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 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地域性一一地理科学的灵魂社会性一一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综合性一一由学科属性所决定复杂性一一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3、人地关系理论,了解理论和它们的代表人物地理环境决定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拉采尔可能论(或然论),强调人利用环境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创造性,白兰士、白吕纳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英国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生态论,巴罗斯,4,名词解释:文化景观论,文化景观论强调人类居住的大地,不但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的过程,这种“塑造”不仅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体现人类的审美观赋予其文化上的价值。文化景观就是人类的自我表现,研究文化景观就是研究文化如何烙印在大地之上,索尔5、文化决定论与环境决定文化景观的区别。 (这个自己写吧)p.146、东方人的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自然处在一个整体之中, 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 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要能与天融合为一体。7、协调论 了解一下强调人应该主动顺应自然,反应人对自然的积极作用。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它表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问题上,人类的认识已经从被动上升为主动。一,人对地有依赖,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速度, 甚至影响社会发展。二,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协调互为条件,人类的合作是协调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三,协调是一种全球的、动态的、综合的协调。8、协调论与可只需发展的关系协调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的目标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要求就是实现人地互惠共生,这与和谐论追求的人地之间的协调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在协调人地关系中强调人的积极作用,这与和谐论强调人在人地关系中的积极作用的一边完全一致。9、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或许是大题)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 指社会的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双重身份(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虽具有思维创造能力,并且掌握工具和技术,组成复杂的人类社会,但是人类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凌驾在人地系统之上,只有当人类的活动能促进人地系统的和谐完整和可持续, 人类的活动才是正确的。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 由自然诸要素有机结合的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从人地系统的角度看,地有以下属性。一,数量上的有限性、二,地域上的差异性、三,制约性和可变性、四,有限的稳定性、五、层次性和复杂性、六、整体性。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 过量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 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就谈不上利用环境。10、人地矛盾的内涵加以了解。人口-粮食-土地-矛盾。 P.20人地关系矛盾是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与地理环境在空间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关系上的对立和统一。人地关系矛盾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指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该区人所需要的粮食超过本区域最大生产量,人与地的粮食交流就产生矛盾。该区没有从外调进粮食或移民,而是开垦不适于耕作的土地,减少森草过量耗竭土地,造成人地矛盾加剧。11、人地系统调控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遵循动态、综合、长远、全球、科学和主导协调的原则。人地协调的重点是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保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可容忍度, 使人与地能够持续共存。12、农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强烈的地域性、明显的阶段性。13、自然、人文环境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了解)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地、方面灌溉的河流、 充足的日照和温暖的气候,是农业经济活动的自然基础。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为自然环境仅仅为农业经济活动提供的必要的基础条件,能否从事某种农业经济活动完全取决于人文环境。14、水土流失的四大危害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家具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5、工业布局原则和布局类型(影响因素)布局原则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产地和产品市场以及交通枢纽, 以节约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规模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确定工业基地的合理规模, 防止工业过度集中或分散,促进大中小经济中心的形成。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开发。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确定各自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合理布局工业。类型如下。资源型布局,河湖水域型布局,临海型布局,临空型布局,智力型布局。16、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消极作用:1)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3)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消极影响: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7、人口分布的表现形式。人口密度,人口经济密度,比较密度等形式。18、世界人口分布的表现,分布不均与指向。人口纬向分布一一中纬指向,北半球中纬集中了 80%的世界人口。人口沿海分布一一近海指向,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居住在距海 200km以内。人口垂直分布一一低地指向, 90%以上人口居住在海拔1000m以下低平地区。19、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社会经济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①生产力发展与分布主要从三方面对人口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a.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和供养人口所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b.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反映在产业部门的结构上,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人口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c.