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缺陷17详解课件_第1页
漆膜缺陷17详解课件_第2页
漆膜缺陷17详解课件_第3页
漆膜缺陷17详解课件_第4页
漆膜缺陷17详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EN_CAR_112_PaintFilmDefects_1000_D2模块名称GEN_CAR_112模块编码漆膜缺陷October20001GEN_CAR_112_PaintFilmDefects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够准确判别喷涂过程中的各种常见故障;l

能够分析造成漆膜喷涂缺陷的各种原因;能够描述漆膜喷涂缺陷的防治方法。任务描述

汽车面漆的喷涂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其表面出现一些微小的缺陷,要求首先判定缺陷种类,再找出喷涂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找出防治方法。

学习引导喷涂缺陷分析与预防的学习路径:判别缺陷种类→产生原因→防治方法

October2000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October20002

酸蚀(鸟屎)

渗色

污染导致起泡

潮湿导致起泡

其他类型起泡

白雾(钝光)

边口崩裂

粉化

龟裂

鱼眼

蛛网

脆裂

起皱

流挂

灰尘

干喷

羽状边开裂

刮痕裂现

指印导致起泡

遮盖不良

光晕

漆面下陷

条纹

斑纹(银粉起花)

橙皮 起皮

针孔

塑料原子灰细孔

不良干燥(无图片)

底部锈蚀

裂纹 收缩或咬起 皱缩

走丝

水印迹

湿印/涂层下蜡痕

3酸蚀(鸟屎) 渗色 污染原子灰渗色外观经过施喷面漆后,在使用原子灰的地方,表层颜色会产生变化,通常的表现为颜色较周围浅。尤其是浅蓝和浅绿的银粉底色漆容易发生这种现象。October20004原子灰渗色外观October20004原子灰渗色成因原子灰中固化剂过多,固化剂中的氧化物漂白颜料导致

颜色不均原子灰质量较差预防及修正参照说明正确调兑原子灰坚持使用质量好的原子灰若渗色已经发生,打磨表面油漆并重涂。情况严重时可能要除去原来的原子灰重新修补。October20005原子灰渗色October20005起泡(源于底材污染)外观漆面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起泡情况October20006起泡外观October20006起泡(源于底材污染)(也称气泡,痱子或小泡沫等)成因不恰当的清洁及准备工作来自于供气管道,车间工具及原来的修补区的污染预防及修正清洁所有表面并喷涂彻底,彻底清除蜡,油脂及抛光剂等物质.确保经常排放压缩机及供气管道中的水并保持清洁。若痱子已产生,轻轻打磨表面,注意不要打穿漆膜,重新喷涂。若情况严重,应打磨至裸金属重新施工。October20007起泡(源于底材污染)October20007白雾外观在施喷过程中或之后会很快在漆膜表层呈现乳白色的模糊外观,该现象只发生于单组份丙烯酸清漆漆膜上。October20008白雾外观October20008白雾(也称表面钝光)成因白雾的发生往往同不好的天气有关。在高温或寒冷的潮湿天气下,油漆内的溶剂急促挥发,造成漆膜表面的温度下降,这时候空气里的水分就在油漆表面凝结。使用劣质稀释剂,寒冷天气或空气流动太快都可能导致白雾。点修补也可能导致白雾。预防及修正使用质优稀释剂,按要求并在其中加入化白水。当“白雾”已经发生,可以在已加化白水的油漆喷涂后,再薄喷一层稀通风太快或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喷涂清漆。情况严重时,建议等天气转变正常后再喷涂。October20009白雾October20009灰尘外观灰尘或脏的东西被包裹在漆膜中October200010灰尘外观October200010灰尘成因喷涂间不清洁,工件表面受到灰尘污染油漆在喷涂前未能有效地过滤压缩空气来源不洁影响油漆效果预防及修正使用压缩空气吹干工件表面,喷涂前用抹尘布清洁表面;充分搅拌油漆,充分过滤后再使用喷涂前彻底清洁喷房及周围。若已有尘点,打磨至平滑表面再重涂。对于较轻微的尘点,可以作打磨,打蜡及抛光处理。October200011灰尘October200011羽状边开裂外观漆膜在羽状边周围开裂October200012羽状边开裂外观October200012羽状边开裂成因过量稀释或使用劣质的稀释剂在打磨斜边时使用太粗的砂纸而未有适当的处理,经喷涂后溶剂进入砂纸痕侵蚀漆膜喷涂时湿漆膜太厚旧漆膜或以前修补的缺陷显示出来喷涂间气温太冷气吹风干喷涂相隔时间过短October200013羽状边开裂October200013羽状边开裂预防及修正采用正确的稀释比例及按要求使用稀释剂用细砂纸打磨羽状边不要喷涂过重过湿的漆膜确保新面漆与底材相匹配加热烤房或正在被喷涂的底材不要使用气喷风干,因为这样只能达到表干漆膜之间要充分干燥为避免再度开裂,打磨表面,但不能打穿,重喷。October200014羽状边开裂October200014刮痕裂现外观面漆显现有规则的深刮痕October200015刮痕裂现外观October200015刮痕裂现成因底材使用太粗的砂纸打磨而未用原子灰填充砂纸痕预防及修正用干磨或湿磨的方式打磨砂纸痕补土或适当施喷底漆,如仍有刮痕,打磨至平滑表面再喷

