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版及答案(新)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1、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上述言论说明确定史料的可靠性,要考虑的因素是()
A.尽量采用原始证据
B.记录者动机
C.语言取舍与文饰
D.当事人记忆
【答案】:B
2、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B.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
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
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答案】:A
3、1958年,有报道说:“过去每亩(山药)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这段报道反映的史事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
4、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5、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
A.制瓷业得盛行
B.大运河的开通
C.造船业的进步
D.丝织业发达
【答案】:B
6、某同学围绕研究课题收集如下素材:“大机器生产”“殖民侵略”“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他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A.清政府自救
B.东西方文明冲突
C.工厂制普遍推行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答案】:D
7、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C
8、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中兼具文献和IZl传两种属性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银雀山竹简
【答案】:B
9、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A.使农民失去土地
B.增加了农民负担
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
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答案】:D
10、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日‘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
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答案】:B
1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答案】:C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消耗最大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坦能堡战役
【答案】:B
13、1902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答案】:A
14、有学者认为,对于大多数苏联人来说,l929年(而不是1917年)是更为伟大的革命时代。其理由是()。
A.“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实现工业化
B.集体化把农民变成集体农庄庄员
C.企业管理权下放改变工业管理体制
D.收购制收回农民对农产品的所有权
【答案】:B
15、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的重农传统观念,开始“求富于市”,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冲击
D.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答案】:A
16、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答案】:C
17、“自封建变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提到的政治制度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1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A.违背了历史潮流
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答案】:C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一改革的核心是()。
A.引导农民与市场接轨
B.增加农业发展的资金投人
C.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
D.强化农业生产的指令性计划
【答案】:C
20、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主要金银市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是()。
A.里斯本
B.伦敦
C.马德里
D.阿姆斯特丹
【答案】:D
21、1949年4月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关贸总协定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
【答案】:A
2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一书中写道:“在向西北前进的路上,毛泽东于1935年初重新被推举上了中共领导地位,自那以后再没有更换。”下列与这一论述相关的史事是()。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D
23、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委要求中央给予当地一定的权力,以便借助华侨众多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经济,中央同意给予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C.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开始
D.外向型经济特区的兴办
【答案】:D
24、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显示富贵
B.崇拜鬼魂
C.保存器皿
D.维系礼制
【答案】:D
2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的“五府”是()。
A.监察机构
B.军事机构
C.司法机构
D.行政机构
【答案】:B
26、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答案】:A
27、晁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⑦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28、康熙帝有诗云:“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里描述的事件是()。
A.平定三藩之乱
B.三征噶尔丹
C.平定回部叛乱
D.进军雅克萨
【答案】:B
29、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小车必由路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A.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D.租界内交通受到管制
【答案】:C
30、“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和《明太祖实录》中的“光武”“开元”“太祖”依次分别是()。
A.尊号谥号庙号
B.谥号庙号年号
C.庙号尊号年号
D.谥号年号庙号
【答案】:D
31、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答案】:D
32、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要力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寓论于史”.这里的“史”是指()。
A.史实
B.史德
C.史观
D.史法
【答案】:A
3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西合璧产物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34、1949年4月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下列选项中,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欧洲共同体
B.华沙条约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D
35、1917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威尔逊所说的“手段”指的是()。
A.闪电战
B.无限制潜艇战
C.海空一体战
D.大规模消耗战
【答案】:B
36、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制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行径
B.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C.《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美苏两国妥协的产物
D.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护了欧洲和平
【答案】:B
37、《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C
38、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设立内阁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增设三司
【答案】:D
39、“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40、“二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美国决定推行马歇尔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41、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而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这表明()。
