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一中高一(下)期中生
物试卷.家鸡中的公鸡通常有细、长、尖而弯曲的羽毛,称为雄羽,且只有公鸡才具有:母鸡的羽毛通常宽、短、钝而直,称为母羽,且母鸡都表现为母羽,公鸡中除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雄羽,其余都表现为母羽,相关基因用q表示。现有一对母羽亲本鸡ft生出一只具有雄羽的子代鸡,则亲代母鸡的基因型和这只雄羽子代的性别分别是()hh,雄性B.Hh,雄性C.Hh,雌性D.Hh或hh,雄性.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染色体、DNA、基因均为遗传物质②非同源染色体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不一定是等位基因④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豌豆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所含的密码子排列序列不同A.5个 B.4个 C.3个 D.2个.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色由显性基因(CG)控制,控制黄色、黑色的基因分别是CY、c,CG对CY、c为显性、CY对c为显性。但其杂合子的性状表现因受性别影响可能不能形成对应的表现型。下表是一组小鼠杂交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亲本Fi雌鼠(只)B雄鼠(只)杂交1纯合灰鼠X纯合黄鼠灰色36灰色:黄色=17:18杂交2纯合灰鼠X纯合黑鼠灰色X灰色:黑色二y:z杂交3纯合黄鼠X纯合黑鼠黄色22黄色:黑色=11:9杂交4杂交1子代灰鼠X纯合黑鼠A.杂交1的R雄鼠中灰色黄色的基因型相同B.杂交2的B中雄鼠中可能出现灰色:黑色=1:1C.杂交3的B雄鼠中黑色的基因型为ccD.杂交4的结果中雄鼠的毛色为黄色、灰色和黑色.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实验及结果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P黄花X臼花眄黄花白花Fz黄花黄花白花A.根据③过程的结果,白花为显性性状H和F2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不完全相同C.F2中黄花与白花植株之比为2:3D.F2白花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子代黄花:白花=1:8.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3r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TOC\o"1-5"\h\z.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B中重量为23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卷 B.卷 C.含 D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B只有一种表型,B自交,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分别为9:7、9:6:1、9:3:4和15:1,那么B与隐性个体测交,子代与此对应的表型比分别是( )A.1:2:1>4:1、3:1和1:2:1B.1:3、1:2:1、1:1:2和3:11:3、4:1、1:3和1:3:1D.3:1、3:1、1:4和1:1:18.如图为人体内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过程。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其中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含有3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伏岛市茶四 0SS术H MB木A.过程①以核糖核甘酸为原料,RNA聚合酶催化该过程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中,需要3中RNA参与
C.胰岛素基因的两条链分别控制A、B两条肽链的合成D.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888.某植物雌雄异花同株,子叶的黄色和绿色、高茎和矮茎这两对性状各由一对基因决定且独立遗传。现以1株黄色高茎和1株绿色矮茎的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得到B,Fi随机授粉得到的F2中黄色高茎:黄色矮茎:绿色高茎:绿色矮茎=21:27:7:9,则黄色高茎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的检验C.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D.孟德尔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B)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B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24:8:3:1B.25:5:5:1C.15:5:3:1D.9:3:3:1.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a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b,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a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不同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与b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核DNA数目不同.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个耳条染色体DNA含量 个每个细胞核DNA含量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分裂时期,图1细胞分裂时期1图2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一个细胞内均含有8条染色体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如图①②③过程表示三种大分子物质合成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和②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③只能发生在细胞质中B.三个过程均需要醐、原料、能量、引物、模板等条件,但这些条件均有所不同C.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起点不完全相同D.过程③的产物形成后,不全在细胞中发挥作用,且作用后可能会被降解A.过程①和②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③只能发生在细胞质中B.三个过程均需要醐、原料、能量、引物、模板等条件,但这些条件均有所不同C.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起点不完全相同D.过程③的产物形成后,不全在细胞中发挥作用,且作用后可能会被降解.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与b的分离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等位基因A与a可在同源染色体上,也可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在番茄中,圆形果(R)对卵圆形果(r)为显性,单一花序(E)对复状花序(e)是显性。对某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株数为:单一花序圆形果22株、单一花序卵圆形果83株、复状花序圆形果85株、复状花序卵圆形20株。据此判断,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是( )17.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提C.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不同B.对果蝇基因组DNA测序,需要测定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碱基序列C.用32P标记果蝇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Q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8条D.果蝇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NA与染色体数目比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蚕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中,同型性染色体组成为雄性,异型性染色体组成为雌性B.