涂中涂,原子灰等,然后再喷涂面漆。October200016刮痕裂现October200016鱼眼外观面漆上呈现的圆形的小坑。有时呈分散状,有时呈聚集状。October200017鱼眼外观October200017鱼眼(也称为弹坑,缩膜或珠孔)成因表面污染,油,含硅酮物的蜡等导致鱼眼。预防及修正在进行喷涂之前,应确定工件表面保持彻底清洁(使用油性清洁剂或中性清洁液。严重时,使用打磨布蘸清洁剂打磨)。确保所有接触硅酮物的工作在远离喷房的隔离工作间进行。若鱼眼已发生,打磨有缺陷的油漆再重喷。注意A)空气压缩机使用厂家建议的油或润滑剂。B)确保输气管道正确使用。常常发现硅酮物来自于管道而不是被喷涂的油漆中C)不建议使用防鱼眼的含硅酮物添加剂,因为该添加剂的使用可能污染周围其他的喷涂工件,严重者可能导致附着力不良。October200018鱼眼October200018起泡(手印)外观不论手掌看起来多干净,其实总有不容易被肉眼看到的污物,油脂及汗渍,这些足可以导致漆膜起痱子或附着不良。手不能接触准备喷涂的表面在汽车装配车间,人手从来不能直接接触汽车。人手经过化学品清洁后带上棉手套再工作。值得喷涂车间的人员的学习和借鉴。October200019起泡(手印)外观October200019起泡(潮湿)外观平均分配似麻点状的小泡,大小各异,存在于新旧油漆表面,在非常湿热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这些气泡在空气湿度降低后会消失,漆膜变得平整。

October200020起泡外观October200020起泡(潮湿)成因面漆同中涂,或中涂,底漆同底材间的附着力的缺陷均可能导致起泡。没有油漆不透水,在极端条件下,水会以液态的形式渗入漆膜然后又以蒸汽的形式穿出漆膜。任何油漆的缺陷都可能让水汽进入或穿透漆膜造成起泡。最大程度地减少起泡,应按照如下程序:对所有裸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在潮湿天气只用干磨,并作彻底打磨在用硬水作湿磨处,最后一次用软水清洁保持供气管道和压缩机干燥确保工件表面在喷涂前完全干燥确保面漆的漆膜厚度符合要求确保喷涂件在完全干燥前不要放置于差的环境下确保汽车在未喷涂面漆前的底漆不暴露于喷涂间外正确地使用与面漆匹配的底漆October200021起泡(潮湿)October200021起泡(潮湿)预防及修正应用正确的喷涂工序当气泡未破裂时可以透过漆膜挥发使漆膜恢复原状情况严重时必须彻底打磨或脱漆重喷以长远之见,脱漆至裸金属后重喷是最佳选择October200022起泡(潮湿)October200022起皱外观由于漆面膨胀而在部分区域形成的隆起状,可能呈现出的不同形状。October200023起皱外观October200023起皱(也称浮皱,皱缩)成因使用错误的稀释剂,油漆是稀释剂太强;施喷前,底材表面的油脂,蜡质物未彻底清除重涂时间太短,导致湿漆面中的溶剂侵蚀中涂底