A.“经互会”是区域经济集团
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
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
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
【答案】:C
42、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该做法的目的是()。
A.重视文教
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C.解决武将割据地方的弊端
D.缓解“冗兵”问题
【答案】:B
43、“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
D.美化政府形象
【答案】:B
44、1949年4月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关贸总协定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
【答案】:A
45、下列科学理论对启蒙运动有重大影响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哥白尼的日心说
【答案】:A
46、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B.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答案】:D
47、清代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它的设置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
A.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互相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实现了皇帝“票拟”和“批红”的设想
C.取代了丞相。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D.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D
48、《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
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
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答案】:D
49、下列关于全球化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之初,世界各地有了广泛的交流
B.国际联盟成立后,世界和平得到有效保障
C.随着世界市场形成,不同地区联系日益紧密
D.随着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全球化进程中断
【答案】:C
50、下列我国近代史上出现的标语和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答案】:C
第二部分多选题(50题)1、材料:大化二年(646年)春正月甲予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日:其一日,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日,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二日,初修京师,置畿内国司、郡司……凡畿内东自名垦横河以来,南自纪伊兄山以来,西自赤石栉渊以来.北自近江狭狭波合坂山以来,为畿内国。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
【答案】:(1)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①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的高官贵族赐予食封.②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和驿站,设置相应的职官.③确立户籍和赋税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明确土地的面积计算方式.④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新税法.(2)大化改新是日本统治阶层中的革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对当时日本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为国家奠定基础,改变政权性质,使之成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⑦改革将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国家公民授予口分田,使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改革确立律令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削弱氏族豪强的传统特权,限制其为争夺土地和民众进行的争斗,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2、材料: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墨者亦尚尧舜道……要日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思绝矣……胡日“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道家无为.又日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问题:(1)根据材料概述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2)上述思想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些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1)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集权;变法革新。道家: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切要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2)口述思想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如下: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
3、材料:下面某教师在“辉煌隋唐文化”实录:师.李白是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写了大量的诗.1000多首流传至今,很多熟知,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你们知道黄鹤楼在何地吗生:湖北武汉。师: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呢生:送别朋友。师:第一句说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去向。三四句描述场景,诗人目孤帆远远逝去,眼前只有通向天际的长江流水。整首诗意境开阉,情意绵绵。其中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被后人评为千古丽句。问题:(1)你认为老师的课程讲述是否恰当主要理由(2)历史教师在讲述文学史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答案】:(1)该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有失妥当。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很容易和语文、地理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就是典型的例子。但在综合的时候,又不能失掉历史的特性。讲述文学史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文学历史背景的探索。要讲清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该教师把“辉煌的隋唐文化”讲成了一堂语文课.而忽略了探讨李白诗中如此开阔的意境是在唐朝开放豁达的思想文化的背景下产生.教师在讲述文学史时也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历史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史中的历史人物,自然会有值得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而该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教师讲述文学史应该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篇章,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诗歌,形成对祖国文学的自豪感。因此,该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时候.并未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是不正确的。(2)①注意对文学历史背景的探索。历史新课标中对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任何历史的事物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主观上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客观上的社会因素。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讲清楚这一段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文学上会有这样的特性,以及这样的特性对于以后的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②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我们仔细挖掘文学艺术史中展示出的人类普遍的爱。爱就是一种情感,它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所在。一个感情麻木的人是创作不了好的作品的。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感受.通过深入评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理性追求和人文精神,把学生的情感引入更高的境界。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需要形成一种关注劳动人民、钦佩杰出人物,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学而自豪的情感。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文学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在于很多作者本身具有良好的人格.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及其言行事迹,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融人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文学艺术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古典名著读后感评比、故事擂台赛、历史短剧表演和书法比赛等竞赛类活动。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好地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还能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舞台。