最后,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或变化,必然引起人口的再分布。②科学技术进步孕育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并必然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布局的巨大变革,进而导致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技进步改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促进新地区的开发。③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而开发历史又与自然环境的优劣相联系。④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人口经济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都有重大影响。20、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21、名词解释: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 是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离开自己原来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22、名词解释:聚落。聚落作为人类生产、居住、休息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 分为城市与村落两大类型。散村-集村-小城镇-城市,是聚落演变的发展方向。23、城市化含义、动力。城市化概念可以归纳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城市化的机制: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史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史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24、城市发展的阶段(了解)中心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在城市化阶段。25、交通环境与城市的关系。交通的主要要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交通要素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每一次交通变革都会为城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交通位置影响到城市发展速度及城市功能, 新的交通位置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而交通位置优势度下降会带来城市的衰退。马车时代,铁路公车电车时代,汽车,高速路扩大城市范围。26、城市的职能类型、地形类型。人们一般把中国城镇职能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综合性职能的城市。 第二类是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第三类是特殊职能的城市。地形类型:河流入海口城市、平原盆地城市。27、村落的类型村落可划分为如下类型。1,村落职能类型。农业;牧业;渔业;林果业。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①聚集性村落;②分散性村落;③特殊类型村落。3,村落布局类型。①主轴型村落;②子母型村落;③串珠型村落;④均衡性村落;⑤星点型村落。28、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社会文化) 。29、文化区的三种类型好好看,并且举例。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形式文化区、职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的空间特征为,文化区在空间上总有一个核心区,即该文化特征表现得最为标准或最为典型的突出地方。在核心区外,是文化边缘区,其文化特征和标准性或典型性遵循距离衰减规律。比如语言文化现象。职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社会职能等影响的空间范围。城市、国家等。乡土文化区往往在群众为某种利益的运动中产生, 扎根于民间(流行)文化中。如二人转、广场舞。30、文化景观含义。人类文化群体在各自所占据的地球表面,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托自然环境、 在文化与自然环境,文化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中创造各种人文镜像一一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31、文化地理学家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聚落的布局、土地利用的格局、建筑风格。32、惠特尔西与“文化史层说”,概念加以了解。惠特尔西的文化史层说认为地理学应去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居住空间, 研究一个地区人类社会占用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景观石人类文化撑起发展演变的结果, 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文化景观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区感知、认识、评价景观并对其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 各文化按照时间序列在特定的地域上不断沉积和融合, 形成多层文化叠置的、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文化这种历史过程又称为文化的“沉积过程” 。33、解释和总结“垂直空间向度”对许多文化来说,垂直度不仅重要,而且对这一范围的两级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对人来说,宇宙有一个垂直空间,我们把“上面”和“好”等同。 “下面”则是典型的“坏”。众多宗教建筑和大楼设计反映出在全世界和全宇宙有关的自然的文化信念中垂直度的重要性。34、旅游流地域分布特点一是区内旅游流大于区外旅游流,区外旅游流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二是主要的国际旅游流始于、也终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三是旅游者实行总合性旅游,即一次旅游走遍多个国家和地区。四是旅游流向和流量集中在级别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区。五是流向大城市。35、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地理环境早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自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地理环境的渐变和突变改变着景物的形态,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36、世界遗产的含义和分类TOC\o"1-5"\h\z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 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长城)、自然遗产(丹霞)、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书法) 。37、国家的组成要素一、拥有一个能够行使主权、通知领土和组织过敏的政府,政府代表国家主权,对内经行管辖、联合与实行阶级专政,对外保卫国土、实行外交活动。 二|二、国家必须有由公认所划定的领土。三、领土上必须住有定居的国民。四、国家必须具有主权。38、陆权理论掌握。提出者麦金德。把世界各国的战略关系和格局放在一个统一的地理舞台上经行整体研究,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 “大陆腹地”理论。认为世界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陆上国家与海上货架反复斗争的历史, 而陆上力量的中心,则是欧亚大陆的中央的位于欧亚大陆与北冰洋水系之间的广大区域,即大陆“心脏地区” 。麦金德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地理环境封闭,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因为在世界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麦金德将其称为“心脏地区”。39、地缘政治学含义地缘政治学是研究一个变化中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40、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朝国际化方向发展。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5,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并存。