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各种存在危急有害因素(如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等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或粉尘)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主要包含:
(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炉膛、烟道、酸洗罐、除尘箱体、储气罐、压力容器、大型管道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液压站、地下管道、地下工程、污水池、下水道、沟、井、池、电缆隧道、截门井、料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补水箱、蓄水池等。
在此密闭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作业环境中严峻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损害等。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脆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3)工作成员工作随便,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4)在生产、管理和修理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消失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易造成事故。
1.3影响范围
中毒事故:主要是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氨等造成急性中毒,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中毒者一般会消失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严峻的昏迷直至死亡。
缺氧窒息事故:主要是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大脑缺氧,依据有限空间氧气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轻有重,轻者昏迷,严峻的直至死亡。
对周边影响:只在有限空间范围内存在影响,对周边区域无明显影响。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应急指挥部
成立有限空间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主要由事发地成员组成,成员如下: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财务副总、安全副总、生产副总
成员:生产车间及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职责:应急指挥部是有限空间事故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的应急指挥工作,职责如下:
(1)统一协调应急状态下的各种资源,赶赴现场处置生产安全事故;
(2)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3)确定现场应急人员名单和技术组人员名单,并下达任伤指令;
(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求援。
总指挥职责:
(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的决策和指挥,接到突发大事报警时,分析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宣布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指挥、协调应急行动;
(3)依据事故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调动作业区内部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抢险救援,遇抢险难度大作业区力量不足时,与上一级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取得联系,恳求应急救援救济;
(4)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5)打算应急撤离,打算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副总指挥职责:
(1)帮助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救援任务,并在总指挥不在时,负责组织和指挥各项应急救援任务;
(2)向总指挥提出实行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事故现场抢救队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猎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5)组织作业区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各危急源进行风险评估。
各成员职责:
(1)根据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挥命令进行相应的救援活动;
(2)协作外来的应急救援机构做好救援工作;
(3)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事故发生后马上进入指挥状态,依据大事的性质和规模,打算启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在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抢险。
2.2.2应急办公室
负责人:安全处长
职
责:
(1)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接警工作;
(2)负责应急力气、应急物资的调配,应急大事发生时组织、协调进行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
(3)把握应急大事的发生状况,准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汇报,确定应急处理对策;
(4)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准时通知作业区各职能部门、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单位进入抢险状态;
(5)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向公司、市政府报告事故,并依据需要向救援单位求援;
(6)负责应急值班记录的填写;
(7)负责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2.3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
应急救援队伍由抢险救灾组、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组成。
1.抢险救灾组:
负责人:生产处长
成
员:生产处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通知后,快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依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帮助事故发生单位快速切断事故源和排解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2)依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快速抢修设备、管道,掌握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被困,准时使严峻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急区域;
(3)现场指挥调动抢救人员,启用现场应急器材;
(4)负责现场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视状况准时向指挥部报告,恳求联防力气救援;
(5)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帮助消防、医护、抢救等专业救援队伍绽开应急救援行动,供应应急救援技术支持。
2.通讯联络组:
负责人:人力资源处长
成
员:人力资源处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通讯联络保障工作,保证事故抢险中的通讯畅通,准时做好事故发生后通讯设施的抢修恢复和协调工作。
(2)负责接收、处置各部门、单位上报的事故信息,准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3)接到报警后,快速通知各救援组及有关部门。
(4)传递指挥部的指令。
3.警戒疏散组:
