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判断正误〔×〕“一个成熟的体操运发动,按照训练要求热身运动,做了一系列前空翻动作。〞该项活动中表现了运发动的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共同性和普遍性。〔×〕个性心理不受心理过程的制约和影响。二、单项选择1.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心理活动的规律,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任意歪曲和杜撰结果。这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那么B系统性原那么C开展性原那么D教育性原那么2.某咨询师在分析一个极具叛逆倾向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既考虑到父母的性格、出生环境、生活环境、家教方式,又考虑到该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这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那么B系统性原那么C开展性原那么D教育性原那么3.当年华生为了研究儿童的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小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使这个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东西都产生了畏惧心理。该实验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那么B系统性原那么C开展性原那么D教育性原那么4.“这个世上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该说法表达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那么B系统性原那么C开展性原那么D教育性原那么5.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这种研究方法叫〔〕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6.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了解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活动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三、问答题1.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2.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一、判断题〔√〕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把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向中枢神经部位传递的神经叫做运动神经。二、选择题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根本单位,主要包括〔〕三局部。A细胞体、树突、轴突B细胞体、树突、髓鞘C突触、树突、轴突D细胞体、终纽、轴突2.主管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的器官是〔〕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3.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位是〔〕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D胼胝体4.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的反响。名词解释: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5.新生儿生下来就会吸吮,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6.遇到危险,个体会下意识地做出躲避动作,这属于〔〕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7.杂技团的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就做各种表演,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现象。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9.冷的时候就会起鸡皮疙瘩,说的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0.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某学生总是积极举手答复以下问题,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1.在教师讲解了例题之后,学生能够顺利解决相似的其他练习,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2.跳水运发动通过反复训练,能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空翻转体动作,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论述题: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画饼充饥、惊弓之鸟、望梅止渴〞,是〔〕反射。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14.“谈梅生津〞属于〔〕反射。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15.聋哑人看到新闻导播的手势语,就明白新闻的内容。这是〔〕反射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16.盲人通过触摸盲文,能读懂文章和故事。这是〔〕反射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三、问答题1.简述大脑皮层活动的根本规律。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章感觉、知觉与教学一、选择题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3.绝对感受性是〔〕。4.对物体〔〕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5.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6.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程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7.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8.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是〔〕。9.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10.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指〔〕12.“月明星稀〞反映的是〔〕1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14.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15.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16.以下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估计的规律?A.活动内容贫乏枯燥,时间短估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C.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回忆时时间长估D.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回忆时时间短估1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局部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18.人以知识经验为根底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19.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20.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21.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22.一位教师绘制了一张教学图表,并在图表的四边绘制了色彩绚丽的精美图案。但在课堂上,他发现学生观察的效果不理想。这位教师违背了知觉规律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二、名词解释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适应三、判断×错觉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无益的。×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叫空间知觉。√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根底×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是暗适应,意味着视觉感受性的降低。√一般说来,评酒师、评茶师在味觉和嗅觉上的差异阈限小于常人,而差异感受性那么大于常人。×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四、问答题1.简述常见的社会知觉误区,并举例3.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第四章记忆与教学一、名词解释记忆、记忆表象、遗忘二、填空题1.按照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2.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分为:、、。3.记忆的三个根本环节是:、、。三、判断√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是前摄抑制。×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四、选择题1.提起某个同学,脑海中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这是〔〕A形象记忆B词语-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2.我们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冲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词语-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3.体操运发动对体操动作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词语-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4.我们对小学时代的九九乘法口诀表依然能熟练背诵,这是〔〕A形象记忆B词语-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5.研究说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个组块。A7±2B3±5C5D96.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忆学过的内容属于〔〕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左右,最长也不超过〔〕A.1分钟B.30秒C.两分钟D.15秒8.研究说明,过度学习要到达效果最正确,效率最高,过度量应该在〔〕左右A50%B30%C100%D80%“过目不忘〞和“久难成诵〞描述的是记忆的〔〕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出口成章〞“下笔成言〞“书到用时方恨少〞描述的是记忆的〔〕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11.教师课堂提问背诵时,有的学生能一字不差背出来,有的学生时断时续,会遗漏一些字词,这种现象反映了记忆的〔〕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12.对于某些经历或者事件可以终生不忘,这反映了记忆的〔〕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五、问答题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遗忘产生的原因。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6.如何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五章思维、想象与教学一、名词解释思维、现象、创造性思维二、选择题1.早晨起来,推开窗户,看见屋顶是湿的,地面也是湿的,于是便推想到“昨夜下雨了〞。这个过程属于〔〕A记忆B思维C感知D想象2.地质工作者在珠穆朗玛峰地区4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以此推断“世界屋脊〞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这表达的是思维的〔〕A批判性B敏捷性C间接性D概括性3.