漆或面漆使之变软。

旧漆膜的缺陷未被清除。October200024起皱October200024起皱(也称浮皱,皱缩)预防及修补使用正确的稀释剂并确定正确的稀释比例。无论是打磨或喷涂前,都应该仔细清除底材表面的油脂及蜡质物等。中涂底漆应完全干燥。避免过分厚涂以免发生干燥不完全。确保面漆同底材匹配,否则,第一层的面漆应该作均匀的薄涂。若起皱已发生,打磨有缺陷的区域至平滑但不能打穿,然后重涂。October200025起皱October200025气泡(形式各样的)外观面漆下的各式凸起,或作用于面漆上的各式气泡及螺旋痕迹

October200026气泡外观October200026气泡(各式各样的)成因打磨残留物未完全清除导致起泡的产生在经湿磨的表面喷涂

(A)所使用的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很高,及/或

(B)在喷涂前干燥不够留在涂层中的污染物导致后面涂层起泡。预防及修正检查预先清洁好的工件表面彻底清除湿磨残留物当你离开时要将喷板上的腻子清洗干净,避免其干结经常更换用来打磨的水当天气潮湿时,建议只使用干磨若打磨残留物已产生,打磨并重涂October200027气泡(各式各样的)October200027斑纹(银粉起花)外观银粉及珍珠底漆常表现出的一种表面象被敲打过的痕迹,一些深色的小圈围绕浅色银粉或深浅不一。若是在底色漆中,这种现象往往在喷涂了清漆后才被发现。October200028斑纹(银粉起花)外观October200028斑纹(也叫做银粉起花.)成因

稀释剂使用不当,常因过度稀释

喷涂时,喷枪和板块的距离太近

每层过分厚涂,导致银粉排列杂乱

喷涂间温度过低

层间静置时间太短

喷涂技巧掌握不够喷涂底色漆时,喷涂清漆前的静置时间不够。喷涂清漆前,干喷底色漆。October200029斑纹October200029斑纹(也叫做银粉起花.)预防及修正按要求稀释使用正确的喷涂技巧如枪距,移枪速度等不要过分厚涂湿漆有必要时,适当提高喷涂间的温度按要求湿漆膜层间静置时间要求静置若斑纹已产生,建议用正确的稀释比例及施工技巧重新喷涂一个双层。若斑纹产生于喷涂了清漆的底色漆中,建议参照生产商的要求施工。October200030斑纹October200030橘皮外观漆膜产生橘皮似的块状效果,由于流平不佳所致。October200031橘皮外观October200031橘皮(也称流平不佳)成因漆膜过厚劣质稀释剂或不正确的稀释剂比例喷枪设置不当导致雾化不良预防及修正选用适当的稀释剂并使用正确的稀释比例应用正确的喷涂技术及选用正确的喷枪来喷涂面漆不要用吹风的方式干燥漆膜,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未流平而表干若橘皮已发生,当漆膜完全干燥后,用适当的蜡打磨抛光。情况严重时,打磨至光滑表面再打蜡抛光,或用正确的稀释剂及喷涂技巧重涂October200032橘皮October200032干喷外观粉状及粗糙的漆面效果

