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史》论述_第1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论述_第2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论述_第3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论述_第4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论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评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总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欧洲和亚洲两大战场:在欧洲,德国纳粹主义的兴起,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远东,日本军国主义化,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一)、德国一、背景:1、一战后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下的艰难发展。《凡》对德国的掠夺,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为摆脱《凡》的桎梏,德国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斗争激烈,为德国成为大战策源地创造了条件。2、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德国遭受毁灭性打击。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的理念受到质疑,现有的政治组织形式丧失了合法性,社会的混乱无序要求能够提供秩序和稳定的政府。此外,经济危机使德国各阶层都面临丧失社会地位的危险,和思想、道德和经济的不安全感,强化了德国人对内外敌人的愤恨。

3、英、法、美等国对德国纳粹的发展采取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客观上促成了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扩大。二、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策源地形成:1、上述背景为希特勒所领导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兴起提供了良机。希特勒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保证一旦执政就要镇压工人运动,根除马克思主义,用武力摆脱凡华体系得束缚,夺取新的生存空间。他的理论获得德国资产阶级和外国垄断巨头的支持。2、1932年4月,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兴登堡出任德国总统,7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希特勒的上台标志着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3、希特勒他上台后,采取极端暴力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时实行恐怖专政,迅速重建了德国社会秩序、稳定形势。纳粹政权编造出“种族优越论”和“生存空间论”为支柱的侵略理论,并制定出具体扩张计划。5、1934年8月,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理,集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于一身,成为第三帝国的独裁者,完成了夺取、巩固政权的全过程。(二)、日本:一、背景:1、日本征服世界的计划: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并向天皇递交《田中奏折》,表明了日本称霸世界的步骤:满蒙、中国、东亚、亚洲,最后称霸世界。2、一战后的20年日本社会危机重重。经过长期扩张和战争,日本内部已经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紧张关系。随后的“关东大地震”和世界性经济危机加剧了这样的困境。经济危机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日本同殖民地矛盾加深,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决定趁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疲于应付经济危机的时机执行其扩张计划、摆脱困境。3、由于现代化进程中改革的不彻底,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民选政府逐渐丧失控制权,军人开始执政,“军部”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赋予比以前更多的权力,军国主义蔓延。同时,随着民族主义与反西方情绪的上升,日本的侵略行为被理论合理化。

4、日本人“各安其分、各得其所”的集体认导致“大东亚和邦论”的合理化,神国历观下生成的独特国民性在日本军国主义上台的过程中发挥了推动的作用。5、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纵容,如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重要外在条件。

二、侵占中国,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揭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的序幕,打破了远东国际格局,是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重要标志。1、为入侵中国东北,日本政府进行了充分准备:舆论方面,对内进行军国主义宣传;军事方面,在中国东北部署军队,并制定了具体行动方针;此外,制造一系列事件,煽动朝鲜和日本本土的排华情绪。

2、1931年9月183、1932年1月24、1932年10月,国联决议通过《里顿报告书》,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日本退出国联。(四)结论1、二战两大策源地的形成是“20世纪部分社会政治运动朝着极端主义发展,法西斯成为某些国家和民族实现自己利益和目标的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当时人类社会的两大弊病:以法西斯为表现形式的极端主义和以绥靖政策为表现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

