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考纲考点
1.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二、课程标准(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考点二“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考纲考点
1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海外贸易、贩卖黑人奴隶、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积累生产技术——海外贸易、殖民战争、圈地运动可能性必要性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一“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条件:资本——圈地运动——殖民掠夺2类别年代成就国别发明人身份棉纺织业1765英哈格里夫斯织工1769水力纺纱机英阿克莱特理发师1779骡机英克隆普顿纺纱工1785水力织布机英卡特莱特工程师动力1785英瓦特修理工交通运输1807美富尔顿1814英史蒂芬孙工程师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万能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2、工业革命的进程思考:工业革命的特点①从英国开始,并居主导地位。②机器发明者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③发明机器主要是在轻工业,而后向其它产业发展。类别年代成就国别发明人身份棉纺织业1765英哈格里夫斯织工13工业革命的进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工厂制出现和推广19世纪中后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和材料业革命扩展;英国——欧洲大陆、美国——俄国、日本;美国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普及工业革命的进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交通运输业的革命(4考点二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说课材料课件5(二)打造“世界工厂”2、表现: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措施政治:经济:法制:外交:科教:进行民主化改革。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建立职业警察制度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自由贸易是基本国策。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原则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⑴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⑵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⑶1851年,成功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二)打造“世界工厂”2、表现: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6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条件:⑴根本动力;工业革命的扩展⑵主要途径;列强在世界范围扩张⑶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国际交流,各国经济实力增强⑷技术条件:交通运输的技术革命⑸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成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在国际贸易中给予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8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开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化工业”。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北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美]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他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材料二9(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3)阅卷组教师的参考答案: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理由有四(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资本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3)阅卷组教10(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般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11(一)电气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相对稳定的政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化推动自由劳动力增长科技:生产积累和对国内和殖民地的掠夺劳动力:市场:资本:政治:必要条件可能条件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二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一)电气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相对稳定的政局资本12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类别发明者发明成果能源西门子(德)1866年发电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爱迪生(美)发电厂、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放映机交通卡尔.本茨(德)1893年世界第一台现代汽车福特(美)1894年美国第一辆汽车莱特兄弟(美)1903年飞机电信贝尔(美)1876年电话马可尼(意)1896年无线电报石化埃德温·德雷克(美)第一口油井诺贝尔(瑞典)1867年炸药农机哈特和帕尔(美)拖拉机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类别发明者发13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②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轻工业为主导变为以重工业主导,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钢铁、汽车、石油、化工、农业变革)③垄断组织的形成。(直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14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⑵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变为以重工业主导,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⑶生产关系: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⑷发展阶段: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⑸经济格局:欧洲多个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⑹殖民侵略:由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瓜分世界的时期。⑺国际关系格局: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⑼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化工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⑴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⑵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变为以重工15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基础生产实践的总结自然科学成果时间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1866--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多年范围英国—法美—德俄日同时开始于几国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开始部门棉纺织---轻工业电力---重工业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②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③德俄日几国两次交叉进行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16内容国别珍妮纺纱机英国水力纺纱机英国水力织布机英国骡机英国改良蒸气机英国蒸汽机车英国汽船美国④美国和德国是发源地和中心内容国别珍妮纺纱机英国水力纺纱机英国水力织布机英国骡机英国改17(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本)②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列强经济实力上升;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2、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概况殖民国家被侵略和占领的国家、地区英国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印度、缅甸、马来半岛、中国法国土耳其、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俄国土耳其、伊朗、中国德国土耳其、中国美国菲律宾日本朝鲜、中国殖民国家被侵占的国家和地区英国埃及、苏丹、尼日利亚中南非许多地区法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索马里、马达加斯加、法属刚果等比利时比属刚果德国喀麦隆、西南非洲等葡萄牙安哥拉、莫桑比克意大利利比亚等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亚洲、非洲概况简表(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本)2、欧18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世纪90年代,海权论19世中期提出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门户开放3、美国的对外扩张一步步把拉美变成“后院”夺取亚洲、太平洋和拉美霸权20世初确立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美国为什么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利益有害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世纪90年代,海权论1919(三)世界连接为一体(三)世界连接为一体201、原因: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4)形成时间:⑸形成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世界连接为一体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⑵垄断组织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帝国主义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1、原因: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21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物种广泛交流,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劳动分工的格局:粮食、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3)促进全球性政治、思想、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积极影响: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加剧②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民族民主运动高涨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22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过程时间推动因素途径雏形出现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掠夺市场拓展17-18中期殖民争霸战争殖民扩张掠夺基本形成18中-19中期工业革命不平等的商品贸易最终形成19中期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瓜分世界2、基本趋势: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向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变化。