负责人:保卫到处长
成
员:保卫处成员
主要职责:
(1)当事故可能对周边地区的公众造成威逼时,依据指令准时启动警报系统。
(2)在事故现场四周建立警戒区域,维护治安秩序,进行人员疏散。
(3)跟踪事故进展动态,准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4.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供应科科长
成
员:供应科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报警后,依据现场实际需要,预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保障事故状态下的动力、能源和抢险救援物资等的准时供应。
(2)负责抢险救灾及事故处理所需的物资供应和安排工作。
(3)负责抢险物资的选购与储备工作。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充足有效。
5.医疗抢救组:
负责人:设备到处长
成
员:设备处成员
主要职责:
(1)熟识厂区内危急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2)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供应取用。
(3)事故发生后,应快速做好预备工作,伤者送来后,依据受伤症状,准时实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对重伤员准时转院。
(4)当厂区急救力气无法满意需要时,向迁安市医院恳求救援。
3处置程序3.1信息报告
3.1.1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快速用对讲机向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马上向作业长、应急办公室、调度室,或直接向应急指挥部报告。遇到人员损害,还需直接通知医疗抢救组。
(2)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要马上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不得延误,同时通知其他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
(3)事故现场由专人指挥,中夜班及节假日等在公司有关人员未到位的状况下,现场第一负责人由当班值班负责人担当(按此挨次),详细负责事故的指挥。
3.1.2现场报警方式
发生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时,现场操作人员可通过对讲机报告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准时通过电话通知作业长及相关人员。现场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接通知相关人员。
3.1.3报告内容
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要具体说明本作业区名称、走哪条线路更快捷、在哪个位置接警、需要哪些方面的救援力气和物资等信息。
3.2应急响应
3.2.1响应分级
Ⅰ级—公司级:发生大面积的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必需调动整个公司一切资源用于救援的大事。
Ⅱ级—作业区级:发生较大面积火灾、爆炸、中毒等,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必需调动整个作业区的应急力气和资源以及相关作业区的力气进行处置的大事。
Ⅲ级—岗位级:发生小范围生产安全事故,不构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损害,能够被岗位正常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处置和掌握,或只需动用少量应急力气即可处理的大事,不会危及其它岗位人身安全,班组内能够单独处置。
3.2.2接警报告和记录
由应急办公室负责接警及记录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接听。
(1)准时接收来自员工等报告的应急信息,保证电话接听准时、信息完整等;
(2)推断信息的响应级别,建立应急信息分类卡;
(3)指导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处置;
(4)按工作流程通知抢险工作;
(5)记录应急报警、指导工作、通知抢险的信息内容。
3.2.3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Ⅰ级事故由总经理担当应急指挥,由总指挥统一的进行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调动公司内的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应急资源。
Ⅱ级事故安全副总担当应急指挥,可调动作业区内一切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Ⅲ级事故由安全处长担当应急指挥,可调动岗位一切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夜间发生事故,由值班领导临时担当总指挥,指挥处理事故和落实抢险救灾工作,并准时汇报给上级领导,依据现场实际状况,打算是否启用本应急预案。
3.2.4应急指挥
当接到报警信息后,应急办公室通知各应急小组待命,准时参加到应急救援行动中。
消失事故后,在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由在场的最高负责人担当总指挥,针对事态进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指挥实施救援小组进行救援活动,调动救援物资,快速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处置状况。
3.2.5资源调配
公司在各作业区各岗位均存放了应急物资,保证在应急行动中能够快速、有效的使用。
指挥部依据大事状态统一调配应急救援所需物资和器材、运输车辆、救援人员、支配所需资金,由后勤保障组准时调运救援器材,准时支配车辆保证救援器材和物资的运输到位;专职、兼职救援人员马上赶到现场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医疗抢救组做好救援人员的各项预备工作。
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有权合理的调配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和力气,指挥各种应急救援队伍和保障组织。
3.2.6应急救援
各应急岗位人员的详细应急行动包括报警、联络、疏散、应急操作、撤离、现场抢救、现场秩序维护,应急办公室按规定向公司、政府报告、恳求支援等。
各专业应急救援组依据指挥部指令和本组专项行动预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应依据事故类型、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推断,马上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做初期的救援、救治、排险、掌握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各应急小组及成员必需按要求检查并佩戴好防护用品,听从现场指挥的命令。
(3)应急指挥部依据事故类型、状态和危害应准时制定出快速有效的方案,各应急小组同时各司其职,全力做好各自职责内的工作。
(4)现场指挥或副总指挥会同各应急小组依据事故类型、状态及危害程度支配人员撤离应急避险和支配调配相应的应急物资、资金。
(5)警戒疏散组达到现场后依据应急专家、现场应急指挥部划定的安全区域进行警戒,疏散非应急人员。
(6)后勤保障组检查清点所需的保障物资,如不足准时上报总指挥,预备保障物资,听候现场指挥的命令。
(7)通讯联络组到现场后,负责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并对现场采集图片、影像记录。
(8)在抢险过程中,以救人为第一位,医疗抢救组人员对伤亡人员进行准时、精确 的救治和处理。事故中,发觉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实行简洁的救助措施后,快速送往医院或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恳求医疗支援,并将状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
(9)假如事故已经无法掌握,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时,必需支配现场全部人员快速撤离。
(10)险情排解后,按响应级别逐级降低,和相应的响应程序进行逐级处理,直至最终执行应急结束程序。
3.2.7扩大应急
现场应急指挥依据安全事故现场的详细状况,或依据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等是否满意应急行动的需要,准时向应急指挥部请示扩大应急;假如超出本级应急力量准时向公司、迁安市安监局发出恳求支援的信息,并帮助上级和外部增援的应急力气实施应急行动。
(1)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各应急小组尽快到达事故现场,快速查明事故缘由和危急程度,依据事故状况开展救援行动。
