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教学课件吸烟与健康_第1页
环境卫生-教学课件吸烟与健康_第2页
环境卫生-教学课件吸烟与健康_第3页
环境卫生-教学课件吸烟与健康_第4页
环境卫生-教学课件吸烟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烟与健康第十届世界烟草与健康大会决议(要点)●公共卫生界应作出不屈不挠的努力来帮助人们停止使用烟草。这是减少与烟草有关的全球死亡人数,拯救数以百万生命的唯一办法。预期今后二十年中与烟草有关的死亡人数将超过1亿。●世界卫生组织需制订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交世界卫生大会达成协议。●大会建议:联合国秘书长保证将控烟问题在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的最高级别上处理国际烟草控制问题,并在全球为此任务而提供适当的资金并承担政治义务。

●大会建议:成立并维持一个世界性的烟草瘟疫监控体系,并提供适当的资源。●

烟草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应予非正常化和管理。所有政府要承认,烟草是极其有害的,不能同正常的消费品一样对待。它一旦按照制造商意愿使用它,就成为极端有害和具有强大成瘾性。烟草是既有害同时又保持合法并被广泛使用的唯一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2003年5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是历史上第一项得到批准的全球适用的公众健康措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女士把这天称为“历史性的日子”。该公约已得到57个国家批准,于2005年2月生效。●

《公约》明确指出,吸烟会上瘾,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死亡、疾病和丧失机能”。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公约》要求各国至少应该以法律形式禁止误导性烟草广告,禁止或限制烟草商赞助

的国际活动和烟草促销活动。●镇压烟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在香烟盒上用30~50%的面积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禁示,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类的欺骗性词语。●各国的烟草税收和价格政策应该以减少烟草消费为目标,禁止或限制销售免税烟草。●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应采取措施,以免人们被动吸烟。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8月28日通过关于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决定为什么要控制吸烟●烟草是引起早死的一个主要原因。世界范围内两个主要的有实质性增长的早死原因是AIDS

和吸烟。●世界上估计有47%的男性和12%的女性吸烟。中国是第一吸烟大国,目前吸烟人数为3.5亿,世界上每三支香烟中,就有一支是中国人吸的。中国有61%的男性吸烟、7%的女性吸烟。●妇女和青年人是增长的烟草市场的焦点,年轻女性吸烟率正在增长。

●世界上每年三千万成年死亡病例中,五百万与吸烟有关。按目前的吸烟趋势,到2010年与吸烟有关的死亡人数将增加到一千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200万在中国。●按照目前的吸烟趋势,世界上今天的少年儿童,大约三亿人最终死于吸烟。中国今天的儿童中,大约500万将死于吸烟。●烟瘾是戒烟的主要障碍,尼古丁被公认为是一种很容易使人上瘾的毒品,吸烟者对烟草的依赖程度相当于、甚至高于对海洛因或可卡因的依赖。

●由疾病治疗、死亡、致残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烟草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每年至少损失二千亿美元。这种损失1/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烟草使我们面临严重挑战,这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妇女妊娠过程中吸烟使婴儿出生体重下降,而低出生体重与婴儿死亡和疾病密切相关。●父母吸烟使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发病率增加。

吸烟的历史●人类历史有250万年,人类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不吸烟的●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时也发现了当地印第安人吸烟,这是人类吸烟最早的直接发现。吸烟大约有500年的历史●到16世纪中叶,烟草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在19

世纪中期才出现卷烟●

1887年卷烟机在英国诞生,于是卷烟生产飞速发展。●我国古代人是不吸烟的。烟草传入我国约在16

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到明朝崇祯末年,吸烟盛行。到清朝,此风更盛。从此,客人来先敬烟,后敬茶,成为世俗

吸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因素

---好奇尝试。大多数青少年开始吸烟只是出于好奇,好奇尝试占70%。

---时髦气派。在许多青少年眼里,抽烟是一种男子汉的标志,是成熟的标志。

---模仿。影视作品中名人、明星吸烟的形象往往成为年青人模仿的对象。

---消愁。不少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后,借抽烟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消除烦恼。●生理因素

---吸烟成瘾后不吸烟会出现戒断现象如无精神、坐立不安、注意力下降等,而一抽烟,就精神焕发,思路敏捷。●社会因素

---吸烟已成为一种交际手段。敬烟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互相敬烟能沟通感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已知烟草烟雾中有45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60

多种已被证明或被怀疑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一支香烟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由气相和粒相两部分组成●气相物质约占烟气总量的92%左右。其中主要为CO、苯系物、挥发性醛和酮类、氯代烃类、氧化氮类等●粒相物质约占烟气总量的8%,但主要有害成分集中在粒相物质中。如致癌性多环芳烃、芳香胺、烟碱(尼古丁)等香烟中的有害成分香烟中的部分有害成份●

