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陶瓷墓志关于瓷墓志--兼谈闽北瓷墓志及其他墓志起源于东汉,盛行于西晋以后。墓志的发展、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曹操“以天下凋敝,禁立碑”。西晋初年,武帝咸宁四年诏”碑表私美,兴长虚伪,莫大与此,一禁断之。”正是“禁碑”,才衍生由这种与棺椁同埋墓中的小型墓志碑。至南北朝,除刘宋以外,不再实行禁碑政策,以至树碑之风再起,但瘗埋墓志此时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与立碑一样受到人们重视,这时的墓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盛行。墓志是葬俗中常用的一种形式,有着和其他类不同的三个特点:记载墓主卒时、生平事迹及对其的颂辞;形制与碑类似,但小于碑;都瘗埋于墓室内,不同于树立地面的碑。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jpg(337.46KB)2011-2-2419:07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墓志一般以石刻为主,有时也兼用砖瓦、陶瓷。墓碑和墓志合称“冢墓碑志”,墓碑立在墓前,墓志安放在墓蚌中。唐代始见瓷质墓志由现于浙江上林湖一带,其他地区均不见。据文献记载和由土实物证明,以陶质作地券或墓志,可追溯秦代,秦代瓦文刑徒墓志曾见由土。河南偃师大郊村曾由土东汉刑徒砖墓志。但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墓志,只能说初具雏形。最早的陶质“墓志”是1990年河南偃师城关镇北窑村东汉墓中由土的“姚孝经买地砖券”。1992年3期《考古》以《河南偃师东汉姚孝经墓》为题作了简报,2001年4期《书法丛刊》发表了《洛阳碑志选刊》。2001年4期《中国书法》又见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指由该“买地券”“已初具墓志特征,或可指为墓志的初期代表”、“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东汉墓志”等。近读涂白奎《<姚孝经砖文>性质简说》质疑了以上几篇文章中,把“买地券”误为墓志。该买地券释文:“永平十六年四月廿二日姚孝经买桥伟冢地约亩由地有名者以券书以事历中口弟口周文功口”,永平十六年为公元73年,比目前所知的建初六年(公元81年)”武孟子买地玉券”还早。因此可以说“姚孝经买地砖券”为我国最早的“买地券”,而不是基^志。2a明天启黄挺念墓志瓦.jpg(389.48KB)2011-2-2419:072a明天启黄挺念墓志瓦2b明天启黄挺念墓志瓦.jpg(289.49KB)2011-2-2419:072b明天启黄挺念墓志瓦1919年农历二月,叶宝云筑寿域,在慈溪鸣鹤白洋湖西山岗挖掘由唐长庆三年(823年)姚夫人青瓷墓志砖一方。鸣鹤人叶宝云藏有稀世珍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墓志砖被杭州古玩商买走,继为上海毛氏者收藏,后辗转到广东人手中。几经波折,至1934年披露于陶瓷学术界而轰动一时,最终入藏上海博物馆。此后,人们开始重视瓷墓志的收集。3a清宣统青花缠枝纹墓志盒.jpg(224.56KB)2011-2-2419:073a清宣统青花缠枝纹墓志盒3b清宣统青花缠枝纹墓志盒.jpg(211.44KB)2011-2-2419:073b清宣统青花缠枝纹墓志盒瓷质墓志由现在唐〜五代浙江越窑,历年发现的越窑瓷质墓志有十余件,国有博物馆收藏10件,私人收藏见数件。以青瓷盖罐为主。有明确纪年最早的为“唐长庆三年”(823年)“姚夫人墓志砖”,长37.4、宽29.5、厚2cm,灰胎,正面施青釉,呈淡橄榄色略泛灰,有大气泡。上端边侧缺一角,约失十余字。正面釉下划直线为栏,自右至左阴刻行书志文,计17行,每行4〜24字,其308字。