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同济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所属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课程名称路基工程课程层次(本/专)本科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道路与铁道工程课程负责人 凌建明课程网站地址同济大学教务处二○○五年十月填写要求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凌建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6.11最终学历博士职称教授、博导电位博士职务系主任传在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E-mailjmling01@通信地址(邮编)四平路1239号,交通运输学院(200092)研究方向道路工程、机场工程、岩土力学与工程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的主要课程(1)“路基路面工程”,本科生专业课程,1学时/周,5届324人(讲授全部)(2)“特殊路基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2学时/周,5届102人(讲授全部)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指导博士生25名(2)指导硕士生22名(3)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1名。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建设部教改项目。(2)交通土建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改革,同济大学教改项目。(3)《软土与软土地基处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1)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教育部,单独,2002年(2)李国豪奖励金教学一等奖,同济大学,单独,2002年(3)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奖,同济大学,单独,2002年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1)“软土地区高等级道路河浜处理技术的研究”,上海市市政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节理岩体蠕变损伤与断裂扩展力学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3)“软弱黄土地基公路路基关键技术研究”,山西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4)“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5)“塑料土工网的工程特性及在软土地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1)水泥石灰土水稳性的实验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1(2)高等级道路桥头引道沉降处理决策辅助系统研究,《中国公路学报》,第一作者,2001(3)行车荷载作用下湿软路基残余变形的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2(4)压缩条件下EPS的本构关系和疲劳特性,《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3(5)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3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1)交通青年科技英才,交通部,2002-2003年度(2)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排名第一(4)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一(5)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2⑴-1基本信息姓名姚祖康性别男出生年月1934.7最终学历工学硕士职称教授、博导电位工学硕士职务传在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200092研究方向路基路面、道路材料、管理系统、道路排水2⑴-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姚祖康教授长期担任道路工程与机场工程的教学工作。为本科生开设《路基设计与建筑》、《道路施工与组织计划》、《路基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机场规划与设计》和《运输工程导论》等课程,并编写相应的讲义或教材。为研究生开设《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值计算方法》和《路面管理系统》等课程。1982年2月起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至2001年4月,共毕业硕士研究生33名,工程硕士研究生2名。1986年8月起招收博士研究生,现共指导博士研究生33名。姚祖康教授所从事的研究涉及路基路面、道路材料、管理系统、道路排水等众多领域。现已出版著作9部,编写标准和规范7本。2⑴-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公路排水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重交通快速干道综合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考虑环境、荷载因素的沥青路面结构体系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公路设施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对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评述,《公路》,第一作者,2003年;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同济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03年;沥青碎石排水基层的设计与施工,《公路》,第一作者,2001年;对我国沥青路面现行设计指标的评述,《公路》,第一作者,2003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⑵2⑵-1基本信息姓名黄琴龙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1最终学历博士职称讲师电位博士职务传在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E-mailHql04@通信地址(邮编)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200092研究方向道路工程2⑵-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路基路面工程2001~今全日制本科3326道路工程施工技术2004~今全日制专科264路基路面课程设计2003~今全日制本科1326道路认识实习2001~今全日制本科2500毕业设计指导2001~今全日制本科25名交通运输认识实习小议,同济教育研究,第一作者,2003同济大学2003年度奖教金一等奖,同济大学2004年度韩国龙土木建筑二等奖2⑵-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SHIMGIS三级网空间数据库和线性参照系统的建立,上海市公路管理处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上海市公路设施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上海市公路管理处行车荷载作用下湿软路基残余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上海市政局科技发展基金旧路拓宽工程的病害特征和机理,《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4线性参照系统的基准网及其应用,《上海公路》,1999EPS轻质填料处治平原软基地区路基拓宽工程,《塑料》,第一作者,2004新老路基工后差异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5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年,排名第五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排名第五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五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4年,排名第五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⑶2⑶-1基本信息姓名赵鸿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1最终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电位工学硕士职务传在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E-mailhdzhao@通信地址(邮编)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200092研究方向路面工程、机场道面工程2⑶-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专业英语(道路工程) 2003~2004 全日制本科 1 40路基与路面工程 2004~ 全日制本科 2 