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玉米(2N=20)基因组测序需测10条染色体上的DNAC.女孩是抗维生素D佝偻症患者,则该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她不患该病的母亲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在男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上,不存在其等位基因.如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大胸杆菌裂解in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12P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图示实验中,若锥形瓶内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时间过长,则试管上清液的放射性越弱.用标记马蛔虫(2N=8)的精原细胞核DNA双链,置于的培养液中培养,让该精原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核DNA数量相同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核DNA分子均含有"N标记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含UN的染色单体有8条D.分别对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核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结果不同.下列几项计算中,错误的是( )A.N对基因均杂合(基因间均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轲Aa(亲本)连续自交N代(每代均去除aa)后,则子N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融JC.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某含N对碱基的基因中含有胸腺暗咤50个,则此基因中可能储存的遗传信息应小于4N种.某双链DNA分子,含有M个碱基,其中胸腺喀咤占a%,下列有关此DNA连续复制时所需的鸟喋吟脱氧核甘酸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x(1-a%)B.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x(1-a%)2C.第n次复制时,需要(2n-2n-')xMx(1-a%)2D.复制n次时,需要2nxMx(1-a%)224.下列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C.若DNA分子片段中有a个碱基对,则该DNA分子中的氢键数为2a+b个D.整个DNA分子中喋吟数目等于嗜咤数目,所以每条DNA单链中,A=T,G=C25.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A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②B链中④是一个鸟噪吟脱氧核糖核昔酸③A链、B链的方向相反,②和③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④解旋酶可催化⑤断开,DNA聚合酶可催化⑥形成⑤DNA分子中,A片的比值在不同生物中具有特异性C+G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AGtmaTOC\o"1-5"\h\zA.②③④B.⑤ C.⑤⑥ D.③⑤@.如图表示细胞核中所完成的m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泮双蛛版 RNA聚合用氽新形成双螺旋解开刀竿GJ-c加到RNA末端RNAnnrmrA^*^ “cRNA-DNA杂交区域A.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B.图中RNA与a链碱基互补C.图示RNA-DNA杂交区域中DNA上的A与RNA上的T配对D.DNA双螺旋解开需要解旋酶的参与,同时消耗能量.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与N、n控制,已知显性基因数量越多花色越重,花色分为红、亚红、中红、粉、白5种表型,选择红花个体与白花个体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子一代配子随机组合,子二代出现5种表型,只能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B.亚红花个体有2种基因型,其自交后代中可产生花色为中红、粉色的个体C.子二代的红花个体与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最低,中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D.对子二代粉花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为从性遗传,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MMMmmm雌性褐色红色红色雄性褐色褐色红色A.斑点颜色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没有差异B.红色公牛的子代雄性必为红色C.褐色母牛产下的红色小牛必为雌性D.若亲本均为红色,则子代雌雄个体全部表现为红色.图甲、乙均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相关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I-浜色体□DNAHI-浜色体□DNAA.图甲、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的相同B.图甲、乙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如图为患甲病(A对a为显性)和乙病(B时b为显性)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H-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n常男女□Cn常男女no电中的力女血。电乙病力女幽骸的叙均忸男上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2可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III-9可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C.如果W-8是女孩,则她不可能患甲病D.H-6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31.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据图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冲标汜的T2的专曲体含“,干或”S的培州冲标汜的T2的专曲体含“,干或”S的培州M国1A.甲处的T2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未帙标七的大场杆曲图2费*馨故的r代卑值体它一学乙 gB.乙处的T2噬菌体并非都含放射性C.图2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T?噬菌体比例会增多.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叙述的正确是( )①(DNA—_►mRNA|@③®<RNA—~>蛋白质
、/A.图中①、②、③、④、⑤过程都要在细胞内完成B.各过程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牛的肌肉细胞进行①过程时会出现染色体复制D.①、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表现型黄色灰色黑色基因型AaiAazaiaiaia2a2a2注:AA纯合胚胎致死,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灰色(ai)对黑色(a2)为显性(1)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o(2)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请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 色雌鼠杂交。②观察后代的毛色。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如果后代出现,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如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名称是,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条。(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1的有o(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段。.乳牛的黑毛和褐毛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全身被毛和条状无毛(身体背部至腹部出现条状无毛区域)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让黑色条状无毛雌性乳牛与黑色全身被毛雄性乳牛多次杂交,B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请回答:
B黑色条状无毛乳牛的基因型是。B黑色全身被毛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黑色全身被毛雌乳牛的概率是O(4)为获得更多黑色条状无毛乳牛,应从B中选择表现型为的乳牛杂交,它们杂交后代出现黑色条状无毛乳牛的概率是。答案和解析.【答案】D【解析】子代雄羽鸡只能是基因型为hh的雄性鸡,所以亲本母羽母鸡的基因型是Hh或hh,亲本母羽公鸡的基因型是Hh。故选: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鸡的这种羽毛性状的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公鸡中除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雄羽,其余都表现为母羽,说明鸡的这种羽毛性状属于从性遗传。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B【解析】解: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①错误;②非同源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错误;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不一定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③正确;④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④错误;⑤豌豆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所含的碱基排列序列不同,⑤错误。故选:Bo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C【解析】解:A、由于杂交1亲代为纯合灰鼠x纯合黄鼠,基因型分别为CGCGxCYCY,杂交1的B雄鼠中灰色和黄色的基因型相同,均为CGCY,A正确;B、由于杂交2亲代为纯合灰鼠x纯合黑鼠,基因型分别为CGCGxcc,杂交2的Fi基因型均为CGc,子一代雄鼠中可能出现灰色:黑色=1:1,B正确;C、由于杂交3亲代为纯合黄鼠x纯合黑鼠,基因型分别为CYCYxcc,杂交3的Fi雄鼠中黑色的基因型为CYc,C错误:D、杂交4为杂交1子代灰鼠x纯合黑鼠,基因型分别为CGCYxcc,子代基因型为CGc和CYc,雄鼠中CGc表现为灰色和黑色,CYc表现为黄色和黑色,故雄鼠的毛色为黄色、灰色和黑色,D正确。故选:Co显性基因在杂合体状态下是否表达相应的性状,常用外显率来衡量。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对应表现型的百分率.完全不表达的杂合体(Aa),称为钝挫型。钝挫型的致病基因虽未表达,但仍可传给后代。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复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C【解析】解:A、③过程表示B白花自交,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B白花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B、若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B白花的基因型是Aa,进而推知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B正确;C、B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黄花的基因型为aa,各占],1的黄花自交后代仍为1的TOC\o"1-5"\h\z22 2黄花,1的白花自交后代中有除;aa=g的黄花,白花为H(A_)=1,所以F2中,2 24 8 24 8黄花与白花植株之比是(:+?):1=5:3,C错误;28 8D、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之Aa,产生的配子为:A、la,因此F2白花植株随3 3 3 3机传粉,理论上子代黄花:白花=(laxla):(1-laxla)=1:8,D正确。33 33故选:Co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图解中过程③判断显隐性,然后判断各个体的基因型,继而进行相关计算。基因的分离定律就是指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如杂合子Aa能够产生A和a两种配子,并且比例为1:1。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解题,难度不大。.【答案】C【解析】【解答】A、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AA:Aa:aa=l: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A正确;B、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x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正确;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xAa,则成熟后代为AA:Aa=l:2,杂合子的概率为?,3当自交次数为n时,则杂合子的概率为(?)n,C错误;D、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D正确。故选:Co【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本题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为背景,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答案】D【解析】解: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0g,所以重量为23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230-150)+20=4(个)。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Fi中重量为230g的果实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6种,所占比例为:x4xix3+lxx]x3=g。444 224 64故选: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用A和a、B和b、C和c表示)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且隐性纯合子的果实重量为150g,而显性纯合子的果实重量为270g,所以三对等位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70-150)y=20(g).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数量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重量与显性基因数目的关系,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并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答案】B【解析】解: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B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laabb,那么Fi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l:2:1;F2的分离比为9:3:4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8_:3228_:(3人_附+卜2附),那么R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lAaBb:1Aabb:(1aaBb+1aabb)=1:1:2或lAaBb:laaBb:(lAabb+laabb)=1:1:2;
