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一、选择题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人头攒动,常常会让人感觉闷热缺氧.此时,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1%B.75%C.25%D.19%2.下列物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的是(3.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A.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C.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 D.白磷浸没在冷水中保存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回答不正确的是(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Mg+2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磅个C.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13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8C.氧气还原铜丝表面的氧化铜,铜丝表面由黑色变红色D.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TOC\o"1-5"\h\z.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某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B.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C.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①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物浓度②碳在常温卜不与氧气发生,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物温度③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卜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钮后迅速分解催化剂④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种类⑤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的量A.2个B.3个C.4个D.5个TOC\o"1-5"\h\z+2.在化学符号①NO2②2CO③Ca2+④H2O2⑤2OH「⑥MgSO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10.用于区别下列气体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O2和CO2分别通过灼热氧化铜CO和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H2和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和02分别通过灼热氧化铜1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③该反应中的甲、内物质的质量比为7:10④该反应中的乙、内物质的质量比为3:17⑤甲、乙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内物质的质量.A.①⑤B.②③C.③④D.①④12.下列验证不能成功的是( )了l-即阳气博方1_*■慎心■常的H亳 啊・花底__傅用JA、证明呼出气体含有C02B、检验该瓶气体是CO2C、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D、水电解实验13.以下是小吴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1化辅/7原子B、气体的性质决定J收集方法,如:6不易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占密度比空气大爻能用排水法收集CO难溶于水/、只能用撵水法收集C、物质的性质决定J它的用途,如:D、物质因组成结构差异,在性质上表现不同,如:

堂刚石堡豌/用于电池的电楹CO^CCh/元素蛆成不同活性里有班附件二人用于创能事余刚石与看品,硬度不同九密R有导电性7、由于防毒面式用与0? /、分子构成不同起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二氧化镜氢氧化硫酸铜钠溶液溶液① ⑵ 住A.C.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打开活塞工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打开活塞上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产起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二氧化镜氢氧化硫酸铜钠溶液溶液① ⑵ 住A.C.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打开活塞工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打开活塞上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产生蓝色沉淀二、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u-64..(6分)将25g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为20.6g,求反应中生成的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假设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请写出解答过程.)三、填空题.用数学或化学用语符号填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Fe-56)(1)2个氮分子(2)3个硝酸根离子

(3)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4)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5)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6)硫酸俊的化学式.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2016年11月份起我国多地被雾霾笼罩,成都市达到重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小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2)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具主要反应有:①2C+O2 ①2C+O2 2CO②C+H2OmRCO+H2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O均表现出具有 性;止匕外,反应②和反应③还有的相同点是(填序号)A.都属于置换反应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3)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①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②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海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催化剂- -W"“以一、,2CO2+6X-K=C2H4+4H2O,则X的化学式为;④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写出一条即可).有A-F六种物质,已知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氧化物能与E反应放出大量的热,D、E、F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E通常状况下为液体,D、F通常状况下为气体,且F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温馨提示:图中“一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为箭头的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1)写出A、E物质的名称:A;E;(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1F的化学方程式: |L1J-四、实验题.根据图甲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D的名称为,仪器F的名称为.(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 ,改正方法:(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①用KMnO4制备O2的发生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时,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发生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图乙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请把图中缺失部分补画完整.

五、流程题.根据有关报道,美国宇航局科学探测发现月球储存有一定数量的冰尘混合物、甲醛和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资源.人类有望利用月球上的水资源,并通过电解获取氢气为火箭提供燃料,获取的氧气可逐渐形成可供呼吸的大气层,用来满足植物和人类所需.根据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用球源想

利月资设净化水甲烷用球源想

利月资设净化水甲烷(1)(2)得到净化水的过程中,加絮凝剂的目的是该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一(1)(2)(3)推测流程图中的金属单质”是(3)推测流程图中的金属单质”是(4)(4)根据流程图的信息,写出一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FeTiO3的名称读作钛酸亚铁”,则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求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O-16Fe-56)六、探究题21.选修课上,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以下的相关探究:探究一:氢气的燃烧实验