(2)特别状况下现场人员的撤离挨次
现场人员撤离的优先挨次是四周群众与员工——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应急关键人员之外的全部人员——全部撤离。
(3)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1)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避开二次事故发生。
2)人员安全疏散。
3)现场交通管制。
4)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4)受伤人员现场救治原则
1)对伤员按轻、中、重简易分类,急救措施上根据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在急救挨次上应优先处理能够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
2)留意爱护伤员。
3)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专人看护。
4)合理调用抢救车辆。
4处置措施4.1应急处置措施
各应急岗位人员的详细应急行动包括报警、联络、疏散、应急操作、撤离、现场抢救、现场秩序维护,相关部门按规定向公司、政府报告、恳求支援等。
4.1.1现场处置措施
(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状况进行初始评估。依据观看到的状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损害。
(3)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36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4)发觉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当提升使患者脱离危急区域,避开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5)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6)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准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1.2中毒急救措施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快速离开现场,到新奇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马上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入中毒者,必需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黏膜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4.1.3窒息急救措施
(1)快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奇空气的通风处。
(2)视状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快速撤离现场,呼吸新奇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准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4.1.4急救中的留意事项
(1)呼吸、心跳状况的判定:
1)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如意识丢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状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马上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2)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连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3)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准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1.5受伤人员的现场抢救和救治
(1)优先处理的伤员:休克、严峻失血、意识丢失、呼吸困难、Ⅲ度烧伤面积达10%、Ⅱ度烧伤面积达30%。准时给与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可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的抢救措施。
(2)次优先处理的伤员:一般可以在伤员集结地采纳适当的措施可望拟定病情的伤员,然后转送医院治疗。
(3)延期处理的伤员:受伤后生理上没有太大转变的伤员,可转送医院治疗。
4.2处置原则
(1)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展优先,爱护环境优先;
(2)在人员与财产同时受到威逼时,救人为先,组织撤离、疏散。
(3)马上查找危急点,切断危急源。
(4)设置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3处置要求
(1)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统一指挥、协同协作、以快制快、坚决处置;
(2)封锁事故区域,实施警戒和警示;
(3)实行措施爱护相邻装置、设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4)参与应急救援人员配戴相应的防护装备(隔热、防毒等)及检测仪器;
(5)进入封闭空间、有限空间等设专人监护;
(6)随时观看事故状态的进展与变化,准时调整现场救援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各种存在危急有害因素(如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等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或粉尘)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主要包含:
(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炉膛、烟道、酸洗罐、除尘箱体、储气罐、压力容器、大型管道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液压站、地下管道、地下工程、污水池、下水道、沟、井、池、电缆隧道、截门井、料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补水箱、蓄水池等。
在此密闭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作业环境中严峻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损害等。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脆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3)工作成员工作随便,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4)在生产、管理和修理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消失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易造成事故。
1.3影响范围
中毒事故:主要是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氨等造成急性中毒,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中毒者一般会消失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严峻的昏迷直至死亡。
缺氧窒息事故:主要是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大脑缺氧,依据有限空间氧气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轻有重,轻者昏迷,严峻的直至死亡。
对周边影响:只在有限空间范围内存在影响,对周边区域无明显影响。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
应急指挥部
成立有限空间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主要由事发地成员组成,成员如下: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财务副总、安全副总、生产副总
成员:生产车间及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职责:应急指挥部是有限空间事故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的应急指挥工作,职责如下:
(1)统一协调应急状态下的各种资源,赶赴现场处置生产安全事故;