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过程时间推动因素途径雏形出现15、16世233、形成条件根本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业生产发展。技术条件:交通运输,通讯事业的发展。主要途径:列强在世界范围的扩张。4、形成标志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3、形成条件根本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业生产245、影响:积极: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近代化进程。③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消极:①在市场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该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5、影响:积极:消极:25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1.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2.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5.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1.就生产2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含义是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影响?1.含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部分: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这三部分的形成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2.形成过程
(1)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为市场的形成迈出了第一步;早期的殖民侵略开始了殖民体系的建立;少数国家(荷、英、法)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这三个部分初步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了。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三部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市场和殖民体系此时最终形成,所以说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含义是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273.影响
(1)对资本主义列强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来说,一方面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带有客观积极作用。
(3)对整个世界来说,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3.影响
(1)对资本主义列强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28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3)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欧美列强发2913天津)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C13浙江)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13天津)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30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潮流变了,但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了”。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上依然故我。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3113天津)材料一(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4分)圈地运动。新贵族。13天津)材料一圈地运动。新贵族。32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下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年份小麦稞麦大麦燕麦166012.814.113.913.1176025.525.030.938.3——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单位:蔳式耳/英亩(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4分)(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2)大土地所有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3)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大农场的形成有利于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需要。材料二年份小麦稞麦大麦燕麦166012.814.113.913313广东)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变化:欧洲上升;中国下降。(2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现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3分)13广东)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3413山东)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片断一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断二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4分)(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若从殖民扩张或美国西部开发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13山东)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5考点二“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考纲考点
1.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二、课程标准(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考点二“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考纲考点
136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海外贸易、贩卖黑人奴隶、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积累生产技术——海外贸易、殖民战争、圈地运动可能性必要性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一“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条件:资本——圈地运动——殖民掠夺37类别年代成就国别发明人身份棉纺织业1765英哈格里夫斯织工1769水力纺纱机英阿克莱特理发师1779骡机英克隆普顿纺纱工1785水力织布机英卡特莱特工程师动力1785英瓦特修理工交通运输1807美富尔顿1814英史蒂芬孙工程师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万能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2、工业革命的进程思考:工业革命的特点①从英国开始,并居主导地位。②机器发明者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③发明机器主要是在轻工业,而后向其它产业发展。类别年代成就国别发明人身份棉纺织业1765英哈格里夫斯织工138工业革命的进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工厂制出现和推广19世纪中后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和材料业革命扩展;英国——欧洲大陆、美国——俄国、日本;美国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普及工业革命的进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交通运输业的革命(39考点二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说课材料课件40(二)打造“世界工厂”2、表现: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措施政治:经济:法制:外交:科教:进行民主化改革。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建立职业警察制度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自由贸易是基本国策。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原则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⑴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⑵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⑶1851年,成功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二)打造“世界工厂”2、表现: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41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条件:⑴根本动力;工业革命的扩展⑵主要途径;列强在世界范围扩张⑶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国际交流,各国经济实力增强⑷技术条件:交通运输的技术革命⑸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成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在国际贸易中给予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4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3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开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化工业”。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北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美]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他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材料二44(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3)阅卷组教师的参考答案: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理由有四(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资本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3)阅卷组教45(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般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46(一)电气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相对稳定的政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化推动自由劳动力增长科技:生产积累和对国内和殖民地的掠夺劳动力:市场:资本:政治:必要条件可能条件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二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一)电气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相对稳定的政局资本47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类别发明者发明成果能源西门子(德)1866年发电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爱迪生(美)发电厂、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放映机交通卡尔.