4所需仪器为(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按图乙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1)中组装的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3)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序号1234567氢气与空气体积比9:18:27:35:53:71:90.5:9.5点燃现象弱的强的强的弱的不燃烧燃烧燃烧爆鸣声爆鸣声爆鸣声爆鸣声不爆鸣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探究二: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次课外实验中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过氧化钠(Nm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TOC\o"1-5"\h\z[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 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比较以上两方案, 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从环保或操作角度分析)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兴趣小组中甲同学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 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 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甲同学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 他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②该气体是。2.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 (填“①”、“②”或“③”);理由是[分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交流讨论 ]兴趣小组中乙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种无色气体.为了验证该结论,该小组同学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实验后,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发现木条复燃. (温馨提示两点: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装置能否省去?你的理由是 ;_D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节日期间的商场里人头攒动,常常会让人感觉闷热缺氧.此时,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1%B.75%C.25%D.19%【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1%)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的是(【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永和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品包装充氮气防腐,正确;B、活性炭用于净水,正确;C、填充稀有气体制霓虹灯,正确;D、氮气作气体肥料,错误;故选D

【点评】掌握物质性质,并能依据其性质分析其用途..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A.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C.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 D.白磷浸没在冷水中保存【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实验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生锈;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是为了隔绝氧气而灭火;C、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与水接触;D、白磷浸没在冷水中保存是为了防止与氧气反应;故选C.【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回答不正确的是(镁国13AI14Si1SP

知 镁国13AI14Si1SP

知 猿I6S17ClIHAr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Mg+2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④,C.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13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C.根据硅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来分析;D.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解答】解:A.12号元素是镁元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错误;B.硫元素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第一层2个、第二层8个,最外层6个,故正确;C.硅元素是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位于第三周期,故正确;D.由地壳中元素含量较多的前四位依次是,氧、硅、铝、铁可知,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8C.氧气还原铜丝表面的氧化铜,铜丝表面由黑色变红色D.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进行分析;B、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1:2进行分析;C、根据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进行分析;D、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A错误;电解水实验中, 正氧负氢,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1:2,故B错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 所以氢气还原铜丝表面的氧化铜,铜丝表面由黑色变红色,故 C正确;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铁钉表面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浅绿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与金属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原子,其中每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一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观察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因此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故说法不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及微粒变化的数目关系可以可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l2AE3,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 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 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 某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B.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C.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题意,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 SiO2)为载体,吸附洒精制作而成. 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 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酒精具有可燃性, 属于易燃物, 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故选项说法正确.C.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 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 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 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故选项说法正确.D.酒精挥发时没有新物质生成,酒精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分子的基本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①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物浓度②碳在常温卜不与氧气发生,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物温度③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卜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钮后迅速分解催化剂④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种类⑤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的量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①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②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③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钮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④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不合理.⑤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说明反应物的量影响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故选项推理合理.故推理合理有4个.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29.在化学符号①NO2②2CO③Ca2+④H2O2⑤2OH「⑥MgSO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解: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2CO中的“2>示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 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③Ca2+中的“2裳示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⑤2OH一中的"2蓑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2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⑥MgSO4中的“馍示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表示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NO2、④H2O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0.用于区别下列气体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O2和CO2分别通过灼热氧化铜CO和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H2和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和02分别通过灼热氧化铜【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鉴别两种气体,要求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02和C02都不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氢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气不能,根据红色粉末是否变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③该反应中的甲、内物质的质量比为7:10④该反应中的乙、内物质的质量比为3:17⑤甲、乙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内物质的质量.