October200033干喷外观October200033干喷(也称“过喷”“绒毛”或“干喷溶解不良”)成因通常在车顶、头盖的大面积喷涂时中间接枪位置较易产生喷涂时气压太高,喷涂间通风系统不良或温度太高,或选用不正确的喷嘴及施工工艺不当October200034干喷October200034干喷(也称“过喷”“绒毛”或“干喷溶解不良”)预防及修正提高喷涂技术使用正确的稀释剂喷涂时,使用正确的空气压力若气候炎热干燥,适当使用化白水或慢干稀释剂正确设置喷枪避免喷涂间气流不稳定中涂底漆:用抹布蘸稀释剂揩拭,或等漆膜干燥后打磨面漆:用P1200砂纸打磨,然后打蜡抛光October200035干喷October200035起皮外观漆膜产生卷起脱落等现象October200036起皮外观October200036起皮成因底材未经有效地除油及前处理从油漆本身或风管的污染底材如铝,镀锌铁板或塑料上选用不恰当的底漆油漆系统中油漆产品不匹配预防及修正打磨前清洁板块,并在喷涂前再次清洁板块。彻底打磨以提供足够的附着力。必要时,使用金属表面附着力促进剂对特殊的底材使用合适的底漆及面漆塑料上选用恰当的清洁剂及底漆若起皮已发生,除掉比脱落面积更大点的面漆,打磨并重喷。October200037起皮October200037针孔外观出现在漆膜上的密集小孔

October200038针孔外观October200038针孔(即凹坑)成因

烘烤前置干的时间太长

错误地使用稀释剂(数量及规格)

不正确的底材清洁和准备

喷涂用高压气有水汽

过分厚的湿涂层,溶剂中夹杂气泡

喷涂间温度过高或过低

旧漆膜有针孔未去除就喷新油漆

用吹风机不正确的风干

材料雾化和分散不够October200039针孔October200039针孔(即凹坑)预防及修正

严格遵循烘干规则

选用正确的稀释剂,按建议的比例稀释

在首次打磨前后,清洁被涂表面,除去蜡/脂/抛光材料和其他

异物

压缩机的排放阀门必须每天开启,使聚集的废料流出

避免过分厚涂,中等膜厚确保正确的溶剂蒸发

不要吹干湿漆表面,这样可能会引起表面结皮或膜中溶

剂滞留

使用正确的喷枪并进行压力调整,确保雾化良好 如果针孔发生,打磨至平整后重新喷漆October200040针孔October200040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凹坑或气泡外观面涂后,气孔显现在补填充料位置的漆膜上October200041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外观October200041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凹坑或气泡(即针孔)成因

一次性过分厚涂原子灰

原子灰未充分与固化剂混合

混合方法不正确,产生大量气孔

施工时塑料过度装填预防及修正

彻底均匀地充分调和腻子,然后中等厚度施工

正确使用制造商指定的固化剂

确保施工时腻子不过度装填 如果已发生针孔,打磨,重新刮原子灰及喷涂面漆October200042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凹坑或气泡October200042流挂外观表面过多的油漆导致流淌October200043流挂外观October200043流挂(也称流泪,垂流等)成因

稀释剂过量

漆膜过厚

漆层太湿

漆膜之间静置流平时间不够

烤房温度过低

喷枪使用不当October200044流挂October200044流挂(也称流泪,垂流)预防及修正 按指示稀释油漆 喷涂适当膜厚的油漆 调节喷枪流体,降低材料流动 适当延长层间静置时间 施工时考虑环境温度 持枪不可过近,移动喷枪时,保持正确的角度和均匀的速度。 如果流挂发生,打磨表面并重喷。有时,可以使用细砂纸仔细湿磨流挂处,然后打蜡抛光。October200045流挂October200045收缩或咬起外观填充区开裂October200046收缩或咬起外观October200046收缩或咬起(原子灰或中涂底漆)成因 因过分厚涂,每层干燥时间不充分形成表面干燥而底层松软, 导致收缩或咬起 羽状边周围处理不充分 底漆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稀释剂预防及修正