背面刻文仅识9字,余不清;其它典型器有“唐会昌二年"(842年)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jpg(337.46KB)2011-2-2419:07越窑青瓷墓志罐(图36-1),通高31、口径13.5、底径12cm,余姚市胜归山东麓由土,罐呈圆柱形,平底有5个小孔,盖为双层荷叶状翻沿形,胎骨厚重、坚实,内外施青釉,底足无釉。罐身通体刻划铭文,计21行,290字,记述墓主生平及家庭简况,墓主卒于会昌二年等。其布局规整,笔力遒劲,可称为一件唐代书法佳作;另外还有“大中四年”、“咸通七年”、“光启三年”、“光化三年”及五代“龙德二年”青瓷墓志等。唐〜五代瓷质墓志全国唯见越窑上林湖窑场烧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从文字上看,长短不一,长者似篇短文,短则仅数十字。其造型演变发展为:唐长庆朝为平面长方形,至会昌朝为直筒形,大中朝为罂式,咸通朝则由盖、罐、盘组合成盖罐式,光启朝为筒形罐式,光化朝为瓶式,五代梁龙德墓志罐为1958年上林湖铁锚山由土,为残器修复,亦为圆筒形,不见盖及底盘。4a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90.73KB)2011-2-2419:074a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KB)2011-2-2419:074b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宋代陶瓷墓志铭已不多见。仅浙江温州市慈山叶适墓由土一件青瓷砖式墓志,高33、宽24、厚3.5cm,墓志呈长方形,灰胎,胎质细腻致密,正面及四周施青釉,釉质厚润,玻璃质感强,见开片,背面无釉,露胎深褐色。从右至左三行篆书“大宋吏部侍郎叶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专立”共18字铭。南宋淳祐十年为1250年。5a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174.22KB)2011-2-2419:075a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5b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57.79KB)2011-2-2419:075b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元代陶瓷墓志也较少。1954年福建泉州瓮棺葬中由土一盖瓮,盖内有墨书墓志,墓主葬于元至大三年(1286年);江西景德镇元墓生土一件青白釉谷仓,为楼阁式,红柱,青瓦,红白相间缀珠栏杆,底层正中以正楷白地蓝字书墓志:“夫人故景德镇长乡书院山长凌颖山之孙女也,生而贤明,长而周淑,适同镇扬州路召伯大使刘文史男炳文,悉居仁都胡同,知女孙生璧珪夫人生于前至元癸已年二月初九日戌时,殁于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中时,享寿四十六岁,以戊寅六月壬寅之吉安葬于南山,坐已向亥,大江阳朝中峙,葬麓形如抚椅,龙盘虎居,山青水秀,火星宗庙,梅花单于六秀八茸件件帽合后日田连阡陌朱紫盈门谨纪。”计159字;还见一件元代瓷盒墓志,作粉盒形,内有一圆形瓷块,上墨书志文,但多数已模糊不清。总体看,宋元瓷墓志较少见,但形式不拘,字体各异,字数也多寡不一。有砖式篆书体、盖瓮式墨书、楼阁式谷仓钻料楷书、盒式墨书等。宋元瓷墓志少见的原因,应与当时石刻墓志的盛行有关,无论官宦、庶民,均视石刻墓志为墓葬所必需,故造价低廉、简单实用的瓷墓志不被认可。6a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140.71KB)2011-2-2419:076a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6b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75.29KB)2011-2-2419:076b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明代瓷墓志较前朝稍多,江西由土瓷墓以青花居多,形式多样。