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塌陷影响评价_第1页
地表塌陷影响评价_第2页
地表塌陷影响评价_第3页
地表塌陷影响评价_第4页
地表塌陷影响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关;地表沉陷影响评价6地表沉陷影响评价煤炭开采最显著的特征是地表塌陷及其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表形态、土地资源及农田、地面建筑、铁路公路、地下水、地表水、水土流失、滑坡及井田内的植被破坏等方面的影响。地表沉陷的预测计算按煤炭工业三下采煤规程中规定的概率积分模式进行预测和评价。6.1地表沉陷的预测方法及模式根据井田地质、煤层赋存条件、采煤方法等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所列预计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变形预测。概率积分法预测模式如下:(1)白羊岭煤矿井田煤层为缓倾斜煤层,对主剖面地表移动变形,充分采动时按下面公式计算:认)—Mcmje-^(mn)下沉:优—傥X倾斜:i(x)=cme―"・r倾斜:i(x)=cme―"・rX―兀erk(mm/m)曲率:K。=2兀Wcm-r2水平移动:U(x)=b-w-e』〔J(mm)水平变形:£水平变形:£(x)=2兀b•匕rrx-兀——er非充分采动时按下面公式计算:cfe-入2dk(mm)fe-入2dX(mm)l'齐k-l'齐k-兀r—兀r(mm/m)倾斜:1(X)=Wr曲率:K(mm/m)曲率:KG)=—2兀Wcmr21MX)2—x-uX【21rr水平移动:U(x)=b-Wcm(mm)水平变形:睥fwK(X)=—2兀cmr2(,一,_一、IXe:]2—X-Le户X72|rr(mm/m)在计算倾向主剖面,公式同上,仅需以代X,以rl建r2)代r即可。(4最大下沉值:罹郭q^o(融变形最大值用下列公式计算.W,,、最大曲率值:Kcm=±1.52(0—3/m)最大曲率值:Kcm=±1.52(0—3/m)r2最大水平移动值:Ucm=bwcm(mm)最大水平变形值:£顿=±1.52.^-cm(mm/m)6・2参数选取白羊岭煤矿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南边缘,井田地层总体上为倾向西形基本参数,本评价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开采规程》)推荐的阳泉地区地表移动基本北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北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10°。无概率积分法中所需的地表移动变参数。确定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见表6-2-1。表6-2-1地表移动变形基本参数项目覆岩类型下沉系麴水平移动系数b主要影响角正切tgP开采影响传播角拐点移动畦开采规程坚硬0.55-0.840.2〜0.31.92-2.4090-(0.6-0.7)a0.08-0.3H15#坚硬0.600.252.2087.00.15H6.3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地表沉陷预测结果6.3.1地表下沉、移动与变形最大值预测结果根据煤层埋深情况,选取160m—600m的采深进行计算。根据上述各参数计算得到的地表下沉、移动与变形最大值见表6-3-1。由表6-3-1可见,各煤层开采后平均最大下沉值随煤层厚度的变化在0mm~3429.40mm之间;平均最大倾斜值随煤层厚度和采深不同在0mm/m〜49.30mm/m之间变化;平均最大曲率值随煤层厚度和采深不同在0-1.08(10-3/m)之间变化;水平移动最大值的平均值在0mm~857.35mm之间;最大水平变形平均值随煤层厚度和采深不同在0~18.73mm/m之间变化。6.3.2地表沉陷程度和影响范围预测结果根据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选取全井田范围煤层进行预测计算。地表沉陷影响范围受煤层厚度、上覆岩层的厚度、岩性、移动角和边界角影响。根据本井田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估算的相关参数计算的15号煤层地表沉陷等值线图如图6-1所示。由图6-1可见,煤矿开采后总沉陷面积为845.39万m2,其中沉陷值在3400mm以上的面积为248.39万m2。沉陷区域超出井田北部边界最远49m,超出井田西部边界最远32m,超出井田南部边界最远25m,超出井田东部边界42m。