本茨(德)1893年世界第一台现代汽车福特(美)1894年美国第一辆汽车莱特兄弟(美)1903年飞机电信贝尔(美)1876年电话马可尼(意)1896年无线电报石化埃德温·德雷克(美)第一口油井诺贝尔(瑞典)1867年炸药农机哈特和帕尔(美)拖拉机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类别发明者发48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②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轻工业为主导变为以重工业主导,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钢铁、汽车、石油、化工、农业变革)③垄断组织的形成。(直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49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⑵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变为以重工业主导,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⑶生产关系: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⑷发展阶段: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⑸经济格局:欧洲多个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⑹殖民侵略:由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瓜分世界的时期。⑺国际关系格局: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⑼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化工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⑴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⑵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变为以重工50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基础生产实践的总结自然科学成果时间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1866--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多年范围英国—法美—德俄日同时开始于几国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开始部门棉纺织---轻工业电力---重工业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②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③德俄日几国两次交叉进行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51内容国别珍妮纺纱机英国水力纺纱机英国水力织布机英国骡机英国改良蒸气机英国蒸汽机车英国汽船美国④美国和德国是发源地和中心内容国别珍妮纺纱机英国水力纺纱机英国水力织布机英国骡机英国改52(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本)②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列强经济实力上升;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2、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概况殖民国家被侵略和占领的国家、地区英国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印度、缅甸、马来半岛、中国法国土耳其、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俄国土耳其、伊朗、中国德国土耳其、中国美国菲律宾日本朝鲜、中国殖民国家被侵占的国家和地区英国埃及、苏丹、尼日利亚中南非许多地区法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索马里、马达加斯加、法属刚果等比利时比属刚果德国喀麦隆、西南非洲等葡萄牙安哥拉、莫桑比克意大利利比亚等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亚洲、非洲概况简表(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本)2、欧53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世纪90年代,海权论19世中期提出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门户开放3、美国的对外扩张一步步把拉美变成“后院”夺取亚洲、太平洋和拉美霸权20世初确立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美国为什么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利益有害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世纪90年代,海权论1954(三)世界连接为一体(三)世界连接为一体551、原因: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4)形成时间:⑸形成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世界连接为一体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⑵垄断组织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帝国主义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1、原因: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56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物种广泛交流,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劳动分工的格局:粮食、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3)促进全球性政治、思想、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积极影响: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加剧②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民族民主运动高涨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57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过程时间推动因素途径雏形出现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掠夺市场拓展17-18中期殖民争霸战争殖民扩张掠夺基本形成18中-19中期工业革命不平等的商品贸易最终形成19中期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瓜分世界2、基本趋势: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向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变化。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过程时间推动因素途径雏形出现15、16世583、形成条件根本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业生产发展。技术条件:交通运输,通讯事业的发展。主要途径:列强在世界范围的扩张。4、形成标志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3、形成条件根本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业生产595、影响:积极: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近代化进程。③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消极:①在市场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该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5、影响:积极:消极:60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1.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2.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5.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1.就生产6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含义是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影响?1.含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部分: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这三部分的形成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2.形成过程
(1)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为市场的形成迈出了第一步;早期的殖民侵略开始了殖民体系的建立;少数国家(荷、英、法)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这三个部分初步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了。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三部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市场和殖民体系此时最终形成,所以说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含义是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623.影响
(1)对资本主义列强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来说,一方面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带有客观积极作用。
(3)对整个世界来说,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3.影响
(1)对资本主义列强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63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3)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欧美列强发6413天津)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C13浙江)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仓储物流劳务派遣安全责任书
- 2025年度在线贷款中介居间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员工外出安全免责合同
- 2025年度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模板(含租赁房屋维修费用承担)
- 2025年度应届大学生实习合同
- 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 第六期绿色发展援助篇
- 2025年度抖音网红达人合作推广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合作社土地入股与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租赁双方租赁期间租赁物租赁权转让协议
- 沙石运输行业自律公约
-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 《射频同轴电缆》课件2
-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辅助营养治疗策略
- 以工代赈政策培训课件
- 垃圾分类校本教材
- 中职学生开学心理知识讲座
-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 DD 2014-11 地面沉降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 咖啡与茶文化培训1
- 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