如天启元年程东泉青花墓志呈长方形,计有404宇;景德镇文物商店万历四年墓志,呈长方形;都昌县由土万历二十四年吴邦振青花墓志为圆盘,计有364o笔者曾在潘家园文物市场购得一件较特别的瓷墓志(图2),为长方形瓦状,上小下大、上薄下厚,高30.5cm,灰白胎厚实,着白色化妆土,上横书“明黄公挺念一朝奉毕氏孺人墓志”,正文竖书:“昌江黄氏墓志,明故黄公挺念一朝奉讳天赋,号爱溪,生于嘉靖戊子年十月初十日辰时,殁于万历己亥年正月十四日辰时,享春秋七十有二。公住居饶之景德镇里仁都一图石狮上首。公娶清风岭毕楚四女毕氏兰真,老孺人生于嘉靖乙未年六月廿四未时,殁于天启立丁酉年十一月十九日亥时,享春秋八十有七。公生三子二女,长曰乘龙,行烈十二,娶张氏;次日乘凤,行烈十七,娶詹氏,生孙良俊、良慧;幼日乘鹤,行烈念四,娶林氏,生孙良善、良选,曾孙金鼎。公生女京香,适肇达朱伦十七;次女催弟,适南门头程超百十七。今天启癸亥岁闰十月十一日大吉,葬严家坞仲升公墓前,壬山丙向加亥巳三分佳城,永享万年于斯,子孙昌盛富贵双全,人财两旺,永垂不朽,堇立。大明天启三年闰十月十一日吉旦孝男乘龙、凤,孙良善、良选、良俊、良惠”共计301字。为方便书写而未施釉,书写色料浮凸于白色化妆土之上,似为沥青。这种只饰化妆土而不施釉的用沥青书写的墓志为笔者仅见。墓志上有多处景德镇地名,对研究明代景德镇地理沿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种瓦式的买地券曾有过报道(刘建华:《浅议元代凡山镇板水弥勒禅寺买地券》,《文物春秋》1995年3期。),为元代至元三十一年(1294)买地券,是用朱砂所书。7a乾隆壬寅年(1782年)墓志盒.jpg(139.83KB)2011-2-2419:077a乾隆壬寅年(1782年)墓志盒7b乾隆壬寅年(1782年)墓志盒.jpg(202.3KB)2011-2-2419:077b乾隆壬寅年(1782年)墓志盒福建明代瓷墓志,多由土于闽南,多为白瓷,六角方形带座式(部分座佚),也见刻铭填朱和青花书铭,均为德化窑产品。如:正德己卯年(1519年)郭真荫瓷墓志,呈六角方形,高14.1〜14.2、宽12.8〜13、厚0.5cm,中部稍凹,下端左右略残,白胎细腻坚致,施米黄釉,釉下阴刻:“德化县西隅上林亡公郭真荫排行第四……正德己卯年季春吉日书”志文63字,填以酱彩,文字呈淡铁锈色,亦有人认为是钻青填写;嘉靖己未年(1559年)陈素轩瓷墓志,高17.5、宽22、厚0.5cm,呈六角方形,上额两角斜切,下端左右附贴凸由版平面,呈横式双拱形作为承托底座,釉面肥厚滋润,胎釉中闪浅肉红色,钻青料书:“殿士素轩陈公与节孺人郑氏墓……嘉靖己未年冬十二月口日之吉”铭文484字;崇祯十四年(1641年)颜绍经瓷墓志,高21、宽20、厚1.8cm,方形倭角,白胎坚实厚重,白釉下阴刻铭文“仰所颜公墓志……”,再填以朱砂,记载颜绍经生于嘉靖甲子年,卒于崇祯己亥年,葬于崇祯十四年等内容;大明隆武元年张行九瓷墓志,长11、宽15cm,上端两角斜切呈六角方形,下端两角稍残,白釉下阴刻志铭”……大明隆武元年阳月吉日男衍祚谨志”明代并无“隆武”,与之相近的只有隆庆和洪武,若不是由自德化三班明墓,很难使人相信,墓志铭中年号都有写错者。另外,崇祯十四年颜绍经瓷墓志也有误,因未见实物,不知是介绍文章笔误还是原墓志上的误笔?因为“崇祯”并无己亥年,与之相近的只有己巳、己卯和乙亥年,若是乙亥年(1635年)之笔误,为什么崇祯十四年(1641年)事隔6〜7年才下墓,停柩时间过长,只否为“捡金”(捡收遗骨二次重葬)。从已发现的明代墓志看,年代从正德至明末崇祯间。8清墓志盒盖.jpg(137.9KB)2011-2-2419:078清墓志盒盖清代瓷墓志以江西由土最多,1988年万安县涧田乡良富村与上溪村一带发掘了29座清乾隆至道光墓葬,共由土白釉、青花瓷墓志碗、盘计21件。其中,白釉瓷碗5件、盘1件,青花盘15件。白釉瓷墓志铭均为施釉阴刻入窑,当为定烧之物。