表6-3-1地表下沉、移动与变形最大值计算结果煤层采深(m)煤层倾角(度)r(m)开采厚度(mm)Wcm(mm)Icm(mm/m)Kcm(10-3mm)MinMaxavgMinMaxsvgMinMaxAvgMinMaxavgM15160572.73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30.8248.4137.810.641.010.79560200590.91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24.6638.7330.240.410.650.515602405109.09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20.5532.2725.200.290.450.355602805127.27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17.6127.6621.600.210.330.265603205145.45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15.4124.2018.900.160.250.205603605163.64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13.7021.5116.800.130.200.165604005181.82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12.3319.3615.120.100.160.135604405200.00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11.2117.6013.750.090.130.105604805218.18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10.2716.1412.600.070.110.095605205236.36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9.4814.8911.630.060.100.075605605254.55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8.8113.8310.800.050.080.065606005272.733750589046002241.443520.552749.508.2212.9110.080.050.070.06560山西清源环境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6-4国环评证乙字第1331号6.3.3地表变形裂缝区和坡度增大区范围预测地表裂缝产生于采空区周边上方的拉伸区域,工作面上方地表裂缝会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逐渐闭合,而工作面切眼、上山边界、下山边界和停采线边界上方的地表裂缝则是永久性的。煤矿开采结束后永久地表裂缝区域的总面积据预测约为211.85万m2,约占总沉陷面积的25.06%。坡度增大的区域位于沉陷盆地边缘的沉陷陡坡区总面积约633.54万m2。6.3.4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煤层开采后,由于存在矿山压力,煤层上覆岩层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缓慢下沉带“三带。通过对冒落带、裂隙带最大高度预计,可以预测井下采煤对地下含水层、地表水体等产生的影响。白羊岭煤矿井田为缓倾斜煤层,煤层上覆岩层为中硬岩层,顶板管理方式为自然垮落法。此,冒落带最大高度和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预理方式为自然垮落法。此,冒落带最大高度和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预测选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推荐的模式。裂隙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公式1:HLi=100£M/(1.6EM+3.6)+5.6,(m);公式2:HLi=20.扼M+10(m).冒落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Hm=100ZM/(4.7ZM+19)+2.2(m)式中,M为煤层开采厚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最大冒落带高度、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及最大影响高度如表6-3-2所示。表6-3-2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煤层最大开采厚度缶)冒落带高度(m)导水裂隙带高度缶)最大影响高度(m)备注公式1公式2154.6013.5247.5752.9052.90采用公式2计算结果■■■■■■■■■■■■■■■■■■■■■■■■■■■■■■■■■■■■■■■■■■■■■■■■■■■■・・W£;WM;;WM;;WM;;WM;;W3£.地表沉陷影响评价6.4地表沉陷影响评价6.4.1地表沉陷影响受体情况6.4.1.1地形地貌白羊岭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部边缘,太行山中段西麓,松溪河上游西岸。井田靠山面河,属中低剥蚀山区。总体上地势西南高东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海拔标高为1307.8m,最低处位于井田东北角,海拔标高为970m,最大相对高差337.8m。