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laabb,那么Fi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Bo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2:3:1即(9A_B_+3A_bb):3aaB_:laabb或(9A_B_+3aaB_):3A_bb:laabb。9:6:1即9A_B_:(3A_bb+3aaB_):laabb.9:3:4即9A_B_:3A_bb:(3aaB_+laabb)或9A_B_:3aaB_:(3A_bb+laabb)。13:3即(9A_B_+3A_bb+laabb):3aaB_或(9A_B_+3aaB_+laabb):3A_bb«15:1即(9A_B_+3A_bb+3aaB_):laabb。9:7即9A_B_:(3A_bb+3aaB_+laabb).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能根据9:7、9:6:1、9:3:4和15:1等逆推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推断各种情况下测交的结果。.【答案】C【解析】解:A、过程①表示转录,以核糖核甘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A正确;B、过程②表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需要mRNA、tRNA、rRNA参与,B正确;C、胰岛素基因的两条链共同控制胰岛素分子中A、B两条肽链的合成,C错误;D、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量=脱水数X18+形成的二硫键x2=49x18+3x2=888,D正确。故选:Co1、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内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合成胰岛素过程,其中①是转录,②是翻译。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竣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竣基数,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目x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xl8。本题考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的知识及相关计算,对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记忆和理解,明确相关计算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答案】B【解析】解:根据F2中黄色:绿色=(21+27):(7+9)=3:1,说明B为杂合子Yy,亲本为黄色和绿色yy,可知亲本黄色为YY;F2中高茎:矮茎=(21+7):(27+9)=7:9,dd的比例为9,dd的比例为916,由于R随机授粉得到的F2,可推知H产生的矮茎d配子的概率为7D配子的概率为则Fi有DD和Dd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1,亲本为4 44高茎和矮茎dd,则高茎为Dd。亲本黄色高茎的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YD和Yd两种配子。故选:Bo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常用分解组合的方法解题。本题中B随机授粉得到的F2,即为自由交配。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要点,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及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答案】C【解析】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之一,A正确;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的检验,验证H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B正确:C、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说法,基因的概念是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C错误;D、孟德尔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提出假说,并进行演绎推理,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D正确。故选:Co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B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B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具体过程,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A【解析】解:子一代黄色圆粒植株去掉花瓣相互授粉,相当于自由交配,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两个分离定律问题:①YyxYy-黄色丫_=±、绿色yy=1,②R_xR_-»皱4 42 2 11 A粒=圆粒R_=£,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X?):(1x1):(ixl):(1x2)=24:49 49 49 498:3:1.故选:Ao由题意知,该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因此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丫_R_,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二者杂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1,相当于测交交实验,亲本相关的基因型是Yyxyy,圆粒:皱粒=3:1,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xRr,因此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子一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其中YyRR占:,YyRr占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计算方法不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掌握自由交配与自交的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并应用遗传规律进行概率计算..【答案】A【解析】解:A、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2个色盲基因,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2个或0个色盲基因,A正确;B、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含有92条染色单体,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含46条染色单体,B错误;C、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46条,C错误;D、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核DNA数目为92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核DNA数目也为92个,D错误。故选:Ao1、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其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故色盲基因在中期有2个,前期出现染色单体92条,中期有2个染色体组,后期核DNA数为92。2、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I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减I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核DNA数目为92个,减H后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X染色体,有2个色盲基因,另一个含Y,没有色盲基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数为4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含2个染色体组。