很多同学上大学、当研究专家,当军事家、当政治家,要跟国际同行或朋友打交道。这都有适应的问题。从文化、地域、政治等多方面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刚刚庆祝过改革开放 30年,国家发展的速度、世界发展的速度是远超出我们预期的,所以要做好预备。跟着家人或者自己一人在国内外旅游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会与自然的和谐,培养环保意识。不出北京不知道北京的美,不出国不知道中国的美。小学生在城市呆惯了,都是高楼大厦、水泥公路、水泥建筑,到了国外觉得环境很好,家乡没有,以为中国就没 有,其实不是的。见得少,思考得更少,所以容易以偏概全,思维有 定势,思路受局限。所以古人很早就提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我们要引导小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不能觉得小学生还小,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一个同学扇了另外一个同学的耳光,他能不能扇、应不应该扇、为什么扇、能不能不扇 ?我的孩子在中关村中 学读书,上初中第一个月就被老师教训了一顿,而且是在全年级同学面前,觉得很沮丧。为什么老师会骂学生,为什么她会以那种伤人的形式来骂 ?为什么她不尊重孩子 ?她的尊严受到了孩子什么样的挑战?她这样做对自己的尊严有何损害 ?这都是跟生命的价值、 尊严有关系。这些都是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 分。心理健康界定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四大要素之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6年世界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包括四个特征:首先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其次要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能谦让;第三是有幸福感;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无论采用什么具体量表,所有的心理健康界定都会同时涉及到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内部心理和谐一致。你想做的你就去做,或者想做而不能做的你就不去做,虽然想做但你能 控制住自己,不至于吃不香睡不着。对于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基本上 都有,但是有轻有重,有选择,有的课很喜欢,或者是因为老师长得 漂亮或者比较酷,或者老师比较有魅力,或者老师讲得很好,或者黑 板字写得漂亮。总之都有理由,对老师的印象也分了三六九等,但是所有的课还是都要上。其次,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父母亲的管教方式,小学生可能喜欢或者不喜欢,母子之间、父女之间可能亲密无间,什么话都可以讲;或者也可能像仇人似的。如果处理不好,到了青春期,可能会有更大或更多的冲突,各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中小学生精神障碍发生率比较高的依次是睡眠障碍、神经症、多动症、抑郁症、情感障碍、自杀等。自杀是我国青少年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廖全明,2007)。而对于青春期学生的早期心理干预,是预防自杀的最有效手段 (James,2007)。青春期的学生,很多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见到家长,觉得丢份子,觉得没风度,不好看,有小肚子,衣服不时髦。这都是现状,但也有些同学能接受这个,没有因为这个觉得抬不起头来。高年级小学生跟同学玩得正欢、正高兴的时候,爸爸、妈妈来了,会觉得很煞风 景,但还是跟着爸爸妈妈回家,吃饭、做作业照常,这叫外部环境适 应良好。该考试的时候良好发挥,该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内部包括认知效能、情绪、自我认知三方面。认知效能正常就是所有的主课小学生都能愉快地完成,最起码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良好、优秀,甚至到前十名。当然,要达到前三名是比较累的。情绪体验积极稳定。每个人都有情绪,会发脾气,会郁闷,会失望,会伤心,会掉眼泪,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只要跟事情有关系,跟谁闹别扭,跟父母亲、同学生气,或者是露了怯,或者哪天在众人 面前摔了跟头,因而生气,这都是正常的心理体验。但是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是一直生气,别人不劝就不能平静,甚至劝也劝不开。自我认识恰当。自我认识评价恰当,比如我数学好,或者语文好,我觉 得在班上跟别人不一样,有优势,同时也知道自己有不如人的科目或 领域。青春期在发展心理学中叫“第二反抗期”,或者叫“第二快 速发展期”,就是你们的喉咙变声,声音变了,个头长高了,成了大 人,开始比父母亲要高,有一个成人的感觉,而且有实际证明。这是 身体上的,但是心理上实际上没有成人,只是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特别是如果父母亲还在按照对待小学生那种方式来管教,就更烦;这时候就开始逆反,要求尊严,要求尊重,要求独立自主。因为我这可是,不是每一位么大了,个子这么高了,我说话男人味很浓了,我有隐私必须要尊重。可是,不是每一位父母亲都有足够的智慧,他们的爱心是没有任何缺 乏的,但是他们的智慧有差别,这个智慧体现在管教孩子的方式可能 不会有太多变化,因为在他眼里你永远是孩子。我的老师70岁了,他跟我讲他妈妈 90多岁,每天晚上还到床前摸他的头。在父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你在幼儿园时,父 母怎么管你,上高中后他还照样这么管你。这是做父母亲的滞后。我们要理解,不是他不尊重你,也不是他不接纳你,不给你隐私,因为在心理学上讲,各位的心理也是正常的。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说了算,小学的时候老师说了算,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同学是第一位的。无 论如何,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也好、人际关系也好,这三方面有波动都很正常,跟绝大部分人是差不多的,特别是自己内心要稳定。内部心 理和谐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外部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对中学同学来讲,干扰会越来越多。我的孩子一直是很快乐的,结果上了初一不到两个月,哭了两次鼻子。第一次是被年级主任训骂了一顿,第二次被同学“骗”了一次。我相信我的孩子是正常的,不过她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学的阶段。你跟我玩就是好朋友,你跟别人玩就不是我的好朋友了,那就完了。从小学到高中有个跨越,这就是社会认识的问题,显然另外一个方面,就说明他对朋友的关系、评价、需要,要求比以前高。总之,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外部环 境适应良好的稳定心理状态,它包括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五个测量维度。内部和谐,除了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两方面的情绪体验 (个体的情绪特点、 情绪状态和处理情绪的能力),还有关于自尊、自我和谐、自我觉察等自我认识 (个体对于自己 的认识、评价和自我调节 )内容。外部适应可概括为人际和学业/事 业两大领域,以及对改变的适应。人际领域主要是个体与人的关系,而学业/事业领域主要涉及个体发挥智力及其他认知功能的状况,其对应的内容为人际交往 (个体的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状况 )和认知效能。认知效能 (个体的日常认知功能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指恰当发挥运用自己认知(智力、注意力、记忆力 )的能力,反映个体对运 用认知能力的自我评估。另外,个体在遇到生活改变和挫折时的想法和反应,则通过适应能力 (个体遇到生活事件时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 和应对风格)测量, 包括复原力(resilience)、易感性(vulnerability)和心理坚强(hardniess)等。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深入研究与思考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老师成为主要的外部控 制源。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强,且老师有主导作用。所以,心理健康应该从小学的娃娃抓起。参照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大方面,小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界定:首先,对自身在学习方面 (包括能力、态度、方法 )的长处和缺点具有适当的了解;其次是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第三,在家中与家长有正常的沟通,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学和谐相处;第四,在自己的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有集 体荣誉感。