青花墓志铭均镌刻于外底足内。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有不少瓷墓志,主要为青花和白釉瓷,也有豆青釉瓷,年代从乾隆至民国。器型以盘、盒居多,墓志盘一般刻铭于外底足。墓志盒多为长方形,也见方形,一般刻铭于盖内与盒内。也见钻青书铭者,已由现于光绪朝了。还有一种先阴刻后涂朱的墓志盒,由现于民国。乾隆、嘉庆时,一般多见在青花瓷盘的无釉细砂底墨书,也见盘内整字;道光时,一种长方形或方形的青花缠枝纹墓志盒大量由现,并延续到民国还见使用;光绪时,长方形或方形的青花墓志盒更常见,不同的是盒内整字多变成刻字,还由现白瓷长方盒内用钻青料书写志文和豆青釉盘内刻字的,内容有所简化;民国时,多在盒内刻字后涂朱或墨彩后烧字,内容更加简化,只有姓名、生卒日、子嗣及下葬时间笔者藏有一件长方形青花缠枝纹墓志盒(图3),盖内整字:“生于咸丰丁巳年正月初四日巳时,终于宣统庚戌年九月初五日亥时”。盒内底有“故显妣李母何氏老孺人口,孝男文仁、文荣、文富、文宗、文口,孙水生等”整字。9a清兜溪窑盖盒.jpg(113.26KB)2011-2-2419:079a清兜溪窑盖盒9b清兜溪窑盖盒.jpg(116.68KB)2011-2-2419:079b清兜溪窑盖盒福建由土的清代至民国墓志主要集中在闽南和闽北。闽南生土墓志亦均为德化窑所产,如:道光H--年青花墓碑,高33.2、宽23.8、厚7.5cm,呈空心砖状,胎骨灰白坚细,碑面四周以青花连体花瓣为框,框内上部为如意花卉头组合图案,花卉头各垂下一如意结嘤珞,下部左侧留白莲瓣组合图案,中央钻书“故考妣鲁公子成母何氏老府君孺人之墓……大清道光十一年清明吉日立”,施白釉泛青灰,余无釉露胎;光绪十九年(1893年)吴缉堂青花墓志,版中最高处24.7、两旁高14.5〜15、宽20cm,呈长方形,上额微拱圆形,下端两旁作斜角,底座横式扁方形,中部内凹供志版插立,底座刻划线条象征“蝠”,志版青花书铭512字,青花泛黑色调,白釉微泛黄;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李爱黄墓志,高38、宽25、厚1cm,长方形板块状,二块相同大小的合为一件,釉白泛青,胎质灰白,用黑釉药隶体书志,分为志文与铭颂。10a清兜溪窑盖盒.jpg(145.81KB)2011-2-2419:0710a清兜溪窑盖盒10b清兜溪窑盖盒.jpg(146.66KB)2011-2-2419:07一键分享:微博社区#cntvuc_repaste{font:12px/20pxarial,verdana,tahoma,simsun,sans-serif;color:#1d1d1d;}.tipsbox{width:44px;height:20px;position:relative;display:inline-block;}.tips{width:133px;height:27px;background:url('/theme/default/images/repaste/tips.gif)00pxno-repeat;position:absolute;top:-30px;left:-95px;}.tips.tiptxt{width:115px;text-align:right;font-size:12px;height:27px;line-height:18px;*line-height:20px;background:url('/theme/default/images/repaste/tips.gif)right-27pxno-repeat;padding:018px00;color:#999999;position:relative;}.tips.tiptxta{position:absolute;right:7px;top:5px;}.tipsbtna{float:right;font-size:14px;text-decoration:none;}.tipsbtn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a.delete{width:8px;height:8px;background:url('/theme/default