(2)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3)确定现场应急人员名单和技术组人员名单,并下达任伤指令;
(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求援。
总指挥职责:
(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的决策和指挥,接到突发大事报警时,分析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宣布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指挥、协调应急行动;
(3)依据事故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调动作业区内部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抢险救援,遇抢险难度大作业区力量不足时,与上一级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取得联系,恳求应急救援救济;
(4)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5)打算应急撤离,打算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副总指挥职责:
(1)帮助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救援任务,并在总指挥不在时,负责组织和指挥各项应急救援任务;
(2)向总指挥提出实行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事故现场抢救队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猎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5)组织作业区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各危急源进行风险评估。
各成员职责:
(1)根据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挥命令进行相应的救援活动;
(2)协作外来的应急救援机构做好救援工作;
(3)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事故发生后马上进入指挥状态,依据大事的性质和规模,打算启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在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抢险。
2.2.2
应急办公室
负责人:安全处长
职
责:
(1)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接警工作;
(2)负责应急力气、应急物资的调配,应急大事发生时组织、协调进行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
(3)把握应急大事的发生状况,准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汇报,确定应急处理对策;
(4)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准时通知作业区各职能部门、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单位进入抢险状态;
(5)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向公司、市政府报告事故,并依据需要向救援单位求援;
(6)负责应急值班记录的填写;
(7)负责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2.3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
应急救援队伍由抢险救灾组、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组成。
1.抢险救灾组:
负责人:生产处长
成
员:生产处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通知后,快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依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帮助事故发生单位快速切断事故源和排解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2)依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快速抢修设备、管道,掌握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被困,准时使严峻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急区域;
(3)现场指挥调动抢救人员,启用现场应急器材;
(4)负责现场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视状况准时向指挥部报告,恳求联防力气救援;
(5)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帮助消防、医护、抢救等专业救援队伍绽开应急救援行动,供应应急救援技术支持。
2.通讯联络组:
负责人:人力资源处长
成
员:人力资源处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通讯联络保障工作,保证事故抢险中的通讯畅通,准时做好事故发生后通讯设施的抢修恢复和协调工作。
(2)负责接收、处置各部门、单位上报的事故信息,准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3)接到报警后,快速通知各救援组及有关部门。
(4)传递指挥部的指令。
3.警戒疏散组:
负责人:保卫到处长
成
员:保卫处成员
主要职责:
(1)当事故可能对周边地区的公众造成威逼时,依据指令准时启动警报系统。
(2)在事故现场四周建立警戒区域,维护治安秩序,进行人员疏散。
(3)跟踪事故进展动态,准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4.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供应科科长
成
员:供应科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报警后,依据现场实际需要,预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保障事故状态下的动力、能源和抢险救援物资等的准时供应。
(2)负责抢险救灾及事故处理所需的物资供应和安排工作。
(3)负责抢险物资的选购与储备工作。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充足有效。
5.医疗抢救组:
负责人:设备到处长
成
员:设备处成员
主要职责:
(1)熟识厂区内危急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2)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供应取用。
(3)事故发生后,应快速做好预备工作,伤者送来后,依据受伤症状,准时实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对重伤员准时转院。
(4)当厂区急救力气无法满意需要时,向迁安市医院恳求救援。
3处置程序
3.1信息报告
3.1.1
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快速用对讲机向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马上向作业长、应急办公室、调度室,或直接向应急指挥部报告。遇到人员损害,还需直接通知医疗抢救组。
(2)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要马上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不得延误,同时通知其他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
(3)事故现场由专人指挥,中夜班及节假日等在公司有关人员未到位的状况下,现场第一负责人由当班值班负责人担当(按此挨次),详细负责事故的指挥。
3.1.2
现场报警方式
发生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时,现场操作人员可通过对讲机报告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准时通过电话通知作业长及相关人员。现场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接通知相关人员。
3.1.3
报告内容
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要具体说明本作业区名称、走哪条线路更快捷、在哪个位置接警、需要哪些方面的救援力气和物资等信息。
3.2应急响应
3.2.1
响应分级
Ⅰ级—公司级:发生大面积的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必需调动整个公司一切资源用于救援的大事。