根据这四个方面,结合小学生学习环境,要做到对生活积极 展望;对生活有一套现实的期望和处理方式;对情绪有效的调节;具有与他人良好交往的能力;具有获得他人的支持而不过于依赖的能 力;适度的欲望;精神性 (生活的意义感、归属感和信仰 );具备有效 的应对技能;诚实的自我认识和自尊;具有诚实、准确而现实地看待 世界的能力。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关系,而从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到精神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内部和谐与外部 适应两大划分,从心理疾病到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均可适用。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DSM—IV)中指出,判断心理异常应从个体 的主观痛苦和妨碍社会适应两个角度来进行。 满足内部的主观痛苦与外部的社会适应这两个条件之一,并达到一定的严重性,即可考虑心理异常。关注并切实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能简单地与学习上的减负划等号。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给孩子们足够的认识、表达及提高自我的空间,在孩子本来的状 态下关注、接纳他们、鼓励他们,杜绝各类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标签。春雨润物细无声,栋梁成材数十年——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作为一位教师,他要么是在帮人,要么就是害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 不言而喻的,教师心理健康如果出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巨大 的。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具重要性。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的水平。这让我们为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担心,也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担忧。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五方面:一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有热情,才能更加的投入工作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二是教师要了解实时的教育政策,适应不断变化的教 育环境;三是能在教育界建立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具有稳定而积极的心境;五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吴思孝认为,教 师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应符合下面五个标准:热爱教育事业,胜 任教育教学工作;积极的人生态度 ;健全的人格,良好个性;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林崇德认为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 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状态。他们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虽有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共识,即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人格、热爱本职工作、良好的心态并认同教师角色。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给予的各种支 持。从社会剌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看,社会支持被定义为一 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如来自家庭成员、同学、同事以及各种社会团体所 获得支持和帮助来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多,那么个体的正性生活体验和正性的情感就多,与此同时,负性体验和负性情感就少,心理障碍就少。社会支持可以有 效地降低诸如焦虑、沮丧、长时间压力等心理困扰。教师群体由于其 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来自于学校领导、同事、学 生、学生家长、家人和朋友等。教师在学校中获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有研究表明,教师工作态度与他们 所获得的学校领导支持间存在显着相关。学校领导的支持比同事或者朋友的支持更具影响力。宋中英2007年的研究发现同事的支持会增加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而来源于校领导的支持对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是最有效的。因此,学校领导在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 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要考虑从情感因素上给予教师支持,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教师的人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体验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等,从多个角度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 平的提高。主观幸福感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认知评价。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对它的评定依赖于个体内在的标准;其次,主观幸福感是相对稳定的,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有时会受到当时的情境和情绪的影响,但通常它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最后,主观幸福感有 整体性的特点,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了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即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中小学教 师的主观幸福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据调查表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教师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 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调查也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区别的,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内在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心理健康不仅有主观感受的一 面,也包括了感受不到的一面。简单来说,感到幸福的人并不说明其 心理健康水平一定高,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也不一定总是感到幸福。因此,心理健康水平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观幸福感,而主观幸福感也只是部分的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其他因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社会因素。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开始施行教师聘用制。择优录取、竞争上岗,这使得教师工作竞争加剧;其次,随着学生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与期望值也 越来越高,这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工作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再次,教师工作劳动强度大,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跟他们的劳动付出未成正比,容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失衡;最后,由于教育的改革,社会经济也在转型阶段,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的生存危机等问题都是导致教师身心不健康的重要压力源。