丙酮●

萘胺*●甲醇●芘*●二甲基亚硝胺●萘●尼古丁●镉*●一氧化碳●苯并芘*●氯乙烯●

甲苯胺*●氨●氨基甲酸乙酯*●甲苯●砷●二苯丫啶*●酚●丁烷●钋210*●DDT*

为已知致癌物

全球吸烟状况全球15岁以上男性和女性吸烟率WHO区域男(%)女(%)非洲294美洲3522地中海区域354欧洲4626东南亚地区444西太平洋地区608发达国家4224发展中国家487世界4712全世界主要国家15岁以上男、女性吸烟率(%)位次国家男女1朝鲜68.26.72俄罗斯联邦67.030.07中国61.07.010日本59.014.842法国40.027.043印度40.03.055意大利38.026.060丹麦37.037.061德国36.821.562挪威36.435.563瑞士36.026.072加拿大31.029.075澳大利亚29.021.077英国28.026.078美国27.722.5世界上不同地区吸烟者每天吸烟量(支)地区每天吸烟量(支)非洲10美洲18东地中海13欧洲18东南亚14西太平洋16发达国家22发展中国家14中国15世界15300025002000150010005001970-1972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发达国家世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时期每个成人每年烟草消费量(支/年)中国吸烟状况4.2%吸烟率(%)中国总人群分性别年龄别吸烟率(1996)吸烟率(%)中国不同教育程度人群吸烟率(不分性别)吸烟率(%)中国不同职业男性人群吸烟率(1996)1020304050吸烟率(%)15203040506070

年龄组(岁)农村39.2(%)城市34.5(%)中国城市和农村人群吸烟率(1996)年龄组(岁)每天吸烟量(支)中国总人群年龄别每天吸烟量(支)吸烟率(%)年龄组(岁)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被动吸烟率(1996)开始吸烟原因构成(%)15~19岁组人群开始吸烟的原因开始吸烟原因构成(%)总人群开始吸烟的原因戒烟原因构成(%)总人群戒严原因戒烟成功率(%)城乡人群戒烟成功率(%)南京高校学生吸烟率(1995)性别调查人数吸烟人数吸烟率(%)男175532118.3女727192.6合计248234013.7南京高校男生吸烟率(1995)类别调查人数吸烟人数吸烟率(%)合计175532118.3综合类3726417.2理工类4169422.6农林类3867619.7医学类3284914.9师范类2733813.9主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吸烟是引发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导致健康损害和早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吸烟也与其它癌症如口腔癌、舌癌、喉癌、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肾癌存在因果关系。

●烟草烟雾确定为一类致癌物(确证人类致癌物),一类致癌物需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证据和动物试验证据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中风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作了三个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从多方面证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

~28倍

---每日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

---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

---吸烟者戒烟后,患肺癌的危险性比吸烟者明显减少●国外研究者(Auerbach)运用气管造瘘的方法让狗吸烟,经过29个月后,实验狗发生了典型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实验动物吸烟量越大肺癌的发生率越高

吸烟诱发冠心病相关机制吸烟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越高。●尼古丁可使体内过氧化物生成增多,进而损伤血管内皮,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前列腺素减少,导致血小板聚集、活化,血粘滞度升高●尼古丁兴奋交感神经,血浆儿茶酚胺升高,收缩外周血管,血压升高●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烟气中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加重心肌缺氧●香烟烟雾中多种有害物质可使血栓素A2释放增多,脑血管收缩加强,脑血流减少●促进肾脏嗜铬细胞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持续的高血压促进脑内小动脉壁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内皮损伤和血管狭窄●上述共同作用为血栓形成和栓子滞留提供了条件,最终导致脑栓塞。吸烟诱发脑梗塞机制

吸烟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机制●香烟中有害物质激活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如白三烯B2、白介素-8等。破坏肺的结构、引起肺脏慢性炎症●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降低局部抵抗力,并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刺激气道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增加气道黏液的分泌,而黏液的过度分泌可致气道阻塞●香烟中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可造成黏膜下腺体的过度增生和杯状细胞增殖,周围气道纤维化和结构重组,使得气道阻塞不可逆转吸烟者的肺脏万宝路香烟广告中的西部牛仔英国医生不同吸烟量与高龄存活率(%)吸烟量存活率(%)70岁85岁从不吸烟80331~14支/天681715~24支/天5914≥25支/天508Petoet.al1994英国利物浦市、郊区男性肺癌死亡率(1/10万)45~54岁55~64岁65~74岁乡村城市乡村乡村城市城市不吸烟031014770336吸管烟010434143145232吸纸烟轻度6911270378154529