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B【解析】解: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A错误;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I的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图甲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在后期时一个细胞内只含有16条染色体,C错误;D、图1表示减数分裂时,CD段会发生着丝粒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时,CD段会发生细胞质分裂,D错误。故选:Bo分析图1: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曲线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B【解析】解:A、①、②、③过程依次为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A正确;B、①、②、③过程需要醉、原料、能量、模板等物质,不需要引物,B错误;C、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核DNA是相同的,不同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因此转录的mRNA不同,C正确:D、过程③翻译的产物不全在细胞中发挥作用,比如消化酶,若是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D正确。故选:B«分析题图:①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形成DNA的过程,即DNA的复制;②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即转录;③过程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的翻译过程。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打答题。【解析】解:A、图中可以看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B、B和b这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C、图中看出,交叉互换后,两条染色体上都具有A与a基因,因此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发生交叉互换之前,等位基因A与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交叉互换后,等位基因A与a也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D正确。故选:Co分析题图: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并且该对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知,某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株数为:单一花序圆形果22株(EeRr)、单一花序卵圆形果83株(Eerr)、复状花序圆形果85株(eeRr)、复状花序卵圆形20株(eerr),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是1:1:1:1,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配子类型ER、Er、eR、er之比不是1::1:1,接近I:4:4:1,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R、e连锁在一起,r、E连锁在一起,出现两种单一花序圆形果、复状花序卵圆形果类型是交叉互换的结果。故选: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Rr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RE:Re:rE:re=l:1: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rEe:Rree:rrEe:rree=l:1:1:1.表现型比例是1:1:1:1。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条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学会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遗传规律、确定基因的位置。.【答案】B【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圆眼、长翅果蝇后代出现棒眼、残翅,说明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B、由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1,B错误;C、由题意可知,雄性后代既有圆眼也有棒眼,雌性后代中有圆眼果蝇、无棒眼果蝇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C正确;D、雌性子代中存在与性别有关的显性纯合致死现象,D正确。故选:Bo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雄性果蝇中圆眼:棒眼=1:1,长翅:残翅=3:I,雌性果蝇中无棒眼果蝇,只有圆眼果蝇,长翅:残翅=5:2,这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伴性遗传,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推理、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答案】C【解析】解:A、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相同,都是8条,A错误;B、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故对果蝇基因组DNA测序,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Y=5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B错误;C、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用32P标记果蝇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的1条链含有32p,故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8条,C正确;D、果蝇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故DNA与染色体数目比为2:1,D错误。故选:Co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四分体、DNA和染色单体目变化规律: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DNA数目4n4n4n2n2n2n2nn染色单体4n4n4n2n2n2n00四分体nn000000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C【解析】解:A、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中,同型性染色体组成为雄性(ZZ),异型性染色体组成为雌(ZW),A正确;B、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玉米(2N=20)没有性别划分,因此,其基因组测序需测10条染色体上的DNA,B正确;C、女孩是抗维生素D佝偻症患者,因为该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根据伴X显性遗传病的致病特点可推测,该女孩的致病基因来自她患该病的父亲,也可能来自它患病的母亲,C错误;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在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上不存在其等位基因,B正确。故选:Co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征为:交叉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患者中女性比例男性。2、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为:女患父子患,即女性患病则儿子一定患病,女儿患病,则父亲一定患病,父亲正常,其女儿一定正常。