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与防治与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与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与旅游地理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自然灾害与防治与旅游地理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进展迅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灾害的羁绊。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降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速度,减少了国民经济总产值。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摆在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前。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重视环境保护,预防灾害,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产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修模块5“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这个模块将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二、“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部结构分析“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课程标准》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却有密切联系。其中“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是基础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多实例,“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理性认识并培养科学方法,“防灾与减灾”是最终目的。
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1、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防灾减灾是人类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要担当这个任务,就必须认识自然灾害,首先了解自然灾害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分布等。因此,《课程标准》把“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放在最先学习,有奠基作用。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以人地关系为主导思想,全面正确地了解这些影响,也是学习后面课程内容的基础。因而,课程标准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放在本节学习。⑴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中,与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有关的内容多呈零散状态间断出现。本次地理《课程标准》将“自然灾害与防治”作为一个较独立、完整的模块,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新亮点。既然如此,建立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做支撑十分重要。自然灾害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多,如: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外在特征、成因及内在规律、分布规律、危害性、一般对策等等。基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部分在诸多自然灾害基础知识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息息相关,又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内容。因此,课程标准将“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目标。这里用“有关”二字作了限定选择。“有关”指自然灾害概念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分布。而运用实例、资料、地图说明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分布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则是另一个学习目标。在本部分教学中,为实现这两个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应该典型、具体,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⑵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人类从种种残酷现实中,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活动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因此,《课程标准》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作为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突出了人地关系,十分重要。要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在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时,可以选用一些图像和文字资料,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有组织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十分重要。然而要与自然灾害搏斗,就必须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减灾意识,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课程标准》对我国自然灾害地理规律的学习主要选择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从空间和时间分布角度,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另一部分选择了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对每一类自然灾害有所侧重地分别分析其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⑴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制定相应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在不同地域制定防御自然灾害的对策,作好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加强灾情教育都有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分布应属于区域学习的一项内容,宜采用综合、比较的学习方法。这是《课程标准》在本部分教学中的一个指导思想。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有差异,致灾原因不尽相同,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状况复杂多样,一地与另一地的自然灾害类型、危害程度不同,灾害的组合、多发时间也不同。另外,从空间大尺度看,中国分布有大的灾害带,这些大灾害带的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甚至一些灾害相互叠加,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惨重;从中小尺度来看,中国还分布有多个自然灾害高发地区。为了达到本部分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在这里选择的是,了解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分布,以及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八个自然灾害区。⑵懂得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发生过程及其危害在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的基础上,继续认识自然灾害的成因,发生过程及其危害很有必要,将使学生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理解更全面、深入。虽然自然灾害类型很多,但是,《课程标准》只选取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几种类型加以认识,如地质地貌灾害中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气象灾害中的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生物灾害中的虫灾、鼠灾等。其原因是遵循“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一种自然灾害的认识也有不同侧重:地震、泥石流、滑坡等主要简述其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重在分析其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则列举其主要危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与该区域中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区域性环境特点。《课程标准》抓住自然灾害区域性环境特点,将其分作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认识同一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另一方面,从自然要素、人类活动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理解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此外,《课程标准》的设计很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⑴认识同一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区域性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在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发生过程及其危害后,认识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有重要意义。其精髓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运用科学方法自主学习;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探求各种问题的答案,促进发展并形成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地理比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学法指导。