原子灰应薄层施工,根据气候条件,允许足够的干燥时间 底漆外围仔细准备羽状边,使用600号砂纸避免将溶剂带入 下层的深刮痕 如果该现象发生,彻底打磨开裂区,重新刮灰及喷涂底漆和面漆October200047收缩或咬起October200047水迹印外观当漆膜表面点状痕迹,象小水塘,有时侵蚀到油漆表面October200048水迹印外观October200048水迹印成因 水接触并蒸发于新漆膜表面(特别是高矿物含量的水) 油漆太厚(未能完全干燥) 新漆表面过早使用含硅的抛光材料预防及修正 避免水接触并在漆膜表面蒸发,比如,不要将新的油漆暴露在户外 潮湿的环境中 避免油漆过厚 避免在新的工件表面使用含硅材料打蜡抛光如果怀疑漆膜表面有太厚的蜡质,使用大量布和除油剂彻底清洁旧蜡。然后抛光,先使用液体抛光,然后使用较粗的抛光剂,取决于印迹的深度如果重复的抛光无效,湿打磨该区域并重喷注意:特别严重情况下,抛光几天后印迹会重新出现.重复清洁和抛光程序一到两次,可彻底消除该缺陷October200049水迹印October200049湿印/涂层下蜡痕外观漆面上软粘的或无光的斑点October200050湿印/外观October200050湿印/漆膜下蜡痕(即干燥不良)成因 清洁不正确,表面上的油,脂或蜡未完全去除 漆膜过厚 旧漆或以前修补的缺陷未去除预防及修正 打磨前后彻底清洁喷板,除去油,脂,蜡,焦油及抛光物 喷涂平整均一的漆膜,避免过厚 确保底漆及面漆与底材完全相容 如果湿印比较明显,除去污染的面漆,重喷October200051湿印/漆膜下蜡痕October200051皱缩外观在漆膜干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醇酸面漆表面产生皱缩。October200052皱缩外观October200052起皱成因 表面干燥过快导致面漆起皱,这会延缓内部的干燥。当内部 的油漆干燥时,会使油漆的表面材料收缩 湿厚的漆料沉积 烤房通风不良,或温度过低预防及修正 保持干燥区域通风良好 避免油漆过厚 施喷前给烤房和喷板加温如果该现象发生,则:1)要让面漆老化几个星期,打磨后重喷或2)除去起皱区域,重喷整个系统October200053起皱October200053GEN_CAR_112_PaintFilmDefects_1000_D2模块名称GEN_CAR_112模块编码漆膜缺陷October200054GEN_CAR_112_PaintFilmDefects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够准确判别喷涂过程中的各种常见故障;l

能够分析造成漆膜喷涂缺陷的各种原因;能够描述漆膜喷涂缺陷的防治方法。任务描述

汽车面漆的喷涂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其表面出现一些微小的缺陷,要求首先判定缺陷种类,再找出喷涂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找出防治方法。

学习引导喷涂缺陷分析与预防的学习路径:判别缺陷种类→产生原因→防治方法

October20005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October20002

酸蚀(鸟屎)

渗色

污染导致起泡

潮湿导致起泡

其他类型起泡

白雾(钝光)

边口崩裂

粉化

龟裂

鱼眼

蛛网

脆裂

起皱

流挂

灰尘

干喷

羽状边开裂

刮痕裂现

指印导致起泡

遮盖不良

光晕

漆面下陷

条纹

斑纹(银粉起花)

橙皮 起皮

针孔

塑料原子灰细孔

不良干燥(无图片)

底部锈蚀

裂纹 收缩或咬起 皱缩

走丝

水印迹

湿印/涂层下蜡痕

56酸蚀(鸟屎) 渗色 污染原子灰渗色外观经过施喷面漆后,在使用原子灰的地方,表层颜色会产生变化,通常的表现为颜色较周围浅。尤其是浅蓝和浅绿的银粉底色漆容易发生这种现象。October200057原子灰渗色外观October20004原子灰渗色成因原子灰中固化剂过多,固化剂中的氧化物漂白颜料导致