/images/repaste/deletebtn.gif)00no-repeat;overflow:hidden;}a.repastebtn{width:44px;height:20px;line-height:21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color:#0062b9;display:inline-block;vertical-align:middle;overflow:hidden;background:#d9f3ff;border-right:1pxsolid#a1d8ec;border-bottom:1pxsolid#a1d8ec;}TOPxiaohui1953发表于2011-2-2419:0711b清青花碗式墓志.jpg(141.96KB)2011-2-2420:54本文就几件福建闽北生土的清代瓷墓志的窑口等问题作简略探讨笔者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和福建邵武古玩市场分别购得数件青白瓷墓志盒。邵武市场所购青白瓷墓志盒可确信产自闽北。而潘家园地摊上见到青白瓷墓志盒时,认定为福建闽北产品,且该摊主也是闽北邵武人,摊位上也较多福建陶瓷产品。10b清兜溪窑盖盒.jpg(146.66KB)2011-2-2420:54
10b清兜溪窑盖盒兹选三件完整青白瓷墓志盒介绍如下:.jpg(90.73.jpg(147.434a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90.73.jpg(147.43KB)2011-2-2420:544b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KB)2011-2-2420:54图4,8.3、径18.3、子口径17.5、盖钮径9.3、足径9.4cm,盖稍隆弧,盖作子母口,平沿较窄,圈足形钮,圈足钮端刮釉,外满釉不匀;盒身为浅盘状,直口方唇微敛,口沿无釉,圈足足端刮釉,余满釉;白胎稍灰,淘练不精,釉面开细片。盒内墨书:“皇清显考陈公派镇廿七,字升万。老府君生于雍正辛亥年十二月廿五日戌时,乃系连茂公之子。先配魏氏早丧后,娶妻龚氏,生子有四。长曰接,娶徐氏,副室刘氏,女孙一,名如玉;次日杰,娶林氏,生孙三,长名禾生,娶封氏,次名林生,幼名笑生,娶封氏;三日桂,娶邓氏,生孙二,长名邓孙,娶邓氏,幼名长生,娶邹氏;幼日礼,娶杨氏,生孙一,名六生。其兰桂森,五呼诺盈,谐者正可,以乐余年也。”盖内揩书:“故公享年七十有五,不幸终于嘉庆乙丑年十二月初五日戌时正寝,今卜葬本里前头岭,其山名呼人形,佳城正作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分,吉取是月十四日午时开地,酉时下拜安借,从此骨发斯藏阴灵不爽,惟庆之余,山环水聚,地脉兴隆,庇荫孙枝,用昌厥世之志。金鸡鸣,玉犬吠。”共计264字,内有异体字多处,如“乐”字作今简笔体,“葬”字下作“土”,“灵”字上雨下灵,“聚”字下部取衣,“隆”字边旁对调等。2011-2-2420:5411a清青花碗式墓志5a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174.22KB)2011-2-2420:545b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57.79KB)2011-2-2420:54图5,径16、子口径14.2、盖钮径8.3、足径8.3cm,盖隆凸,盖作子母口,子口尖窄,口沿稍下撇,圈足形钮,圈足钮元釉,外满釉不匀,钮圈足内施釉;盒身为浅盘状,直口方唇内敛,口沿无釉,圈足无釉,足底满釉;灰白胎细腻,釉面光洁无开片,火候较高。盒内正中墨书:“中”字,由左侧书墓志铭曰"显妣陈母吴氏老孺人,生于口皇袒乾隆庚午年七月初五日未,受生终于道光乙酉年九月十九日时,内寝其山,正作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作二八分金,卜取十月初三日丑时迎棺下拜,承荫长男堂瞻,媳李氏,次男思堂,长孙星宝。”