Ⅱ级—作业区级:发生较大面积火灾、爆炸、中毒等,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必需调动整个作业区的应急力气和资源以及相关作业区的力气进行处置的大事。
Ⅲ级—岗位级:发生小范围生产安全事故,不构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损害,能够被岗位正常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处置和掌握,或只需动用少量应急力气即可处理的大事,不会危及其它岗位人身安全,班组内能够单独处置。
3.2.2
接警报告和记录
由应急办公室负责接警及记录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接听。
(1)准时接收来自员工等报告的应急信息,保证电话接听准时、信息完整等;
(2)推断信息的响应级别,建立应急信息分类卡;
(3)指导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处置;
(4)按工作流程通知抢险工作;
(5)记录应急报警、指导工作、通知抢险的信息内容。
3.2.3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Ⅰ级事故由总经理担当应急指挥,由总指挥统一的进行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调动公司内的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应急资源。
Ⅱ级事故安全副总担当应急指挥,可调动作业区内一切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Ⅲ级事故由安全处长担当应急指挥,可调动岗位一切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夜间发生事故,由值班领导临时担当总指挥,指挥处理事故和落实抢险救灾工作,并准时汇报给上级领导,依据现场实际状况,打算是否启用本应急预案。
3.2.4
应急指挥
当接到报警信息后,应急办公室通知各应急小组待命,准时参加到应急救援行动中。
消失事故后,在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由在场的最高负责人担当总指挥,针对事态进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指挥实施救援小组进行救援活动,调动救援物资,快速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处置状况。
3.2.5
资源调配
公司在各作业区各岗位均存放了应急物资,保证在应急行动中能够快速、有效的使用。
指挥部依据大事状态统一调配应急救援所需物资和器材、运输车辆、救援人员、支配所需资金,由后勤保障组准时调运救援器材,准时支配车辆保证救援器材和物资的运输到位;专职、兼职救援人员马上赶到现场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医疗抢救组做好救援人员的各项预备工作。
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有权合理的调配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和力气,指挥各种应急救援队伍和保障组织。
3.2.6
应急救援
各应急岗位人员的详细应急行动包括报警、联络、疏散、应急操作、撤离、现场抢救、现场秩序维护,应急办公室按规定向公司、政府报告、恳求支援等。
各专业应急救援组依据指挥部指令和本组专项行动预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应依据事故类型、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推断,马上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做初期的救援、救治、排险、掌握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各应急小组及成员必需按要求检查并佩戴好防护用品,听从现场指挥的命令。
(3)应急指挥部依据事故类型、状态和危害应准时制定出快速有效的方案,各应急小组同时各司其职,全力做好各自职责内的工作。
(4)现场指挥或副总指挥会同各应急小组依据事故类型、状态及危害程度支配人员撤离应急避险和支配调配相应的应急物资、资金。
(5)警戒疏散组达到现场后依据应急专家、现场应急指挥部划定的安全区域进行警戒,疏散非应急人员。
(6)后勤保障组检查清点所需的保障物资,如不足准时上报总指挥,预备保障物资,听候现场指挥的命令。
(7)通讯联络组到现场后,负责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并对现场采集图片、影像记录。
(8)在抢险过程中,以救人为第一位,医疗抢救组人员对伤亡人员进行准时、精确 的救治和处理。事故中,发觉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实行简洁的救助措施后,快速送往医院或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恳求医疗支援,并将状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
(9)假如事故已经无法掌握,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时,必需支配现场全部人员快速撤离。
(10)险情排解后,按响应级别逐级降低,和相应的响应程序进行逐级处理,直至最终执行应急结束程序。
3.2.7
扩大应急
现场应急指挥依据安全事故现场的详细状况,或依据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等是否满意应急行动的需要,准时向应急指挥部请示扩大应急;假如超出本级应急力量准时向公司、迁安市安监局发出恳求支援的信息,并帮助上级和外部增援的应急力气实施应急行动。
(1)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各应急小组尽快到达事故现场,快速查明事故缘由和危急程度,依据事故状况开展救援行动。
(2)特别状况下现场人员的撤离挨次
现场人员撤离的优先挨次是四周群众与员工——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应急关键人员之外的全部人员——全部撤离。
(3)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1)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避开二次事故发生。
2)人员安全疏散。
3)现场交通管制。
4)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4)受伤人员现场救治原则
1)对伤员按轻、中、重简易分类,急救措施上根据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在急救挨次上应优先处理能够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
2)留意爱护伤员。
3)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专人看护。
4)合理调用抢救车辆。
4处置措施
4.1应急处置措施
各应急岗位人员的详细应急行动包括报警、联络、疏散、应急操作、撤离、现场抢救、现场秩序维护,相关部门按规定向公司、政府报告、恳求支援等。
4.1.1
现场处置措施
(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状况进行初始评估。依据观看到的状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损害。
(3)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36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4)发觉有限空间有受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餐厅员工雇佣合同范本:个体雇佣店员合同协议
- 2025吊车司机安全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PEP2024-2025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型材购销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商业房产预租合同模板
- 2025家居销售合同模板
- 2025智晟人力资源公司与通许局农电工再签劳动合同
- 2025办公设备及附属设施租赁合同
- 《国防教育课》课件
- 《智慧交通建设之路》课件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小学的古诗80首(带拼音版)
- 世界现代史(上册) 马工程 02
- 第18章氢和稀有气体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饲料厂)课件
- 分 包 工 程 量 确 认 单
- 产后抑郁的护理共45张课件
- T∕CSRME 016-2021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
- 员工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点清单
- 山东省危废处理名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