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及实例;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尤其是伴X遗传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B【解析】解: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噬菌体已被标记,所以其内不需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B、单独以上一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应设置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作为相互对照,B正确;C、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病毒和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该规律,C错误;D、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原因是时间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D错误。故选:Bo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0、N,S)+DNA(C、H,0、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一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t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一组装一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B【解析】解: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DNA数量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DNA数量的两倍,A错误;B,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后期DNA一条链为I5N,一条链为^N,所以均含有&N,B正确;C、由于减数分裂DNA复制,减I中期含有UN的染色体共有16条,C错误;D、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所以分别对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结果一致,D错误。故选: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含量变化规律:结构时期四分体个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有丝分裂间期0n2n0—>4n2n—>4n分裂期前、中期0n2n4n4n后期02n2m4n4n—>04n末期0n4n—>2n04n—2n减数分裂间期0n2n0—>4n2n—>4n减I前、中期nn2n4n4n后期0n2n4n4n末期002n—>n4n—>2n4n—>2n减n前、中期00n2n2n后期00n—>2n2n―►02n末期002n—>n02n—>n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识记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C【解析】解:A、N对基因均杂合(基因间均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白,A正确;B、Aa(亲本)连续自交N代(每代均去除aa)后,Aa占白,AA所占比例=22%=(1-3)x:=三二,故每代均去除aa后,子N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丁、丁=浙1,*2*+1 *+1B正确;C、第一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8条染色体;但是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由4变为8条染色体,C错误;D、某含N对碱基的基因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最多有4N种,所以在含有50个胸腺嗓咤的N对碱基的基因中,可能储存的遗传信息应小于4N种,D正确。故选:Co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时期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3、DNA分子中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3.【答案】D【解析】解:A、DNA复制一次,1个DNA分子变为2个DNA分子,所以需要鸟喋吟脱氧核甘酸数量为IxMx(1-a%)=Mx(1-a%),A正确;2 2B、由于DNA连续复制,当进行第二次复制时,2个DNA分子变为4个DNA分子,所以需要鸟噂吟脱氧核甘酸数量为2xMx(1-a%)=2Mx(1-a%),B正确;C、由于DNA连续复制,当进行第n次复制时,2向个DNA分子变为2n个DNA分子,所以需要鸟嚓吟脱氧核甘酸数量为(2n-2nT)XMX(1-a%),C正确;D、在n次复制过程中,1个DNA分子变为2n个DNA分子,所以总共需要鸟喋吟脱氧核甘酸数量为(20-1)xM(1-a%),D错误。故选: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双链DNA分子中含有M个碱基,A=T、G=C,则A+C=T+G=:M。由于胸腺嗓咤T占a%,则鸟嚓吟G为Mx』-Mxa%=Mx(1-a%)«2 2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A【解析】解: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磷酸交替连接构成,A错误;B、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C、如果DNA分子中含有a个碱基对,但是不知A与T(或G与C)的碱基对数,不能算出DNA分子中的氢键数,C错误;D、整个DNA分子中噂吟数目等于喀咤数目,但是每条DNA单链中,A不一定等于T,G不一定等于C,D错误。故选:Ao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DNA分子的拼平面结构特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答案】B【解析】解:①A链单链中的相邻碱基都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①错误;②B链中的④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鸟喋吟,但不是脱氧核甘酸,②错误;③A链、B链的方向相反,基本骨架是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相间排列,③错误④解旋酶可催化氢键⑤断开,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⑥不是磷酸二酯键,④错误;⑤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⑤正确;⑥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⑥错误。故选:Bo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鸟口票吟;④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鸟喋吟,但不是脱氧核甘酸;⑤是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⑥是磷酸键。本题结合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A【解析】解:A、分析题图可知RNA聚合前的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转录过程是以b链为模板合成的,图中RNA与b链碱基互补,B错误:C、RNA没有碱基T,故图示RNA-DNA杂交区域中DNA上的A与RNA上的U配对,C错误;D、图中DNA双螺旋解开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RNA聚合酶可以使其解开螺旋,D错误。故选:Ao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甘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RNA的过程。本题结合示意图考查基因的转录的相关知识,对于DNA的转录过程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答案】ABD【解析】解:A,子一代(MmNn)配子随机组合,子二代出现红、亚红、中红、粉、白5种表型,这既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也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亚红花个体有2种基因型(MMNn、MmNN),其自交后代中可产生花色为红色(MMNN)、亚红色(MMNn、MmNN)、中红(MMnn、mmNN)的个体,B错误;C、子二代的红花个体(MMNN,占白)与白色个体(mmnn,占去)所占的比例最低,中红花个体(IMMnn、ImmNN、4MmNn)中纯合子占一,C正确:3D、对子二代粉花个体(Mmnn、mmNn)进行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却D错误。故选:ABD。