盖内分两竖行墨书:“丁财两盛福荫长春”共计100字。从墓志得知其享年76岁。11b清青花碗式墓志6a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140.71KB)2011-2-2420:546b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jpg(75.29KB)2011-2-2420:54图6,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光泽窑青白瓷墓志盒,通高5、盖径17.7、子口径15、盖钮径9.3、口径17.5、足径9.1cm,盖面平铺微下斜,盖作子母口,平沿稍窄小,圈足形钮,圈足钮无釉,外满釉不匀,钮圈足端及内无釉;盒身为浅豆状,内底平,直口方唇,口沿无釉,圈足无釉,足底刷釉草率;淡黄胎,釉面见冰裂纹片,火候稍低。盒内用朱砂划界,内书:“显妣黄母吴氏老孺人,系黄公讳育舒,宇钟腾,号肃庵之正配也,生于乾隆己丑三月初三日午时,终于道光三年癸未十月初十日酉时,享年五十有五,兹择本月十三日巳时安借于本境祖妈山夫笺左边,其山正作乾山巽向兼亥巳三分。”盖内竖书:“承荫男乃琅、(乃)璃、(乃)琪,媳曾氐、李(氏)、曾(氏),孙尔泳、(尔)梁。”计109字,从墓志看,均以虚岁计年。12清青白釉砖式墓志.jpg(239.39KB)2011-2-2420:5412清青白釉砖式墓志从各地生土的瓷质墓志的器形观察,均不见此类圆形盖盒式质墓志。闽北的光泽、邵武等县市曾有此类圆形盖盒式质墓志(被定名为“地契盒盖”)由土,7a乾隆壬寅年(1782年)墓志盒.jpg(139.83KB)2011-2-2420:542011-2-2420:54图7为光泽市水电局由土的乾隆壬寅年(1782年)墓志盒,盖佚,高4.5、口径16.4、底径7.8cm,敛口,圆身浅平底,圈足,足内露乳尖,灰白胎,施青釉,内底露胎,现残存墨书铭文131字。8清墓志盒盖.jpg(137.9KB)2011-2-2420:54图-82.9、圈足式圆为光泽县生土的墓志盒盖,盒身佚,高钮径9.6cm,2.9、圈足式圆13清青白釉砖式墓志.jpg(178.92KB)2011-2-2420:5413清青白釉砖式墓志这种圆形墓志盖盒的窑口可确定是闽北产品,但不知具体窑口。笔者曾与叶文程、吴其生等人先后数次去闽北考察古窑址,并承南平市、建阳市、武夷山市、蒲城县、邵武市等博物馆热情接待,观看各类陶瓷标本,终于在光泽市博物馆见到了李坊兜溪窑采集的盖盒标本。《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光泽窑》收录了2件兜溪窑盖盒标本,9a清兜溪窑盖盒.jpg(113.26KB)2011-2-2420:54如图9、10a清兜溪窑盖盒.jpg(145.81KB)2011-2-2420:5410b清兜溪窑盖盒.jpg(146.66KB)2011-2-2420:5410,定名为青白釉碟。其实正是墓志盖盒,图7是盖,盖、盒内无釉露胎是为了方便书写吃墨(如有釉就无法书写)。成品无铭文应是成批烧造后,由市场店铺由售给需办丧事家庭,再墨书墓主姓名、字号、籍贯、家世、婚配子嗣、生卒时间、葬期等,视个人而定,无固定格式。如有顺时针螺旋成行、反时针螺旋成行、竖行从右至左、朱线内竖行等。光泽市博物馆收藏的墓志还有青花碗式墓志(图11),高4.9、底径5.7cm,铭文书写于内底与外底足内的涩胎上,这种墓志碗应为社会下层人民应急临时所采用;青白釉砖式墓志(图12、长24.5、宽19〜19.5、厚2.5cm,釉下钻青料书铭。从志铭文研究,墓志为夫妻合志,夫何世珊乾隆甲午年(1774年)二月初五卒,至本年九月二十六日才下墓,停柩7个多月。妻万观第(一般有姓而无名,称何母万氏)卒于乾隆丁亥年(1767年)三月二十二日,于乾隆戊子年(1768年)九月二十一日下墓,停柩一年半之久。图12铭文字迹应施釉不匀、过薄、漏釉等原因而不太清晰,图13则字迹均在釉下,呈淡青色应为钻青料,而非《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光泽窑》所言的“墨书”。这种砖式墓志为定烧之物,其胎体亦与李坊兜溪窑采集的盖盒标本相吻合,应为同一窑址产品。