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页(共10页)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1认识学习倦怠1.1学习倦怠的有关概念学习倦怠(learningburnout)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jobburnout)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概念。借鉴其在“职业倦怠”中下的定义: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其产生原因是因为较长时间来自学校课程等方面压力。国内学者所下定义也不尽相同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衰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杨丽娴[1]等学者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以而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1.2研究意义倦怠是指应激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对倦怠研究首先开始于职业领域,通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目前,关于学校倦怠的研究是对倦怠研究的领域扩展。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很少,对高校的师范类学生研究尤其缺乏。我国关于学习倦怠研究层次比较低,对学习倦怠的心理机制没能进行很好解释。纵观国内关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他们主要是以学校的厌学研究为背景,以经验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厌学形成及主要表现,没有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此现象做出清楚地界定和分析,也没有对此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科学意义的探讨。国内现有的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校倦怠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学习的一种逃避行为,其中伴随着个体心理方面的负向变化,缺乏对高校师范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探讨,因而不能很好解释学习倦怠的心理机制,特别是对诸如自我效能应对方式情绪劳动,动机类型,师生支持系统等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没有进行系统探讨,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更科学准确的认识学习倦怠心理结构有重要意义。2实验的测试过程及结果2.1图例对比分析图1显示地理师范男生的学习倦怠率低于女生的学习倦怠率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是男女生社会角色定位和性格上的差异所至,其次传统观念一直影响女大学生的因素,他造成相当一部分女生缺乏自信自强等意识,她们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值过低,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女生对现有的就业缺乏自信心,从而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的心理。与此同时不同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也不同,理科学生学习倦怠率高于文科学习倦怠率,可能主要是理科相对专业学习任务重,难度大,长时间高负荷的压力势必造成学生耐受力下降,总体学习倦怠现象急剧上升。2.2实验过程被试:从某师范大学抽取若干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3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地理师范学生学习倦怠。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生学习自控问卷联合起来施测,以完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三份问卷如下:(1)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问卷采用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2)师范类学生学习自控问卷邹丹杰[2]编制的学生学习自控问卷具有较好的自信效度,他分为三个维度,包括自控感,自控策略和自控倾向。2.4统计工具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2.5实验测试结果学习倦怠和学习自控的性别,年级差异进行方差分析:自我控制水平分散程度较大,相通年级的学生的差别较大。对不同年级的地理师范学生进行方差分析与分析的多重比较,可以看出在学习倦怠上大一与大四学生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大一与大二的学生的平均数差为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一与大三的平均数差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一与大四的平均数差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年级之间在水平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地理师范学生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可知学生学习自控在性别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从两个实验对比可以看出,自我控制水平分散程度较大,相同性别的学生的差距较大。对在校地理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学生学习中确实存在情绪低落、策略不当、成就感低等倦怠现象;(2)学生中的学习倦怠现象虽然没严重到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但事实也不容乐观,其中情绪低落和策略不当呈现更为严重的趋势;(3)专业、性别、年级和环境都对学生学习有显著影响。3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情况分析3.1地理师范生学习倦怠形成的原因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客观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任务超负荷。为了适应社会竞争,一方面,学校不断增加学习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社会对人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加剧,学生也给自身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学生感到不能胜任当前的重荷,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行为上表现出与自己的学生身份的偏差,最终引发各种身心问题。第二,管理和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方法采用灌输模式,没有创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更不能让学生独立学习的环境。在这种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显得过于刻板没有创新的活力。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决策中也没有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问题解决,这使学生对过度教学缺乏控制感,从而导致对学校政策的反感,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第三,人际关系失调。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失调是导致大学生学业厌倦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同学老师的冲突都会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态度和自我评价。在人际冲突中体验到挫折,失望,沮丧,厌倦等情绪,也可能导致逃避学习的行为。另外,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也减少了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第四,家庭期望学校要求和学生自身追求三者冲突。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期望,很多学生害怕因为不恩那个达到家长的要求而受到批评,而倍感压力。在校学生,不得不遵守学校要求,对这些要求感到害怕甚至反感,这种冲突也让学生感到巨大压力。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有了自己的追求,这些追求与家长的期望及学校的要求可能发生冲突,导致学生陷入迷茫中,这种混沌状态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第五,缺乏必要的支持。研究表明,学业倦怠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校对学生的过度要求,同时学校又缺乏必要的支持机制。在大部分高校一方面,学校无视学生本事的特点和需要对学生有过多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没有建立较完善的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支持机制,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资源的支持,对学生课程选择指导的支持,对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行为缺乏支持。求学之途,不光是知识建立的过程,也是人格的建立与完善过程,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的身心都获得发展,对人生、对社会都产生比学习前更高一层的领悟的过程。如果经过长年累月的教育学习,却无法使学习者获得更好的精神面貌,无法让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无法对学习、对生活、对真善美保持热爱和信仰,那么这种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应试教育体制之所以为举国怒讨,不正是因为它不但无法完善学习者的人格修养,反而造成了大规模的人格缺失吗?学校教出的是人,既不是考试的机器,也不是就业的机器,这应该是大学教育最低层次的目标,若连这个最低目标也达不到,更不用奢谈什么培养社会精英,培育国家栋梁的高等教育机制了。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如杨丽娴等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研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低;此外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年龄和专业等对学生学业倦怠可能有影响。第二,个体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倦怠与本身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具有某些不良人格特征,如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意象,自信心低,情绪的稳定性低,高焦虑以及外控信念低等的学生容易产生学业倦怠。