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_第1页
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_第2页
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_第3页
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_第4页
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经济

ContemporaryEconomyofChina云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瑞林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课程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宏观经济中国区域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业经济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地区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融入世界经济政府职能与财政政策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参考书目史晋川、李建琴主编.《当代中国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蔡昉、林毅夫著.《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9月。龚刚著.《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中国经济史的划分个大时期是帝制时期,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制(公元前221年)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1911年),历时2132年。第二个大时期为民国时期,从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政府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个大的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其间以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开始为重要转折点。

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国际比较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本章要求了解和掌握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表1-1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指数指标(以1952年为基期1952=100)年份人均GDP(元)GDP(万亿)年份(元)人均GDPGDP(万亿)195211967919773393201.9195314282419783793624.1195414485919794174038.2195515091019804604517.81956165102819814894862.41957168106819825255294.71958200130719835805934.519592161439198469271711960218145719858538964.419611851220198695610202.219621731149.31987110411962.519631811233.31988135514928.3196420814541989151216909.219652401716.11990163418547.9196625418681991187921617.819672351773.91992228726638.119682221723.11993293934634.419692431937.91994392346759.419702752252.71995485458478.119712882426.41996557667884.619722922518.11997605474462.419733092720.91998630778345.219743102789.91999654782067.519753272997.32000708489442.219763162943.72001754395933.3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而言,1978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水平更高(2002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排名前十位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及有关的比重情况(2000年)排序国家GDP(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中国与各国之比(%)1美国9882831.510.92日本4677114.923.13德国187016.057.84英国141344.576.45法国128634.184.06中国108003.41007意大利106853.4101.18加拿大68952.2156.69巴西58761.9183.810墨西哥57451.8188.0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中国与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较国家/地区增长期GDP增长率增长期GDP增长率增长期GDP增长率中国1952-19786.151978-20009.5日本1955-19739.221973-20002.81新加坡1960-19655.741965-19849.861984-20007.18韩国1953-19623.841962-19918.481991-20005.76中国香港1966-19682.611968-19888.691988-20004.14中国台湾1951-19627.921962-19879.481987-20006.59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中国在IMD竞争力排名的位次2129303331经济运行34573政府效能1931323530企业效率3234374043基础设施与社会系统3035343935中国国际竞争力及四大要素在世界的排名变化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1949-1978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第二节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第二个组成部分: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第三个组成部分: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经济后果:产业结构失衡

技术效率低下劳动激励不足传统体制形成的逻辑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历程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国际比较第三节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图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建国初期:传统农业大国20世纪70年代初:产业结构为二、一、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目前: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总体稳定,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产业结构的基本历程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中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是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典型代表。产业产值:与俄罗斯相当,稍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第二产业产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甚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不仅低于俄罗斯、泰国等下中等收入国家,还明显低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其他低收入国家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第四节中国和平崛起论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课程要求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2次作业+课堂表现期末成绩:考试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讲中国的经济发展李瑞林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国际比较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评价节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波动幅度大。中国的经济规模逐渐增大。中国人均收入翻番所用的时间少。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名次-----国别\地区----GDP总量(亿美元)----人均GDP(美元)

1----------美国---------139800---------------462802----------日本----------52900---------------414803----------德国----------32800---------------397104----------中国----------30100----------------22805----------英国----------25700---------------424306----------法国----------25200---------------412007---------意大利---------20900---------------359808---------西班牙---------14100---------------308209---------加拿大---------13600---------------4147010--------俄罗斯---------11400----------------80302007年世界经济排名

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英国:1780-1838年,共58年美国:1839-1886年,共47年日本:1885-1919年,共34年韩国:1966-1977年,共11年中国:1978-1987年,共9年中国:1987-1996年,共9年,再次翻番。人均收入翻番时间少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基础设施与社会系统子要素2001年2002年子要素2001年2002年子要素2001年2002年子要素2001年2002年国经济实力73公共财政46生产率4541基本基础设施1417国际贸易2018财政政策47劳动市场4747技术基础设施4742国际投资1623货币政策和政体组织2823金融市场3743科学基础设施2624就业11企业和市场保障组织4743企业管理实践2942健康与环境基础设施4140价格1631教育4848全球化2122价值体系3839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国际竞争力四大要素子要素在世界的排名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起点:重工业优先发展。个组成部分: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低利率政策低投入品政策低工资政策低生活必需品价格政策传统体制形成的逻辑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改革微观经营体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和剩余产品的拥有权)城市:企业承包制、股份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计划比重降低,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年份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一产就业人口二产就业人口三产就业人口总就业人口1952342.9141.8194.31731715311881207291965651.1602.2462.82339624082866286701970793.3912.2547.22781135183103344321975971.11370.5655.7294565152356038168197810181745.2860.5283186945488940152197912591913.5865.8286347214517641024198319612646.21327.5311518679660646436198422963105.71769.8308689590773948197198525423866.62556.23113010384835949873198627644492.72945.63125411216881251282198732045251.63506.63166311726939452783199050177717.45813.538914138561197964749199152899102.27227390981401512378654911992580011699.59138.6386991435513098661521993688216428.511323.8376801496514163668081994945722372.2149303662815321155156745519951199328537.917947.23553015655168806806519961384433612.920427.53482016203179276895019971421137222.723028.73484016547184326982019981455238619.325173.53517716600188607063719991447240557.827037.73576816421192057139420001426844935.329878.73604316219198237208520011461049609.132254.336513162842022873025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图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国民收人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同时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中期,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继续减退,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上升,但其劳动力比重的变化却微乎其微。这说明第二产业对国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贡献,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第二产业不可能再大量地雇佣劳动力。而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比重上升速度快于国民收入比重上升速度。这说明虽然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快,但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与“一般模式”相比可以看出,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的基本历程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共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