学校因素。首先,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够重视,导致教师获得的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其次,学生的行为问题、学习问题以及升学指标压力,使教师常常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最后,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也是现在许多教师感觉有序组织教学。到紧张和有压力的根源。践与寻求结果、验证与得出结论来有序组织教学。.3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方法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多接触实际生产过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解决实际生产过程的各种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和实践性 教学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4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把实物、动态演示、静态图形、文字表达、声音解 说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抽象教学变为形象直观的教学,使许多学生听 起来枯燥、老师讲解费力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具有多种形式,教师应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 用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工作得以优化。教师个人因素。首先,教师对自身角色缺乏认同、对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过高、看待问题过于理想化,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矛盾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甚至是习得性无助感,以致常常感到悲观失 望、焦虑彷徨;其次,家庭负担重,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教师,由于教 师工作本身的繁忙,使她们照顾家庭的时间很少,对家庭对子女有愧 疚感。再次,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结构的老化也容易使教师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从而有职业倦怠和焦虑感;最后,教师缺乏系统的心理卫生 知识,这使他们长期压抑的心理未能获得及时的调整。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促进的作用;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也 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 :提高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重视教师生活质量、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促 进教师往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水平越高,工作成效越高,教师能更多地体会到教育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建设富足的精神家园。给予中小学教师更多有效的社会支持,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领导与教师间相互的支持与帮助、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和理解,这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教师如何减轻心理压力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 在:(1)现实生活的压力;(2)工作负担; (3)人际关系;(4)教师评价制度; (5)社会因素; (6)借聘因素。可以看出,教师产生心理压力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和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缓解教师的心理 压力,应与对教师的需求及对他们的理解、关怀密切结合,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第一,社会和家长要多理解教师中存在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且能适当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第二,社会媒体多从学校和 教师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及家长做一些理解学校与教师的正确引导,防止为学校和教师增加更大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氛围;第三,学校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学校领导应该正 确引导教师的成败归因,引导老师们理性思维,学校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唤起教师工作的动力,开展丰富的群体活动,优化校园人际氛围;第四,上级教育机构应提供相应条件和机会设法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如果社会、家长、学校能够关注到老师心理氛围的创设,那么就可以从客观上大大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产生,但是我们的教育体 制、评价制度、社会舆论的导向并不会一时为之而改变,作为压力的承受者——教师最终还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自我的调适而改善自己的状态。那么作为现代教师,面临课改的压力、面对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压力、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面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压力甚至很多教师经济的压力等,自己该如何调节呢?第一,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正确认识自我,始终以平和心态对 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6《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主题活动二《爱心捐物箱》(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 《第五单元 信息获取与交流 第15课 信息交流 五、作品著作权》说课稿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东莞市2024年度二手房交易合同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2单元2.3活动3《了解电子邮件传输协议》说课稿
- 19海滨小城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1我是独特的(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Module 4 Unit 2 What can you see(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制鞋业的市场品牌推广与推广策略案例研究考核试卷
- DB33T 2570-2023 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规范 指标体系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画册
- 垃圾车驾驶员聘用合同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客运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线性代数(理工)》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机床维护保养服务合同3篇
-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执行能力”之认定》
- 工程融资分红合同范例
- 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