颜色不均原子灰质量较差预防及修正参照说明正确调兑原子灰坚持使用质量好的原子灰若渗色已经发生,打磨表面油漆并重涂。情况严重时可能要除去原来的原子灰重新修补。October200058原子灰渗色October20005起泡(源于底材污染)外观漆面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起泡情况October200059起泡外观October20006起泡(源于底材污染)(也称气泡,痱子或小泡沫等)成因不恰当的清洁及准备工作来自于供气管道,车间工具及原来的修补区的污染预防及修正清洁所有表面并喷涂彻底,彻底清除蜡,油脂及抛光剂等物质.确保经常排放压缩机及供气管道中的水并保持清洁。若痱子已产生,轻轻打磨表面,注意不要打穿漆膜,重新喷涂。若情况严重,应打磨至裸金属重新施工。October200060起泡(源于底材污染)October20007白雾外观在施喷过程中或之后会很快在漆膜表层呈现乳白色的模糊外观,该现象只发生于单组份丙烯酸清漆漆膜上。October200061白雾外观October20008白雾(也称表面钝光)成因白雾的发生往往同不好的天气有关。在高温或寒冷的潮湿天气下,油漆内的溶剂急促挥发,造成漆膜表面的温度下降,这时候空气里的水分就在油漆表面凝结。使用劣质稀释剂,寒冷天气或空气流动太快都可能导致白雾。点修补也可能导致白雾。预防及修正使用质优稀释剂,按要求并在其中加入化白水。当“白雾”已经发生,可以在已加化白水的油漆喷涂后,再薄喷一层稀通风太快或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喷涂清漆。情况严重时,建议等天气转变正常后再喷涂。October200062白雾October20009灰尘外观灰尘或脏的东西被包裹在漆膜中October200063灰尘外观October200010灰尘成因喷涂间不清洁,工件表面受到灰尘污染油漆在喷涂前未能有效地过滤压缩空气来源不洁影响油漆效果预防及修正使用压缩空气吹干工件表面,喷涂前用抹尘布清洁表面;充分搅拌油漆,充分过滤后再使用喷涂前彻底清洁喷房及周围。若已有尘点,打磨至平滑表面再重涂。对于较轻微的尘点,可以作打磨,打蜡及抛光处理。October200064灰尘October200011羽状边开裂外观漆膜在羽状边周围开裂October200065羽状边开裂外观October200012羽状边开裂成因过量稀释或使用劣质的稀释剂在打磨斜边时使用太粗的砂纸而未有适当的处理,经喷涂后溶剂进入砂纸痕侵蚀漆膜喷涂时湿漆膜太厚旧漆膜或以前修补的缺陷显示出来喷涂间气温太冷气吹风干喷涂相隔时间过短October200066羽状边开裂October200013羽状边开裂预防及修正采用正确的稀释比例及按要求使用稀释剂用细砂纸打磨羽状边不要喷涂过重过湿的漆膜确保新面漆与底材相匹配加热烤房或正在被喷涂的底材不要使用气喷风干,因为这样只能达到表干漆膜之间要充分干燥为避免再度开裂,打磨表面,但不能打穿,重喷。October200067羽状边开裂October200014刮痕裂现外观面漆显现有规则的深刮痕October200068刮痕裂现外观October200015刮痕裂现成因底材使用太粗的砂纸打磨而未用原子灰填充砂纸痕预防及修正用干磨或湿磨的方式打磨砂纸痕补土或适当施喷底漆,如仍有刮痕,打磨至平滑表面再喷

涂中涂,原子灰等,然后再喷涂面漆。October200069刮痕裂现October200016鱼眼外观面漆上呈现的圆形的小坑。有时呈分散状,有时呈聚集状。October200070鱼眼外观October200017鱼眼(也称为弹坑,缩膜或珠孔)成因表面污染,油,含硅酮物的蜡等导致鱼眼。预防及修正在进行喷涂之前,应确定工件表面保持彻底清洁(使用油性清洁剂或中性清洁液。严重时,使用打磨布蘸清洁剂打磨)。确保所有接触硅酮物的工作在远离喷房的隔离工作间进行。若鱼眼已发生,打磨有缺陷的油漆再重喷。注意A)空气压缩机使用厂家建议的油或润滑剂。B)确保输气管道正确使用。常常发现硅酮物来自于管道而不是被喷涂的油漆中C)不建议使用防鱼眼的含硅酮物添加剂,因为该添加剂的使用可能污染周围其他的喷涂工件,严重者可能导致附着力不良。October200071鱼眼October200018起泡(手印)外观不论手掌看起来多干净,其实总有不容易被肉眼看到的污物,油脂及汗渍,这些足可以导致漆膜起痱子或附着不良。手不能接触准备喷涂的表面在汽车装配车间,人手从来不能直接接触汽车。人手经过化学品清洁后带上棉手套再工作。值得喷涂车间的人员的学习和借鉴。October200072起泡(手印)外观October200019起泡(潮湿)外观平均分配似麻点状的小泡,大小各异,存在于新旧油漆表面,在非常湿热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这些气泡在空气湿度降低后会消失,漆膜变得平整。