4、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梭伦“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5、材料: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下面是某教师设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和整个大战造成了严重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能力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有什么联系‘一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一战”,的性质是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等,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使学生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观念,从而提高人文素养。问题:(1)这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存在哪些问题(2)根据课程标准,重新拟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答案】:(1)首先三维目标名称存在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应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在该老师设置的目标中缺少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后,书写三维目标时应注意三维目标的书写主语为学生.所以行为动词上就不可以出现“使学生-让学生”“培养”等词语。(2)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一战是不义之战”的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其对人类思想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哲关于做人、处事和治国的智慧。请评价该老师的教学目标。(16分)
【答案】:新课标倡导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的。该教师对三维目标做了很具体的阐述。但在书写方式和逻辑关系之间有所欠缺。首先在书写格式上:该教师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出现了多次“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语句。其次,三维目标并未形成整体.逻辑性不强。针对该教师的问题,除了将“让学生”等词语去掉以外,将过程与方法改为: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7、材料: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实行开放政策。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问题:(1)材料中所读的“经济特区”指的是哪些城市(2)材料的“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在开放程度上有何区别(3)简述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1)“经济特区”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区别:①经济特区是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媒介.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发展。②经济特区是最为开放的,它的范围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包括城市和周围的村镇等;沿海开放城市是指在某一个城市中实施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开放程度不及经济特区。(3)格局:第一步:l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l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溯、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第四步: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需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的《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君主立宪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多元利益妥协”的表现。(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主要因素:历史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光荣革命”的推动等。(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多元利益妥协”表现: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3)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4)双方有可交换利益或矛盾可以调和;是平等协商下的共同让步,是双方真实妥协意愿下的谋求共识;是对对方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实现利益整合;有利于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平稳进行,实现和平的政治;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等。
9、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4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梭伦“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10、材料一:在国王授予城市的特许状中规定:任何人来到这个市镇,只消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主人的追捕:新来者虽然必须经全体市民一致同意才能留住城市,但只要无人对那一年零一天提出非议.就可算是一致同意了。此后除了国王以外的任何人对他都不再有领主权,即他成为了自由人。(摘编自[美]泰格《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材料二: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材料三:城市自治运动比任何后来的革命更为重要.甚至也比文艺复兴运动和印刷术的发明和罗盘针的发现.或比十九世纪的革命和由此而产生的所有产业上的革命,更为重要……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问题:(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中世纪城市获取自治权的方式及其表现。(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历史作用。
【答案】:(1)方式:一般以金钱赎买,获得王室特许状为手段,也有极少数的城市居民不得不以武力来争取自由。表现:①材料一中表示,任何人要住满一年零一天才能免受先前主人的追捕.表明有部分居民以武力对抗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历史上有lll2年的法国琅城起义。②材料二中表示,为了更好地发展商业,允许市民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表示市民能够通过个人财产的累积来实现自由化.(2)西欧城市的自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了农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弛,利于农奴自身的解放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客观上有利于瓦解封建制度。而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阶级,并发展为资产阶级,他们的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促进了近代西方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的理念与商业契约、司法独立、公民权利等紧密联系,推动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转型。