A.①⑤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①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②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③该反应中的甲、内物质的质量比为:28:34=14:17,错误;④该反应中的乙、内物质的质量比为:6:34=3:17,正确;⑤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内物质的质量,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下列验证不能成功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B、检验该瓶气体C、验证分子在不断D、水电解实验有CO2 是CO2 运动【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B、根据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C、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进行解答;D、根据水电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可以证明呼出气体含有CO2,故A正确;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检验该瓶气体是CO2,故B错误;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俊固体,观察到有白烟产生,能够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故C正确;D、水电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其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 1:2,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B、气体的性质决定了收集方法,如:5不同海于水\CO:密度比空气大CO媾溶于水5不同海于水\CO:密度比空气大CO媾溶于水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如:金南石坐找 /用于电池的电极活性收否吸剂件用Ftissm石息口市寻电性7、由f隐毒面具D、物质因组成结构差异,在性质上表现不同,如:coHc(h /元素姐成不同金削石与硬度不同比与6 分子构成不同【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析判断;B、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D、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 A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划玻璃,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防毒面具,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于电极,此项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故 C正确;D、氢气和氧气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 CO与CO2性质不TOC\o"1-5"\h\z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金刚石与石墨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D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明确物质的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14.在 “创新实验装置 ”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一起已略去) ,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二氧化镜氢氧化疏酸铜钠溶液溶液m⑵ ⑶A.C.打开活塞L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打开活塞工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打开活塞扁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二氧化镜氢氧化疏酸铜钠溶液溶液m⑵ ⑶A.C.打开活塞L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打开活塞工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打开活塞扁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打开活塞R,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产生蓝色沉淀【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钮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钮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进行分析;B、根据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进行分析;C、根据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进行分析;D、根据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 将氢氧化钠排入装置③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钮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钮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B、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所以装置②中的液面下降,故B错误;C、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所以装置②中不会出现气泡,故C错误;D、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将氢氧化钠排入装置③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选分析题中的反应装置,然后结合方式的反应进行分析.二、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U-64.15.将25g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后, 剩余固体混合物为20.6g,求反应中生成的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假设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请写出解答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Cu的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假设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20.6g=4.4g.设生成的Cu的质量为x.古洱2CuO+C向皿2Cu+CO2T128 44x4.4g128_X二:二一.一:x=12.8g答:生成的Cu的质量为12.8g.【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另外注意题目限制的前提.三、填空题16.用数学或化学用语符号填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Fe-56)2个氮分子2N2;(2)3个硝酸根离子3NO§「;(3)人体含量最

多的元素O;(4)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0%;(5)画出硅原子的结构小意图_G1Q284_;(6)硫酸钱的化学式 (NH4)2SO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鹫鹘言衰个数X100%,进行分析解答.(5)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画出即可.(6)硫酸俊中俊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NO3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O.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苍镌今晨M00%=70%.DOKZ+l0次J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

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1)2N2;(2)3NO3;(3)70%;(4)O;(6)硫酸俊中俊根显+1价,硫酸根显-2故答案为:(1)2N2;(2)3NO3;(3)70%;(4)O;(NH4)2SO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11分)(2017?®江区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2016年11月份起我国多地被雾霾笼罩,成都市达到重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pm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2)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具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②①2C+O22CO②C+H2Orrnjiim高温CO+H2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O均表现出具有还原性:止匕外,反应②和反应③还有的相同点是 BD(填序号).A.都属于置换反应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3)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植物啖收co:①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动植物呼吸,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引起温室效应;②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海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③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0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催价制2C02+6X田丁“C2H4+4H20,则X的化学式为H2;△④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以2CO2+3HzO;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 .(写出一条即可)【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反应类型分析判断,根据C和C0均具有还原性解答;(2)①根据图片信息中箭头的方向确定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 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温室效应对人类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解答.②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解答;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物质的化学式.④根据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作燃料,能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据此解答.【解答】解:(1)反应①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0均表现出具有还原性;古w日 古泪对于②C+H20 C0+H2③C0+H20 H2+CO2A、①是置换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①②中水是氧化剂,都发生了还原反应,故正确;C、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故错误;D、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②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4,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故正确.①根据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信息,自然界产生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引起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增强将对人类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土地沙漠化加剧、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等.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现有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是因为深海压强大,CO2的溶解度较大;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总共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0个氢原子,而生成物中总共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H2.占燃④乙醇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2H5OH+3O22CO2+3H2O;使用乙醇作燃料,能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填: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答案:(1)化合反应;还原;BD;(2)①动植物呼吸;引起温室效应;②CO2+H2O=H2CO3;③H2;点燃④C2H5OH+3O2',""2CO2+3H2O;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自然界碳循环、温室效应、 低碳”生活方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极端天气肆虐的今天,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温室效应的危害、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8.有A-F六种物质,已知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氧化物能与E反应放出大量的热,D、E、F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E通常状况下为液体,D、F通常状况下为气体,且F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温馨提示:图中“一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为箭头的物质;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1)写出A、E物质的名称:A碳酸钙;E水(2)写出C-^A(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JF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J+因通电2H20 2H2卜+OT【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A是碳酸钙;B是一种氧化物能与E反应放出大量的热,E通常状况下为液体,故B是氧化钙,E是水;C是氢氧化钙;碳酸钙能反应生成D,D为气体,故D是二氧化碳,F为单质,能由水生成,且能生成二氧化碳,故F是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A是碳酸钙;B是一种氧化物能与E反应放出大量的热,E通常状况下为液体,故B是氧化钙,E是水;C是氢氧化钙;碳酸钙能反应生成D,D为气体,故D是二氧化碳,F为单质,能由水生成,且能生成二氧化碳,故F是水,带入框图,推断合理;A是碳酸钙,E是水,故填:碳酸钙;水;C是氢氧化钙,A是碳酸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j+H0;通电(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 2H20 2H2T+0T.【点评】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照准推断的突破口,根据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逐渐得出结论,然后带入验证即可.四、实验题据图甲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D的名称为铁架台,仪器F的名称为酒精灯.(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B(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A,改正方法:A操作中,应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①用KMnO4制备O2的发生装置,应选仪器 DEFG(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f'KzMnOq+MnOz+OzT;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时,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发生装置,应选仪器EI(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T.(4)图乙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请把图中缺失部分补画完整.【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常见实验操作分析;(3)根据用KMnO4制备。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4)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钮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2的实验装置分析.