井田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属中高山地形。6.4.1.2井田内地表水井田范围无大的地表水体,松溪河沿井田东部由南向北流过,平时有水,水量较小。中部白羊岭村河沟由西向东横穿全井田,在东部与松溪河汇合,属季节性河流。6.4.1.3地面建筑物情况白羊岭井田范围内有杨子江、下庄、泉黄、阳坡、白羊岭村和杜庄村共6个村庄,以砖瓦结构为主,极易受到沉陷破坏。6.4.1.4地表植被井田内主要为低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为主,水土流失为微度侵蚀为主。6.4.2地表沉陷对环境影响评价6.4.2.1地表沉陷对地表形态影响分析由地表沉陷预测可知,15号煤层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3.43m。由此可知井下开采对地表形态和地形标高会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整个井田区域都会相继下沉,因此不会改变区域总体地貌类型。6.4.2.2地表沉陷对地面建(构)筑物影响分析白羊岭井田范围内有杨子江、下庄、泉黄、阳坡、白羊岭村和杜庄村共6个村庄。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和压煤开采规程》推荐的阳泉地区地表移动预计参数,选取6个村子不同的采深和煤层厚度,预计煤层开采后各村庄受到的破坏程度见表6-4-1。对于砖混结构的地表建筑物,《规程》中所列的破坏等级(保护等级)见表6-4-2。表6-4-1井田范围内村庄破坏程度预计序号自然村煤层埋深(m)煤层厚度(m)最大下沉(mm)最大倾斜(mm/m)最大曲率(10-3/m)水平变形(mm/m)破坏等级保护措施1杨子江村530.004.273202.5013.900.095.28IV2下庄570.004.503375.0013.620.085.18IV留煤柱(其中下庄、羊坡村和泉黄以后按3泉黄506.004.863645.0016.570.116.30IV4羊坡村360.004.453337.5021.320.218.10IV5白羊岭村220.004.803600.0037.640.6014.30IV6杜庄村165.004.963720.0051.851.1019.70IV搬迁考虑)表6-4-2砖混结构建筑物的破坏等级(保护等级)破坏(保护)等级建筑物可能达到的破坏程度地表变形处理方式倾斜i(mm/m)曲率k(10-3/m)水平变形£(mm/m)I墙壁上不出现或信出现少量宽度小于4mm的细微裂缝W3.0W0.2W2.0不修II墙壁上出现4-15mm宽的裂缝,门窗略有歪斜,墙皮局部脱落,梁支承处稍有异样W6.0W0.4W4.0小修m墙壁上出现16-30mm宽裂缝,门窗严重变形,墙身倾斜,梁头抽动现象,室内地坪开裂或鼓起W10.0W0.6W6.0中修旧墙身严重倾斜、错动、外鼓和内凹,梁头抽动较大,屋顶、墙生挤坏,严重时有倒塌危险>10.0>0.6>6.0大修重建或拆除由表6-3-1和表6-3-2对比可知,考虑煤层开采的影响,6个村庄其破坏等级理论计算值倾斜]、水平变形£和曲率K值均达到了破坏等级的IV级。由于破坏等级较高。可研对井田内的杨子江、下庄、泉黄、阳坡、白羊岭和杜庄村采取了以下措施:■■■■■■■■■■■■■■■■■■■■■■■■■■■■■■■■■■■■■■■■■■■■■■■■■■■■・・三三三三矣W:地表沉陷影响评价三三三三三三1)杨子江村与矿井工业场地相邻,且压煤受陷落柱影响,很难布置正规回采工作面,因而与矿井工业场地共同留设保护煤柱;2)白羊岭村处在风井场地附近,煤层埋藏深度小,平均为220m。煤层开采后,受采动影响较大,村庄内居民较多,搬迁困难,原白羊岭煤矿开采时已按规定设保护煤柱,设计建议与风井保护煤柱一起留设煤柱;3)杜庄村处于井田东北侧边界处煤层埋藏深度很小平均为165m。煤层开采后,受采动影响大,村庄内居民多,搬迁困难,设计建议留设煤柱;4)下庄、泉黄、羊坡村由于村庄较小,居民少,设计建议暂按搬迁考虑。按照开采计划,最早要在矿井投产28年后开采下庄、泉黄、羊坡村下的煤层,矿井可在投产28年后考虑以上三个村庄的搬迁问题。评价对井田内村庄暂按留设煤柱考虑。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地表沉陷等值线图。从地表沉陷等值线图上看,各村都在-10mm等值线之外,采煤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矿方在开采过程中应该按照开采规程的要求,对井田内的受影响的村庄采取留设充分安全煤柱等措施。6.4.2.3沉陷对浅部含水层影响评价井田15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最大影响高度52.90m,对照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预计冒落带和裂隙带将影响到15号煤层以上的太原组的灰岩裂隙水(含K2、K3、K4灰岩裂隙水)。一般情况下导水裂隙带不会直接破坏太原组以上的含水层,主要是山西组和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水、第四系潜水。