中度90130205386362473

重度117205626543506588空气污染、职业及吸烟的肺癌发生危险度(30~59岁,纽约Erie县)危险因素病例数对照数相对危险度无

241521.0空气污染17462.34职业10115.76吸烟25433.68空气污染+职业12126.33空气污染+吸烟32296.99职业+吸烟1188.71空气污染+职业+吸烟13810.29空气污染:高、中TSP污染区居住50年以上职业:高危险职业史20年以上吸烟:年吸烟量大于40包吸烟与几种肿瘤的相对危险度及人群归因危险度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1994)(男性)肿瘤病例对照相对危人群归因危险度险度百分比

(PARP)吸烟非吸烟吸烟非吸烟肺癌671625372825.70.75胃癌6072115372821.50.25膀胱癌951158345.10.71肾癌672358341.70.29喉癌.10.78

吸烟与喉癌的关系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轻度吸烟中度吸烟重度吸烟不吸烟合计病例数构成比(%)病例数病例数病例数病例数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136.045726.513361.86125.58215100注:轻度吸烟5~10支/天中度吸烟11~20支/天重度吸烟>21支/天●90年代中期,工业化国家约25%的男性死因是吸烟,在这些国家35~69岁的男性死因中,

1/3以上是由吸烟引起的。●

在工业化国家35~69岁的男性中,肿瘤死亡中的40~45%,肺癌死亡中的90~95%,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中的75%,血管疾病死亡中的20%,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35%是由吸烟引起的。●在工业化国家35~69岁的女性中,肿瘤死亡中的10%是由吸烟引起的。●从整体上讲,发展中国家吸烟引起的癌症死亡比例较低,占男性肿瘤死亡的21%,女性肿瘤死亡的4%。●吸烟每年导致的死亡超过酒精中毒、谋杀、自杀、淹死、交通事故、寒冷、工业事故、药物和AIDS所致死亡的总和。全球每年因使用烟草死亡的人数百万年年年由吸烟引起的肿瘤占所有肿瘤的比例(%)(1990年)男性女性发达国家4210发展中国家214世界296由吸烟引起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比例(%)1990年2020年发达国家14.517.7发展中国家3.710.9世界6.012.3美国10万名男性人群在70岁以前早死的危险因素早死原因早死人数滥用药物250他杀300自杀600AIDS750交通事故770酗酒2200吸烟11700每年死亡人数美国黑人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他杀、交通事故、AIDS、海洛因所致死亡人数之和

2006年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城乡居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76.5%上升到82.5%●我国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在恶性肿瘤中,肺癌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我国城乡居民前四位死因都与吸烟有着密切关系,吸烟都是其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人群中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

岁以下儿童有1.8亿。●香烟烟雾中有10%被吸烟者吸入,有90%以侧流烟雾的形式进入空气中,造成严重室内空气污染。人们在居室、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遭受被动吸烟已成为最普遍的现象。●有报道,非吸烟女性被动吸烟率为81.4%。被动吸烟人群中,

82%在家庭中、67%在公共场所、35%在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我们曾对南京市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网吧、棋牌室、餐厅包间)吸烟前后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发现:吸烟后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率都是100%。

我国被动吸烟现状

被动吸烟的危害1.被动吸烟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过程中吸烟与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期的死亡和疾病有关。●母亲吸烟(主动或被动)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吸烟母亲的婴儿出生体重平均低200g,母亲被动吸烟,婴儿出生体重低30~40g。2.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影响●

父母吸烟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发病率增加,呼吸功能下降。●父母吸烟的儿童突发婴儿死亡综合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童年期受被动吸烟长期作用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3.

被动吸烟对成人的影响●

被动吸烟在成年非吸烟性肺癌中占重要比重。被动吸烟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一类致癌物(确证的人类致癌物)。

●全球及西太平洋地区的研究已证实被动吸烟和心血管疾病有联系。为什么烟瘾难戒?

●戒烟成功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吸烟者对烟草中的尼古丁产生依赖所致。尼古丁成瘾的危害性不亚于海洛因、可卡因。●一是生理依赖,戒烟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症状。二是心理依赖,无法克制的尼古丁需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获得其带来的欣快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尼古丁会导致大脑的神经通路发生变化,从而在戒烟时会产生强烈的吸烟欲望,这种欲望会削弱、甚至摧毁戒烟的决心。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时能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努力才能最终戒烟。戒烟有哪些好处?●消除口臭●牙齿变白

●咳嗽痰液减少或停止

●血压降低

●患癌的危险性减少

●患心脑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