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2008年01月29日17:50,SMG《深度105》,编导:凌健,摄像:李会杰)(《深度105》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的一档品牌栏目,由新华通讯社与SMG电视新闻中心联合制作。SMG《深度105》2008年1月20日播出:说旧闻:《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以下为节目内容。)陈景润【演播室1】往事调查,旧闻新说。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月,《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时间,陈景润,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瘦弱多病的数学家,成为全国青年男女的偶像。今天的说旧闻,我们就带您揭密《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字幕:1977年北京】【解说】1977年秋天,十年浩劫后的中国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变革。《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几位编辑得知,来年春天要举行全国科学大会,他们立即决定召开一次选题会。【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崔道怡:那个时期根本就把这个(科学)都看成是“唯生产力论”,等于说没有知识才好,文化都已经成为一片沙漠一片荒芜。所以要开这个大会。【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这样的话我们考虑是不是我们来配合这个科学大会,我们寻找一些科学家来写一写,当时这个想法算是很勇敢的。【解说】当时,由于《人民文学》的负责人被停职反省,刊物的日常工作就由这群年轻编辑分工负责。谈着谈着,有人就提到了数学家陈景润。【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有同志听说一个外国代表团来,我们中央领导同志接见的时候,他们就提出来,想见中国一位科学家,一位叫陈景润的教授。后来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就指示科学院寻找这么个人,因为外国代表团说他们看到,他一篇论文突破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道国际数学界难题。陈景润摘下了这个王冠(上的明珠),这样的话我们说那就找找这个人,肯定有很多故事。【解说】但是,谁来负责采写呢?大家想到了老诗人徐迟,当时负责报告文学的编辑周明把电话打到了武汉。【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他当时电话里跟我说,正在他的单位,正在要办退休手续,他是(浙江)湖州那边南浔镇的人,他说回到老家都去看了房子,准备告老还乡了,他说如果有这样的任务,太好太高兴了,他说十年我没有动笔,没有写过东西。【解说】63岁的徐迟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兴奋之余,对于《人民文学》指定的这个题材和人物,老作家还有些疑虑。一是他觉得数学这门学科他不熟悉更不懂;二是听说陈景润是个“科学怪人”,这样的“怪人”好采访吗?此外,当时中科院对于陈景润还有着不小的争议。【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在食堂吃饭,就一个女同志也是科学院过来就说,你们是来写陈景润的?我们说是。她说干嘛写他呢?她很温和地,也很诚意地说,我们科学院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你们干嘛不写他们呢?她说陈景润在我们这儿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你们写出来以后,不怕社会上来指责你们吗?【解说】陈景润曾经被批判为只搞科研不关心政治,走“白专道路”的书呆子,有人认为,采写这样的人物,同当时的政治气氛是不大和谐的。【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崔道怡:这个就是涉及到整个文学创作当时的状况,要写英雄人物,要突出英雄人物,包括语言上豪言壮语,实际是假大空的东西。【解说】不过,采访陈景润得到了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毅的支持,此时,他正在协助邓小平同志筹备全国科学大会。一个艳阳秋日里,周明陪同徐迟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希望见见传说中的陈景润。【采访】时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这个人是个怪人。一身都是病,还有肺结核。不要跟他接近,接近他麻烦了。有人说他不是财迷吗,就是钱抠得很,不吃不穿,那鞋前边都开了洞了他还在穿。棉袄舍不得买。到商店里去买,他就买两个棉毛衫,里边装上棉花,一绷,套头的也甭怎么,随便缝几针就行了。【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李尚杰过了一会儿进来就带了一个小伙子,那个时候已经深秋了快冬天了,穿了一个棉制服,四个口袋,那个时候还是那种服装,然后戴了一顶帽子,这个帽子就是过去那种棉帽有两个耳塞,然后冬天把那个拿下来护住耳朵和脸蛋,陈景润把那个帽子反着,衬衫的领子一个在外一个在里边,非常不修边幅那样给人印象,脸蛋红扑扑的。【解说】第一次的谋面,陈景润的朴素和谨慎给他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采访】时任人民文学社编辑周明:然后他就马上说不要写我,不要写我,写写老前辈,写写老科学家,写写领导人,他当时说了一串领导人的名字,他那时候讲话就是用报纸的词,比如他说写写敬爱的邓副主席,写写敬爱的叶副主席,我们那时候报纸都加敬爱(2040)很可爱的,然后徐迟就笑了,说我不是写你,我来看看你,我来写数学界写科学家,就给他把这个情绪舒缓一些。【解说】不过,闲聊之中两人却发现,陈景润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傻”,那样“痴”,而是一个很有头脑的科学家。【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他说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给他发一封信,说是在芬兰过几个月要召开一次国际数学界的大会,要求他做45分钟的关于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演讲。2300他说我想了好几天,〃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第一条他说,我给他讲根据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中国人民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第二条他说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省,现在国际数委会席位,中国的席位被台湾占据,如果你们驱逐了台湾的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解说】面对这么一个别具个性的科学家,老诗人徐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他渴望着更深入地了解面前这个人。