October200073起泡外观October200020起泡(潮湿)成因面漆同中涂,或中涂,底漆同底材间的附着力的缺陷均可能导致起泡。没有油漆不透水,在极端条件下,水会以液态的形式渗入漆膜然后又以蒸汽的形式穿出漆膜。任何油漆的缺陷都可能让水汽进入或穿透漆膜造成起泡。最大程度地减少起泡,应按照如下程序:对所有裸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在潮湿天气只用干磨,并作彻底打磨在用硬水作湿磨处,最后一次用软水清洁保持供气管道和压缩机干燥确保工件表面在喷涂前完全干燥确保面漆的漆膜厚度符合要求确保喷涂件在完全干燥前不要放置于差的环境下确保汽车在未喷涂面漆前的底漆不暴露于喷涂间外正确地使用与面漆匹配的底漆October200074起泡(潮湿)October200021起泡(潮湿)预防及修正应用正确的喷涂工序当气泡未破裂时可以透过漆膜挥发使漆膜恢复原状情况严重时必须彻底打磨或脱漆重喷以长远之见,脱漆至裸金属后重喷是最佳选择October200075起泡(潮湿)October200022起皱外观由于漆面膨胀而在部分区域形成的隆起状,可能呈现出的不同形状。October200076起皱外观October200023起皱(也称浮皱,皱缩)成因使用错误的稀释剂,油漆是稀释剂太强;施喷前,底材表面的油脂,蜡质物未彻底清除重涂时间太短,导致湿漆面中的溶剂侵蚀中涂底

漆或面漆使之变软。

旧漆膜的缺陷未被清除。October200077起皱October200024起皱(也称浮皱,皱缩)预防及修补使用正确的稀释剂并确定正确的稀释比例。无论是打磨或喷涂前,都应该仔细清除底材表面的油脂及蜡质物等。中涂底漆应完全干燥。避免过分厚涂以免发生干燥不完全。确保面漆同底材匹配,否则,第一层的面漆应该作均匀的薄涂。若起皱已发生,打磨有缺陷的区域至平滑但不能打穿,然后重涂。October200078起皱October200025气泡(形式各样的)外观面漆下的各式凸起,或作用于面漆上的各式气泡及螺旋痕迹

October200079气泡外观October200026气泡(各式各样的)成因打磨残留物未完全清除导致起泡的产生在经湿磨的表面喷涂

(A)所使用的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很高,及/或

(B)在喷涂前干燥不够留在涂层中的污染物导致后面涂层起泡。预防及修正检查预先清洁好的工件表面彻底清除湿磨残留物当你离开时要将喷板上的腻子清洗干净,避免其干结经常更换用来打磨的水当天气潮湿时,建议只使用干磨若打磨残留物已产生,打磨并重涂October200080气泡(各式各样的)October200027斑纹(银粉起花)外观银粉及珍珠底漆常表现出的一种表面象被敲打过的痕迹,一些深色的小圈围绕浅色银粉或深浅不一。若是在底色漆中,这种现象往往在喷涂了清漆后才被发现。October200081斑纹(银粉起花)外观October200028斑纹(也叫做银粉起花.)成因