李坊乡兜溪村窑址分布于村外约一华里之大竹山,山底有一条小溪流,遗物多堆积于溪旁,大部份保存良好,溪边长满小灌木丛,堆积层上面已被淤泥和什草覆盖,从溪旁土层断面近水面的灌木丛根隙中可窥具堆积废品和垫饼,距地表深约1~2米。废品堆积厚度0.5米左右。在山坡废窑周围也有不少堆积物,但多已遭到开荒而扰乱。堆积面积约80X50平方米。该窑产品以青花碗为主,兼烧青灰釉罐。烧制年代相当清嘉庆、道光以后直至近代。而这些墓志盒的确切纪年为乾隆至道光,且多为青白釉。因此,图7、8的青白釉盖盒标本是否是采集于兜溪窑便成了问号。据《光泽县志》(清光绪二十三的版)记载:“瓷器由三路坑及窑山北,仅杯、碗之粗者。”《光泽县志》载:“三路坑”“清乾隆年间开始烧制,产品以青花碗、碟、罐、灯盏为主,碗最多。”三路坑窑址位于县北崇仁乡碗厂村,瓷片、窑具迹物堆积于樟树山、当降二处,总面积650平方米产品以青花碗、碟、罐、灯盏为主。在堆积层中还夹有少量青白釉器,器形有灯盏、罐、地契盒等,品种以碗类居多,碟、罐灯盏、地契盒次之。根据文献记载和采集标本分析三路坑窑烧制年代始于清乾隆间直至近代图7、8那么,所谓兜溪窑采集的“青白釉碟”(盖盒),就应是三路坑窑“地契盒”,具产品年代也与之吻合。是否为采集者记忆有错?另外,还应该指由,所谓清代“地契盒”的定名有误,应称墓志盒。地契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契约。周秦以来,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买卖日益频繁。最初,买卖土地只需买卖双方订立契约为凭,不需向官府履行任何手续。税契制度起源于东晋,据《隋书・食货志》载:“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东晋创立以税契制度后,历代遂因之不废,并不断发展。宋元时税契制度已臻完善,据《宋会要辑稿》等文献可知,宋代已对契税的税率、税契的手续与期限等均有详细规定。明清更加严密。以清代为例,清顺治四年(1647年)推行税契制度,多承袭明制。在税契手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校校园安全培训与护校合同3篇
- 2024年度教育机构担保合同投标委托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二零二四年度纸箱环保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小微企业担保人反担保合同标准范本3篇
- 2024年新材料产业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度纸箱销售与售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2024年员工临时资金周转及风险控制合同3篇
- 2024年度桥梁漆工施工及防腐保护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建筑项目钢筋工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新型地砖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3篇
- 2024北京西城初一(上)期末数学(教师版)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宗亲捐款倡议书
- 蛇年春联对联240副
-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百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含解析
- 寒假安全教育 1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 高级技师电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