分析题文: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与N、n控制,已知显性基因数量越多花色越重,花色分为红、亚红、中红、粉、白5种表型,其中红色的基因型为MMNN、亚红色的基因型为MMNn、MmNN,中红的基因型为MMnn、mmNN、MmNn.粉色的基因型为Mmnn、mmNn.白色的基因型为mmnn。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MMNN,白花个体的基因型为mmnn,子一代的基因型为MmNn。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数量遗传的特点及规律,明确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答案】ABD【解析】解:A、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为从性遗传,由表格信息可知,基因型MM和mm在雌雄中表现没有差异,但基因型Mm在雌性中表现为红色,在雄性中表现为褐色,出现差异,因此斑点颜色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有差异,A错误:B、红色公牛的基因型为mm,其后代基因型可能是Mm,也可能是mm,所以其子代雄性可能是褐色,也可能是红色,B错误;C、红色小牛的基因型为Mm或mm,而褐色母牛基因型为MM,则产下的红色小牛基因型为Mm,性别为雌性,C正确;D、若亲本均为红色,则亲本公牛基因型为mm,亲本母牛基因型为Mm或mm,则子代基因型为Mm或mm。所以子代雌性全部为红色,但子代雄性为褐色或红色,D错误。故选:ABDo分析题意和表格信息可知,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MM,其后代可能有两种基因型:MM和Mrrio若为MM,则不论雌雄均为褐色;若为Mm,则雌性为红色,雄性为褐色。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从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从性遗传的定义,能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答案】ABD【解析】解:A、甲为有丝分裂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的相同,A正确;B、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丙的BC段,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丙图的DE段,B正确;C、图丁中a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对应于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不可能是图乙所示的细胞,C错误;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均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即均会出现一条染色体两个DNA和一条染色体一个NDA的情况,故图丙可以用来表示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也可用于表示减数分裂,D正确。故选:ABDo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乙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丁图:a组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组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c组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并能够判断图中甲乙两细胞所处时期;理解并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难度适中。.【答案】ABD【解析】解:A、根据图形分析已知,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由于6号不患甲病,基因型X'Y,则1-2的基因型可以判断为BbXAXa,因此该个体可产生4种类型卵细胞;由于IH-9患甲病而不患乙病,因此其基因型为BbXAY,因此其可产生4种类型精子,B正确;TOC\o"1-5"\h\zC、根据2号个体基因型可以判断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lbbXAXa,如果川-82 2是一个女孩,则她患甲病的概率是1+ =C错误;222 4D、由于6号正常,而1号和2号都是乙病携带者,所以6号基因型为;BBX,或盘BbX;Y,3 3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D正确。3故选:ABDo分析系谱图:乙病: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图中1号2号不患乙病,而4号患乙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由于4号患乙病而1号不患乙病,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图中看出1号2号患病,而6号不患病,因此该病属于显性遗传病,根据题意可知,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以确定甲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题考查了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考生首先要能够根据系谱图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结合题干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能够根据亲子代的遗传关系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产生配子的种类。.【答案】AB【解析】解:A、分析图一可知,大肠杆菌用放射性32P或35s处理过,所以,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A正确;B、由于亲代噬菌体用放射性32P处理过,所以,如果乙处用一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只有2个噬菌体中含放射性,B正确:C、图二缺少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组,所以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且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如果培养2代以上,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乙处DNA分子两条链不可能都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ABo1、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吸附T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T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一组装一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微生物标本运输要求试题及答案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样本库技术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企业竞争策略制定考核试卷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支柱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考点试题及答案
- 企业融资方式的财务分析试题及答案
- 汽车配件连锁经营理念考核试卷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相关课程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知识展示试题及答案
- 核安全事故分析与整改建议考核试卷
- GB/T 44260-2024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
- 2024浴场承包范本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实施方案
- 酒店自带食品免责协议书
- 山东节制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HJ 1235-2021 入河(海)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PDF解密
-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 《1984》读书分享课件
- 肺动脉高压的传统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