常言所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指思维具有〔〕A批判性B敏捷性C间接性D概括性4.两三岁的幼儿总喜欢用手触摸、摆弄事物来探究一切,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5.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各种教具和学具,说明小学生主要以〔〕为主。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6.聋哑人依靠手势进行交流,这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7.画家画画以前,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很多风景或者图片,然后开始构思创作,这属于〔〕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8.警察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梳理案件发生的脉络,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9.学生根据四那么混合运算规那么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0.某工程师在头脑中反复构思楼房的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学而后知缺乏〞,让同学们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2.修摩托车的师傅一边拆卸,一边思考哪里出了问题,这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3.B.动机强度C.知觉情境D.运气成分14.耶克斯-多德森研究发现,最正确动机水平与课题难度之间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没有必然联系D以上都不是15.我们平时说的“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6.我们平时说的“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7.我们平时说的“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8.我们平时说的“思路鲜明、条理清晰、推理严密〞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9.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立即给与正确答复,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20.“知其表而不知其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三、填空题1.根据思维开展水平或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2.根据思维探索的方向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和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将思维分为:和4.概念的形式有:、和四、判断×聚合辐合思维所解决的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心理成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缜密性特征。×某商场发生了火灾,警察亲临现场勘查后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做出各种假设,这一过程主要是聚合式思维。√常规性思维没有新的思维成果产生,而创造性思维经常有新思维成果产生。ד一题多解〞和“殊途同归〞都表达的是发散式思维。×思维只有凭借语言才能进行。√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判断以下内容分别属于那种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水遇冷会结冰;橘子;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五岁的女童;绝大多数人智力属于中等程度;优秀教师都具有高的的责任和爱,小李是优秀教师,所以小李一定有高度的责任和爱;他们俩长得很像,也许他们是亲兄弟;鸟是会飞的动物。五、问答题1.简述思维的主要过程并举例说明。2.简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5.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第六章注意与教学一、判断√注意的根本作用在于其对信息的选择性。×所有的觉醒状态必定有注意发生。√全神贯注地听课属于注意。×晚饭后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散步属于注意。×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当我们在认真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便不会加以格外关注。这种现象描述的是注意的集中性。√人的意识对特定对象和范围保持一定的意识强度或紧张度。这种现象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两者内涵相同。二、填空题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和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2.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的注意叫做3.预先有自觉目的,必要时需经过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叫做4.与自觉目的任务相联系,但无须明显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三、选择题1.学生正在上课,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不由自主地朝他看去。这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2.考场上,同学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答题。这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3.学生熟练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车等活动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4.有的人阅读速度很快,能做到“一目十行〞,说明其〔〕这一品质很强。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5.有的学生课堂上长时间全神贯注,有的学生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学生的〔〕这一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一心多用〞指的是个体的〔〕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7.上完数学课,接着上语文课,学生的注意随之集中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去。这是指〔〕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四、问题提简述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七章情绪、情感与教育一、填空题1.情绪和情感的产生的源泉是:;情绪情感产生的根底是2.情绪情感的根本功能有:、和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情绪情感具有;“爱屋及鸟〞说的是情绪情感具有;“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是情绪情感具有。4.情感的种类主要有:、和。二、判断×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个体总是产生同样的情绪。√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人们一般产生积极的体验。×情绪和情感不存在区别。√由人的到的需要和道德观点是否得到满足或实现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道德感。√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美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理智感。×道德感一旦形成,就是静止不变的。三、选择题“忧者见之那么忧,喜者见之那么喜〞“见花流泪,对月感怀〞这样的情绪是〔〕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2.“目瞪口呆,暴跳如雷〞“手舞足蹈,捶胸顿足〞等情绪指的是〔〕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3.张某性格外向,总是喜欢一如既往地帮助别人。这句话描述的情绪是〔〕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4.突然失火了,有人头脑清醒,沉着自假设逃生,有的人惊慌失措。描述的情绪是〔〕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三、问答题1.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2.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措施有哪些?3.结合案例阐述处理挫折的常用策略。第八章意志与教育一、名词解释意志、冲突二、判断ד不撞南墙不回头〞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学生能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这属于意志行动。×意志的产生与认识过程无关。√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三、选择题1.意志行动的特征不包括〔〕A自觉的目的性B与克服困难相联系C有认知活动参与D以随意动作为根底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3.“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前怕狼后怕虎〞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5.有些人为了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住房条件,尽管工作和生活环境不适应,但还是想换一个新单位工作;与此同时,又考虑到留在原单位工作,尽管收入、住房条件差些,但却有习惯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适应了的人际关系。他〔她〕面临的冲突类型属于〔〕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6.开学之初,一个大学生想选修一些有吸引力的课程,但又害怕考试失败;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但又害怕耽误时间太多;想参加学校的公共协会学习公共关系学问,但又怕不能被接受而面子上不好看。该同学面临的冲突类型属于〔〕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7.“前遇大河,后有追兵〞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8.“想吃鱼又怕鱼刺〞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连续性D自制性10.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个体,但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叫做〔〕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11.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目标都是个体想要回避的,而人们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叫做〔〕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12.个体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是产生的内心冲突叫做〔〕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13.个体在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时,每种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的作用,而个体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而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才能解决内心的冲突,叫做〔〕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14.能够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进行取舍,吸收有益的成分,独立自主地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执行决定,对行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自觉反思和评价。这属于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15.