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某老师在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请在观察案例后回答: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书)师:“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同改良派论战,又一次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性质如何学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教师情景设置,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利用相关材料进行论战)师:通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先生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的行动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1)该教师在讲解这一板块时运用的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8分)(2)你觉得该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讲解时的情景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1)情境实践教学法。情景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深入历史情景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材料中使用了角色情境类的情境实践教学法,将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论战.在创设历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动的特定背景下,学生通过这种心理活动的必然性充当历史的“当事人”。去“导演”历史。教师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重难点知识,材料中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的内涵有更好的理解。材料中学生能够很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并按照正确的思路进行积极思考。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交流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2)该教师的情景设置有欠妥当。首先。将学生分为两派论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情境感。但该教师的做法仅进行了分组,并没对论战的背景和内容进行规范,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容易发挥过多,使得论战的内容偏离原有方向。应限定论战的三个范围“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此外,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论战扮演完毕后应让学生通过论战思考结果如何,而不是老师直接总结。这里教师的总结也偏离了原来的主题:辛亥革命的思想背景。因此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限定内容范围,对学生的情境设置进行指导,并在最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论战后群众会站在哪一边,引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
1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j匕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问题:(1)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开凿或疏通了哪些河段?(2)如果你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将从哪些方面来讲授开通大运河的历史意义。(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有人说,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1)隋文帝开凿了广通渠,隋炀帝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并疏通了邗沟。(2)①首先,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找出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加强交通,巩固统治。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这两方面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实现状况如何。②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最后一句话,找出关键词——经济。然后师生总结在经济方面的意义。③最后得出答案:大运河开通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将南方的漕粮运输到北方,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3)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大运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连通南北,加强了南北区域间的交流,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荣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的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交通难题(南粮北运和盐运要道),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其次,隋炀帝为了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征收了大量的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说大运河的开凿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某老师在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请在观察案例后回答: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书)师:“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同改良派论战,又一次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性质如何学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教师情景设置,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利用相关材料进行论战)师:通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先生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的行动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1)该教师在讲解这一板块时运用的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8分)(2)你觉得该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讲解时的情景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1)情境实践教学法。情景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深入历史情景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材料中使用了角色情境类的情境实践教学法,将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论战.在创设历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动的特定背景下,学生通过这种心理活动的必然性充当历史的“当事人”。去“导演”历史。教师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重难点知识,材料中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的内涵有更好的理解。材料中学生能够很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并按照正确的思路进行积极思考。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交流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2)该教师的情景设置有欠妥当。首先。将学生分为两派论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情境感。但该教师的做法仅进行了分组,并没对论战的背景和内容进行规范,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容易发挥过多,使得论战的内容偏离原有方向。应限定论战的三个范围“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此外,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论战扮演完毕后应让学生通过论战思考结果如何,而不是老师直接总结。这里教师的总结也偏离了原来的主题:辛亥革命的思想背景。因此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限定内容范围,对学生的情境设置进行指导,并在最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论战后群众会站在哪一边,引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