160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系统 2002~ 硕士研究生 2 130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2001~ 全日制本科 19道路工程多模式专业实习研究与实践,同济大学教改项目,2002~2004道路工程研究生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同济大学教改项目,2003~2006开拓交通运输专业实习新领域,同济教育研究,2002.6,排名1道路路线勘测设计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同济教育研究,2003.11,排名1同济大学2004年度宇帆奖教金一等奖同济大学2004年度优秀青年教师2⑶-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上海市超限车辆对公路影响的调查和分析,2001.4~2001.5,负责人上海市路面管理系统中轴载换算系数改进研究,2001.6~2001.10,负责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2003.12~2005.10,负责人枢纽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指标体系研究,2004.10~,主要参加人面向对象的GIS-T数据模型,公路交通科技,2001.4,排名1轴载测定与轴载谱分析,公路,2002.12,排名1实测轴载谱道路当量轴载换算系数的确定,公路,2004.4,排名1飞机除冰液对停机坪水泥砼的影响,公路,2004.6,排名1公路中央分隔带渗水规律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5.3,排名1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⑷2⑷-1基本信息姓名叶奋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2最终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电话学位工学博士职务传在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200092研究方向路面工程2⑷-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道路桥涵水文2001~今全日制本科36318本科毕业设计2001~今全日制本科24人2⑷-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青海省强紫外线照射环境下公路沥青面层的研究”,青海省交通厅,2002.10~2004.12“重载条件下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增强与排水措施的研究”,江西省公路管理局,2002.4~2004.3“A30工程试验段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上海市大桥管理处,2002.6~2004.1水对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影响性的分析,《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3强紫外线辐射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5考虑水损害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国公路学报》,第一作者,2001纤维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研究,《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二作者,2005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凌建明男1966.11教授、博导道路与铁道工程主讲教师(本科和研究生)姚祖康男1934.7教授、博导公路与城市道路主讲教师(研究生)黄琴龙男1970.11讲师道路与铁道工程主讲教师(本科生)赵鸿铎男1976.1讲师道路与铁道工程主讲教师(本科生)叶奋男1970.12副教授道路与铁道工程主讲教师(课程设计)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路基工程课程是道路工程专业传统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同济大学长期以来处于优势地位。姚祖康教授等为该课程奠定了优秀的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成功组建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岗位职能明确、教学效果优良的师资队伍。教学队伍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形成了一支年龄合理的梯队。年龄:35岁以下的教师3名,占60%,职称:教授2位(博导2位)占40%35~50岁的教师1名,占20%,副教授1位,占20%50岁以上的教师1名,占20%。讲师2位,占40%课程负责人已从事道路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课程组成员也都从事相关教学和科研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每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20人左右,招收硕、博研究生超过30人。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完成了“道路工程多模式专业实习研究与实践”,“道路工程研究生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交通土建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改革”等教改项目,完成路基工程课程教学的新探索,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会,具体指导青年教师教学。(2)青年教师上课前要经过试讲、评议、改进等工作环节。(3)成立老、中、青年教师“结对”教学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者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一个对一个、手拉手帮助青年教师,形成真正的“传、帮、带”青年教师培养体系。(4)成立学生教学反馈机制,每个班级指定学生定期反映青年教师的教学优缺点,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5)邀请兄弟院校教学名师来校为青年教师讲课,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选派青年教师到兄弟院校访问交流,互相取长补短。(6)支持和帮助青年教师参与授课竞赛等教学活动。(7)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业务水平。(8)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和从事学术访问工作。通过上述具体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土木工程中道路与铁路工程的专家教授,汇集到同济新成立的公路铁路系,路基路面工程成为该系当时的主干课程。1959年,交通部在同济成立了“交通部同济大学公路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我校路基路面的学科力量。从整个交通学院承接的科研项目来看,路基路面工程的研究课题始终是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主要科研项目来源之一。路基路面工程涉及的研究领域,同济均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可以说,路基路面工程是我校道路与铁道工程能够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的支柱学术研究领域。在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路基路面课程中的路基与路面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多个循环,直到2004级教学计划修订,又重新确定将路基路面课程分成路基工程与铺面工程。为了适应新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姚祖康教授重新编写了《铺面工程》教材,并于2001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公路、城市道路、机场飞行区及港口等基础设施铺面下的路基工程则设置另一门统一课程——《路基工程》。该课程近几年一直使用自编讲义,由凌建明教授主编的《路基工程》教材现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编制过程中,该教材预计在2年内正式出版。路基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工程引论、路基土分类及路基湿度状况、路基的荷载——变形特性、路基土的压实与处治、一般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防护与加固、路基稳定性分析、挡土墙设计、软土地基上的路堤设计等。经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已初步建成教学课件和小型题库。路基工程已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科主干课程,授课的对象包括交通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及交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等。