本井田内各村均饮用第四系冲积含水层及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作为水源。由于地表裂缝破坏浅层储水构造的可能性存在,可以影响居民饮水。一且浅层水遭到破坏,影响到村民饮水,应由白羊岭煤矿负责解决饮水问题。6.4.2.4沉陷对地表水体的影响评价本区域内河流主要为松溪河和白羊岭河淘。松溪河沿井田东部由南向北流过。河床全宽200m左右,目前兴修农田已将河床压缩至西岸50m宽左右。平时仅涓涓细流,水量不大,由西南向东北流入桃河。各河流均为季节河流,雨季山洪爆发才有较大洪水流过。河的西岸山脚下是207国道,中部白羊岭村河沟由西向东横穿全井田,在东部与松溪河汇合,该河沟下游白羊岭村附近较宽敞。另外15号煤层井下采动形成的冒落带和裂隙带一般不会导通地表而形成地表裂缝,此不会对井下构成严重和裂隙带一般不会导通地表而形成地表裂缝,此不会对井下构成严重水害,但需掌握井下涌水增加或减少与地面河流枯、丰水期之间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避免水害发生。6.4.2.5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影响评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田、地表植被、灌木和地质灾害等。由于井田内的农田多为旱田,无水力灌溉设施,此对农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土地产和裂缝,土壤结构变松,涵水抗蚀性降低,增加土壤侵蚀程度,降低土地生产能力。对地表植被和灌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滑坡、地表裂缝造成的压埋,树木倾斜、歪倒等。该影响在地层活动剧烈期间尤为明显,在活动后期,地层活动趋弱且逐渐趋于平稳,该影响也随之降低。由于井田内的农田多为旱田,无水力灌溉设施,此对农田的影响主要6.4.2.6地质灾害影响分析本井田地形复杂,沟谷纵横,侵蚀、冲刷剧烈,形成了黄土高原特有的梁峁景观。井田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滑坡、陡坡坍塌等,在井田开采前此类地质灾害就存在。井下开采过后,由于受井下采动、地表变形、倾斜和沉陷影响,地表业已存在的地质灾害地段就很有可能增加地质灾害的强度和频率。对原来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也有可能因边坡失稳、陡坡重心偏移等多种不测因素影响,产生新的滑坡、陡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应特别注意观察道路、村庄及建筑物区域的山坡和原滑地段的地表形态变化,预防各类型的地质灾害给交通和居民安全带来破坏影响。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避免因井下开采而带来的地质灾害。6.4.2.7井田开采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分析由于井下采煤造成的地面沉陷和地表变形、浅层地下水疏干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地面植被、微地形、土壤、土地生产力等因子的变化,从而引起加速侵蚀、植被退化、土地退化等荒漠化危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煤矿煤炭开采后地表移动与变形较为严重,在沉陷盆地的边缘区域会不同程度地加重土壤侵蚀。6.5地表沉陷影响防治措施6.5.1对地下水影响的恢复措施本井田内各村主要饮用第四系冲积含水层及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作为水源。虽然导水裂隙带直接破坏居民饮水的可能性小,但由于地表裂缝破坏浅层储水构造的可能性存在,同样可以影响居民饮水。一且浅层水遭到破坏,影响到村民饮用水,应由白羊岭煤矿负责解决饮水问题。6.5.2对地表水影响恢复措施井田河流有松溪河和白羊岭河沟,均属季节性河流。应及时巡查,及时填充河床内可能的地表裂缝。6.5.3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应该按照开采规程的要求,对井田内的村庄按III级保护煤柱从专业的角度留设围护带宽度(10m)并且采用规程规定的方法,同时考虑上下山方向留设不同尺寸的煤柱。确保不对该村建筑物造成影响。另外还应设地表变形观测站或委托有资质部门进行地表变形观测,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处理。6.5.4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对于地表沉陷引起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应加强塌陷区水土流失的防护措施。处于地表沉陷裂缝区和坡度增加区的地方会增加水土流失量,从而也会影响到植被覆盖率,防护措施为:6.5.4.1对裂缝的治理根据裂缝的宽度大小,对较小的裂缝经耕地平整恢复原状,对较大的裂缝采取充填、平整的措施使耕地恢复原状,减少雨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