总之,地理师范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确立远大学习的目标。一旦这样的大学生没有适应社会环境,建立起积极的行为模式,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处于充满乐趣和活力的状态,就会丧失学习信心,为消极情绪所俘虏。当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抱有悲观的评价和认识时,就会形成一种无能感,无法从学习中找到热情与活力,以至陷入心理能量耗竭、学习动机缺乏,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3.2师范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很多且不同的因素对学生学习倦怠的三种现象有不同的影响程度;(1)专业影响对学习倦怠的三种现象都有显著影响;(2)环境因素中班级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习倦怠的三种现象的影响呈递减趋势,此外还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复杂性;(3)由于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较多,对地理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无法建立理想的回归模型。图2影响学习倦怠因素比较分析影响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可划分为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在学习倦怠的变现中,大部分学生的表现集中在自然维度方面,其中,又以意志力差,郁闷,烦躁,缺乏自信,受他人影响,不良作息的频率较高,图2显示,受影响学习倦怠的五大因素上男女大学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五个因素中行为和意志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程度最高,其他三项差异不明显。第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周围环境对学生的看法和以及就业的压力等等,激烈的就业压力增重了他们的负担,使他们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面对就业压力无所适从,产生学习倦怠的情况。第二,家庭因素。包括家庭背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家庭的经济请情况等。第三,学习环境因素。包括班风校风以及周围同学的学习风气。由于学习的自控能力不强不能形成很好的学习风气,甚至出现抄作业成片的现象,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甚至在别人的鼓动下逃课。第四,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自卑感,兴趣,性格等。有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倦怠感,表现为上课不专心,玩手机,睡觉等。产生学习倦怠表现及心理原因分析抱负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抱负水平一般较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相反,他们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缺乏真正的动力,从来厌倦逃避学习也就在所难免。对自己认识不够,导致学习倦怠进入大学校园要想保持学习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由于长期处于激烈竞争中,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加重,一旦目标没有达到,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学习上的失败经历会直接降低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倦怠。专业困境,学习兴趣减退专业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分,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不深,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个专业,然后入学后才发现对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表现为学习不认真,厌学,经常逃课的方式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网络成瘾,引发学习倦怠由于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使他们没有足够时间完成学业,造成心情沮丧,精神空虚,转而在网络上寻找精神寄托,因此,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课等严重的学习倦怠现象越来越重。4研究的结论与对策建议4.1结论(1)不同性别地理师范学生之间学习倦怠状况女生高于男生,在影响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上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小。(2)大学1.2年级学习倦怠较低,3.4年级中等以上程度倦怠比例较高。(3)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比较明显,理科类生学生高于文科类学生。(4)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中个人行为方面影响比较明显,其次是意志力。4.2对策与建议(1)对学习倦怠进行正确归因,消除其主观错误因素。(2)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个体不怕困难和失败,勇于挑战,力图实现成就目标。加强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调整过高期望大学生肩负着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因此,父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过高的期望和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进行沟通,在如何培养大学生成长上达成共识,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有学习倦怠感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或咨询,引导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做到乐学好学。(4)第一,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程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包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高质量和自购数量的教学资源。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过程,研究表明提高自我成就感和个体对学校的承诺,从而降低倦怠水平。第四,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并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信服,防止学生间的不良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了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系统,开展一系列心理导向活动来引导不同时期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预见性。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预防大学生学习倦怠。通过观察,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师范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对此,我们还需要多关系和关注这些特殊群体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及时把握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于在缓解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不是某一方努力就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同意发挥教育的同一性,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克服学习倦怠。感谢语在做毕业论文的近几个月时间是我学生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一段时光。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要归功于各位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了范老师在工作中的兢兢业业,在生活中的平易近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去学习。感谢四年来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业上的主持和鼓励,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同时感谢大家,感谢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借此论文之际,我想向所以人表示我的谢意。总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加倍努力工作对给予我帮助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回报。参考文献[1]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4;3-4.[2]邹丹杰.张玲聪.林钟敏.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表的修订。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1):47-51.[3]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3.[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大学生学习自控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龚琛琛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350007.[7]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8]孙宁.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对策.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264209.Localuniversitystudentsofschoolofthepresentsituationofburnoutgeography,causes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thestudyusedcollegestudents'learningburnoutsurveyandacademicperformanceof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