稀释剂使用不当,常因过度稀释

喷涂时,喷枪和板块的距离太近

每层过分厚涂,导致银粉排列杂乱

喷涂间温度过低

层间静置时间太短

喷涂技巧掌握不够喷涂底色漆时,喷涂清漆前的静置时间不够。喷涂清漆前,干喷底色漆。October200082斑纹October200029斑纹(也叫做银粉起花.)预防及修正按要求稀释使用正确的喷涂技巧如枪距,移枪速度等不要过分厚涂湿漆有必要时,适当提高喷涂间的温度按要求湿漆膜层间静置时间要求静置若斑纹已产生,建议用正确的稀释比例及施工技巧重新喷涂一个双层。若斑纹产生于喷涂了清漆的底色漆中,建议参照生产商的要求施工。October200083斑纹October200030橘皮外观漆膜产生橘皮似的块状效果,由于流平不佳所致。October200084橘皮外观October200031橘皮(也称流平不佳)成因漆膜过厚劣质稀释剂或不正确的稀释剂比例喷枪设置不当导致雾化不良预防及修正选用适当的稀释剂并使用正确的稀释比例应用正确的喷涂技术及选用正确的喷枪来喷涂面漆不要用吹风的方式干燥漆膜,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未流平而表干若橘皮已发生,当漆膜完全干燥后,用适当的蜡打磨抛光。情况严重时,打磨至光滑表面再打蜡抛光,或用正确的稀释剂及喷涂技巧重涂October200085橘皮October200032干喷外观粉状及粗糙的漆面效果

October200086干喷外观October200033干喷(也称“过喷”“绒毛”或“干喷溶解不良”)成因通常在车顶、头盖的大面积喷涂时中间接枪位置较易产生喷涂时气压太高,喷涂间通风系统不良或温度太高,或选用不正确的喷嘴及施工工艺不当October200087干喷October200034干喷(也称“过喷”“绒毛”或“干喷溶解不良”)预防及修正提高喷涂技术使用正确的稀释剂喷涂时,使用正确的空气压力若气候炎热干燥,适当使用化白水或慢干稀释剂正确设置喷枪避免喷涂间气流不稳定中涂底漆:用抹布蘸稀释剂揩拭,或等漆膜干燥后打磨面漆:用P1200砂纸打磨,然后打蜡抛光October200088干喷October200035起皮外观漆膜产生卷起脱落等现象October200089起皮外观October200036起皮成因底材未经有效地除油及前处理从油漆本身或风管的污染底材如铝,镀锌铁板或塑料上选用不恰当的底漆油漆系统中油漆产品不匹配预防及修正打磨前清洁板块,并在喷涂前再次清洁板块。彻底打磨以提供足够的附着力。必要时,使用金属表面附着力促进剂对特殊的底材使用合适的底漆及面漆塑料上选用恰当的清洁剂及底漆若起皮已发生,除掉比脱落面积更大点的面漆,打磨并重喷。October200090起皮October200037针孔外观出现在漆膜上的密集小孔

October200091针孔外观October200038针孔(即凹坑)成因

烘烤前置干的时间太长

错误地使用稀释剂(数量及规格)

不正确的底材清洁和准备

喷涂用高压气有水汽

过分厚的湿涂层,溶剂中夹杂气泡

喷涂间温度过高或过低

旧漆膜有针孔未去除就喷新油漆

用吹风机不正确的风干

材料雾化和分散不够October200092针孔October200039针孔(即凹坑)预防及修正

严格遵循烘干规则

选用正确的稀释剂,按建议的比例稀释

在首次打磨前后,清洁被涂表面,除去蜡/脂/抛光材料和其他

异物

压缩机的排放阀门必须每天开启,使聚集的废料流出

避免过分厚涂,中等膜厚确保正确的溶剂蒸发

不要吹干湿漆表面,这样可能会引起表面结皮或膜中溶

剂滞留

使用正确的喷枪并进行压力调整,确保雾化良好 如果针孔发生,打磨至平整后重新喷漆October200093针孔October200040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凹坑或气泡外观面涂后,气孔显现在补填充料位置的漆膜上October200094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外观October200041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凹坑或气泡(即针孔)成因

一次性过分厚涂原子灰

原子灰未充分与固化剂混合

混合方法不正确,产生大量气孔

施工时塑料过度装填预防及修正

彻底均匀地充分调和腻子,然后中等厚度施工

正确使用制造商指定的固化剂

确保施工时腻子不过度装填 如果已发生针孔,打磨,重新刮原子灰及喷涂面漆October200095塑料件填充料表面的凹坑或气泡October200042流挂外观表面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