2、德、日走向极权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成为战争策源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1)当时的日本与德国都处于自身危机与和外部世界对抗的环境中;且缺乏协调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成熟的民主制度。2)在深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面前,民众丧失理性,以极端的方式寻求改变现状、改造社会,成为法西斯政权的支持者。3)德、日法西斯的上台与强权政治、不公正的世界秩序密不可分,且其掌权后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体系对其进行约束。评述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经过、内部矛盾和斗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形成的经过: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客观局势:二战策源地的形成,打破了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德日意的侵略行为开始损害英美法苏等国利益。主观选择:苏美英法等国均有初步意向,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同。苏联积极推动,美国较为冷淡,英法则仍以绥靖为主。核心事件:1933年11月,美苏建交1933年12月,苏联提出集体安全的主张。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1934年至1935年,法苏主导的订立《东方洛加诺条约》的尝试1935年5月苏联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苏法互助条约》、《苏捷互助条约》结果:由于英美的外交政策为绥靖所主导,并于1939年慕尼黑阴谋发展到顶峰,各国实际无法在统一战线的外交政策中找到契合点。第二阶段:反复客观局势: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暴露了其夺取世界霸权的野心。严重威胁英法根本利益。主观选择:英法建立同盟。同时开始与苏谈判,商讨共同对付德国。但双方政策均存在双面性。英法没有最终放弃绥靖政策,苏联也开始与德国接洽。核心事件:1939年4月,英国与波兰签订互助协定,后法加入。英法军事同盟关系确立。1939年4月,英法苏三国谈判开始。最终由于英法缺乏诚意而破裂。结果:统一战线未能形成,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摆脱两线作战危险加速二战爆发。第三阶段:开始形成客观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迅速攻西欧大片领土,英法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美国的安全与利益受到威胁。主观选择:美国支持英国抗战。核心事件:1939年11月,美修改《中立法》,标志着美向反法西斯方向转变1940年6月之后,美对英国实行大量武器供应1941年3月,美通过《租借法》,进一步离开中立1941年3月,ABC-1计划。英美真正开始军事合作结果:美英两国逐渐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第四阶段:初步形成客观局势:苏德战争爆发主观选择:英美支持苏联抗战,苏联也积极推动统一战线的建立。核心事件:1941年6月,美国解冻苏联存款1941年7月,苏英签订对德作战共同行动协定。1941年7月之后,美英对苏联提供武器、经济支援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发表1941年9月,三国莫斯科会谈,签订援助协议。英美向苏提供军用物资;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结果:苏英法西斯战线成立,苏美合作关系发展第五阶段:正式形成客观局势: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主观选择:世界和平势力的联合核心事件:1942年1月,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果: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矛盾:军事方面战略重点:欧亚之争英国强调欧洲战场的动态进攻与太平洋地区的静态防御相配合。美国则强调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意义。两国达成了先以欧洲为中心,在战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转向太平洋的共识。欧洲战场:第二战场之争苏联主张盟军在法国海滩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两线对德作战,缓解德军的东线攻势。英国主张进攻意大利与巴尔干,故不断拖延霸王计划。最后双方在德黑兰会议上达成协定,英美于1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霸王”计划。第二战场问题争论结束。太平洋战场:苏联对日作战之争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一直希望苏联尽快对日作战,以减轻自身压力,尽快打败日本。苏联基于在德国战场上的巨大牺牲,不愿意在远东进行无代价的军事行动。最终苏美英三国签订《雅尔塔协定》,英美满足苏联的一系列条件,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对日作战。政治方面处置德国问题盟国各方就怎样分割德国,是否让法国参与占领,德国负担多少赔偿以及如何在战胜过之间分配争论不休。达成妥协,有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大柏林,成立专门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波兰问题:在政府组成问题上,英美支持亲西方的波兰逃亡政府,苏联支持亲苏的临时政府。最终妥协: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在疆界问题上,各国经过争论,基本同意东部边界大体以寇松线为准,波兰可在北部、西部获得新的土地。联合国问题统一战线内部就大国否决权的使用范围与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发生分歧。最终达成一致,即安理会程序性问题应以七理事国的可决票通过,实质性问题应以七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法国问题英国支持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最为法国最高统帅,美国则支持北非法军总司令吉罗。最后双方达成协定:让戴高乐和吉罗实行政治联合,共同主持法国。评述九一八事变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期日美矛盾的发展。总述: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侵略,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利益,美日矛盾成为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其实质是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霸权。日本的“大陆政策”与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形成直接的利益碰撞,双方关系由缓和到紧张,并最终走向开战。二、美日矛盾发展

1、1931年——1937年:

日本入侵中国不仅威胁美国的现实经济利益,并且威胁着美国对外政策中所珍视的非战公约和华盛顿条约。但美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贸易联系。因此,这一阶段美日矛盾虽不断积累,但美日之间没有出现正面冲突。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美对日采取以纵容和妥协为主导的政策,于9月24日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了内容与国联决议相同的照会,希望停止战争行动,和平解决纠纷。

2)1932年1月2日,日军占领锦州,控制整个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华北、华中的主要利益区,美日矛盾一时尖锐。美国务卿向中日政府发出相同照会,抛出“不承认主义”,警告日本,但未采取任何实际步骤。

3)1932年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挑起“一·二八”淞沪事变。美向日提出警告,并派军开往上海,震慑日本;同时史汀生建议召开国际会议以对抗日本在华侵略的行动。

2、随着华北危机的加深,日直接危害美国在华利益,美对日态度日趋强硬,美日矛盾和斗争益形尖锐。

1)1933年5月,中日两国签订《塘沽协定》,标志日本侵略华北的开始,美日矛盾扩大。美国向国民政府提供经济、技术、军事援助,以控制国民政府,抗衡日本扩张势力。日本对此深为忌恨,百般阻挠,并于1934年4月发表《天羽声明》,强调日本在中国及东亚的特殊地位,排斥其他列强。美国照会日本,以示抗议。

2)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变华北为其实际殖民地,并极力排挤英美的政治经济势力,日美冲突表面化。美国于1936年与中国订立《中美白银协定》以控制中国经济、对抗日本,加深了美日对立。日进行大规模走私贸易以对抗美国的货币改革,美日矛盾再扩大。

