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用-刘)课件_第1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用-刘)课件_第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用-刘)课件_第3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用-刘)课件_第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用-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常见设误类型和答题思路刘雪芬2016年11月23日

社科文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类文章。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考纲再现

年份选篇涉及考点题型2013年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上的深刻涵义》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内容3个单选2014年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内容3个单选2015年陈望衡《艺术是什么》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内容3个单选2016年格非《塞壬的歌声》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内容3个单选新课标全国卷Ⅱ

四步阅读读找比读文本,明确主旨思路读题干,明确考查问题找依据,发现信息来源比信息范围的大小比信息的有无比因果逻辑关系比信息指代内容比信息的时态、模态二解题思路探究答把握命题规律(选择题)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范围不清

——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以偏概全

——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绝对化)

回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无中生有

——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有意缺失

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回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强加因果

——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果颠倒

——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前关系。回5(1)、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未然说成已然

——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已然说成未然

——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关注的字词:已经、过去、曾经、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未然说成已然

——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已然说成未然

——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关注的字词:已经、过去、曾经、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1、以偏概全、范围不清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有时”“全都”“全部”设误方法例1、303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C、中国古代画论都大量地渗透着把中国哲学精神作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释。

原文:中国古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释。

【对应文段】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一开始就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从逻辑上说,不看作重要的美学问题,既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外的问题,也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内但属于次要性质的问题,因此A项说“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这一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2015试题】1.

1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命题陷阱之一:模糊范围(以偏概全)模糊范围

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词语,或缩小范围,设置陷阱;或扩大范围,以偏概全。设误方法2、张冠李戴

【对应文段】明董其昌受儒、道、禅影响很重,他的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自己所画的山水构图抓住“远”作思考,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思想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影响下的结果。例2【试题】30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对创作者影响的结果。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设误方法【对应文段】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凭空捏造3、无中生有

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

例3【试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对应文段】原文第四段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这和B项头上的表述完全相同。原文又说“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这是原文对于前面“理解就是误读”一句的解释和推演,但是这种解释和推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释和推演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这样一个说法。【2013试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对应文段】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2015湖北试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设误方法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输入法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5、偷换概念例5.305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设误方法例7.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305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7、说法绝对化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设误方法(2015年安徽)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分)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7、说法绝对化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设误方法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9、主次颠倒【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例5【试题】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第7题)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设误方法【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

例9、【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湖北卷第10题)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10、随意夸大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11、肯否混乱

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对应文段】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例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四步阅读读找比读文本,明确主旨思路读题干,明确考查问题找依据,发现信息来源比信息范围的大小比信息的有无比因果逻辑关系比信息指代内容比信息的时态、模态二解题思路探究答1、以偏概全2、张冠李戴3、无中生有4、因果混乱5、偷换概念6、答非所问7、说法绝对化8、混淆时态9、主次颠倒10随意扩大11混淆是非

课堂练习

这种观念就是:科技文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查语文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换句话说,答案只在文章里,不在头脑中。一、树立一种观念课堂小结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