14、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j匕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问题:(1)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开凿或疏通了哪些河段?(2)如果你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将从哪些方面来讲授开通大运河的历史意义。(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有人说,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1)隋文帝开凿了广通渠,隋炀帝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并疏通了邗沟。(2)①首先,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找出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加强交通,巩固统治。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这两方面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实现状况如何。②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最后一句话,找出关键词——经济。然后师生总结在经济方面的意义。③最后得出答案:大运河开通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将南方的漕粮运输到北方,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3)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大运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连通南北,加强了南北区域间的交流,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荣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的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交通难题(南粮北运和盐运要道),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其次,隋炀帝为了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征收了大量的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说大运河的开凿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一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494f1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答案】:
【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经典力学;近代科学技术。(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16、材料:我们……受上帝恩惠的神圣罗马教会的副主祭和枢机主教,代表教皇受特别异端法庭大法官的命令,反对全体基督教徒共和国内可能出现的任何异端罪恶.因为在1615年神圣的法庭里检举你,伽利略,七十岁,已故佛罗伦萨市民文钦卓.伽利略之子,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而且是静止的,大地也昼夜运行的许多谬说是真实的.还加以宣传,你对你的一些学生宣传了这种谬说,关于这种说法你和某些德国数学家通过信。你发表了名为《论太阳的黑点》的文字,在其中你把这一谬说当真实地加以叙述.因为你用自己的圣经注解来回答人们。根据教皇和最高的世界异端法庭各位枢机主教的命令,两个原理——太阳的静止和大地的运行——受到鉴定者的神学家的审查,即:“太阳是世界中心而且是静止的原理在哲学上是荒谬的、虚伪的而且形式上是异端的.因为它和《圣经》上所说的相矛盾。”“大地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不是静止的,也是昼夜运行的原理,在哲学上也是荒谬和虚妄。在神学上至少是信仰的错误。”——摘编自《中世纪史文献》卷2问题:(1)阅读材料并结合史实知识,指出罗马天主教会审判伽利略的原因。(2)结合史实知识,谈谈伽利略及其研究成果的历史意义。
【答案】:(1)罗马天主教会审判伽利略的原因:①伽利略坚持的“日心说”与天主教会的“地心说”相矛盾,在理论上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构成挑战;②伽利略对“日心说”进行广泛宣传,用自己对<圣经>的注解回答问题,影响罗马天主教会对当时人们思想的控制.(2)伽利略及其研究成果的历史意义:①伽利略借助观测工具对天体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及求实的精神为之后的近代科学工作者做出表率,起到激励作用;②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以出版物的形式予以传播,启迪当时人们对宇宙事物产生新的认识,推动科学探索活动向前进行。
17、材料一:今日特派本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克农同志传达微忱,并提出下列问题以资讨论:一、从本月十六日起,我军即下令撤出甘泉肤施之围,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同谋抗日;二、目前各就原防.作抗日的一切准备……——摘编自1936年1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彭德怀、毛泽东致张学良信材料二:双方同意在最近将来之适当时机。向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提议共同发起抗日救国代表大会,讨论抗日救国统一战线之总斗争纲领,并产生联合战斗之机构;在抗日作战时,双方军事力量各担任一定战线,取得互相联系与协同动作,以此去配合全国抗战力量在统一指挥下之一致的坚决的动作。——摘编自1936年4月周恩来面呈张学良的红军与东北军的《抗日救国协定》材料三:赵年同志从赵联处回,根据赵联同志的意见,根据二、四方面军北上、西南事变发展、日本对绥蒙进攻等情况,我们认为兄部须立即准备配合红军,选定九、十月间有利时机,决心发动抗日局面,占领甘凉肃,完成打通赵联的任务……八个月来的政治关系,证明了你我之间的完全一致。这封信的意见以及今后我们提出的一切意见,都是同志建议的性质,是在和衷商酌之下产生的。(注:赵年即潘汉年的代名,赵联即苏联的代名)——摘编自1936年8月中共中央领导人给张学良的信问题:
【答案】:(1)表现:中国共产党秘密同国民党将领接洽,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并且制定相应文件,为国共合作抗日奠定基础;国共双方各自为抗日备战,并且积极配合参与抗日行动。(2)内部因素: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根本原因);张学良等爱国将领具有强烈的御辱爱国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让认识到该政策实质的张学良与蒋介石矛盾激化。外部因素:被中国共产党此时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所感召,也受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3)影响: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出于各方考虑,提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促进了国共合作局面的出现,也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18、材料:某教师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引用了一段日军第59师团第54旅团第110大队伍长富岛健司的口述材料:“我想起了1943年在渤海湾的沿海地带生活的事情。我们如果见了男人的话,就抓过来殴打,残酷地加以杀害。但是见了女人,就要羞辱她。如果她们哀求或反抗的话,就大骂她们‘混蛋.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让你们活下来吗’于是拼命地打她们,以致用刺刀将她们杀死。”然后,教师问:这段材料能说明什么学生答道,说明日军侵华暴行。教师补充说:这是亲历者的口述,是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问题:(1)该教师引用这段口述史料有哪些作用(2)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选择口述史料
【答案】:(1)教师引用口述史料的作用:①教师选取能够体现抗日战争时代特征的口述史料,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②教师引用日本老兵关于日军侵华暴行的口述史料。充分发挥了述史生动形象的特征.营造了恰当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犹如亲历,有助于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2)口述史料易出现主观片面的问题。但其依然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人手进行甄别和取舍:①注意目标性原则,选择能够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口述史料。②注意思想性原则,注重所选口述史料呈现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认识历史的口述史料。③注意精选性原则,必须要选取反映历史真实状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口述史料。④注意可行性原则,要充分贴合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恰当、易于理解的口述史料。
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其对人类思想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哲关于做人、处事和治国的智慧。请评价该老师的教学目标。(16分)
【答案】:新课标倡导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的。该教师对三维目标做了很具体的阐述。但在书写方式和逻辑关系之间有所欠缺。首先在书写格式上:该教师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出现了多次“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语句。其次,三维目标并未形成整体.逻辑性不强。针对该教师的问题,除了将“让学生”等词语去掉以外,将过程与方法改为: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这段材料可以体现出什么思想(8分)(2)如果将这段材料应用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节的教学,可以说明什么问题(8分)
【答案】:(1)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2)这段材料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主要来自法国启蒙思想,《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代议制内阁无不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的体现。