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路基工程》是交通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群方向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路基性能特点、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并熟悉路基施工的材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等。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路基工程引论,路基土分类及路基湿度状况2学时路基的荷载——变形特性,路基土的压实与处治2学时一般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4学时路基防护与加固,路基稳定性分析4学时挡土墙设计,软土地基上的路堤设计6学时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掌握路基荷载-变形的规律、特性及其表征方法;掌握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理论和方法,以及非一般路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验算原理和整治措施。掌握各类挡土墙的设计方法与步骤。进行软土地基上路堤设计中科学的沉降分析等是本门课程的难点,通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工程经验和理论计算,合理选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科精心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针对性讲解,然后由教师指导进行课程设计。实践表明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是路基工程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工程中路基土的分类与压实,不良土基处治的设计方法,路基边坡稳定分析及支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路基土的分类及标准2学时土基压实、标准击实试验2学时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2学时支挡结构设计4学时软基处理4学时路基路面综合作用下的路基设计4学时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课堂教学是本课程主要手段,课堂教学以讲课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学重点内容展开讨论,既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同时,结合实体工程,对工程问题进行检测、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4考核内容与方法在熟练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和现场检测等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一项路基工程的系统设计,包括不良地基区域的地基处理,在确定与路基回弹模量相关的湿度、荷载、土质类型和密实度等边界条件下,确定路基回弹模量,以及支挡结构设计等内容,进行较为完整的路基设计。以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4-2-5创新与特点理论结合实际,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1教材使用与建设路基工程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仍为由姚祖康教授编著的《道路路基和路面工程》,该书的最新版本为1994年7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近二十年来,我国公路、城市道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发展迅猛,在路基工程方向涌现了大量新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也取得了诸多新的研究成果。新时代对传统的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传统的理念和技术也已经不符合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本课程无论在理念还是在内容上都应该急需新编、出版专门的《路基工程》教材,以适应学科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求,为此,本课程组正着手编著《路基工程》教材,计划在1~2年内完成并出版发行。2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路基工程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该方面的相关工作,同时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路基工程教学过程中补充了大量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支撑材料(扩充性资料),主要包括特殊地区(软土、软弱黄土等)地基处理和路堤设计等的工程案例。这些扩充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路基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路基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为学生参加工程实践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3日趋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今的“教材”已从过去的平面纸质教材逐步发展到立体化的电子化、网络化、多媒体教材,教学方式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网络教学发展。路基工程课程将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路基工程课程的课件将上载在交通学院的网站上,到时学生可以事先了解老师讲授内容进行预习,并可以下载打印、通过网络答疑,真正实现网络教学。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1.明确教学内容,课堂精讲与课后自学相结合针对《路基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专业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将教材内容指定为两部分分别进行精讲与课后自学,其中精讲内容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细致性教学,在要求学生理论方法掌握的同时辅助以大量的工程实例分析;自学内容约为教材内容的1/5,对学生的课后思考提出具体要求,并结合课堂讨论、实践论文以及课程设计等灵活方式加以考核。2.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路基工程》课程信息量大,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小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了许多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整合,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来源于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案例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精选若干个工程例讲解成熟的理论方法,介绍解决现实的工程实际问题所需要开展的理论研究热点、难点课题,还结合工程案例中的成败得失开展课程讨论,使所讲授的内容具体、明晰,不仅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师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研究思维。4-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层建筑防火与自救知识指南
- 医德医风积分管理课件
- 化妆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全解
-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报告
- 中药材种植最 佳生态环境建设与监管实践
- 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分析
- 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氢能无人机动力模组案例解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课件教学
- 环境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 大宗商品仓单质押业务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危险废物培训知识课件
- T-CATIS 024-2024 再保理、双保理和联合保理业务操作指引
- 2024年江苏省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 2025届高考英语高频核心词汇表(词汇+词性)+清单(一)
- 餐饮服务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体系
- 二零二五年度柑橘产业链全程托管销售合同3篇
- 内蒙古地区葡萄醋发酵用优势醋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国防动员实施》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广东发布智慧公路标准体系(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