比较属于地理思维能力的范畴,它是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可以得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和差异性,可以弄清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性及内在联系,并加深对不同区域特征的认识,从而有助于认识形成自然灾害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不同地域内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差异,加上各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域会产生多方面差异。没有必要让学生全面认识所有差异。《课程标准》为突出重点,删繁就简,所选择的主要比较内容是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域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各种关联性灾害损失程度的差异。⑵结合实例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与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有什么样的灾害。因此,“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就成为《课程标准》设计的学习目标。在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把对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特点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在激发学习兴趣后,尝试提出一系列引起学生对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发生疑难的问题,以产生探索愿望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一系列认真分析,积极思维,产生争论并逐步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达到“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的目的。影响我国的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它特有的多发地区。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这种划分方法不必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又可分为多个自然灾害区(带)。若要求学生一一认识每个自然灾害区(带)的环境特点,无论从教材容量或课时安排,还是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上,都是不必要的。因此,对自然灾害多发区必须有所选择。《课程标准》所指“自然灾害多发区”应是某一主要自然灾害频频出现的地区,或是多种主要自然灾害比较集中的,交替频发或叠加频发的地区。在编写教材或教学时可以选择这些地区为“实例”。在选择自然灾害多发区时,还可以“条块结合”,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带与自然灾害重灾区、多灾区有机结合起来,以选择2~4个差异较大的地区为宜。至于具体选哪些地区,可灵活处理。但应注意优先选择那些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频繁,工农业产值大,但却多灾的地区。在教学中,由于各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要素很多,这些要素之间又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假如面面俱到,使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必然导致重点不突出,理解不深入的结果。因此,一定要注意结合实例,突出自然灾害多发区中,与灾害关联密切的主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特点.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指自然灾害多发区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其中离不开自然灾害多发区内人类与各环境要素的关系,离不开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深远目标。因此,在有关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4、防灾与减灾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灾害问题的全面化、深刻化、全球化。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尽管我们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依然必须面对自然灾害向我们发出的汹汹挑战。怎样去应对呢《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三条思路,首先,应使学生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防灾减灾的基本途径;其次,要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必须纳入法制轨道;再次,要行动起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或对策。⑴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由于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不可避免性的特点,使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时常要面对众多自然灾害,也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因此,结合对自然灾害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作为一个学习目标。对这一学习目标,应在教材和教学中让学生从两方面理解,就是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应该做什么工作个人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防灾减灾规划管理,是灾害管理的重要任务,这就是政府要做的工作。国家需要制定减灾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其指导下,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要制定各级政府对重大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我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负责制。防灾减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领导,也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既需要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也需要普及科学知识,掌握一些应急避灾救助常识。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采取探究学习方法,针对假设个人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探询、学习一些紧急应对策略。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有积极意义,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⑵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自从上个世纪,联合国开展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和随之开展的“国际减灾战略”活动以来,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被联合国称为“开展减灾活动最好的国家之一”。回顾我国人民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课程标准中,把“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作为一个重要学习目标。换一个角度看,人类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做的一些事情,实际上属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协调,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这是本学习目标的另一层含义。自古以来,面对肆虐的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与之展开顽强斗争,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生动事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齐心协力与自然灾害抗争,力争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取得了辉煌成就。无论从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到广大社会公众踊跃参与防灾减灾活动;还是从防灾减灾理论研究到具体实践;还是从我国防灾减灾对策到重大防灾减灾工程,每一方面都有很多生动事例。应撷取主要的、影响深远的一些事例,配以图像、图表、数据等,比较详细地加以叙述或讨论。这是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应加以注意的。⑶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在防灾减灾中的重大作用无论是对于本部分的学习还是对整个“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学习,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都是很重要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限定在“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和“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两方面。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寻求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认识灾害间的联系,都要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目前,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已经使用了一些现代前沿科学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对自然灾害研究不断深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现代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的日臻完善,必将使防灾减灾手段更加先进,灾害损失大幅度降低。一、“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本模块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七个模块中,与“城乡规划”模块同属于人文地理分支课程。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涉及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内容,连同“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均侧重人类活动的物质侧面。本模块则侧重人类活动的精神侧面,与上述课程内容互补。本模块与必修课程中人口迁移、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以及选修课程中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应当一脉相承,并避免重复。