3、1937年——1939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目的是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这严重损害了美在华权益。这一阶段,美日矛盾激烈化。但美国对日政策仍徘徊在孤立主义与遏制之间。

1)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对日本侵华采取两面方针,一方面在政治上姑息纵容日本侵略,在经济上向日本输送大批战略物资;一方面,对中国抗战表示同情和支持,给与中国援助,但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美国在华利益遭到越来越大的威胁,罗斯福于1937年10月发表“隔离演说”主张制裁日本。

2)日本纵深侵入中国本部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限制排挤美国在华利益,引起美国强烈不满。1938年10月,美国发出照会,要求日本停止侵华行为。日本反驳照会内容,公开提出建立“东亚新秩序”,否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美日矛盾加剧。1938年12月,美国首次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信用贷款,并向日本政府提出严正抗议。

3、1939年——1941年

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日本采取南进政策,并与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矛头直指美国,大举南进。这一时期,美日矛盾不可调和,美国逐渐放弃绥靖政策,与日本在远东展开全面对抗,至珍珠港事件爆发,美日开战。

1)1940年起,日本开始谋取对荷属东印度特别权益,并以此为突破口向南洋多个地区扩张。美日的侵略行为表示反对,并将太平洋舰队集结至夏威夷以震慑日本,但出于客观形势的考虑并没有与日本公开对抗。

2)1940年4)谈判同时,日本于1941年7月进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成为导致美日关系空前紧张的决定性事件。美对日进行严厉治裁,包括冻结日本在美全部资产,全面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面对严峻形势,日本以谈判为烟幕,加紧备战,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5)1941年11月,日本明确了美日谈判的期限和对美开战的日期;美国也早已破译日本的作战方案,完成军队部署。美日谈判成为双方拖延战时的工具。

6)1942年12月,日本决议对美开战,美日谈判彻底破裂,转向武力对抗。太平洋战争于1942年评述20世纪30年代初至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的对外政策。

总述: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对外政策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重大调整,把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制止世界大战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立足点;第二次重大调整,把防止反苏战争、维护自身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并最终实现苏德和解。

(一)从“和平共处”到“集体安全”

一、背景

1、19世纪30年代初期,亚洲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打破了一战后所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苏联位于两个阵营之间,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调整与苏联的关系:1933年11月,美苏建交,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

2、德、日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活动,对苏联造成了严重威胁,苏联政府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外交政策的基点,清醒认识到仅靠苏联力量无法制止侵略。

二、转变

在此背景下,苏联外交目标发生重大变化:由反对和防止英、法、美策划反苏武装干涉,维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关系,转变为争取联合英、法、美等非侵略国共同反对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制止新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据此,苏联对其对外政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1、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做出有关开展争取集体安全斗争的决议,主张用多国集体的力量去制止法西斯的侵略。外交人民委员会据此拟订出一项关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国联和签订反侵略的地区性共同防御协定。

2、苏联实践集体安全主张:

1)着手结束与德国的“拉巴洛合作关系”;

2)进一步改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积极与美国、匈牙利等国建交;

3)改变对国联的否定态度,于1934年9月加入国联并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呼吁国联采取实际行动,建议各国缔结反法西斯侵略的双边或多边互助条约,实现集体安全、保障世界和平;

4)支持东方公约的缔结,失败后转向缔结双边互助条约,于1935年5月与法国签订《苏法互助条约》,于1935年5月签订《苏捷互助条约》。

(二)从“集体安全”到“与德和解”

一、背景:

1、自1933年起,苏联首创集体安全构想,多次呼吁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制止纳粹的侵略扩张。但因为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引德反苏,致使苏联的努力遭受挫折。英、法两国对苏联的孤立和排斥在慕尼黑会议期间发展到顶峰。为保障本国安全,不得不进行两面政策:一方面尽最大努力争取同英法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一方面不排除同德国改善关系得可能性。

2、德国为摆脱战争爆发后可能出现的两线作战的局面,积极同苏联接触,急于同苏联达成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3、此时,在东方,日本与苏联的军事冲突进入高潮;欧洲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苏联面临两面受敌的危险形势。

二、转变:

在此背景下,苏联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把防止反苏联战争,确保自身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终于德国改善关系。

1、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4月,英、法、苏三国在莫斯进行谈判,商讨共同对付法西斯侵略的问题。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会议破裂。

2、莫斯科谈判进入僵局后,苏联决定接纳德国外长来访。1939年8月,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三)“中立政策”和“东方战线”

1、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在战争初期实行中立政策,于战争爆发两周后正式对外宣布中立立场。这一阶段的外交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警惕英法挑动苏德战争;避免刺激德国,使其遵守互不侵犯条约;加强同巴尔干地区一些国家的关系,以牵制德国。