当需要立即行动时,能迅速地作出决策,使意志行动顺利进行;而当情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改变行动时,能够随机应变,毫不犹豫地做出新的决定,以便更加有效地执行决定,完成意志行动。这属于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16.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到达目的的行动。这属于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17.根据目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不变,直至到达目的。在遇到困难时,它能鼓励自己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始终如一地完成意志行动。这属于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描述的是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19.“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的做法违背了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20.“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做法违背了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21.“惊慌失措〞的做法违背了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22.“得陇望蜀,见异思迁〞的做法违背了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四、问答题1.意志行动中的冲突的类型有哪些?其解决策略分别是什么?第九章个性心理与教育一、名词解释个性、学习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二、填空题,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个体比拟稳定的心理成分,较多地影响着心理活动的形式。、和。其中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局部。3.个性的根本特征主要有:、、和等。4.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根本需要:、、、和。、和的功能。6.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分为和;按能力的功能,可分为、和。。8.智商、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英文简写分别是、和。。10.智力分级中,表示智力超常为分,智力中上为分,智力低常为分以下。11.气质的体液说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和。三、判断×个性一旦形成,变固定不变。×个性的形成主要受先天遗传因素制约。√社会生活环境是个性形成于开展的必要条件。√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在遗传、环境、教育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性形成和开展起决定作用。×能力是保证个体活动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天才是天生的,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其开展没有任何影响。×气质不具备后天可塑性。×气质有好坏之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气质决定着一个人品德的优劣。×个性包括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及情绪三个方面。√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的动力特征。×华生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平安、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一般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能力。×一个人个性完全是由其遗传生物因素所决定的。×一般而言,气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特征。×林黛玉属于典型的多血质气质类型。四、选择题1.把个性看作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并认为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说明个性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2.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爱体育,有人喜欢美术。说明个性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个性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4.俗话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是个性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5.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意思是说个性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6.有的人对文学感兴趣,有的人对数学感兴趣,有的人对音乐感兴趣等。这指的是兴趣的〔〕A倾向性B广泛性C稳定性D效能性7.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又非常喜欢音乐,小提琴拉得好,钢琴弹得也很出色,甚至能撰写文学评论。说明兴趣具有〔〕的品质。A倾向性B广泛性C稳定性D效能性8.有的人经常会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但又不能持久,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说明这类人缺乏兴趣的〔〕品质。A倾向性B广泛性C稳定性D效能性9.学生小张对上网很有兴趣,但主要用于玩游戏或聊天,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说明小张同学的兴趣缺乏积极的〔〕A倾向性B广泛性C稳定性D效能性“二因素结构〞理论是由〔〕提出的。A吉尔福特B瑟斯顿C斯皮尔曼D卡特尔“群因素结构〞理论是由〔〕提出的。A吉尔福特B瑟斯顿C斯皮尔曼D卡特尔“智慧结构〞理论是由〔〕提出的。A吉尔福特B瑟斯顿C斯皮尔曼D卡特尔13.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一理论是由〔〕提出的。A吉尔福特B瑟斯顿C斯皮尔曼D卡特尔14.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学说是〔〕A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B体液说C激素说D体型说15.认为气质是由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决定,这一气质学说是〔〕A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B体液说C激素说D体型说16.提出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心理学家是〔〕A希波克拉特B巴普洛夫C伯尔曼D克瑞其米尔17.“公而忘私、马马虎虎、严于律己〞指的是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18.“见异思迁、虎头蛇尾〞指的是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19.“急躁易怒、心平气和〞指的是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20.“过目不忘、思考缜密〞指的是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21.个性中最活泼的因素是〔〕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D、性格
2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A、冯特
B、马斯洛
C、华生
D、卡特尔23.关于动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以需要为根底
B、是驱使人们活动的内部动力
C、是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D、能使活动朝向预定的目标
24.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特殊能力〔〕A、观察力
B、思维力
C、想象力
D、色彩鉴别力
25.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A、最核心的
B、最稳定的
C、最重要的
D、最明显的
26.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情孤僻,动作细小无力,她的气质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27.粘液质的人适合做〔〕A、运发动
B、公关人员
C、图书管理员
D、推销员
28.关于性格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B、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开展起来的
C、一旦形成就不能改变
D、表现为一个对现实的态度
29.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调节属于性格的〔〕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30.以下哪项不属于一般能力范畴〔〕A.思考能力
B.色彩鉴别能力C.观察能力
D.想象能力31.不属于性格特征的是〔〕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C.动力特征
D.态度特征五、问答题1.试述体液说的四种气质类型各自的根本特点。2.试述气质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意义。3.简述教育活动中塑造学生良好性格的策略。4.试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5.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简述影响能力开展的因素有哪些?7.简要阐述能力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十章学习心理一、名词解释学习、学习迁移、学习策略、认知策略二、判断×只有人类才存在学习过程。×接受学习是指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正迁移一定是顺向迁移,负迁移一定是逆向迁移。三、填空题1.按学习目标分类,学习分为六级:、、、、、2.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看到马路上围着一群人,其中还有警察。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六个层次,结合该情景,说说什么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为什么马路上会围了一群人?这是学习目标的。交通事故是怎样发生的?这是学习目标的。如何根据交通规那么来判定事故的责任?这是学习目标的。为什么在此次交通事故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各不相同?这是学习目标的。从本次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怎样才能建立一个保障交通平安的体系?这是学习目标的。怎样的交通平安保障体系才是真正有效的?这是学习目标的。3.按学习内容分类,学习分为四类:、、和。4.按学习方式分类,学习可分为和。5.按学习结果分类,学习可分为、、、、。、、。7.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上是一种反响概率上的变化,而______是增强反响概率的手段。
