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模式课件_第1页
德育模式课件_第2页
德育模式课件_第3页
德育模式课件_第4页
德育模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01321068德育模式目录德育模式的概述当代西方德育模式当代德育模式发展趋势探析总结一、德育模式概述(一)德育模式的含义

研究德育模式,应该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

“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它最初只是指对操作过程的经验性的概括,以后这一词上升到更抽象的意义,一般通用为“方式”。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20世纪后随着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又从“方式”中分离出来,意指某种方式中的具体的定型化的活动形式或活动结构。

国外对德育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道德教育专家理查德·哈什等人在《道德教育模式》一书中最先讲到:“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在国内,由于德育的改革实验及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引进,德育模式问题也受到关注,其定义也得到一些探讨。有的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出特定的结构与活动序列;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定义: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哲学和德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德育实践为基础,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德育活动程序及策略方法体系。(二)德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1、研究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推广、应用,指导德育实践的需要。2、研究德育模式是德育实践经验升华为德育理论的需要。3、研究德育模式是深化对德育过程的认识,实现主导德育模式转换的需要。(一)价值澄清模式1、起源:

价值澄清模式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路易斯·拉斯思等人所创立。与西蒙、鲍姆合著《价值与教学》(ValuesandTeaching,1966,1978)。

价值澄清过程包含三个阶段七个步骤:第一,选择阶段,它包含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和考虑结果后的选择三个步骤。第二,珍视阶段,它包含珍视和珍惜、公开认可两个步骤。第三,行动阶段,包含根据选择去行动、反复行动两个步骤。

(1)认为价值相对(2)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辨别和认清自己的价值,从而做出选择(3)价值观辨析过程由三阶段七步骤组成:选择—珍视—行动3、特征:①操作简单,易学习掌握;②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引发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积极性;④反对灌输理论,有利于学生品德能力发展。4、评价:(1)优点:①提倡相对主义价值观,否认共同价值观的存在,导致学生各行其是;②将德育的形式与内容割裂开,强调能力培养,忽视价值观内容,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③学生“行动”仅限于口头或书面,忽视学生实际行为的训练。(2)缺点:5、价值澄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在于:(1)德育目标上着力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2)德育内容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社会现实(3)德育过程中坚持和引导学生在主导价值观标准下的选择(二)道德认知模式1、起源:

道德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

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发生认识论》(1970)

皮亚杰

《早期教育:认知发展的探讨》

柯尔伯格(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3)注重研究客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3、特征:①给学生更多的民主参与机会;②反对道德说教和灌输,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③主张利用学校环境气氛和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等教育资源促进儿童道德向前发展。4、评价:(1)优点:5、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在于:(1)柯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符合我国的国情;(2)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3)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三)体谅关心模式

1、起源:

体谅关心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道德教育理论是由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女教育家诺丁斯等提出的注重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一个理论派别。3、特征:(1)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2)建立《生命线》和《学会关心》系列教材。①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情感为主线,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②德育模式的创新与德育课程、教材的改革相结合;③形式活泼,灵活运用角色扮演、讨论、模拟等方法,富有吸引力,深受学生欢迎。4、评价:(1)优点:①未给教师提供统一的、明确的实施步骤;②忽视道德知识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该模式缺少说理环节;③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并未训练学生实际去做,影响了其作用发挥。(2)缺点:(四)社会学习模式

1、起源:

社会学习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该模式吸取了认知发展论的某些观点,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阿尔伯特·班杜拉《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1972)2、内容:

社会学习模式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果,因而十分注重学习榜样、观察学习等在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1)强调观察学习、榜样学习和强化作用;(2)以行动研究为主线,着眼于儿童道德发展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3)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4)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3、特征:①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做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②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4、评价:(1)优点:"刺激-反应学说"

代表人物:华生①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缺乏深入细致持之一贯的贯穿力;②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③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2)缺点:5、体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1)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也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的启迪作用;(2)强调自我效能,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五)社会行动模式1、起源:社会行动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教育家弗雷德·纽曼等人创建的。著作:《公民行动教育技巧》2、内容:该模式是一种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环境能力,即通过行动影响环境中的具体结果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①实践性能力(即影响具体事物的能力);②人际关系能力(即影响他人的能力);③公民行动能力(即影响公共事物的能力)。在这三种环境能力中,纽曼关注的重点是第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公民行动能力。公民的社会行动由三部分组成:①制定政策目标;②支持目标的行动;③解决心理哲学上的问题。教师的教育必须与这三方面相关。(1)强调公民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2)让学生参与到民主的过程中去,形成一定的环境能力,影响公共政策。3、特征: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利于行为能力培养;②德育模式的实施与有关课程相结合,以课程改革保证德育模式目标的实现。(1)优点:4、评价:(2)缺点:

模式所要求的条件是较高的,涉及不同学科,涉及学校也涉及社区。除了大量的经费投入之外,所需的时间也非常多。5、社会行动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1)整合了道德认知、情感和行动等多个方面,并且将它们同公民投身社会变革联系起来。(2)能帮助我们认识小组讨论技能的重要性,信任和承诺等情感性问题,以及道德推理技能的必要性。三、当代德育模式发展趋势探析(一)反对道德灌输(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三)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四)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五)注重道德情感体验

四、总结(1)各种德育模式虽有差别,然而它们都是当代道德实践的产物,都是对当代学校道德实践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价值;(2)每一种模式仅仅都是对道德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某一形式或方法的研究,我们了解的道德流派越多,就会越清楚全面的把握当代道德的发展;(3)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道德模式都不是相互对立的。是从不同社会需要出发,对道德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相应研究,都对当代道德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参考文献:[1]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P212-231).[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210-278).[3]钟启泉,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