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新疆地区)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PPT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新疆地区)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PPT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新疆地区)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PPT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新疆地区)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PPT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新疆地区)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二理解新文化运动中“新”的含义。三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探究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目标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知识点1:1.背景:(1)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实现专制独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进步知识分子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兴起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目的:寻找救国新出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知识点2: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抨击提倡旧道德旧文化旧文学民主科学新文学内容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发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8年9月在《新青年》发表中国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1)“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梁启超B.胡适C.李大钊D.陈独秀B(2)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幼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C发展民主和科学,就可以救国救民,强国富民。(3).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19151926C19111851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片面性。电影《建党伟业》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片段新文化运动1.意义:2.3.局限性:性质:(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A.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