8.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_____行为。9.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incoat时,可以产生_______迁移。9.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__迁移。10.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将迁移划分为_______迁移和具体迁移。11.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_______。12.桑代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_______时,才能产生迁移。13.陆钦斯的__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14.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___。15.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苛勒,他强调______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16.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是心理学上的_______。17.奥苏泊尔的_______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18.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多种情境中,这叫_______。19.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称之为_______。四、选择题1.关于学习的描述,以下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习是通过经验和练习而来的B学习可以通过外显或内隐的行为表现出来C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D学习是机体成熟的自然结果2.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姆B加涅C马斯洛D奥苏贝尔3.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属于〔〕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4.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通过分散与集中复习的方式提高记忆效果〞属于〔〕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5.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A.苛勒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6.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根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A.建构法B.发现法C.顿悟法D.接受法7.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A.迷箱实验B.迷津实验C.叠箱实验D.“三座山〞实验8.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9.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10.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11.根据学习的定义,以下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12.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
A.巴甫洛夫B.列昂捷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13.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响是〔〕。
A.中性反响B.条件反响C.无条件反响D.操作反响14.“杯弓蛇影〞反响的是一种〔〕现象。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拟D.行为强化1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1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响联结17.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18.以下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19.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20.〔〕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21.根据学习的定义,以下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暗适应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2.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23.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24.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25.〔〕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2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27.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28.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29.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30.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31.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32.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3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34.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35.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36.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37.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38.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A.有积极作用B.有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39.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开展了的心理官能C.直接性动机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40.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41.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42.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贾德C.苛勒D.加涅43.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44.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45.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五、问答题1.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及其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2.论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那么。
3.有的人认为,接受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完全摒弃。
(1)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
(2)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
(3)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4.简述早期学习迁移理论的根本观点。第十一章态度与品德心理一、名词解释态度、品德二、判断√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标准。三、填空题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2.皮亚杰首创____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开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三、选择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清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拟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拟不稳定的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标准的约束的道德开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9.规那么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A.权威阶段B.可逆性阶段C.公正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10.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那么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1.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开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开展危机。比方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开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开展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性13.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开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开展危机。比方6~12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4.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个体在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根本信任和不信任B自主与害羞和疑心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15.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个体在~3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根本信任和不信任B自主与害羞和疑心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16.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个体在3~5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根本信任和不信任B自主与害羞和疑心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17.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个体在成年早期即18~25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亲密对孤独B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C生育对自我专注D勤奋对自卑18.埃里克森人格开展理论认为,个体在成年期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亲密对孤独B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C生育对自我专注D自我调整与绝望四、问答题1.简述影响人格开展的因素.2.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3.试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品德开展理论。第十二章教师心理一、名词解释教师角色、教育机智二、选择题1.教师成长与开展的最高目标是〔〕。A.特级教师B.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理工学院《教育经典名著与影片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程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展览布置合同范本
- 太阳能空调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投资项目评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四篇)
- 医学教案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 农村建房的邻居协议书模板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01开篇 相对富裕的社会呼唤积极心理学
- 人教版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 反比例函数函数K的几何意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职业技术学校《电力拖动与PLC》课程标准
- DL∕T 1094-201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导则
- 【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及完善策略12000字(论文)】
- DL-T-5115-201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