【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徐迟悄悄说,周明,我爱上他了,就写他吧。给我连说了两遍了,我就明白这个作家已经被感动了。【演播室2】说到陈景润,必然离不开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已经提出来200多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真正证明它。古今中外,无数的数学家为之前赴后继,只有陈景润,把它证明到了最接近的地步,史称“陈氏定理”,也被称为“封顶证明”,至今无人逾越。在中关村集体宿舍完成【解说】1957年9月,主持中科院数学所工作的华罗庚看到了陈景润的论文《他力问题》,,欣喜异常的他立即建议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当时24岁的陈景润正在母校厦门大学当图书管理员。在这之前,他做过几年中学教师,结果被学校解聘,靠摆书摊为生,内向的性格,加上病弱的体质,陈景润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他惟一痴迷的就是数学。来到北京后,陈景润更是把自己的所有心智都贡献给了数学。他决定,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采访】由昆陈景润夫人:“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还敢偷偷地算,所以他这个人你看他好象胆子很小一样的,不敢多讲话,其实我觉得我他的胆子很大的。【解说】1742年,俄国数学家欧拉和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通信中,提出了一项假设:每一个6以上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两位数学家用许多偶数做试验,都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却无法用理论的方法来证明它。从此这成为一道数学难题,两百多年来,许多顶尖的数学家都企图证明这个猜想,但是都没有成功。【解说】1966年5月,陈景润写下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成为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人。1973年,论文在《中国科学》发表,国内外数学界为之震动。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关村88号集体宿舍三楼,一间六平米的锅炉房里完成的。【解说】作家徐迟和数学家陈景润成了知心朋友,他去了陈景润出入的图书馆、办公室,但是,唯有一个地方,他还没有去过一就是陈景润的那间6平方米的宿舍。除了当时数学所的党支部书记李尚杰,陈景润从不允许别人踏入这间小屋。【采访】时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冬天我说你冬天怎么写字?没有暖气,这个在北京能呆吗?他连鞋都不脱,就依靠一个大灯泡,一百瓦的灯泡,领导给他的。拿那个取暖。后来墨水都冻上了,就拿铅笔做。他吃饭还是用一个茶杯,里面搁一个电热器,就是一个U字型的那个电热器插里头,暖和倒点水,然后书包里头拿出一点挂面来,把挂面条撅碎了。搁里头,也不加盐,也不加酱油,什么都不加,就那么稀里糊涂就吃了。【解说】陈景润迟迟不肯答应别人造访小屋,李尚杰就给徐迟他们出了一个主意。【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李书记说那你们如果这样地迫切要求,那咱们就只能搞点阴谋诡计了,李书记说我进去大概问题不大,你们两个跟着我,跟着我上楼,他在楼上住,上楼以后你先躲在房间背后,我先进去,你们再敲门假装有急事找我,不是找他,你找他他拒绝。
【解说】就这样,两人闯进了这间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屋。【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没有地方坐,一张床,他的床铺,一张办公桌,拐角放两个麻袋,这个办公桌底下还放着碗,没有吃完的剩饭剩菜还在底下,他很刻苦。后来我们就站着说话,我们就观察,徐迟仔细看他,他的桌子堆了很多手稿,书之类的,桌子就两个胳膊肘这样的地方是干净的,其他一块都是灰尘。他告诉我们他有时候就他床的褥子撩起来,端个小板凳坐这儿来演算,有时候趴在办公桌上演算,有时候在床角上演算。【解说】陈景润把自己关在这个独立王国里,在最困难的时期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解析。但是,薄薄的门墙却不可能每一次都替它的主人挡住外来的风暴:白痴,寄生虫,剥削者,修正主义苗子,无数帽子扣向陈景润。【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文革把他打得有一次从楼梯一下滚到二楼,他就要自杀,他跳下去以后跳到二楼阳台上没有死,很惨的。【解说】徐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把笔触涉及到十年浩劫对陈景润的迫害。虽然,当时中央关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尚未做出,但徐迟以一个作家的敏锐,痛快地说出了人们积压已久的愤懑。1977年底,徐迟完成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主编张光年的支持下,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登了这篇报告文学,立即引起热烈反响。读者争相购买,竞相传阅。【采访】由昆陈景润夫人:尤其是《人民日报》用了三大版转载这篇文章,这是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它起到了一个科学春天来临之前的那种风暴,而且也确实是激励鼓舞了一代人,因为好多现在包括他们所里的原来的党委书记他们这一拨人,都是当年拿着这篇文章去考北大清华的,而且当年的数学所的研究生应该是爆满,从来没有过这种空前的状况。【字幕】1978年3月北京全国科学大会【解说】报告文学发表两个月后,全国科学大会在初春的北京举行。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苏教版选修6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共享中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驾驶员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宠物领养合同范本:宠物福利与责任4篇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道医馆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