21、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天人三策》问题:(1)根据材料,董仲舒认为“持一统”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崇尚什么学说(3)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1)学说众多,法制数变。(2)黄老之学。(3)建议:统一思想。目的:维护封建王朝的中央专制集权统治。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需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的《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君主立宪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多元利益妥协”的表现。(3)结合材
【答案】:(1)主要因素:历史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光荣革命”的推动等。(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多元利益妥协”表现: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3)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4)双方有可交换利益或矛盾可以调和;是平等协商下的共同让步,是双方真实妥协意愿下的谋求共识;是对对方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实现利益整合;有利于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平稳进行,实现和平的政治;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东华录》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选举应是自由的。——《权利法案》问题:(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不同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分别带来的影响。(10分)
【答案】:(1)不同之处:材料一,全国一切权力属于皇帝所有(君主专制)。材料二,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资产阶级人权和组织政府的原则)和人民革命的权利(反抗残暴统治是上帝赋予人民的权利)。(2)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脱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英国现代化的进程。
24、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教科书“雅典城邦的政治民主”一课时。某位老师考虑到“雅典民主”的评价是一个重点、难点,因而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它,便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宣布准备班内选举一名历史课代表。除了讲明历史课代表的职责外,他更多地鼓励学生参选,但有一个条件,每位参选者必须准备2—3分钟的竞选演讲,阐述自己当选后准备如何提高班级的历史学习成绩。在讲完了雅典民主的内容之后,这位老师便宣布准备采用雅典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历史课代表。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这种兴奋来源于对雅典民主的向往,来源于自己能参与。等到选举时,教师请有意参选的同学到讲台前,然后宣布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资格。他首先宣布借读生没有选举资格,再宣布没有本市户口的同学没有资格,这样就有几名同学被迫退出选举,对此大家似乎没有太大争议。可当老师宣布女同学没有资格时,女同学大呼不公平,直到老师不得不解释这是按雅典民主程序进行选举后,大家才安静下来。然后老师再宣布每个小组只能出一名代表,又有人退出。随后在剩下的竞选者演讲完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后,由剩下的具有选举权的同学举手表决.这样才选出了历史课代表。选举结束后,老师既请当选者谈感想,也请落选者、女同学、借读生等谈感受,等大家都谈完了.对雅典民主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水到渠成了。(1)分析该体验式教学案例,你认为该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了哪几个重要环节,并加以评述。此外,有哪些不足(10分)(2)就历史教学而言,采取体验式教学有哪些难点,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案】:(1)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代人感。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不足: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与学生互动关系失调。教学活动停留在师生互动者居多,生生互动者少,师生互动当然必要,但师生活动的面有局限,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狭小。师生互动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到思想和体验的旋涡中去,许多学生处于旁听或陪坐的地位。该案例中学生就始终处于教师的引导下,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2)难点有以下三点:①课前:确定主题、搜集资料;②课中:引导参与一情境创设一实践探索一成果交流;③课后:总结知识、提升能力。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将教学主体定位为学生;体验活动的主题及内容应符合课程目标,切忌偏离主题;教师应促成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25、材料一中国代表团的顾维钧指出,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系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当日本代表强调它所获得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公平合理”时,顾维钧当即反驳,“二十一条”是日本以武力威胁迫使袁世凯签署的,这不能成为依据。日本侵略山东不仅违反国际法,更会危害亚洲和世界安全,这不是巴黎和会的本意。?——摘自王芸生《六十年的中国与日本》?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中国代表团自行决定。?——摘自《顾维钧回忆录》?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和理由。(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拒签和约的原因。(4分)
【答案】:(1)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废除中日两国之前签署的“二十一条”。理由: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理应获得合法权益;“二十一条”是日本借助武力胁迫袁世凯签署的,违背条约签订应遵循的双方自愿原则;日本侵略山东不仅违反国际法,而且威胁亚洲和世界安全。(2)原因: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无理拒绝;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强烈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这是社会民意的要求;出于民族道义和历史责任,中国代表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
26、材料:王老师在讲授“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之前,做了一张调查量表,对学生掌握有关秦始皇的情况进行了课前调查:①对于秦始皇,你知道什么②关于秦始皇,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A.影视节目B.长辈朋友C.报刊D.历史教材E.其他途径③对于秦始皇你的印象是:A.英雄B.暴君C.明君D.昏君④回答上一问题的同学请说明理由⑤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心中的秦始皇。问题:(1)这位老师运用了什么教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有什么优点(2)简述这种评价方法的功能。
【答案】:(1)王老师运用了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的优点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查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2)在教学活动中,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排,辨析造成学生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文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样本
- 关于安全工作计划小学模板集合
- 高三语文2024学年第二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24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计划
- 幼儿园的大班工作计划范文
- 2024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县疾控中心某年工作总结和某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度第四季度林政工作计划
-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范文
- 英语教师教学备课计划
- 高中分年级德育目标
-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 阻化剂安全性和环保性评估报告
- HVAC自控系统安装确认方案(常用)
-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升降车安全管理
- 正念减压疗法PPT培训课件
- DB5101∕T 56-2019 成都市停车场(库)运营管理服务规范
- 苏教版译林新版初中英语词汇表
- 平安个人信用贷款申请表
-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共20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