41、中国地缘政治和经济中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发展1,中国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核扩散的潜在危机。2,中国周边国家存在不稳定因素。3,民族、宗教矛盾上升为困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突出问题。4,南海、东海问题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隐患。.台湾分离主义势力的发展将使我国卷入局部战争的危险不断增大, 但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极小。.美国因素是中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最不稳定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大国的地缘政治对抗与地区冲突。42、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资源的物质组成划分,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土壤和空间位置)资源、气候资源五大类。.按资源存在的空间范围划分,自然资源又分为陆地资源、海洋资源和大气资源。.按资源的增值能力划分,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按资源利用能否被人类社会加以控制为依据, 自然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专有资源(可控资源)和共享资源。.根据资源的可回收利用性,自然资源分为可回收利用资源和不可回收利用资源。43、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在数量方面,自然资源存在数量有限性; 一|在价值方面,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其价值与其他商品或物品并无差别;在利用与保护方面,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观点;在系统性方面,承认资源的整体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在处理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方面,持协调论观点,把环境也当自然资源。概括而言,正确的资源观是一种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 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保护与利用并重,经济自然一体化,注重循环利用的综合理念, 是正确的人地关系在资源方面的体现,也是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的科学总结。44、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各类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而世界可供给的资源数量、时空分布等的有限性构成了供给的有限性。4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基本方法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遗传物质资源。46、人类环境观了解下1环境悲观论,零增长理论《增长的极限》是以米都斯教授为首的麻省理工一研究小组, 为罗马俱乐部“人类困境”的研究提交的第一个报告。报告认为,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意义的人口、粮食、工业化、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五个因素都按照一定指数增长, 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农业投资, 农业增长势必使环境污染严重,并且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污染和资源枯竭反过来又影响人类自身,所以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实现人口资源“零增长” ,以便减少消耗。2环境乐观论,大过渡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康恩,《今后200年一一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提出“大过渡”理论,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在过去200年和今后200年是大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人类社会迅速发展,会产生许多问题和困难, 但人类必定会摆脱各种困难, 所有的国家都将进入超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从而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充满活力。 他们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相信只要技术和经济不断增长,就会解决出现的问题。总之他们坚信人类未来社会是光明的。47、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个方面含义①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②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 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③可持续发展要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48、酸雨的治理措施①限制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②发展洁净燃煤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③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④扩大绿化面积,植树种草,吸烟滞尘149、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富裕造成过度消费,贫困引起盲目开发,都可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因此需要建立“适度消费”的简朴生活方式。这种符合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的生活方式, 就叫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是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 社会生活结构向更高级转变。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三方面。.人类消费生活从纯物质消费转向知识和智慧含量高的物质消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不得不重审自己大量物质消费的行径, 因此,技术和智慧含量高的商品逐渐吸引消费者,在此消费观基础上,人更着眼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人类生活从奢侈、浪费转向简朴人的购买力随经济水平升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形成了一种铺张浪费的消费文化。 今天的人类逐渐意识到,这种消费方式对后代是不公平的。而简朴的消费方式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注重生活上的舒适而不是外在的显露, 因此人们追求商品的原材料所占比重应该远低于知识和智慧的附加值。.绿色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养殖及绿色农庄一体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自适应学习技术》课件
- 《拉线的制作详细》课件
- 经络腧穴学-课件
- 资产更新预算编制
- 美容产品采购纠纷处理机制
- 企业卫生服务室结核病防治条例
- 道路维修短期施工合同
- 商场取暖器布局与使用规范
- 广开(含解析)《形式与政策》你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决定》中提出怎样的改革举措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 植物田间技术(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QC(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 西方思想经典导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 (完整版)绘本《彩虹色的花》原文
- 化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要点
- [精品]锅炉安装改造维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