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富裕,旅游活动日趋大众化。现代社会的旅游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活动,而成为提高人们身心素质、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活动。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社会生产生活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朝阳产业”,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存在各种新问题需要研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并在205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国家。普及旅游教育已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旅游是关联性极强的空间人文现象,“旅游地理”课程能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尤其是其综合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本模块在促进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模块融知能与情感、兴趣与审美于一炉,全面体现高中地理的课程目标,对于学生形成地理学习兴趣,养成旅游爱好,形成野外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养成健康的体魄,都有重要的作用。二、“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本模块从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精选当前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理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旅游问题,并不求旅游地理之大全。本模块由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与区域发展等三大部分构成。本模块内部结构如图所示。1、旅游资源
2、旅游规划3、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资源部分是本模块的基础,先从地理的角度认识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与分布,再对旅游资源进行有实用价值的评价,由基本知识转向技能和方法。旅游规划部分贴近社会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侧重方法和技能,兼顾宏观的为社会服务的景区规划以及微观的可供学生自己出游用的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部分是本模块学习提升部分,从人地关系和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高度,在总结前面两部分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中发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协调深入加以认识,形成观念和行为准则。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认识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义务教育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中国地理部分中的“经济与文化”单元也有旅游地理的内容,要求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但都是比较笼统地从总体上初步了解旅游业,尚未从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学生关注资源问题,义务教育七—九年级地理课程和高中地理必修课程都有自然资源的学习目标及其内容,本模块较深入地学习旅游资源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之前推行的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显得太宽泛,不如本模块要求学生从内涵认识旅游资源来得实用,即为学习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打下基础。旅游资源的特性较多,本模块只要求认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了解若干常见的旅游资源类型。从认识旅游资源内涵和多样性的学习目标出发,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应当具体表明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吸引力、并能在旅游活动中加以开发利用的事物和现象。至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应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国家标准,选取若干常见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主要大类。(2)区别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又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本课程标准推行之前的教学大纲,只是分别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本模块所要求的是“区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这有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的旅游资源内涵和类型的认识。本项学习目标扩大了对资源的认识,从自然遗产扩大到人文遗产,从而对人地关系中的认识也从自然环境扩大到社会环境。组织此部分学习内容应从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国家标准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能明显看出其间的区别。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天然的或人造的。一般地说,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比人文旅游资源的大。(3)了解“世界遗产”及其价值“世界遗产”分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分别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顶极品牌。“世界遗产”的价值不限于旅游方面,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世界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同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不同的对象,其价值也不相同,例如保护世界级的地貌、水体、珍稀动物、历史文物等,各有其重要价值。我国有不少“世界遗产”,而且还拥有“世界双遗产”,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选用我国“世界遗产”的例子,还可实现形成爱国情感和环境意识的学习目标。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了解旅游景观观赏方法为贯彻高中地理课程理念,注重地理学习过程和方法,开展校外地理实践活动,懂得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很有必要。旅游景观观赏方法不只是旅游知识的堆砌,而是侧重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旅游资源分类琐细,单体尺度大小不等,而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是尺度上适合游人观赏的对象。所以,景观观赏方法比旅游资源单体观赏方法更适合于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游人通过旅游景观的感知和体验,认同和求异,联想和创新,获得感官上、情绪上、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在编写教材或组织教学时应当选择多方体现景观美的学习内容。(2)了解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从高中地理课程的地域性出发,了解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很有必要。这一学习目标包含综合分析能力的养成,为深层次旅游审美和景区旅游规划的学习打基础。可以选取景观特点的主要表现和形成景观特点的主要地理因素作为学习内容。(3)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本项学习内容体现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地理专题研究的实践活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是多方面的,开发条件的评价难度较大,需要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全面了解和丰富的经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包括旅游资源自身条件评价内容和旅游资源所处环境条件评价内容两方面。旅游资源评价类型有单体评价与景区资源评价。从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出发,应选取景区资源评价。3、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1)了解旅游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本内容非常有利于开展地理专题研究实践学习。旅游景区规划主要考虑“旅游六要素”,即“食、宿、行、游、购、娱”。“食、宿”指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是宾馆、饭店、既是旅游活动中的基础要求,又是重要的旅游收入来源。“行”指旅游交通,包括景区对外和内部交通设施,包括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既是构成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必须有“旅”),也是游览观光体验途径。“游”指对景点的观光和体验,除了景点建设之外,还要建设好导游队伍。“购”指旅游商业,包括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娱”指娱乐,既有游览中的娱乐穿插,又有留宿时集中的娱乐活动。这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熟食净菜配送服务
- 科技企业租赁合同模板
- 化工企业计划生育承诺书样本
- 医学研究彩超机租赁合同
- 医院绿化带围墙施工协议
- 服务器租赁合作合同
- 城市交通信号暂行管理办法
- 烟草行业托盘租赁协议
- 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合同
- 教育信息化项目招投标要点解析
-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课件
- 12、口腔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 四年级上册Unit1 My classroom作业设计案例
-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
- 走出舒适区:如何突破自我设限获得持久行动力
- 人居环境科学讲义
-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含教案-《情绪》课件
- 折翼的精灵:青少年自伤心理干预与预防
- 2023年资产负债表模板
- 初三化学上学期氧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