【解答】解:(1)仪器D的名称为铁架台,仪器F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铁架台;酒精灯;(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B,A操作中,应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C操作中,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4,故填:B;A;A操作中,应先挤压出胶头中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3))①用KMnO4制备O2时,其发生装置要用到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橡皮塞的导管等;用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1,故答案为:DEFG;2KMnO4AK2MnO4+MnO2+O21;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长颈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及导管夹等,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1故答案为:EI;CaCO3+2HCl=CaCl2+H2O+CO2T;(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气体要从短导管一端进入.故答案为:气体要从短导管一端进入.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 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养成认真、细致,思维缜密的好习惯.五、流程题20.根据有关报道,美国宇航局科学探测发现月球储存有一定数量的冰尘混合物、甲醛和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资源.人类有望利用月球上的水资源,并通过电解获取氢气为火箭提供燃料,获取的氧气可逐渐形成可供呼吸的大气层,用来满足植物和人类所需.根据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

用球源想

利月资设冰尘混合物加热J、;、加紫凝剂加吸附剂用球源想

利月资设冰尘混合物加热J、;、加紫凝剂加吸附剂加消毒剂净化水(1)得到净化水的过程中,加絮凝剂的目的是 加速沉降(2)该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甲烷和氢气(3)推测流程图中的金属单质”是铁和钛.(4)根据流程图的信息,写出一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3H2CO+3H2CH4+H2O(5)FeTiO3的名称读作钛酸亚铁”,则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4;求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相对原子质量:O-16Fe-56)【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的净化;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水的净化、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得到净化水的过程中,加絮凝剂是为了加速不溶性固体物质的沉降,故填:加速沉降.(2)根据流程图中可以知道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甲烷和氢气,故填:甲烷和氢气.(3)钛铁矿中含有金属元素铁和钛,和甲烷反应后能够生成铁和钛,故填:铁和钛.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宗条件 一宗条件CO+3H2=无小-CH4+H2O;故填:CO+3H2==人皿丁CH4+H2O;FeTiO3的名称读作钛酸亚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刈=0,x=+4;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M)=7:6,故填:+4;7:6.【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六、探究题21.选修课上,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以下的相关探究:探究一:氢气的燃烧实验(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甲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EI(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f.(2)按图乙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1)中组装的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 试管先装入8mL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3)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J*六丁P1234567氢气与空气体9:18:27:35:53:71:90.5:9.5积比点燃现象燃烧燃烧弱的爆鸣声强的爆鸣声强的爆鸣声弱的爆鸣声不燃烧不爆鸣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探究二: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次课外实验中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