2、苏联在宣布外交中立的政策的同时,采取一系列军事、外交行动,扩大西部疆界,建立了一条由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所为的“东方战线”。

3、1940年下半年起,苏德矛盾尖锐,战争已不可避免。苏联于1940年11月同德在柏林谈判,争取延缓苏德战争德爆发;1941年4月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以稳住日本,避免可能出现的两线作战的局面。

(四)评价:

1、从“和平共处”到“集体安全”,苏联对政策做出了第一次重大调整,把建立集体安全体系,防止世界大战作为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积极的、有利于世界和平的。

2、从“集体安全”到“与德和解”,是苏联出于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一项非常措施。使苏联摆脱了东西两面受敌的危险,获得了暂时的安全,从维护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苏联在这一阶段推行的外交是成功的。但苏德和解也带来了消极后果,苏英法联盟的破裂为希特勒发动欧洲战争创造了条件,同时苏联表现出的强权政治与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大战初期,苏联的“中立政策”对避免过早卷入战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苏联没有及时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调整对外政策,错过了与英国成为盟友的机会;“东方战线”改善了苏联的战略地位,但体现出其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评述雅尔塔会议的背景、过程和内容,以及它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

背景:1,法西斯势力败局已定,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成为当务之急。欧洲战场,苏军已经入德境,西线盟军正在部署力量,准备打进德国。德国覆灭指日可待。太平洋战场,日军已龟缩到南中国海和靠近日本本土海岸的要冲,徒做困兽之斗。2,国家实力排比基本清晰,战后国际权力的中心逐渐凸现。欧洲作为二战的主战场,各国普遍衰落。德意在法西斯势力衰落后,必然在短时间内淡出国际中心。法国在战争元气大伤,沦为三流国家。英国经过战争,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凡尔赛体系砥柱中流之辉煌不复存在。美国在战争将尽时已凸现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头号强国的实力。苏联有望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同时短期内世界上不会出现第三只力量能同美苏相抗衡,并且美苏之间的实力均衡也不会急剧地发展成一家独大。3,二战持续时间之长,战争程度之惨烈已促使人们开始对战争的根源进行反思。凡尔赛体系为何丧失原有维持国际现状的功能,国联为何没能阻止战争的爆发,大国为何对国际关系的激烈起伏反应如此迟缓,极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非理性集体价值观。一系列的问题发人深省。4,雅尔塔会议之前的一系列会议与文件也成为这次会议核心精神形成的助推力。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等会议上各国形成的许多基本认知,往往以思维惯性的形式在雅尔塔会议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以上各点决定了雅尔塔会议必然呈现出以下特点。即:在会议目的上,结束战局与进行战后安排并举在整体基调上,宣扬普世价值与关注国际现实并重在利益选择上,盟国整体利益与大国个体利益并兼在理性决策上,吸取历史教训与深刻认识现状并包在大国行动上,彼此妥协与相互试探并容内容:(一)欧洲的军事形势问题三方就苏德战场和西欧战场的军事形势交换了情报,制订了从东西南北四面对德国进行强有力打击的协同作战计划。

(二)处置德国的问题

eq\o\ac(○,1)关于法西斯势力: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eq\o\ac(○,2)关于占领德国:由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eq\o\ac(○,3)关于赔偿问题:德国必须缴付战争赔款。

(三)波兰问题

eq\o\ac(○,1)疆界问题: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

eq\o\ac(○,2)政府组成问题:以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四)联合国问题

eq\o\ac(○,1)大国否决权的使用范围:安理会程序性问题应以七理事国的可决票通过,实质性问题应以七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

eq\o\ac(○,2)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五)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

三国通过了《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除上述五个主要问题之外,雅尔塔会议还讨论了南斯拉夫、希腊、意大利等国的问题,并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宣言》。意义:1,大致体现了客观性世界格局与主观性国际体制的重叠。世界格局是各种力量消长和斗争所形成的战略态势。二战中欧洲衰落,苏美崛起。国际体制是主要大国的当权者,根据对世界局势的认识和判断,建起起来的国际体系。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国两分天下。两者的重叠实际增强了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性。2,体现了对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的诉求。会议上关于结束战争,消灭法西斯势力,对德日进行民主改造以及建立联合国等的决定,反映了人类对战争与自身的终极思索,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与时代的精神。反对战争在成为普遍价值观的同时,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道德负重。3,开创了大国合作主导国际关系的重要历史进程,也形成国际事务中大国利益优先的重要原则。会议上美苏合作主导中心议题;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代表的战略竞争合作的两极体系均体现美苏两个大国在国际关系中利益优先与相互平等的特征。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